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閑庭信步

字數:9215   加入書籤

A+A-


    涼風之山,下層山體一片靛藍之色,宛如一顆遺落人間的藍色寶石,在天地間散發著獨特的神秘氣息。
    陽光灑下,那靛藍色並未被映照得耀眼奪目,反而像是吸收了光線一般,愈發深邃。
    山體表麵,岩石紋理交錯,每一道紋理都仿佛蘊含著古老的秘密。
    霧氣繚繞在山間,如輕紗般覆蓋著山體,若隱若現的山體輪廓更添幾分神秘。微風拂過,樹葉沙沙作響,似在低語著不為人知的故事。
    山腳下,稀稀疏疏的植被也被染上了淡淡的藍色,與山體融為一體。
    偶爾有飛鳥掠過,卻不敢在山體附近停留,似乎也畏懼這神秘氛圍。
    站在山前,雨萱隻覺自己渺小無比,這靛藍色的山體仿若一位沉默的巨人,靜靜地訴說著歲月的長河,讓人心生敬畏,也讓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這山體深處,究竟還隱藏著怎樣的奇幻世界。
    雨萱小心的取下了一塊涼風之山的岩石。
    取下岩石後,周圍的能量愈發濃鬱起來。
    那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卻能讓人清晰地感受到它的存在。
    能量如潺潺溪流,在空氣中流淌,散發著溫暖的氣息。
    山體周圍的植被在這能量的滋養下,鬱鬱蔥蔥,生機勃勃。原本普通的樹木,葉片仿佛都閃爍著淡淡的光澤,散發著濃鬱的生機。
    對於人而言,這能量也有著神奇的作用。
    雨萱能感覺到,自己體內原本有些疲憊的細胞,在這能量的作用下,仿佛被重新激活了一般,充滿了活力。
    而之前因為實驗而留下的些許傷勢,在這能量的滋養下,也開始慢慢愈合。
    這種能量不僅能修補傷勢,還能讓人的精神變得格外振奮,仿佛所有的煩惱和疲憊都被一掃而空。
    在這能量充盈的環境中,人的感知也變得敏銳起來,能更清晰地察覺到周圍的一絲一毫的變化。
    精神一振之後,雨萱繼續自己的研究。
    雨萱屏息凝神,小心翼翼地將手伸向那塊靛藍色的岩石。
    她的手指輕輕觸碰岩石表麵,感受到一陣冰涼的觸感。
    岩石表麵光滑如鏡,仿佛被精心打磨過一般。
    隨著雨萱緩緩用力,那塊岩石開始鬆動,發出細微的摩擦聲。
    就在岩石被完全取下的瞬間,奇異的一幕發生了。
    那原本靛藍色的岩石,開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褪色。靛藍色如潮水般迅速褪去,岩石的顏色逐漸變得淺淡,最終完全消失,變成了一塊無色透明的晶體。
    晶體在陽光下閃爍著微弱的光芒,宛如一顆璀璨的寶石。雨萱瞪大了眼睛,眼中滿是震驚與好奇。
    她伸手接過那塊晶體,仔細端詳著。
    晶體觸手冰涼,仿佛還殘留著山體的氣息。
    雨萱能清晰地看到晶體內部的紋理,那些紋理錯綜複雜,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刻的藝術品。
    她輕輕晃動晶體,周圍的能量似乎也隨之波動起來,仿佛晶體與周圍的能量有著某種奇妙的聯係。
    “真是太神奇了!”雨萱忍不住驚歎道。
    她從未見過如此奇異的景象,這塊無色透明的晶體,仿佛為她打開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門。
    她心中充滿了疑惑,這岩石為何會褪色變成晶體?
