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濕婆其九

字數:2638   加入書籤

A+A-


    濕婆驚聞愛妻為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自盡,這一噩耗仿若晴天霹靂,直刺他的心窩,讓他心如刀割。他實在難以承受這殘酷的現實,痛苦與自責如潮水般湧上心頭,將他的內心淹沒。在那無盡的哀傷中,濕婆毅然決然地決定遠離塵囂,奔赴喜馬拉雅山的深處,過起隱居修行的生活,與外界完全隔絕。他妄圖借此平息內心的劇痛,尋覓心靈的安寧。時光匆匆,一萬年的悠悠歲月轉瞬即逝。在這漫長的時光長河中,濕婆沉醉於苦行的世界,漸漸淡忘了塵世的喧囂與紛擾。然而,命運的巨輪卻並未停歇,依舊無情地轉動著。
    逝去的薩蒂如鳳凰涅盤般轉世成為了雪山神女,她攜帶著前世的記憶和情感,宛如一顆璀璨的星辰,重新降臨到這個世界。盡管身份已然改變,但她對濕婆的愛卻如同燃燒的火焰,熾熱如初,刻骨銘心。當雪山神女得知濕婆在喜馬拉雅山中隱修時,她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尋覓他的征程。一路上,她飽經風霜,曆經無數艱難險阻,終於抵達了濕婆的修行之地。然而,此時的濕婆猶如一座冰冷的雕塑,早已不是當年的他。經過一萬年的苦行,他已然化身為一個無欲無求的苦行者,對世間的一切都仿若過眼雲煙,無動於衷。雪山神女的出現猶如平靜湖麵上投入的一顆石子,並未在他心中掀起絲毫漣漪,他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修行世界中,對外界的一切都視而不見。
    麵對濕婆那如冰山般冷漠的麵容,雪山神女的心仿佛被千萬根鋼針同時刺穿,絕望和無助如潮水般湧上心頭。她百思不得其解,為何濕婆會對她如此絕情,難道前世的愛就如同那鏡花水月,轉瞬即逝,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嗎?在這走投無路的絕境之中,雪山神女毅然決然地決定向愛神伽摩求救。她堅信,唯有愛神那如春風般和煦的力量,才能融化濕婆那顆如磐石般堅硬的心,讓他重新回到自己的身旁。
    在一個風和日麗、陽光明媚的日子裏,雪山神女懷揣著對濕婆那比海還深的愛意,如同往常一般,踏上了前往喜馬拉雅山的道路。她的步伐輕盈得如同翩翩起舞的蝴蝶,穿過那茂密得如同綠色海洋的森林,越過那潺潺流淌著的、仿佛在歡快歌唱的溪流,終於來到了濕婆所在的地方。
    濕婆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嶽,沉浸在冥想的海洋之中,他的身影高大而莊嚴,仿佛與天地融為一體。雪山神女宛如一朵盛開的雪蓮,靜靜地佇立在一旁,她的目光如同清澈的溪流,凝視著濕婆,心中充滿了敬畏和愛慕之情。就在這時,愛神伽摩如同輕盈的蝴蝶,悄然降臨。他手持由甘蔗、蜜蜂和蝴蝶編織而成的弓箭,搭上用鮮花編織而成的箭枝,那箭枝如同絢麗的彩虹,瞄準了濕婆的心髒。隨著一聲輕響,箭枝如閃電般疾馳而出,直直地射向濕婆。中箭後的濕婆,突然間感受到一股洶湧澎湃的情感如潮水般湧上心頭。他的目光如同熾熱的火焰,落在了麵前的雪山神女身上,心中湧起了無盡的愛慕之情。雪山神女的美麗和溫柔,如同春風拂麵,讓他忘卻了一切,隻想將她緊緊擁入懷中。
    然而,就在濕婆沉浸於這美妙絕倫的感覺之際,他恍然驚覺,這一切皆是愛神伽摩的鬼斧神工。他的怒火如火山噴發般瞬間被點燃,隻因他深知愛神伽摩的企圖,乃是要讓他摒棄苦行,再度深陷愛欲的泥沼。濕婆的額頭驀地裂開,第三隻眼睛霍然張開,迸射出一道猶如宇宙毀滅之光的神火。這道神火恰似熊熊燃燒的烈焰,須臾之間便將愛神伽摩吞噬殆盡。愛神伽摩在火海中苦苦掙紮,其身軀卻在神火的灼燒下漸漸化為灰燼。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愛神伽摩並未因此殞命。盡管他的肉體已被燒成灰燼,但其靈魂卻依然頑強存在。自那以後,愛神伽摩搖身一變,成為一個無形無貌的神隻,他的存在唯有通過人們內心的感觸方能察覺。正因如此,愛神伽摩被印度人譽為“無形”,他的傳奇故事亦成為印度神話中的經典傳說,流芳百世。
    濕婆派,宛如印度教派別中的一顆璀璨明珠,以濕婆神為至高無上的神隻,備受人們的尊崇。這一教派的曆史猶如一條奔騰不息的長河,源遠流長。據現存文獻的記載,早在西元二世紀的貴霜朝時代,濕婆派便已如一顆閃耀的星辰,擁有著令人矚目的影響力和強大的勢力。在眾多的佛典之中,我們常常能夠讀到關於崇拜自在天或大自在天的塗灰外道,以及那些以骷髏為首飾的外道等相關描述。實際上,這些外道都如同濕婆派的忠實信徒,他們是濕婆派的虔誠信徒和修行者。
    濕婆派的信徒們猶如一顆顆璀璨的明星,他們用獨特的標識——在前額以及胸部、手腕處,用灰、白檀或者番紅花等顏料塗上的三道橫線,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閃耀著屬於自己的光芒。這一標識被稱為 tripu爞愀,是濕婆派信徒身份的重要象征,仿佛是他們與濕婆之間緊密相連的紐帶。
    在當今的印度教諸派中,濕婆派與毗濕奴派宛如兩棵並立的參天大樹,堪稱最具實力的兩大派別。它們在印度教的發展曆程中猶如兩座堅不可摧的堡壘,各自擁有大量的信徒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為印度教的繁榮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自六、七世紀起,濕婆派如同一顆分化的種子,分裂成各具獨特聖典及神學的若幹支派,其中較重要的七派,宛如七顆耀眼的明珠,散發著迷人的光彩。
    聖典濕婆派,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在南印度塔米爾地區閃耀著耀眼的光芒。它宛如一座知識的寶庫,擁有著多達二十八部的聖典,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kaikagaa》。這些聖典被視作濕婆神的智慧結晶,具有無與倫比的權威性和神聖性。該派的神學思想猶如深邃的海洋,獨特而神秘,將世界劃分為三個原理:主pati)、家畜pa甁)和繩索pa愁)。所謂“主”,恰似那高不可攀的巔峰,是至高無上的主宰神濕婆,他代表著絕對的力量和智慧,宛如宇宙的核心。而“家畜”則宛如迷失在荒野的羔羊,指代個體的自我,象征著人類的靈魂和精神。至於“繩索”,恰似那緊緊纏繞的枷鎖,是那些非精神性的物質,它們如繩索般束縛著個體我,使其難以掙脫束縛,獲得真正的自由。
    喜歡度盡六道怎麽少得了我請大家收藏:()度盡六道怎麽少得了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