第16章 擊鼓,進軍!(求月票)

字數:13941   加入書籤

A+A-


    竇德的神色肅穆,這位麵色頗深,身軀高大的江湖豪俠看著手中自鬼市而購買來的情報,以及,見到了這天下的諸多變化,呼出一口氣。
    他對旁邊的單雄緩聲道:「活理百姓,天理難容,這樣的應國和我們見過的秦國比起來,該做什麽事情,已經很明白了。」
    單雄卻仍舊還有些不甘心似的,道:「可是,難道我們要去幫助秦皇嗎?此凜然七尺之軀,英雄之誌,卻要為他人做嫁衣否。」
    竇德注視著自己的結義兄弟,道:「並不是為了秦皇。」
    「而是為了,天下百姓。」
    單雄不能夠回答,不能反駁。
    竇德道:「到底是百姓因為役過重吃不飽飯,會衝擊官府糧庫,而君王則會將百姓活埋的地方好。」
    「還是會給百姓分田地,會教導百姓識字,學武,輕薄賦,君王甚至於不曾修宮殿的人好,義弟你不至於看不明白。」
    單雄道:「可是,此刻幫助秦皇,於我等何益?」
    「不如坐山觀虎鬥,蚌相爭,你我得利。」
    他看著這位也算是亂世蟒龍氣度的兄弟,終於有些失望,忍不住歎息道:
    「你的眼中,終究沒有這百姓啊。」
    「如你這樣的人,他日也不會是秦皇的對手,與其為了自己的野望,而令百姓再度受苦,不如幫助秦皇,等到天下太平之日,再如當年,行走江湖之中,不亦痛快?」
    「你我揭竿而起,難道是為了自己的富貴嗎?!”
    竇德神色肅穆從容,這位八重天的江湖豪雄握著自己的兵器,想到了當年那威嚴的神武王,率領著這數萬被逼迫的‘反賊’百姓,朝著遠處衝去。
    而在這個時候,他們卻發現了,百姓都在動。
    在遷移,逃亡開來,隻是大部分逃亡的方向是水路的方向,他們還看到許多的年輕青壯,默著保護著家人,離開應國的核心區域,藏匿起來,
    有一部分年輕的青壯,聽說了竇德等人是要去幫助秦皇,神色掙紮變化,最後請托加入,道:
    「我不知道陛下是誰,誰是陛下,但是秦國的生活過得很好,他們不至於讓自己的爹被活埋了。”
    竇德都愛:「你是—”
    那青年麻木道:「我的父親被抓去給薑遠那昏君開鑿運河,他的腿就踩在了河流裏,夏天一天要有五六個時辰,下半身和雙腿都腐爛了,長了蛆蟲出來。」
    「回來就死了。」
    竇德的臉上神色動容。
    青年道:「新陛下上位後給了補償,分我銀錢,可是銀錢有,卻不見阿爹阿爺歸,至少我小時候就聽說,秦武侯率百姓渡江的事跡,我想要為我阿爹報仇。」
    總有豪勇者。
    竇德的神色肅穆,他就像是狼王當年指點他一樣,俯身把雙手按在這青年肩膀上,道:「你們沒有武功,不能夠踏上戰陣,但是,保護你的母親,
    或者,給秦的方向運送糧食—秦皇,他們最大的問題就是,後勤和底蘊不足。」
    「應國的大軍,占據大道。」
    「但是我知道的,你們這些生活在這裏的百姓,知道小路,雖然不能夠穿過大軍,但是卻能夠一個人帶著些糧食過去——分他們一口。”
    「就算是為這天下太平出大的力量!」
    「即便是世間的英雄,餓著肚子也是沒有辦法打仗的。」
    那青年疑惑:「就隻是這樣?」
    竇德道:「這樣,就是報仇。」
    他拍了拍這個年輕人的肩膀,然後跨越往前,忽而見得前方一支精悍兵馬竄出來,雙方險些大戰一場,卻見得前方的那些士兵穿看的皮甲粗糙,戰陣奇詭,不是正統兵家路數。
    再定晴一看,卻認得此人,乃罷兵,道:
    「可是齊郡王薄??」
    那留須發之人本欲死戰,聞言一證,卻是大喜:
    「真是大水衝了龍王廟。」
    「卻是竇德大哥!」
    竇德亦是大喜道:「你未曾被那昏君的軍隊害了性命。?」
    齊郡王薄回答道:「本是有些危險,差點就死了,卻見得了白婆娑大哥,施以援手,兄弟才勉勉強強苟活了性命,藏匿在深山之中,算是有個落腳之處。」
    「如今本隻是帶著兄弟們,有一天,是一天。」
    「不知道能夠在薑高的正規軍下麵,活多少天,卻有兄弟聽說,秦皇和應國打起來了,我們一合計,應國贏了,咱們搞不好也得要活埋!」
    「與其幹等著等死,不如拚一把,若是秦皇得勝,咱們弟兄也可以回去種田。」
    齊郡王薄頗為痛快直白的道:「我們就都是些粗人。」
    「不懂秦皇的什麽軍略和好事。」
    「就隻是爭一個活命而已。’
    竇德慨然歎息:「跟著秦皇能活命,已算得是民心了,兄弟既然有此念頭,那麽我等不如同往!」他本來以為,就隻有自己有這般豪邁之心的心思,逐漸散開來。
    從天空往下看去。
    整個應國內部,不同的區域都出現了亂事。
    燕趙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
    你們之前將我等兄弟活埋,然後此刻招攬我們,哈!