    這種變化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秘密?雨萱決定,要好好研究這塊晶體,說不定能從它身上找到一些關於涼風之山的線索。
    作為一位嚴謹的科研工作者,雨萱很快從震驚中回過神來,開始冷靜地思考岩石變化的原因。
    她首先想到的是,這可能與山體內部的特殊物質有關。
    或許山體內部存在著某種未知的元素或化合物,在特定的條件下,這種元素或化合物與岩石發生了反應,導致岩石褪色變成晶體。雨萱又聯想到之前感受到的濃鬱能量。
    她猜測,這能量的存在可能與岩石的變化也有著密切的聯係。
    能量或許是一種催化劑,促使岩石內部的物質發生了某種變化,從而產生了這種無色透明的晶體。
    或者,晶體本身可能就是能量的載體,當岩石被取出後,能量釋放出來,岩石也隨之發生了變化。
    不過這些都隻是初步的推測,具體結果如何,還是要等到反複研究之後才能得出結果。
    在趕往昆侖之丘等待涼風之山開放之前,雨萱便從自己所屬派係的資料庫中,獲取了大量有關涼風之山的知識。
    這些資料是無數前輩經過長期研究和探索積累下來的,涵蓋了涼風之山的方方麵麵。
    資料中提到,涼風之山是一座曆史悠久的山脈,早在遠古時期,就有著關於它的記載。山體周圍常年被霧氣籠罩,給人一種神秘莫測的感覺。
    而且,山體內部蘊含著豐富的資源,其中最為人所知的便是不死物質。
    這種物質具有神奇的功效,能夠讓人起死回生、延年益壽,因此一直備受人們的追捧。
    不過,關於涼風之山本身的研究資料並不算太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部分資料都集中在不死物質的獲取和使用上,對於山體其他方麵的研究還比較薄弱。
    雨萱的選擇有利也有弊。
    雨萱將大量寶貴的時間傾注於對涼風之山特性的深入研究之中。
    憑借這份專注與投入,她成功地避開了白鏡在山上對她蹤跡的搜尋。
    白鏡在山林間四處尋覓,卻始終無法找到雨萱的半點蹤影,而此時的雨萱,正沉浸在對這座山的探索之中。
    然而,有得必有失。
    雨萱在涼風之山底部花費的時間實在太久,這一行為嚴重耽擱了她上山的進程。
    以至於恢複傷勢的張玉汝在開始行動的時候,雨萱仍舊還停留在涼風之山的底部。
    這種時間上的耽擱對她產生了另一種影響。
    自然教會的令牌,其功用繁多,在這涼風之山的特殊環境中,更是能夠為持有者提供不小的助力。
    無論是在應對複雜的地形,還是在抵禦潛在的危險時,令牌都能發揮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因此,即便自然教會的眾人都十分清楚,攜帶令牌極有可能會暴露自身的位置,成為他人追蹤的目標,但他們仍舊不願意舍棄這塊令牌。
    在他們眼中,令牌所帶來的幫助遠遠超過了其可能引發的風險。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雨萱成為了第一個被張玉汝鎖定的人。
    在令牌做出提示的第一時間,張玉汝便初步鎖定了雨萱所在的位置,而雨萱亦是通過令牌得知了有其餘人在附近的信息。
    雨萱正專注地研究著那塊無色透明的晶體,突然,她腰間佩戴的令牌閃爍起紅色的光芒。
    那光芒如警燈般急促地閃爍著,一下下地刺痛著雨萱的心。
    她心頭猛地一緊,一種不祥的預感瞬間湧上心頭。
    雨萱的手指剛觸碰到晶瑩剔透的晶體,便如觸電般迅速鬆開。
    她幾乎是條件反射般,以最快的速度從懷中掏出那枚至關重要的令牌。
    令牌表麵泛著冷冽的金屬光澤,其上的指針像是被無形之手撥動,瘋狂地轉動起來,在空氣中劃出一道道虛影。
