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西線
字數:3186 加入書籤
二十三日一整天的戰鬥對於法軍來講依然很順利,從南錫向斯特拉斯堡方向進攻的法軍於上午成功拿下了薩爾堡,下午向著法爾斯堡方向逼近。
盧森堡方向的法軍向南進攻阿爾薩斯洛林西部地區,貝爾福方向的法軍從阿爾薩斯洛林東南部孚日山脈的另一側向北進攻。
法國不擔心瑞士人的威脅,法瑞邊境上有法國的部隊牽製瑞士,在阿爾卑斯山的南部,意大利的山地部隊也盯著瑞士的土地。
瑞士給第三國際帶來的最大麻煩就是讓第三國際不得不分出來一批部隊去防禦瑞士,這就導致法國與意大利用於德國與奧地利方向的部隊變少了一點。
布卡德要求部隊從貝爾福方向向北進攻斯特拉斯堡看似是個昏招,實際上也確實是一個不怎麽好的方案。
從南錫出發的法國軍隊想要進攻斯特拉斯堡就必須經過孚日山脈,如果法軍從孚日山脈進攻必定會對他們的進攻速度造成影響。
繞過孚日山脈隻有兩條路,從北邊美因茨繞或者從南邊貝爾福方向出兵北上。
從北邊繞不現實,要先打下美因茨地區,在這期間可能還會被斯特拉斯堡方向的德軍穿過孚日山脈打擊法軍。
沒法從北邊繞,那就隻能想辦法直接穿過孚日山脈和從南邊進攻了。
從南錫出發的法軍進攻部隊的目標是通過孚日山脈中部的一處穀地進攻斯特拉斯堡,剩下一支二十個師的法軍集團軍群則是由馬赫諾元帥率領從貝爾福方向北上進攻斯特拉斯堡。
從貝爾福方向可以繞過孚日山脈,從萊茵河平原進攻,向北約一百五十公裏處便是斯特拉斯堡地區。
這一路上盡是平原,孚日山脈與黑森山脈分別在萊茵河的東西兩側,十分適合進攻推進。
然而方便進攻的地形為法軍帶來了一個致命的弊端。
倘若德國從瑞士北方的巴塞爾市向西進攻,德國的進攻部隊若是突破法軍的防禦,那德軍能直接切斷法軍進攻部隊,包一個長長的餃子。
布卡德作為一名元帥他不可能不知道從貝爾福向北進攻的致命弊端,他會讓法軍這麽幹,那他自然也有著這麽幹的底氣。
布卡德這麽幹的底氣就是法軍數量充足的後援部隊。
比利時方向是英法聯軍三十個師,南錫地區法軍派出了二十個師作為主力進攻部隊,瓦隆盧森堡方向又是二十個師,盧森堡方向是另外二十個師,貝爾福方向也有二十個師。
整條德法戰線上法軍投入的部隊數量有八十個陸軍師,如果再帶上後援部隊,那這個數字會達到一百多個。
貝爾福方向的法軍會有充足的後援部隊設防,這是布卡德會讓法軍從那裏進攻的最大底氣。
除開他的底氣,布卡德會冒險進攻斯特拉斯堡還有兩個重要原因。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拿下斯特拉斯堡的政治意義。
斯特拉斯堡是阿爾薩斯省的首府,阿爾薩斯洛林地區是阿爾薩斯與洛林這兩個地區的統稱,洛林省的梅斯已經被法軍拿下。
不過拿下梅斯的消息跟拿下南錫市的消息正巧撞在一起。
拿下斯特拉斯堡對法國人來講意味著法國收複了離去多年的阿爾薩斯洛林地區,這對於法軍士氣的提升是重大的。
布卡德本人也能漲一波名譽。
其之二,貝爾福方向的集團軍群指揮官為馬赫諾元帥。
索雷爾派與馬赫諾關係不和,讓他率領進攻部隊即使被德軍包圍了布卡德也不擔心。
贏了,功在他布卡德身上,輸了,責在馬赫諾身上。
巴登方向的德軍注意到了法軍的動向,巴伐利亞集團軍群的領導層確定法軍的目的是向北進攻斯特拉斯堡後便計劃著集合一批部隊從瑞士的巴塞爾試著進攻法軍,包個餃子。
這隻是一次嚐試計劃。
北方比利時戰線的法軍就更加順利了,瓦隆大區南部被法軍拿下,法蘭德斯大區的西部地區也被法軍拿下,現在法軍的進攻目標是布魯塞爾這座城市。
拿下布魯塞爾後這一支法軍不會去管東邊的德軍,他們的主力會繼續向北進攻荷蘭與不列顛的同誌會師。
《前進報》的電台每天都會播報前線的情況,德國人民聽到的戰報清一色的是“潰敗”,然而德國人民並不埋怨德軍無能,大多數人把責任怪罪到法國身上。
稱是“法國人的偷襲”讓德國節節敗退。
比利時方向與荷蘭那邊有德國支援的戰線要穩定許多,荷蘭方向的德軍最劣勢的地方不在地上,而在天上。
德國空軍西部戰區的大部分被安排到了萊茵蘭地區執行任務,相對應的荷蘭方向的空軍數量要少許多。
這一情況就導致地麵部隊經常被飛機犁地。
不列顛的空中優勢彌補了他們陸軍上的劣勢。
北海上這兩天風平浪靜天氣很好,不列顛空軍抓住機會騷擾德國艦隊。
德國的公海艦隊在海洋上搜尋著不列顛艦隊的蹤跡,德國的潛艇部隊被派往挪威海附近打擊第三國際與俄國的貿易路線。
進入三九年年內德國人就盯上了第三國際與俄國的貿易路線,德國的潛艇在挪威海發現了行蹤不明的輪船。
現在就是德國的潛艇打擊商船的時候了。
不列顛聯盟知道那條航線會被德國人打擊,所以他們也在想辦法找個另一個道路來維持與俄國的貿易。
喜歡從德皇的司機開始征服世界請大家收藏:()從德皇的司機開始征服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