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惱羞成怒的契丹人

字數:8695   加入書籤

A+A-




    當然,還涉及本身就是軍官的獎勵。
    他們獲取土地的速度也是相當快的,而且這些軍官,尤其是到了一定高的等級之後,犧牲的可能性不大。
    尤其是在己方武器比起敵人來說,先進的情況下。
    他們在軍中一直服役,對於土地的需求也是相當大的,而且即便是你不給他土地,他也會想辦法用金錢去買。
    對此,葉渡也是有所心理準備的。
    首先,對於走到一定地步的高級軍官,是允許他購買土地的,甚至國家允許他以較為公正的價格,大規模購買土地。
    其次,則是給予特殊的勳章作為獎勵,有點類似於文人的紫魚袋、金龜之類的存在。
    後續還會建立一個類似於淩煙閣之類的存在,將立下功勳的軍官名字和畫像擺放過去,誇耀他們的軍功,供後人參觀。
    當然,土地的大規模擴張,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高級軍事貴族,但是葉渡也不怕,比起基礎龐大的士兵來說,他們還是比較好處理的。
    後續,葉家軍的地盤也會擴大,而且全世界那麽大,葉渡也想去看看。
    最終,根據新的軍功製度,葉家軍內部,推舉出各自的軍功獲得者。那些表現優秀,戰績不俗的士兵,固然是此次軍功評定的首選。
    其他,比如有一些特殊才華的士兵,比如地雷埋得好,炮打得好的,也在名單之上。
    這些名單,經過葉渡審核之後,公開表彰。
    就比如說,炮兵炮手王鈴鐺,一個很普通的士兵,在加入葉家軍之後,一直沒有什麽出彩的,但是努力學習炮兵技術,在戰場上瞄準的時候,比其他的炮兵準頭足很多。
    就上了榜單,分了土地。
    當他得知有自己的時候,他整個人都呆住了。
    愣了半天,感覺有些難以置信。
    他親自跑到軍功告示欄,找到了自己的名字,看了半天,才幹相信這是真的。
    他從來沒有想過,有朝一日,他會立功。
    因為怎麽瞄準,怎麽射擊,都是長官下達命令的,他隻是按部就班的進行操作而已。
    結果也獲得了軍功,這讓他有一種分外的歸屬感,訓練起來,也更加積極了。
    此外鑒於水上部隊在戰鬥中的不俗表現,葉渡決定,對水軍進行擴編。
    按照葉家軍的規矩,水軍肯定是歸葉渡直轄,和地麵部隊是地位平等的。
    水軍的統帥,自然而然的還是葉渡。
    孫霖和周大海老爺子,都擔任副統帥。考慮到水軍的特殊性,葉渡給予的水上部隊的月俸祿,比尋常士兵要高三成。
    在繳獲了大量的船隻之後,水軍的數量要擴編到八百人以上。
    其中還不包括專門用於作戰的部隊。
    河南道地區,是相當缺乏水手的。因此葉家軍水軍肯定要培養自己的水手,這樣以來,花費可就大了。
    葉渡一下子撥了兩萬貫,眨眼之間,就消耗殆盡。
    不得不說,水軍就是個天坑。
    要不是馬上就要有好生意上門,葉渡還沒有這樣的膽子這麽造錢。
    李鐵衣、馬奔雷等士兵,配合孫霖等人,在水麵上打了一場不錯的戰鬥,獲得了相當豐富的作戰經驗。
    這說明,衛民一式在水軍之中,如果運用得當,肯定是有用處的。
    尤其是狙擊手,射擊敵人的船帆這一條,別人肯定晚不了。
    而且自己現在正在研究炮船,到時候,一艘船上,可以在船帆兩側,擺放幾十門火炮,絕對可以輕鬆毀天滅地。
    孫霖有了擴編的機會,第一時間就找葉渡要人。
    而且要的還不是水手,那東西他自己可以培養,他就要會受用火銃的士兵。
    最後葉渡跟虎子等人商量,從葉家軍裏麵抽調了二百名火銃手,組成了擴編之後的水軍班底。
    這些士兵,要求動作靈活,而且不能暈船。
    能夠承受長時間枯燥的水上生活,懂得水性,起碼會遊泳。
    水師擴編以後,就不再是單單窩在大澤山附近了,他要開始承擔起滄州和博平郡之間的水上護航、巡邏任務。
    水軍的事情,暫時告一段落之後,葉家軍便就老僧渡之戰,舉行了相當隆重的慶功會。
    這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犧牲的戰士,毋庸置疑,是葉家軍最大的功臣,每個犧牲戰士的家屬,都會替親人上來接受獎勵。
    牛二壯因為受傷,是他妻子謝玉芬,攙扶牛二壯來領獎。
    牛二壯等傷員,也是葉家軍上下重點關注的對象,因為當時他的情況太淒慘了,腸子流了一地,雖然被道姑醫治,做了縫合手術,但是隨時有麵臨死亡的可能。
    期間幾度陷入昏厥,高燒等情況,連範大錘都覺得可能保不住了。
    但謝玉芬卻堅持在這種情況下,嫁給牛二壯。
    可能是因為婚姻的喜悅,亦或是求生的**,等到慶功會的時候,牛二壯的身體,竟然恢複到可以在妻子的攙扶下上台領獎了。
    李鐵衣、馬奔雷等人也獲得了不俗的評價。
    尤其是馬奔雷,多人可以證實,死在他手底下的契丹人,高達三十餘人。
    簡直就是人形頭顱收割機。
    最後馬奔雷和李鐵衣,都獲得了乙等軍功。
    此外還有一些表現優異的士兵,在犧牲之後,被授予了甲等軍功,授予了大量的土地不說,還有大量的榮譽。
    葉家軍允諾,將會在大澤山的街道,專門雕刻一些石板,上麵描述犧牲的甲等軍功戰士的事跡,供後人瞻仰。
    毫無疑問,這個決定,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有著極大的刺激的。
    在獲得了大量的利益的同時,還能青史留名,誰不想呢?
