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1章 毛遂自薦

字數:4113   加入書籤

A+A-


    褚衛明現在有成白雲撐腰,他完全不怕蘇希。
    事實上,他認為蘇希從市公安局跳到市紀委,本身就是戰略上的失敗。
    這已經代表成白雲用一雙無形的大手掌控局勢。
    雖然現在天南官場盛傳蘇希將會和自己圖窮匕見,可褚衛明已經看過答案:蘇希馬上會被交流到西河。
    到了西河,在成遠方的壓製下,蘇希可不能像在遼北、江東這樣蹦躂。
    成遠方是狠人,而且權力一把抓,西河是鐵板一塊,蘇希去到那裏,恐怕連呼吸都困難。
    更何況蘇希真的是一個無縫的雞蛋嗎?
    如果他真如自己標榜的那麽鐵麵無私,為什麽會和曹雲來那樣的人狼狽為奸。
    說到底,還不是為了鬥爭?
    可跟我鬥爭?
    我會怕嗎?
    難道我褚衛明身後就沒有站著人?
    褚衛明這次去了京城,他和他的貴人講了一些情況,他的貴人對他說:“不用擔心,好好做事。”
    有這樣一句話,相當於是給自己買了雙重保險。
    有雙重保險,還怕蘇希?
    真當我褚衛明吃素的?
    褚衛明和喬定偉講了幾句,核對了一下流程,掛了電話。
    掛掉電話之後,褚衛明繼續數錢。
    他甚至將另外一袋子錢全部倒了出來,又仔仔細細的碼了一遍,他的臉上洋溢著一種幸福的感覺。
    錢帶給他純粹的享受,以及無法言喻的安全感。
    蘇希此時忽然想起前世一部電視劇裏一位貪官的台詞:我真是窮怕了。一分錢!我一分錢都沒舍得花。
    都說藝術源於生活。
    看著褚衛明現在這個樣子,反而說明生活遠比藝術更加傳神。
    畢竟,藝術是捏造出來的,有跡可循。
    生活卻是羚羊掛角,天馬行空。
    褚衛明數了一個半小時錢,然後才戀戀不舍的離開。
    蘇希將這段視頻導了下來,他傳給防治腐敗局的陳哲,固定起來,這是最新的證據。
    …
    次日清晨,蘇希坐上李新天的車。
    李新天差點開錯了路,他是往市公安局那邊開的,他習慣了。
    經過蘇希的提醒,他才反應過來。
    蘇副市長現在已經是市紀委蘇書記。
    “蘇警官,你升官的速度很快。”李新天對蘇希說:“比這台V6發動機的越野車提速還要快。”
    蘇希笑了笑。
    他本來沒準備回應,停頓了幾秒,才說:“等再過幾年,你就知道民用汽車領域,燃油發動機的提速會變得不值一提。”
    李新天是個汽車迷,他問:“為什麽?現在的超跑百公裏加速能跑進三秒內,很多性能車都是五六秒。”
    蘇希說:“新天,也許有一天我們國家的家用車也能跑進五秒內,一些二三十萬的小轎車能跑進三秒內。”
    “這不可能。我們沒有這種技術,這可不僅僅需要超大排量的發動機,還需要頂尖的變速箱。我國汽車工業還沒到那個地步,無論是發動機還是變速箱,都還在逆向開發的過程中。至少二十年內,我看不到希望。”
    蘇希點頭,他深以為然,說:“汽車領域的很多廠家太不思進取了。尤其是那些合資車廠。他們習慣了跟在外國人的背後賺一點微薄的利潤,甚至還反過頭來打壓自主車企。”
    “是啊。現在國內買車,進口車看不起合資車,合資車看不起國產車。但也怪不得別人,人家百多年的積累,我們畢竟才剛剛起步。唉!太難了!”李新天歎了口氣。
    “新天,不用太悲觀。我們是有機會在十年內完成彎道超車。既然這個賽道沒有了先發優勢,我們完全可以在另外一個賽道完成反超。”蘇希說:“等忙完這一陣,我會在這一方麵發力。”
    “真的嗎?”
    李新天充滿驚喜。
    作為一個汽車迷,他的心情其實和足球迷差不多,總是恨鐵不成鋼,卻又無可奈何。
    但是,對於蘇希,李新天有著盲目的信任,和狂熱的崇拜。
    他總認為蘇希能做到一切不可能的事情。
    既然蘇希說可以,那一定可以。
    李新天的聲音都變得洪亮起來,他有了底氣!
    車子很快開進了政府大院。
    蘇希進入到市紀委的辦公樓層,值得一提的是,在進入電梯的時候,蘇希剛好碰到張越。
    這位市紀委碩果僅存的副書記見到蘇希,連忙熱情打招呼:“蘇書記。”
    蘇希點點頭,他對張越說:“張越同誌,你等下安排市紀委秘書長到我辦公室來一趟,我得挑一個秘書才行。”
    張越略顯尷尬,他回答:“好的,蘇書記,我等會兒就給辦公室副主任郭聰同誌說。”
    蘇希點點頭,沒有細問。張越的講話是謹慎的。因為市紀委秘書長已經被抓了,目前負責這一塊的是副主任郭聰。
    電梯到達,蘇希徑直走進辦公室。
    進了辦公室沒多久,就有人敲門。咚咚咚!
    “請進!”
    蘇希以為進來的人是辦公室副主任郭聰。
    “蘇書記您好,我是市紀委第一監察室的主任許誌波。”許誌波手裏抱著一大疊案卷,他是有備而來。
    而且不僅有備而來,還是帶著濃重的黑眼圈而來。
    蘇希看了一眼許誌波,他回道:“請坐,許誌波同誌。你…你這是熬了個大夜?”
    許誌波說:“蘇書記,自從知道您要到市紀委工作。我這些天一直在整理材料和案卷。這些年,我們監察一室收到了很多舉報材料,也曾經對很多官員嚐試進行立案。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吧,都未能成行。我作為一名從監察室一路成長起來的幹部,很能夠體會到同誌們那種心灰意冷的心情。後來當了領導,雖然也嚐試推動一些案件偵查,但也總是會受到一些幹預……”
    “唉,這些都不說了。蘇書記,我來找您,就是覺得,我應該在這個時候有所表現。一方麵,我想向您靠攏,我覺得內心深處是有情懷的,您應該能欣賞我這樣的人。另一方麵,我實話實說,作為紀委幹部,在很多未曾調查的案卷麵前,我是意難平。”
    “所以,這些天,我和我的一些同事一起翻案卷,一起總結,整理出了這些材料。”
    許誌波很真誠的看向蘇希。
    他表達的很明確。
    毛遂自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