    什麽都由著汝等應國皇帝說了算?!
    可知壯士一怒否?
    整個應國,皆有豪雄揭竿而起,或者傲笑縱橫一方,或者衝擊應國的官府庫藏,去搶糧食,兵器,而更有一些,乃是當年神武王看重的那些英武之輩。
    大丈夫七尺之軀,豈能夠在這世上苟活?
    齊郡王薄、孟讓、北海郭方預、清河張金稱、平原郝孝德、河間格謙、
    勃海孫宣雅,趙破,武霸道,白瑜娑,孟海,高士達—”
    天下英雄,何其之多。
    單雄麵色肅然,終於意識到了,在秦皇牽製住前方的軍神,名將之後,
    根本不止一個豪傑起來了一一而且這些英豪們,都不假思索,選擇朝著鎮北關的方向前去了。
    李觀一,嶽鵬武之名。
    天下皆知。
    民心所向。
    四方洶湧,幾乎已經是過飽和的狀態。
    這樣的事情,就如同是水壩被衝垮了的狀態,之前壓製得越狠,這個時候的反噬就越發凶悍,才不過五六日,就已經是四方各地,皆是狼煙烽火。
    秦皇起勢進攻,不過十天左右。
    就似乎直接將這三百年國祚國運的大應國,從那中原大國的位置上一把了下來,露出了龐大身軀之上的諸多問題,薑高默許久,幾乎是不得不去調動了後方那些二線兵團。
    披堅執銳,朝著這些「亂軍」的後方包抄過去了。
    魏懿文道:「可是,陛下,此刻諸多大將,都率軍隊在前,製衡秦皇,
    若是我等後方的這些軍隊調動離開,恐怕是各個城池,鎮守之力削弱,若有特殊情況,怕是要重演當年狼王之事啊。」
    薑高的臉上帶著一種疲憊,輕聲道:「但是,賀若擒虎將軍對峙嶽鵬武,本來就已經是有些勉強,如今若是讓這些亂軍過去的話,豈不是更給賀若將軍多加壓力?」
    「若是賀若將軍沒能攔住嶽鵬武的話—.
