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二戰典故,米國功勳船廠今何在?
字數:5255 加入書籤
新聞發布會現場。
戴維斯將發言權交給了林凱峰。
該敲邊鼓的地方,洛克菲勒家族已經幫林凱峰敲完。
剩下的場麵,就要看林凱峰的個人本事了。
如果連眼前記者都說服不了。
洛克菲勒家族將重新考慮,要不要拿出全部力量,協助林凱峰度過這場風波。
拿過話筒,林凱峰淡定如常道:“各位記者朋友們,感謝你們在百忙之中,參加今天晚上的新聞澄清會。”
“幾天前,索尼集團總裁野田次郎,公開宣稱我是戰爭販子,我們龍國即將變成第二個蘇盟。”
“對此,我隻有一個回答,想象力過於豐富。”
“提出這個論點的野田次郎先生,很適合去做脫口秀演員,又或者去當電影編劇,可惜,他選了一條最不該選擇的職業,商人。”
“憑他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一定能編寫出比《星球大戰》,《ET外星人》更加跌宕起伏,引人入勝的劇本。”
“哈哈哈……”
現場數百名來自各國的記者,忍俊不禁地笑了起來。
《星球大戰》和《ET外星人》兩部電影,是米國的電影業的驕傲,更是米國的文化符號之一。
屬於是經典中的經典。
林凱峰諷刺野田次郎,能夠編寫出比兩部電影更加精彩的劇本。
罵人罵到讓人捧腹大笑。
林凱峰接下來的發言,肯定更有意思。
“先生們,女士們,北方機械集團確實有軍工牌照,也確實經營有軍工生意,我想問問大家,經營軍工生意有罪嗎?”
“米國經營軍火生意的企業不計其數,歐陸國家也有一大批的私人軍工企業,按照野田次郎先生的說法,做軍火生意的企業是戰爭販子,是人類和平的破壞者,嘖嘖嘖,我認為最應該感到憤怒的不是我,而是摩根先生。”
聽到這句話,記者們紛紛止住笑容。
好一招借力打力。
摩根家族怎麽起家的?
軍火生意!
一次和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米國通過出口軍火賺得盆滿缽滿。
摩根家族是米國最大的軍火承包商之一。
一戰時期,摩根家族獨自承包了英倫和高盧的軍火訂單。
前不久。
野田次郎指責林凱峰是戰爭販子,龍國將變成第二個蘇盟。
大批米國媒體跟蹤報道,通通出自於摩根家族的授意。
沒曾想,林凱峰來了一招借力打力。
將摩根家族的老底掀了出來。
如果野田次郎的論調是正確的,出口軍火是在破壞世界和平。
摩根家族又該如何自處?
林凱峰嘴角上翹,繼續說道:“米國是一個經濟發展,資本運作完善的國家,更是一個能夠容納所有生意,包容各種新生事物的國度。”
“我真的很難相信,出口軍火等於戰爭販子,這樣的言論,會在米國大有市場。”
說罷,林凱峰擺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
軍火生意和其他生意,本質上沒什麽不同。
都是出售商品,獲得利潤。
況且。
龍國不是第一次向巴羊國出口武器。
之前的許多年裏,龍國始終和巴羊國保持著武器出口關係。
這一點。
國際社會清楚,米國官方更加清楚。
林凱峰不動聲色點出。
是米國首先擔任媒人。
促成龍國和巴羊國的大規模武器出**易。
龍國向白鷹國出口軍火,是在破壞世界和平。
米國這位媒人,不就等於是同案犯嗎?
每次軍火交易,龍國會將一份出口備忘錄交給米國官方。
“眾所周知,我們龍國一貫反對一個國家對另一個國家的入侵,更反對通過武力解決問題。”
“提倡坐下來,通過和平對話的方式解決爭端,消除矛盾。”
“和人方便,自己方便,既是我們龍國的主張,也是北方機械集團發展的座右銘。”
“某些國家和企業卻是在逆向而行,通過商業手段,達成軍事領域無法……”
講到這兒,林凱峰歎了口氣。
戴維斯說道:“林先生,請你繼續講下去,我保證沒有人會打斷你的話。”
“用我們龍國話來說,做人要有做人的底線和原則,不可能狗咬你一口,你也去咬狗一口。”
“偏偏,有些國家表麵和貴國合作,嘴上說是米國最好的朋友,幹的卻是坑害朋友,給朋友找不痛快的下三濫行徑。”
“布魯克林造船廠這件事情,就是最好的證明。”
“與其說是商業合作,我更認為是一種無言的報複,對於米國尊嚴的羞辱和踐踏。”
林凱峰痛心疾首道。
“布魯克林造船廠?你們誰聽過這家船廠?”
“耳熟,我好想聽說過。”
“不用想了,布魯克林造船廠曾經是軍工船廠,依阿華戰列艦的誕生地。”
“依阿華戰列艦的誕生地!我好想明白了,這家造船廠是不是被島國企業收購了。”
各國記者聚在一起竊竊私語。
布魯克林造船廠,米國最大的軍用船廠之一。
三十年代,布魯克林造船廠具備製造大型戰艦的能力。
二戰時期。
米國遭遇島國的無恥偷襲,海軍艦隊損失嚴重。
為了一雪前恥,米國將工業體係全部轉入戰時狀態。
布魯克林造船廠成為了海軍部下屬軍工船廠。
其他船廠忙著製造巡洋艦,驅逐艦,航空母艦的時候,布魯克林造船廠則專心生產一種軍艦。
排水噸位超過四萬噸的超大型戰艦。
依阿華級戰列艦。
倚靠著龐大的工業體係,遠超島國十倍的軍艦,米國全殲了島國的艦隊。
兩顆蘑菇彈送到島國,將幾十萬島國人變成了米國的熟人。
投降簽署地恰好在一艘依阿華戰列艦的甲板。
時過境遷。
為米國取勝立下赫赫功績的布魯克林造船廠,七十年代變成島國人的資產。
塵封的記憶被打開,現場的米國記者臉色一個比一個難看。
依阿華級戰列艦是米國海軍的驕傲,更是戰勝島國的重要支柱。
豈料。
米國通過海軍贏得了戰爭。
二十年後,島國開始了他們的經濟反擊。
曾經幫助米國贏得戰爭,生產依阿華戰列艦的船廠,先是被島國企業搶走了大部分訂單。
隨後。
布魯克林造船廠陷入經營危機,被海軍部出售給當地市府。
曆經了幾年的沉淪。
島國企業主動找上當地市府。
投資將造船廠改成了工業園。
徹底埋葬了這座功勳卓著的大型船舶企業。(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