    隨著時間流逝,指針的轉速逐漸減緩,最終顫顫巍巍地指向一個方向,仿佛在無聲地宣告著某種危機的降臨。
    她精致的眉瞬間緊緊皺起,如同兩條糾結的墨線,眼神中迸發出警惕的光芒,其中還夾雜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擔憂。
    那雙眼眸警惕地掃視著四周,像是在搜尋潛在的危險。
    “難道有其他人在附近嗎?”她壓低聲音,喃喃自語道。
    雨萱向來心思縝密,行事周全。
    早在決定踏入這片區域之前,她便憑借著自己的情報網絡和敏銳的洞察力,提前搜集並熟知了其他幾人的詳細信息。
    這些信息能讓她在麵對各種情況時,多一份從容與把握。
    相較於白鏡等人,雨萱對這枚令牌的了解堪稱深入骨髓。
    畢竟,這枚看似普通的令牌,凝聚著她前輩的心血與智慧,是由前輩親自設計打造而成。
    憑借著這份特殊的淵源,她對令牌的構造、原理以及各種功能都了如指掌。
    因此,在短暫的觀察和思考後,她便迅速做出判斷:來人並非白鏡等人。
    但這並沒有讓她放鬆警惕,反而讓她更加警覺。
    “不行,先撤離這裏再說。”雨萱當機立斷。
    她動作迅速而嫻熟,雙手飛快地將隨身攜帶的各種精密設備一一收起,每一個動作都流暢而利落,仿佛經過了無數次的演練。
    收拾完畢後,她小心翼翼地規劃著路線,決定先找個隱蔽之處隱藏自身,在暗處觀察情況,靜待時機,以應對即將到來的未知狀況。
    在眾人皆無法對令牌施加過多幹預時,雨萱卻憑借自身能力,能夠令令牌的部分功能暫時陷入“休眠”狀態。
    身為科研工作者,長期與各類精密儀器和複雜技術打交道,使得她對自己手中的令牌有著超乎尋常的深入認知,更掌握著獨特且精妙的操控法門。
    思索間,雨萱動作麻利地從隨身攜帶的設備中,翻找出一個小巧精致的儀器。
    這台儀器看似不起眼,卻是她經過無數次試驗、專門為應對當下這種棘手情況而精心設計打造的,其核心作用便是幹擾令牌的感應功能。
    雨萱的指尖微微有些發涼,卻依舊穩穩地握住儀器。
    她小心翼翼地按下開關,儀器隨即發出細微的嗡鳴聲,緊接著,她全神貫注地調整著儀器上的旋鈕,試圖找到那個精準的頻率。
    待頻率調試完畢,她迅速將儀器對準令牌。
    刹那間,儀器散發出微弱卻穩定的電磁波,與令牌之間產生了一種奇妙的共振,仿佛兩者正在進行一場隱秘的對話。
    隨著共振的持續,令牌表麵原本刺眼的紅光開始有節奏地明滅,像是垂死掙紮的火苗,光芒逐漸變得微弱。
    最終,那抹令人不安的紅光徹底熄滅,整個令牌陷入一片沉寂。
    看到這一幕,雨萱緊繃的肩膀微微放鬆,長舒了一口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然而,她心裏十分清楚,這種狀況不過是短暫的緩兵之計,遠遠不足以徹底消除危機。
    深知時間緊迫,雨萱不敢有絲毫懈怠。她再次伸手探入背包,掏出一些特製的粉末。
    這些粉末大有來頭,是由極為稀有的礦物質經過多道複雜工序提煉而成,其神奇之處在於能夠吸收周圍空間中細微的波動,進而幹擾其他人的感應,就像是給自身築起一道無形的屏障。
    她半蹲下身,手腕輕抖,將粉末均勻地灑在自己的身上。
    粉末緩緩飄落,逐漸在雨萱身上勾勒出一個小小的圓形保護圈,為她增添了幾分安全感。
    不僅如此,雨萱還充分利用起周圍的植被與地形。
    她穿梭在灌木叢中,憑借著對環境的敏銳觀察,巧妙地掩蓋自己的蹤跡。
    她手腳並用地將附近的樹枝和樹葉收集起來,迅速搭建出一個個誤導他人感知的假人。
    隨後,她將攜帶的設備和晶體一一妥善安置其中,仔細整理好周圍的雜物,確保沒有任何蛛絲馬跡暴露在外。