    慶功會結束之後,葉家軍便開始了大規模的練兵運動。
    大戰結束之後,葉家軍迅速補充了大量的新戰士,用來彌補傷員和犧牲將士的缺額。
    這些新戰士,都是在遊擊隊、武裝隊裏挑選出來的精銳兵士,他們本來就掌握了一定的作戰技巧,同時也使用過二手的火銃。
    在加入葉家軍之後,自然是得心應手,很快便適應了葉家軍的生活,融入了新的鋼鐵熔爐。
    因此葉家軍的戰鬥力方麵的損失,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彌補回來。
    經過這次戰鬥,葉家軍各兵種之間的配合更加默契。
    對於衛民一式的使用,有了更多的見解。
    大家開始更加接受這種不需要肉搏,就能毀滅敵人的方式。
    以前士兵之間交鋒,雖然有弓箭手的存在,但肉身血戰,一直是主流。
    但現在因為葉家軍有了衛民一式,刀盾手、長矛手、弓箭手等兵種逐漸淪為輔助兵種,以後士兵與士兵之戰,肉搏的可能性被大大降低。
    除非葉家軍彈盡糧絕。
    因此,對於衛民一式的性能,大家都想盡辦法挖掘。
    一方麵是挖掘,如何提高衛民一式的裝填子彈的速度,另外一個是挖掘如何能夠精準的射擊敵人。
    經過一兩場的交鋒之後,士兵就知道,裝填速度越快,射的越準,越能給敵人造成更大的傷害。
    葉渡對於葉家軍火銃大隊的要求是,在保證軍陣訓練的基礎之上,要能做到,在最短的時間內,射出最多的子彈。
    如果在未來,每個士兵都能做到,一分鍾射出六發甚至七發尖頭彈,那麽即便是契丹人的大規模的騎兵,都很難抵擋。
    一個戰士的進步可能會無足輕重,但是當每一個士兵都進步一點點的時候,這些一點點疊加起來,就能形成一股非常恐怖的戰鬥力。
    更為重要的是,老僧渡一戰,葉家軍的敢打敢拚,意味著大家對於契丹人的恐懼感徹底消除了。
    其實不僅僅是葉家軍的士兵,遊擊隊,甚至於博平郡的老百姓,都拿出了拚命的架勢。
    無論契丹人多麽厲害,他也改變不了他是**凡胎的事實。
    隻要砍掉了腦袋也會死。
    更不要說,葉家軍還有先進的武器,一顆彈丸就能送他們上西天。
    尤其是,大家戰後得知,這一支契丹部隊之中,還有相當數量的鐵林軍之後,興奮之情,更是溢於言表。
    當然,想要熟練地操作衛民一式,依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戰場之上,硝煙彌漫,喊殺聲震天,箭簇到處亂飛,戰馬橫衝直撞,對於每個人的神經,都是一場閻君的考驗。
    要做到鎮定自若,需要進行反複嚴格的訓練。
    這一次老僧渡之戰,表現神勇的士兵,非常多,但是表現很差的人呢,同樣也存在。
    先不說,戰場上嚇得尿了褲子,直接趴在地上不敢動,被砍了頭的。
    有些衛民一式,因為使用者過度緊張,再度損壞。
    士兵在戰後,肯定是要被進行思想教育的,但這還不夠,葉渡準備在隊列、內務、軍令等方麵都加強要求,士兵的意誌力是需要不斷磨煉的。
    同時,還要進一步強調士兵的紀律。
    混亂的戰場,軍令就是一切,不允許存在不同的聲音,哪怕是軍令有所錯誤,也必須執行。
    為了刺激士兵們,積極主動的訓練自己,半個月之後,葉家軍舉行了一場軍中大比武。
    比武除了葉家軍必須訓練的負重跑,刺殺之外,尤為重點為人關注的便是射擊。
    目標在五十米開外,誰射中靶子的次數多,誰就是獲勝者。
    要獲取的勝利的條件也非常簡單。
    第一,要盡可能地在最短的時間內裝填子彈,第二,要做到盡可能的精準射擊。
    但最終讓大家失望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速度快的士兵,在命中方麵,往往很讓人唏噓。