    薑高的聲音頓住了。
    他沒有繼續往下說下去。
    但是魏懿文,薑采都能夠意識到剩下的話代表著的意義,這一次的戰役,是千古第一次的大範圍多兵團複合作戰,秦玉龍那一路戰線崩塌的話,
    那些八重天的戰將未必能在戰場上有多麽的效力。
    但是嶽鵬武破賀若擒虎,上可北伐東都,下可後方攻擊薑素,則是直接可以左右戰局的【變數】,乃是占據的關鍵。
    魏懿文不是戰將,但是作為一個朝廷上的老臣。
    不知為何,他有一種隱隱的驚悸之感,隱隱驚悚。
    有一種自己這一方,正在被秦皇操控著的感覺。
    恍恍惚惚,自己,薑采,薑高的身上,仿佛有著一根一根的絲線,朝著上方蔓延開來,恍惚之間,似乎看到那身穿戰袍的秦皇冰冷注視看自己。
    他隱隱有直覺,不能夠順著秦皇的安排走。
    但是,大勢洶湧。
    不按看秦王的安排走,就會迎來更大的危機。
    這老臣有一種無能為力的疲憊之感,在陳鼎業,神武王,薑萬象去世之後,就已經不再有人,能夠在氣魄雄渾之上,和那年輕的秦皇相提並論了。
    默許久,忽而想起,若是自己一開始支持薑高,會不會不同。
    可是當初的薑高,卻也沒有現在這樣的決意。
    世上許多事情,並沒有什麽選擇的餘地。
    魏懿文隻是輕聲道:
    「遵——·陛下旨意。」
    應國正規軍出征,討伐四方的‘反賊’,及青史之中‘起義軍’,發生了大大小小的征戰。
    而在這個時候,在北域關外。
    溫和質樸的青年把竹竿拋了,摸了摸下巴,道:
    「時間差不多了。」
    原世通,薛天興的神色微凝,文清羽道:「這裏隻有八萬左右的戰兵,
    本來是沒有太大用的,可現在不同。」
    「現在天下局勢變化,應國的國內事情太多,他們調動了其他的兵團去攔截那些起義軍,鎮壓百姓。」
    「所以,後方空虛了。”
    「這個時候,應國給我們展露出來的姿勢,實在是太好了,讓人忍不住想要給他們來一刀子。」
    原世通,薛天興都在瞬間明白了自己這個位置的關鍵性,神將全部被牽製住,而應國國內紛亂,相當一部分披甲的後方二線兵團不得不被調去鎮壓憤怒紛亂的百姓。
    這個姿勢,是任何一個將軍都忍不住想要出兵來一下狠的。
    除非是魯有先。
    魯有先可能會認為這個是陷阱。
    然後疊甲,鑄城,過。
    薛天興卻多少有些擔憂,道:「我們這裏畢竟是塞北,道路崎嶇,來得及嗎?」
    溫和質樸的青年疑惑道:
    「薑遠不是修了道路和驛站了嗎?」
    薛天興的神色凝固:「嗯???」
    他一時間沒能反應過來。
    旋即瞳孔微微收縮,意識到了這位先生說的是什麽,是指薑遠想要討伐北域關外的太平軍,所以發動了極多的人力百姓,修築了從應國中原到北域關的道路。
    甚至於,還有運送明珠的道路修。
    而這些事情,正是這位先生一手引導而成。
    一切都在計算之中嗎?
    薛天興看著眼前這個溫和質樸,非常可靠可親的青年,背後隱隱有些寒意,原世通還是不明白,文清羽溫和道:「畢竟,道路是兩麵都通的。」
    「他們能打過來,我們也能順利打過去。」
    「還要感謝薑遠。」
    「他真是個頂頂大的‘好人’,不遜侯中玉。」
    「給我等立下了赫赫戰功。」
    薛天興覺得,這就是這位文清羽先生的極致了,然後第二天就看到這位文清羽將軍召集軍隊,道:「應國無恥之輩,殘虐百姓,更不顧我等之約,
    斬殺了李星移公子。」
    「李星移公子,為天下立有汗馬功勞,應國如此,吾等安能不為李星移公子,報仇雪恨?!若不能夠為李星移公子複仇,我等,有何麵目,再見秦皇陛下?!」
    文清羽揮毫寫下一片討賊文。
    文不加修飾,一氣嗬成,氣勢磅礴,以李星移的死激勵三軍之士氣,大軍開撥,士氣如虹,直到了這個時候,在當年太平公二十四將當中,算是智將的薛天興才終於看明白了文清羽的全部行為。
    自他來這裏之外,每一件事情,都有其目的。
    走一步算三步。
    沒有一步浪費。
    天下奇才絕世,竟然能夠做到這一步嗎?
    隻是這一次,這位謀己第一人,竟然也伴隨著大軍開撥了,原世通拍著胸脯保證,哪怕是他老原死了,都會保護文清羽先生安然無恙。
    薛天興卻道:「我等此次破城之後,要做什麽?」
    文清羽道:「自是攻敵所必救之處了。”
    薛天興眸子閃過一絲異色,低聲道:「應國東都城。」
    文清羽道:
    「嗯。
    他輕描淡寫道:「我打算燒了。」
    薛天興道:「嗯—————啊???」饒是智將,都在這一瞬間沒能繃住表情,呆滯抬起頭,看著似笑非笑的文清羽,一時間腦袋都有些空白。
    隻是原世通卻似是極有興趣,摩拳擦掌起來:
    「好!」
    「先生你說什麽就是什麽,我這就準備火油!」
    薛天興罵道:「憨貨,回來!”