    如此一來,哪怕有人從附近經過,若不仔細搜尋,也很難察覺到這裏暗藏玄機,發現她的存在。
    雨萱完成一係列緊張且精細的布置後,並未有絲毫懈怠。
    她半蹲在簡易掩體旁,目光如炬,將四周仔仔細細掃視了一遍,指尖輕輕觸碰著灑下的特殊粉末,檢查是否有疏漏之處。
    又伸手撫過搭建好的樹枝樹葉,確保掩體外觀自然,不會引起他人懷疑。
    最後,她還再次確認了被妥善隱藏的設備和晶體,連一根可能暴露位置的線頭都不放過。
    反複確認沒有任何遺漏後,她才緩緩直起身,動作輕緩得如同一隻警惕的野貓,悄無聲息地邁開步子,躡手躡腳地離開了原地。
    她的心中滿是希冀,盼望著這些精心布置的手段,能夠如同給她披上一層隱形衣,暫時將追蹤者探尋的目光隔絕在外。
    不得不說,雨萱的應對策略十分周全且精妙。
    在她完成一係列布置後,整個區域被她營造得與自然環境渾然一體。
    那些吸收空間波動的特殊粉末,無聲地幹擾著外界的探測;巧妙利用地形與植被搭建的掩體,完美地隱藏了她存在過的痕跡。
    即便是白鏡幾人到此,恐怕也要在這片看似尋常的區域裏迷失方向,難以尋覓到她的蹤跡。
    然而,雨萱不知道的是,這些手段對張玉汝沒有太大的作用。
    張玉汝偵測敵人並非單純依仗令牌之間的相互感應,那枚令牌對於他而言,更像是點燃追蹤之火的第一簇火苗。
    即便沒有令牌持續的感應指引,僅僅憑借令牌最初發出的那一絲提醒,以及由此延伸出的線索,張玉汝便能如同經驗老道的獵手,順著蛛絲馬跡抽絲剝繭。
    張玉汝熟稔地施展起自己最擅長的追蹤之法。
    他仿若與周遭的自然萬物融為一體,呼吸節奏貼合林間草木的搖曳頻率,步伐輕緩得如同飄落的枯葉。
    他的身形在光影交錯間若隱若現,仿佛褪去了實體,化作山間一縷無形的霧氣,進入了一種近乎“隱身”的玄妙狀態。
    這種與自然相融的本領,讓他在悄然無聲間隱藏起自身氣息,同時又能敏銳捕捉外界的細微變化。
    緊接著,張玉汝雙眼微闔,周身氣息陡然凝聚,隨著一聲低沉的輕喝,他緩緩睜開雙目,「造化之眼」就此開啟。
    刹那間,黑白二色的能量如陰陽雙魚般在他的眼眸中急速流轉、相互交織,兩股截然不同的力量碰撞交融,最終化作一片深邃混沌之色,氤氳在他的瞳孔之中。
    這雙眼眸仿佛蘊含著天地初開時的奧秘,散發著令人心悸的神秘氣息。
    開啟「造化之眼」後的張玉汝,將目光投向手中的令牌。
    在尋常人眼中毫無異常的令牌,此刻在他眼中卻展現出另一番景象:不同令牌之間因彼此感應而留下的細微痕跡,如同蛛絲般絲絲縷縷,縱橫交錯。
    這些痕跡極為微弱,任誰都難以察覺分毫。
    但對於張玉汝而言,這些細微線索卻如同黑夜裏的明燈,清晰明了,指引著他追尋目標的方向。
    不得不說,「造化之眼」的效果著實有些不合理。
    雨萱此前精心布置的種種防備手段,無論是幹擾令牌感應的儀器,還是吸收空間波動的特殊粉末,在張玉汝這雙奇異的眼眸之下,非但沒能起到隱匿作用,反而因為能量波動和環境變化,留下了更多可供追蹤的痕跡。
    她越是小心謹慎地布置,在張玉汝眼中就越是顯眼,那些看似精妙的防禦,此刻都成了暴露自身位置的“路標”。
    張玉汝保持著與自然相融的狀態,步伐從容不迫,仿若在林間漫步賞景。
    他順著那些隻有自己能夠看見的線索,悠然自得地穿梭於山林之間。
    沿途的草木、山石,都仿佛在為他指引方向。
    他就這樣閑庭信步般,精準無誤地找到了雨萱苦心經營的藏身之所。
    喜歡我的能力太常見啦請大家收藏:()我的能力太常見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