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開業

字數:3795   加入書籤

A+A-


    “攬月齋常年開著,問個價不是難事,至於有沒有偷,你將你們兩個女兒喊出來一問便知。”
    宋南絮嘴角翹了翹,從袖裏摸出一張字據來,“畢竟可是她們親自畫了押的。”
    “這……”
    楊成瞧了眼那滿篇墨點似的字據,明顯慌了,“這,我們家沒有銀子。”
    一旁的女人反倒沉住氣,尾挑的眼睛骨碌碌轉了兩圈,“我倆都不識字,誰知道這上邊寫了什麽?”
    王婆倒著頭,雖不知宋南絮唱的哪一出,倒是配合的念道:“正月初六,鋪中失竊,糕餅兩盒,饅頭若幹……”
    “等等,你與她一夥的,我不信。”女人指著王婆厲聲道。
    “那你說怎麽辦?不如拉著你兩個女兒去官府?”宋南絮不慌,將字據疊了起來,作勢起身。
    眼看一條腿邁出門檻,身後的女人坐不住了,上前拉住王婆的衣袖,討好道:“我也沒說別的,兩閨女犯錯,我這做娘的,心裏犯急,你們別與我一般見識,這樣……我們村裏裏正識字,讓我男人請他老人家走一趟,總不能誰來了都說我家孩子盜了東西,我們便要認。”
    王婆瞧了眼宋南絮,這才出言,“那倒也是,姑娘不如就讓她去請人看看?”
    楊成動作很快,不出一刻,便與個五十來歲幹瘦的老頭進了屋子。
    那裏正年紀大了,拿著字據對著門洞,從頭至尾顫巍巍的看了幾遍,嘴裏的句子斷斷續續,半天點了點頭,“沒錯,上邊是說你家春分和小滿偷了吃食,並且還願意以身抵債。”
    “以身抵債?不是,裏正,這押真是那兩丫頭按得?”女人恨不得劈手奪了字據,撕個稀巴爛。
    宋南絮抽回字據,略帶鄙夷道:“我們家娘子什麽人,這麽點東西還稀罕作假來訛你們,是不是的,讓你女兒出來一問便知。”
    春分姐妹倆被繼母領進屋子,抬頭便看到宋南絮朝她們擠眼睛,當即會意,一口咬定是自己畫押的。
    夫婦兩個一臉哭相,將人送至馬車。
    宋南絮從袖裏摸出二兩銀子,“我們娘子仁善,雖說是以身抵債,到底是你們這生養出來的,這二兩銀子就算是你們養兒不易,往後不可再尋機來府上找事。”
    車馬駛出村子。
    刁媽媽正挽著褲腿與小廝合力抬起驢車,原本半新的羅裙,早被汙泥染的看不清顏色。
    小滿欣喜的趴在車窗前,隻覺今兒的日頭格外好,“姑娘做什麽要多給那二兩銀子。”
    宋南絮瞧著春分眼角洇出的淚痕,輕輕拍了拍兩人的發頂,“就當是還清你們親娘還在世時,你爹待你們的好罷!”
    為保無虞,趁著王婆在,便讓其立下契書,雇下春分與小滿五年,每月月錢三百文。
    “還有月例?”小滿不敢置信。
    “畢竟我又沒有真的花錢買下你們姐妹兩,月例自然有的,有了銀子傍身,往後做什麽都能便宜些。”
    小滿活潑外向,等鋪子開業,正好幫忙迎送客人。
    春分細心妥帖,自己不在家中時,她能看顧好樂姐兒他們,還能顧著明哥兒的飯食。
    這樣既保全姐妹兩個落腳,待長大些,想去想留也不用掛上賤籍。
    二月十五,東風回暖。
    一年一度的花朝節,擱在哪處地界都顯熱鬧。
    城中不管男女老少,這日踏春出遊,剪紙貼花,喜不自勝。
    原本想定在月初開張的鋪子,因為宋南絮要守著占城稻播種,便推到了今日。
    宋梅一身茜紅百蝶穿花的春衫,襯的紅唇齒白,頭上戴的是鎏金頭飾,手裏緊捏著一方帕子,緊張的來回踱步。
    宋南絮打簾子從後邊出來,一襲艾綠長裙,頭上隻用了隻素玉簪子挽發,整個人淡雅之極。
    宋梅見她這副清湯寡水的模樣,急的從直皺眉,“今兒好歹是鋪子開業,你一個東家打扮的這般素淨做什麽?”
    宋南絮笑著理順宋梅簪子上的流蘇,笑道:“我又不長在這待,你在這待人接物,打扮鮮亮些就夠了。”
    話音未落,小滿已拽著春分掀開棉門簾,兩個丫頭鬢角都別著新采的榆葉梅,發間還沾著露水,“姑娘,都備好了。”
    “吉時到!”
    孫掌櫃舉著銅鑼,圓胖的臉上滿是笑意。
    宋南絮與宋梅各執紅綢一端,匾額上的紅布如霞雲般墜落,露出黑檀木底的 「伊蘭閣」 三字。
    這是特意請了穀白子題的字,字體勁瘦有力,筆畫間嵌著細銀,在朝陽下熠熠生輝。
    小滿早備好的百子爆竹轟然炸開,碎紅紙屑落滿青石街,引得不少人駐足。
    “今日伊蘭閣開張,頭三日進店一律八折!送絹花!”宋南絮如一枝劍蘭立在門前,脆聲招呼。
    話音剛落,就見張府的管事捧著錦盒擠到前排,笑道:“得知娘子開業,夫人特命我給娘子道喜了。”
    宋南絮接了禮盒,眉眼溫和道:“多謝夫人記掛,待回頭我再登門致謝,裏邊請。”
    這城裏經商的,哪個不認得張家管事。
    周遭鋪子的掌櫃見狀,立馬上前拱手道喜。
    這開門做生意,要的就是人捧場。
    宋梅一臉緊張向往回縮,便被宋南絮一把拽在身後,“往後這樣的日子多了去,總不能回回都怯場。”
    宋明與宋寶財一人抱著紅繩纏的籃子在門前分發糖果。
    不少孩童聞聲,拽著爹娘便要往這邊擠。
    不出一會,店外便是裏三層外三層。
    這頭喜氣洋洋,圍觀人群裏倒是有幾人麵色不虞。
    其中一人,便是錦繡坊的葛掌櫃。
    這宋梅年前借黃府搬遷為由,就不肯在他這接活,原來是要自己跑出來單幹了。
    起先有人與他提及,他還沒當回事,直到前兩日,請帖送到店裏。
    “她們開在這,不是存了與咱們樓裏搶生意?您還好心給她送賀禮。”一個麵長的婦人,有些不懷好意道。
    這人正是常年在錦繡坊的繡娘,原本黃小姐的衣裳都是經她手的,後邊被宋梅截胡,早就心存不滿。
    葛掌櫃掃了眼那個婦人,冷冷道:“城裏邊的成衣鋪那麽多,錦繡坊不找照樣是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