    「先生,此事,有傷天和,還請勿要如此。’
    文清羽看著他,灑脫大笑起來了:「啊哈哈,勿要當真,勿要當真,方才言相戲耳!」
    薛天興勉強擦了擦汗,看著文清羽溫暖祥和,真誠可靠的麵容,一時間不知道,這位神機妙算,但是謀己第一人的謀土,說的到底是真是假。
    亦或者說,幾成真,幾成假?
    他不會真的打算燒吧?!
    不會—,吧???
    薛天興隻是轉移話題,僵硬道:「先生素來謀己,今日為何願意親自出征呢?」
    文清羽沉默,旋即平淡道:「天下人做天下事,事到如今,退無可退,
    謀天下即是謀己,若無天下,如何有己?」
    「事到如今,當仁不讓。」
    「也不過以身入局。」
    這一句話才落下,裏麵的從容,坦蕩氣魄,讓原世通慨歎敬佩,卻也讓薛天興心底泛起漣想起來了當年那些以身入局的太平軍同袍,神色悲愴慨然。
    旋即就聽到那文士輕描淡寫道:
    「求一太平,請應帝獻頭。」
    薛天興的瞳孔劇烈收縮。
    文清羽微笑,縱馬而出,大軍開撥,行兩日,卻在即將踏入應國境內的時候,看到一支鐵騎,騎兵皆極高大,穿著重甲,手中持拿兵戈,眾人神色肅穆。
    這一支精銳鐵騎的為首三人往前。
    其中一位抬手摘下了兜帽,天空中有鷹隼的鳴嘯聲音,他伸出手臂,任由天空中的異鳥落下,落在自己的手臂上,已經是滿頭白發了,戰馬旁邊放著一支戰弓。
    一個是身材高大,猶自勇烈氣魄的高大男子。
    那高大男子背後背著一個巨大無比的匣子,手持一根混鐵禪棍。
    而另外一人,則是久違踏上戰場的異族男子,身軀高大,神色肅穆。
    原世通,薛天興看到那兩個年紀不輕的大漢時候,麵色驟變,隱隱狂喜。
    薛天興還可以控製住的話。
    原世通幾乎就要大喊出來了。
    老者看著兩位故人,翻身下馬,笑聲壯闊有力,那高大的中年男子也落地,戰袍翻卷,露出了身上沉重肅殺,猶如鋼鐵猛獸一般的墨色重甲,背負匣子的男子則將那匣子重重放在地上,三人皆對文清羽一拱手:
    「太平軍,王瞬琛。」「太平軍,燕玄紀。」「麒麟軍,阿史那。」
    他們齊聲道:「奉陛下之命,前來馳援!」
    文清羽神色鄭重往前,扶三人,道:
    「三位請起。」
    薛天興,原世通,看著那王瞬琛,燕玄紀,神色激動。
    他們幾乎已經是最後僅存的太平軍了,尤其是看到了龐水雲也在,更是狂喜不已,他們成名的時候,還是如同今日的文清羽一般的年紀。
    但是後來太平公身死,各自離散四方,都已過去了二十多年。
    此刻重聚,這些老一輩的眼晴都泛紅,彼此握著手臂,竟是說不出幾句話,就已是哽咽,龐水雲擦了擦眼角,道:「這般模樣,叫人看到,豈不是要人笑話了?」
    「都起來,起來。」
    原世通,薛天興道:「你們怎麽來的?」
    龐水雲道:「主公討伐應國已有十餘日,而在主公出兵前三日,我們領了軍令,就隻幾個人,一路馳騁來了草原,阿史那將軍鎮守在這裏,然後橫跨草原,到這裏。」
    「主公令我等等待文清羽先生,若是局勢有變,則順文清羽先生戰略前行。」
    原世通,薛天興這才明白過來。
    這幾人至少六重天武功打底,大半個月的時間,夠他們抵達草原,然後和阿史那這邊的軍團疾馳來到這裏了。
    原世通看著燕玄紀身旁那個巨大的匣子,道:
    「燕哥哥,這是什麽?」
    燕玄紀道:「是主公要我等拿來的東西———
    在眾人的注視之下,他將這匣子打開來,裏麵竟然是一麵巨大的旌旗,
    綢緞為底,裝飾以雲紋,上麵則是兩個氣魄雄渾的大字一【太平】。
    可是,仔細去看的話,那所謂的墨色雲紋,根本就是一個一個的名字,
    密密麻麻的。
    原世通見到這東西,眼晴瞪大。
    燕玄紀道:「陛下從陳國的國庫裏麵找到的,陳鼎厲公在害了主公之後,竟然不曾焚毀我等的戰旗。”
    原世通急道:「我看看,我的名字在不在上麵了?」
    他翻找一片,忽而大笑。
