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不過些許風霜罷了

字數:2414   加入書籤

A+A-




    蘇希坐在電視機前。
他旁邊還坐著景光、胡琛、李晉郭。
專案組在下午的時候就得知今天晚上會播放這期節目,這期節目是被撈出來的。
本來都在猶豫要不要播放,但是公安機關快速查處趙利民特大黑惡犯罪團夥,再加上有領導點頭,所以這期節目得以以王昆的第一版形式進行播放。
尺度之大完全震撼到全國民眾。
當然,另外一個被震撼的是西康省。
今天晚上,西康省有很多人要睡不著覺了。有很多大領導也要因此戰戰兢兢,甚至兩位主要領導已經提前收到通知,他們需要到京城去和有關領導做出解釋。
蘇希的手機一直在口袋裏震動。
有很多電話在源源不斷的打入。
蘇希都沒有接。
他現在是在配合專案組工作,有不接聽電話的正當理由。而且以電話轟炸的密集程度,他也很難保證通話質量。
電視裏的趙利民正在義正言辭的談論民生問題,以及他是如何堅決反對蘇希的一刀切政策。
趙利民的講話很生動,看上去憂國憂民,為清河操碎了心。
而後,畫麵裏出現趙利民簽字反對蘇希的通告,並且在關停稀土礦的通告上簽字畫押,血紅的手印,分外‘鮮豔’。
再接著是尹德虎等本地幹部接受采訪,集體吐槽蘇希的工作作風,說什麽太霸道了,獨斷專行,唯我獨尊,不顧民生…。
有集體圍攻的嫌疑。
然後,畫麵一轉。
是蘇希提供的南金鄉采礦點的情況,熟悉熱點新聞的觀眾立即看出這是這兩天鬧出山體滑坡的地方。
沒想到蘇希早就發現問題,並且要求整改,還叫來鄉黨委書記,要求立即將老百姓轉到安全地區,同時關停違規盜采的稀土礦。
再緊接著就是刺殺的那一段,汽車翻滾下山崖的畫麵刺激了所有人,就連景光都嚇了一跳。
他捏緊著拳頭,有一股憤怒勃然而出。
事實上,不僅僅是他。
李晉郭也是如此。
就連如鷹似隼的成家鷹犬胡琛都緊咬牙關,本就凸出的腮幫子更加顯眼。
很明顯,這種手段是任何官員都無法容忍的。
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格殺勿論四個字可以使用。
電視機前的觀眾也是始料未及,他們原本認為趙振吉等人和趙文山等人勾結,當眾毆打民眾已經夠離譜了,沒想到還有更離譜的。
清河還是一個有法律的地方嗎?
蘇希還能讓這樣的清河再次偉大嗎?
這些人就應該殺千刀!
再接著,畫麵裏穿插了南金鄉山體滑坡的新聞。
以及一段趙利民打電話幹預國海坤、李淳的電話,再加上國海坤和李淳在媒體前當眾毆打趙利民的畫麵。
此時此刻,全國人民都在叫好,大家都認為國海坤和李淳打得好。
趙利民這樣的貪官就應該打。
然後,是一段專家采訪。關於我國稀土被賤賣的評論。
在這個時間段,景光詢問蘇希:“蘇希同誌,你在清河短短數十天,經曆的事情很多啊。”
蘇希笑了笑。
景光拍拍蘇希的肩膀:“你受委屈了。”
蘇希說:“不委屈。不過些許風霜罷了。”
“豪邁!大氣!”景光讚歎道:“不愧是…你啊。”
電視還在繼續播放,在新聞的最後,主播談了兩起事件,第一件事情通報了南金鄉山體滑坡的傷亡情況與財產損失,以及對部分相關人員的處理。第二件事情是趙利民特大犯罪團夥的覆滅,各級公安部門聯合作戰,將趙利民特大涉黑涉惡團夥抓獲,具體案件仍在進一步調查中。
這個節目就此結束。
但給大家帶來的震撼卻久久不能平息。
大家都在思考一個問題:如果不是蘇希身手矯健,如果不是蘇希膽氣過人,如果不是蘇希意誌堅定。誰能拯救清河?誰來將趙利民這樣的家夥繩之以法?
清河這樣的情況到底是個例還是說隻是一個代表?
互聯網上掀起巨大討論,有更多犯罪事實被揭露出來,很多敢怒不敢言的清河老百姓在網絡上講趙家人在清河是多麽的無法無天。
一個個血淋淋的案件被翻出來。
清河區不少老百姓曬出放鞭炮慶祝的畫麵。
甚至有人說,從昨天後半夜開始,整個清河區的鞭炮聲就沒有停止過。
由此可見,趙家人在清河是多麽的不得人心。
正如蘇希所說的那樣,趙利民自認為在清河區鐵板一塊,自己說一不二。事實上,很多人早就不爽,沉默的大多數一直在隱忍。
蘇希上任第一天,拉開辦公室的抽屜就看見了關於趙利民的犯罪資料。
由此可見…清河苦趙利民久矣。
而在蘇希之前的區委書記們,他們難道沒有收到過類似的材料嗎?
肯定收到過,那他們為什麽不查呢?
景光對胡琛說:“胡琛同誌,這樣的黑惡分子竟然能當上清河的區委副書記,盤踞清河二十多年,違法犯罪行為一直不斷,而且還不斷做大。我看,清河區乃至乾州市的紀委工作都需要加強。”
胡琛點頭,說:“是的,必須開展一係列倒查活動。乾州市上上下下儼然已經成為獨立王國,再不鐵腕反腐,民心都要丟光了。”
“蘇希同誌,你作為區委書記,一定要將趙利民之流徹底肅清。這次南金鄉的泥石流是一個沉痛教訓,必須吸取經驗,決不能再發生。”
景光說:“這次叫你過來,是聯合調查已經有了一個結論。這是由違規盜采稀土礦引發的山體滑坡,趙利民負有主要責任。相關人員,該抓的抓,該殺的殺!”
說著,景光將書麵報告遞給蘇希:“也算是還了你一個清白。”
蘇希從上到下仔細看了一遍。
追責名單一連串。
康懷宇也名列其中。
他畢竟是區長,雖然他救災有功,但畢竟在清河工作多年。
蘇希卻是初來乍到,而且一再提出關停,並且還數次下達命令。
是趙利民一夥人不講原則,不講紀律,不**律,才導致的這次**。
於情於理於法,都不可能落到蘇希頭上。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