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大宋的跨江戰役

字數:3749   加入書籤

A+A-




    也許是方臘和梁山的刺激,宋徽宗為了剿滅方臘,難得的禮賢下士,並發布了招賢令。

    所有大宋人士,不管身在何地,不論出身,不論級別,隻要願意投身軍伍,忠君報國,都可以到汴梁招賢館中登記,並集體前往前線通關處聽候差遣。

    這宋徽宗本來腦子就好使,和方臘的戰爭逐漸占據優勢,所以信心高漲,積極推行了一些有利於軍政的舉措。

    當然了,這中間還有梁山的功勞。

    這事情是這樣的。

    自從大宋和梁山罷兵,晁蓋成為梁山駐東京大使之後。這梁山和大宋之間的商業往來就進入了官方化。

    這東京城是全天下最富裕的地方,名商大賈不知道有多少。這大宋打仗要錢,但是以往大宋的想法就是從百姓手裏加賦,收效緩慢不說,還容易喪失民心。

    這大宋疆土就剩下一半了,可經不起折騰了。

    這晁蓋在王倫的示意下給趙喆出了一個妙招。

    宋徽宗以皇家做擔保,成立一個皇家商場,梁山負責供貨,把梁山生產的所有好東西放在裏麵售賣,所得的利潤,大宋和梁山兩家平分。

    這商場由晁蓋和李師師統一管理。

    就這樣,僅僅兩個半月的時間,皇家商場就給宋徽宗帶去了上千萬兩銀子的收益。

    當然了,錢多了,這動心思的人就多,一個王爺在商場裏找茬,想接手管理權,在商場裏到處打砸搶。李師師被擠兌的說不上話,後來還是晁蓋趕了過去,直接拔出了刀砍了那個王爺一隻胳膊。

    一支近三百個人的文士隊伍衝進梁山駐東京大使館,說是要替王爺討要說法,結果在大使館內被一個近衛連的士兵打的慘叫連連,全部被丟到了大街上,為首的5個文士代表被當場砍了頭。

    晁蓋當街大喊:“以後,凡是衝擊梁山駐東京大使館的人,都以侵犯梁山罪論處,並殺無赦。”

    此外,晁蓋向宋徽宗遞交國書,下次若是還有衝擊皇家商場和梁山大使館的事情發生,晁蓋將帶所有工作人員離開汴梁城,大宋皇家將再也得不到梁山的產品供應。

    後來東京城的勳貴集體在皇宮請願,被宋徽宗亂棒打散。

    自此,皇家商場的運作再也無人敢插手。

    現在童貫的前線大帳內,人才濟濟。

    由於宋徽宗招賢令的影響,很多民間的能人異士都到了前線。

    童貫帳下除了呼延灼和徐寧之外,還有新加入的眾多好漢,比如:大刀關勝、撲天雕李應、雙槍將董平、沒羽箭張清、病關索楊雄、拚命三郎石秀、醜郡馬宣讚、井木犴郝思文、百勝將韓滔、天目將彭玘、摩雲金翅歐鵬、火眼狻猊鄧飛、錦豹子楊林、轟天雷淩振、小溫侯呂方、賽仁貴郭盛、混世魔王樊瑞、八臂哪吒項充、飛天大聖李袞、鐵笛仙馬麟、花項虎龔旺、中箭虎丁得孫、鬼臉兒杜興、笑麵虎朱富、鐵臂膊蔡福、一枝花蔡慶、青眼虎李雲、沒麵目焦挺、險道神鬱保四。

    這些人中,關勝、李應、董平、張青、宣讚、楊雄都被委以重任,各帶一支人馬,剩餘各人,都在軍中充任校官,待立了戰功後再進行提拔。

    當然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在東京招賢館中有結果。

    有一批人,要麽是在官府中間有舊仇,要麽是不會變通,要麽是本事不入人家法眼,被人家招賢館禮貌請出。

    這些人中包括拚命三郎石秀、鐵麵孔目裴宣、神算子蔣敬、鼓上蚤時遷、金毛犬段景住、紫髯伯皇甫端,火眼狻猊鄧飛、摩雲金翅歐鵬、金錢豹子湯隆、菜園子張青、母夜叉孫二娘。

    這拚命三郎石秀因為看不慣招賢館的挑三揀四,就說了幾句公道話,被禮貌請出,連續幾天沒人搭理。

    裴宣就是因為遇到昔日仇人了,一點機會都沒有。

    至於神算子蔣敬、鼓上蚤時遷的那點本事,人家壓根都沒看上,時遷都是被亂棍打出的。

    鄧飛和歐鵬純粹是跟著裴宣共同進退,再說了,他們兩個武藝一般,即便是去了童貫那裏也沒有什麽大用。

    湯隆比較悲劇,本來要去匠作坊,後來被人家忘了這茬,和石秀一起在客棧裏大眼瞪小眼。

    菜園子張青和母夜叉孫二娘實在是沒人敢用。

    這朝廷再不堪,用這兩個沒事就吃人的家夥也怕受萬人唾罵。

    皇甫端因為跟張清關係不錯,直接被邀請到了童貫大軍前線,在張清麾下。

    這幾個人在客棧中一陣尋思,大家一致決定,去投奔梁山。

    隻是張青和孫二娘聽說王倫嫉惡如仇,王英、燕順等喜歡吃人的家夥都被砍了腦袋,就沒敢答應去梁山,直接去投奔了幽雲王宋江。

    現在童貫手下,除了60萬大軍之外,還有轟天炮淩振造出來的神器。

    大宋軍隊屢屢在梁山軍隊手下吃癟,後來知道,梁山那些神奇的火器都是用火藥做出來的。

    於是,在趙喆的大力發展下,一批火藥高手進駐了匠作坊,專門研究火器。

    這轟天雷淩振在短時間內就製造出了火箭,威力不小;還做出了類似於炸藥包之類的東西,點燃之後用拋石機進行拋擲,威力也十分驚人。

    這兩樣火器,雖然比不上梁山,但是和方臘的軍隊比起來,那也是劃時代的東西。

    童貫一聲令下,60萬大軍,分成左中右三路,在揚州、江州和嶽州三處跨江作戰。

    呼延灼為左路軍指揮使,董平為副手,帶領新加入的好漢若幹,率領20萬大軍,從嶽州跨江,伺機尋找方臘大將石寶作戰,得手後向下遊包抄;

    中路軍以徐寧為指揮使,關勝為副手,帶領新加入的好漢若幹,率領15萬大軍,從江州登陸,趁江州城沒有修建完成之際,占領江州,並和呼延灼大軍一起,圍攻石寶,待拿下石寶之後,和呼延灼大軍匯合,分成左右兩翼,互為策應,一起向下遊進發,並伺機拿下王寅駐守的江寧。

    童貫帶領剩下的25萬大軍,直接從揚州沿著運河過江,卡住方臘向大江上遊的援兵。

    等到呼延灼和徐寧戰事結束後,三路大軍一起合圍杭州。

    因為大宋的三路大軍有火器的加持,雖然數量不多,質量也不咋地,但是在突然襲擊之下,打了方臘大軍一個措手不及。

    三路大軍都在當天過了江。(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