    而過分追求命中率的士兵,往往要端著火銃,瞄準半天。
    最後毫不意外的是,剛剛加入葉家軍沒有多久的馬奔雷,獲得了冠軍。
    另外一個,則是加入葉家軍同樣不久的李鐵衣。
    兩個人都是新人,但同樣處於無聲無息的努力狀態。
    同時,大量的新兵加入,文化知識問題再度出現。
    這方麵葉家軍已經有了豐富的經驗,首先老兵會帶新兵讀書識字。
    新兵每天除了訓練之外,還要堅持每天認識五個字,並且將認識字,和軍規結合起來。
    上麵會有軍官隨時對他們進行抽查,如果抽查不過關,就會被處罰,同時對於進度快的士兵,也會有所獎勵。
    這樣,士兵背誦軍規的積極性就會提高。
    一連忙了月餘,葉渡也有些疲憊,這一日剛回到了郡守府臨時駐地,屁股還沒坐熱,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就傳來了。
    卻是蘇燦帶來了消息。
    葉家軍的細作傳來了最新消息,劉島之上的契丹人,登陸河南道,從契丹人的數量判斷,幾乎是傾巢而出。
    甚至仆從軍的數量,更甚從前。
    契丹人登岸之後,就開始瘋狂地散布謠言,說之前就跟蒲大磐商議好了,說蒲大磐要投奔契丹人。
    他上岸的目的,就是接應蒲大磐投靠契丹。
    這個契丹人的頭領,一點都不愚蠢,此戰他絲毫沒有提及自己進犯博平郡遭受到的損失。
    反而提及他跟蒲大磐的關係。
    這個事情傳出去之後,蒲大磐就算是不死,也要脫一層皮。
    李平安緩緩的問道,“他們朝著哪個方向進攻的?”
    蘇燦回應道,“從三郡之地,一路燒殺搶劫,直奔齊州而去。”
    葉渡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看來契丹人的怨念是相當的深啊。
    三郡之地就是一群爛泥,他們肯定擋不住契丹人,畢竟他們的核心兵馬,早就讓自己砸碎了。
    如果三郡之地擋不住,契丹人就可以橫衝直撞,直奔齊州而去。
    信任的大行台尚書令肯定是不會放過蒲大磐的。
    再加上契丹人一直在散布消息,說蒲大磐跟他們有合作。關鍵是,蒲家的名聲確實不好,誰讓他們是西域來的,過於注重生意上的往來呢。
    據楊刺史在書信裏說,這位大行台尚書令崔家子是個徹徹底底的狠人。
    葉渡自己也有關於他的一些記憶。
    估計這一次蒲大磐是真的要倒黴了。
    說起來,契丹人也是相當鬱悶的。
    本來,對於進攻博平郡,他們是穩操勝券的。
    甚至,在出戰的時候,契丹內部還覺得,他們此次派出去的兵馬是不是有點多了。
    這麽多兵力放在一個大澤山,確實有點浪費。
    根據大乾官員的描述,還有自己掌握的情報來看,大澤山滿打滿算,也就幾千個士兵。
    隻有幾千個士兵,而且還是種田的那種屯田兵,在大乾的隊伍之中,屬於第四等的存在。
    這樣的士兵,的確很難讓契丹人引起興趣。
    就算是幾千個折衝府精銳兵馬,在野外也不是契丹人的對手。
    自從劉一統死後,契丹人對於大乾的蔑視,已經到達了頂點。
    所以這群逃難而來的契丹人,覺得契丹的主力可以在河北道打的風生水起,他們沒有道理不能在河南道開枝散葉,打下一片屬於他們的地盤。
    這群契丹人是這麽想的,也是這麽做的,辛苦在劉島經營,已經積蓄了不小的力量。
    隻要有合適的機會,就可以大展宏圖。
    上一次,他們在老僧渡一帶失手,這夥契丹人一直覺得是個意外。
    當時的契丹人,因為有其他的作戰目標,也就沒有立刻展開報複。
    這一次,在他們內部看來,一個小小的折衝府,雖然人多,但以種田為業的廢物,真的不夠他們塞牙縫。
    然而,最終他們卻等來了的是驚天動地的噩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