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大結局:魏延稱帝
字數:5188 加入書籤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春。
馬騰和韓遂率領著西涼軍從天水出動往長安方向而來,在與城外的楚軍一番“廝殺”之後,便來到了長安西門之下。
城樓上的鍾繇和張既以為是西涼軍前來支援自己,懸著的心終於放下。
鍾繇急忙令人打開城門,可城門剛開,西涼軍卻如潮水般湧入,刀光劍影間,守城士兵紛紛倒下。
鍾繇和張既這才驚覺,馬騰和韓遂已被楚軍暗中策反。
楚軍見狀,紛紛從西門進入長安城內,很快便控製了全城。
然後禁衛軍、磐石軍、玄甲軍和西涼兵一起揮師東進,直逼潼關之下。
潼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乃兵家必爭之地。
守關將領乃是曹仁,他深知責任重大,早已嚴陣以待。
當楚軍與西涼兵抵達潼關下時,隻見關上箭如雨下,巨石滾滾,他們隻好退後安營紮寨等待時機。
......
時間很快來到了夏季。
黃河的水位逐漸上漲,而就在這片洶湧的河麵上,錦帆軍的戰船如離弦之箭一般,迅速駛入黃河,徑直衝向白馬、延津一線。
他們的目標,正是曹軍臨時拚湊起來的水師。
然而,這支曹軍的黃河水師又怎能與訓練有素、經驗豐富的錦帆軍相抗衡呢?
在甘寧、周泰的指揮下,錦帆軍士氣如虹,銳不可當。
他們的戰船如蛟龍出海,乘風破浪,很快就衝破了曹軍的防線,攻下了孟津。
孟津的失守,讓曹軍的防線瞬間崩潰。
錦帆軍乘勝追擊,通過戰船將對岸的安南軍和虎牢關下的虎賁軍源源不斷地運送到孟津。
楚軍在孟津登陸後,馬不停蹄地朝著洛陽方向疾馳而去。
沒過多久,楚軍便將洛陽城團團圍住。
洛陽城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而此時的潼關和虎牢關也已經失去了堅守的意義。
曹操見勢不妙,果斷地將兩地的曹軍全部調回,集中力量堅守洛陽。
就這樣,關中和關東的楚軍主力順利會師於洛陽城下。
魏延親自站在城下,高聲呼喊著曹操,希望他能夠打開城門,投降楚軍。
魏延信誓旦旦地保證,隻要曹操投降,楚軍絕對不會傷害任何人。
然而,曹操畢竟是一代梟雄,他寧死不屈,斷然拒絕了魏延的勸降。
在曹操看來,即使戰死沙場,也絕不能向敵人屈服。
就在這樣緊張的局勢下,兩軍在洛陽城內外僵持不下,時間悄然流逝,數月轉瞬即逝。
楚軍經過漫長的等待,終於將攻城器械從遙遠的南方運抵洛陽城下。
一切都準備就緒,隻待發起最後的強攻,奪取這座堅城。
然而,就在這時,一個出人意料的事情發生了。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洛陽城的上東門突然從內部緩緩打開。
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楚軍驚愕不已,但他們很快反應過來,毫不猶豫地衝進了城門。
城內的曹軍顯然對這一情況毫無防備,頓時陷入一片混亂。
隨著楚軍的湧入,洛陽城的控製權迅速易手,原本固若金湯的洛陽城在一夜之間被楚軍攻破。
漢帝、曹操以及其他重要人物都在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中被楚軍俘獲。
原來,洛陽城共有十二座城門,而上東門的守將與溫縣司馬家有著深厚的淵源。
這位守將乃是司馬家的門生之後,兩家世代相交,情誼深厚。
司馬防一直記著二子司馬懿和三子司馬孚被殺之仇,對曹操一直懷恨在心。
當他得知楚軍圍城的消息後,便暗中與上東門的守將取得聯係。
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勸說守將為了家族的榮譽和未來,打開城門投降楚軍。
這位守將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考慮到司馬家的恩情以及曹軍如今的頹勢,最終決定順應時勢,打開城門迎接楚軍。
就這樣,洛陽城的失守成為了扭轉戰局的關鍵,天下大勢也因此而徹底倒向了魏延一方。
......