    他當年四十三,如今也已經是六十五歲的戰將,卻兀自撫掌大笑,猶如少年一般大喜道:「哈哈哈,我找到我的了,諸葛公的也在這裏!還有這兒,這兒是老薛你的!」
    「這個一本正經的,是古道暉的。’
    「這個歪七扭八和雞爪啪出來的,是主公的,啊哈哈哈哈,醜啊——”
    原世通大笑,笑著笑著,卻是虎目泛紅。
    太平軍當初的老人,就隻剩下他們了。
    他們想要大笑,但是眼淚卻先出來了。
    燕玄紀召集了這裏的八萬太平軍,鄭重地捧出了這一麵大旗,當這些將士們看到那一麵旗幟重新出現的時候,一瞬間,文清羽感覺到了這一支軍隊的軍勢有一種凝滯。
    很難以形容那種感覺,就好像是空氣被一把重錘狠狠砸下去了,整體朝看下麵坍塌下去了,壓抑肅穆地讓人不安。
    說實話,文清羽其實沒有將這一支軍隊看做一線級別兵團,更不必說比起麒麟軍的精銳麒麟衛,蒼狼衛相比的頂尖兵團。
    因為時間已經過去太久了。
    他們或許曾經是馳騁在這戰場上的頂尖軍團,但是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這一支蟄伏了二十年的太平軍,將士們的頭發都已斑白。
    哪怕是當年追隨太平公的時候,他們才二十歲出頭。
    此刻也已經四十多歲了。
    四十多歲,時常吃不好,穿不暖,就在這北域關外,爬冰臥雪,看著都比實際上的年紀大多了,白發皺紋許多。
    他們都是老兵了。
    沒有一個年輕人,可是在這一瞬間,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出現在這一支雜牌老兵身上了,他們的瞳孔收縮,他們的身軀下意識地聽得筆直,他們的呼吸粗重,然後忽然變化。
    呼吸!
    隻是一瞬間,七王阿史那忽然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
    仿佛眼前這八萬老兵,在刹那之間化作了一整個整體,如同沉睡了二十多年的猛獸,再度睜開了自己的眼睛,磨牙血。
    燕玄紀猛然一震,太平軍的大旗鼓蕩翻卷。
    燕玄紀深深吸了口氣。
    他看著前方,這個早已經不再年輕的名將吐息,用盡了這一生的豪勇,
    用盡了這一生的決絕,用盡了此生的熱血,怒聲道:
    「太平軍,何在!!!」
    轟!!
    八萬太平軍殘兵整齊劃一,踏前半步。
    他們整齊劃一,抬起手臂,叩擊胸口。
    他們整齊劃一,齊齊回應,仿佛讓天地都震動,道:
    「在!」
    軍魂覺醒,刹那之間的煞氣幾乎化作了墨黑色,衝天而起。
    他們頭發斑白,他們身上的戰袍早已褪色,但是他們卻仍舊身軀筆直。
    仿佛仍舊還是當年的自己,身上仿佛還是那嶄新的戰袍。
    仿佛那翻卷的大旗之下,那個男人站在那裏,微笑看著他們。
    不再言語。
    然後,仿佛伸出手,抓住了自己的大擎,轉身,握拳。
    大步走遠。
    燕玄紀雙目通紅,怒喝:「眾將士,太平軍夙願,就在此次,為圖主公之誌,為了吾等當年之願,諸位持兵戈。」
    「太平軍,擊鼓!!」
    「進軍!!!」
    轟然戰鼓,再度擂響。
    此刻,這一支還留存在過去的大軍,終於來到了現在,他們打起了太平車的旌旗,古樸的戰旗在空中翻卷滾動。
    阿史那瞳孔劇烈收縮,看著這一支軍隊從他的麵前走過了,親眼看著太平軍,跨越了二十餘年的歲月。
    再度,來到了這個時代!
    秦皇四年·夏七月初。
    秦皇伐應第十七天,太平公身死二十二年之後,
    最後的太平軍,懷揣著孤絕的理想,踏上了時代的洪流,
    兵鋒肅殺,連連破敵,直指東都。
    闊別天下,二十二年!
    太平軍踏上戰場。
    擊鼓。
    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