奪取洛陽之後,魏延深知軍隊整編和政務接管的重要性。
他果斷地命令軍機參謀部調派各軍整編被俘的兵馬,確保這些士兵能夠迅速融入楚軍體係,發揮出最大的戰鬥力。
與此同時,魏延還下令六部派遣官員前往各郡各縣,接管當地的政務。
並對被俘虜的各級文武官員進行全麵考量,根據他們的才能和個人意願,做出恰當的安置安排。
魏延又派遣霍峻率領禁衛軍負責將襄陽的楚公府、軍師參謀部、六部以及其他重要機構遷往洛陽。
這一舉措為自己的進位奠定了基礎。
就在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時,徐庶突然前來匯報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消息:
韓遂竟然拒絕楚軍整編其麾下的西涼兵馬。
這一情況讓魏延大為惱火,他無法容忍有人公然違抗他的命令。
盛怒之下,魏延毫不猶豫地命令虎賁軍前去捉拿韓遂。
對於那些不服從命令的西涼兵,他下達了格殺勿論的命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在一場血腥的殺戮之後,西涼兵終於被楚軍成功統一整編。
然而,魏延並沒有忘記馬騰、馬超這些野心勃勃且威望極高的群雄。
他深知這些人一旦放回地方,很可能會引發新的動蕩。
於是,魏延決定以高官厚爵將他們恩養在洛陽,使其無法再對自己構成威脅。
......
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
漢帝禪位於魏延,魏延多番辭讓之後繼位稱帝,國號為新漢,建都洛陽。
立劉瑄為皇後,魏陽為皇太子,接受百官朝拜。
新漢施行軍政分離的政治體係,政務由六部負責,六部之上設立三位尚書令,分別是蒯良、張昭、諸葛亮,負責協助魏延處理六部呈上來的政務。
而軍事方麵,為避免個人權勢過大,撤銷大將軍的稱號。
新漢的兵馬仍由軍師參謀部負責指揮,徐庶為太尉,沮授、法正、龐統、魯肅分別為前、後、左、右太尉。
地方上施行郡縣製,廢除州牧、州刺史等,各地政務直接與六部對接。
接下來便是文武官員的封賞和進爵。
徐庶、沮授、法正、龐統、魯肅、蒯良、蒯越、伊籍、劉表等封為縣侯。
霍峻、黃忠、甘寧、文聘、趙凡、鄧展、陳到、沙摩柯、趙雲、張合、劉磐等各軍主帥分別擔任車騎、驃騎、衛、四方等重號將軍,封縣侯。
馬玄、許靖、韓暨、張昭、韓嵩、張鬆、董和、劉巴、蔣琬、潘濬、劉琦、沮鵠、徐盛、羅蒙 趙累、高翔、楊虎、田林、牛金、邢道榮、王威、李嚴、鄧芝、陸議、蘇飛 、丁奉、呂蒙、呂岱、周泰、張燕、劉辟、泠苞、張任、傅肜、高沛、吳懿、吳班、寇封、霍篤、士壹、馮習、張南、嚴顏、郝昭 、孟達 鮑隆、太史慈、黃權、朱桓、廖化 、諸葛瑾、劉先、蒯祺、鞏誌、趙範、士燮、向朗、王粲、張魯等幾十名文武分別獲封鄉、亭、關內等侯爵......
接下來的幾年。
趙凡帶領著神亭軍如狂風暴雨般席卷了遼東半島,這片廣袤的土地瞬間被納入了新漢的版圖。
緊接著,趙凡毫不遲疑地指揮軍隊向北挺進,目標直指烏桓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
與此同時,張合也率領著先登軍從並州的雁門關出發,一路北上,氣勢如虹地向著匈奴聚居區進軍。
這支軍隊猶如鋼鐵洪流,所到之處,敵人望風披靡。
另一邊,劉磐和張任則率領著磐石軍如利箭一般射向西北方向的羌人部落。
同時,甘寧和陸議率領的錦帆軍從青州東渡,乘風破浪,迅速攻占了倭國。
倭女王驚恐萬分,不得不向新漢稱臣,以求自保。
全書完!!!
感謝各位朋友的陪伴與支持!
喜歡三國之魏延一統請大家收藏:()三國之魏延一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