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3章 郭聰是個人才
字數:3886 加入書籤
蘇希並不關心成白雲的死活。
這是成家的因果。
不過,蘇希回到家後,他接到妹妹周瑾的電話。
周瑾和蘇希關係很好,他們是同父異母的兄妹。周瑾這一路走來,離不開蘇希、蘇夢瑜、雲雨霏乃至胡小蘭的幫助。周瑾也是一個非常感恩的人。
她向蘇希問好,還詢問蘇希有沒有時間,想請蘇希吃飯。
“哎呀,你是個大忙人,我也是個大忙人。飯就別吃了。等過年,大家聚起來熱鬧熱鬧。”
蘇希的語氣很放鬆。
周瑾聽蘇希這麽講,也是笑了起來。說:“那行,我這次來江東,特意給你帶了一些煙過來。到時候我找個人送到你辦公室。你現在是在哪個單位呀?”
蘇希笑了:“周瑾,看來你是一點都不關心老哥的工作狀況呀。我現在在市紀委上班。你這個煙還是別送了,到時候別人還以為我帶頭受賄呢。”
“哥。你看這話說的。行行行,我過年放家裏去,這樣就不算行賄了。”周瑾抱怨起來,說:“你們這些當官的,也真是奇怪。有些人,恨不得你給他送禮送錢,旁敲側擊的讓你做公關。你呢,還有爸爸,是生怕沾上半點經濟往來。我上次去遼北,說給爸爸帶點營養品,他也是一口回絕。還要我一定不能在遼北開展業務。現在遼北發展的那麽好,我們看著真眼饞,可偏偏家裏那個老頑固不允許我們去投資。”
蘇希說:“錢是賺不完的。你們做企業不要想著搞成巨無霸,尤其是現在你們是大公司了,不要什麽錢都賺。搞好自己的核心業務,有些錢得讓小公司、初創公司去賺錢。你們可以入股嘛,帶動發展嘛。”
蘇希這句話說的非常在理。
周瑾聽後,認真點頭。
蘇希這樣的話,不僅是跟周瑾說。跟蘇夢瑜、雲雨霏、胡小蘭他們都說過。
公司大到一定程度,就要有社會責任感。不要與民爭利,不要想著壟斷經營,更不要想著什麽行業都要入局,什麽錢都賺。
兩兄妹聊了大半個小時,直到雲雨霏的電話打進來。
雲雨霏問蘇希什麽時候到粵東去,她的預產期快到了,二胎在春節前會出生。
這對蘇家、雲家、周家來說都是一件大喜事。
而且意義非凡。
蘇希在推動二胎政策落地這件事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他也帶頭落實了這件事情。
這對未來的人口結構是有一個極大支撐。
實際上,蘇希還有一個構想,那就是產業升級。讓國內的產品從低附加值變成高附加值…目前已經呈現出這個趨勢。尤其是芯片產業帶動。
接下來,蘇希認為的重中之重就是製造業的全麵升級。
大寧的強勢崛起,帶動了東北重工業產業的複蘇。
而這,還遠遠不夠。
蘇希相信這個潛力,因為在蘇希的後世,就已經完成。
蘇希希望將這個時間進一步提前。
和雲雨霏聊了許久,雲雨霏有了困意,才結束通話。
蘇希將手機放下,他很清楚自己的江東歲月已經接近尾聲。
江東是經濟發達地區,隻要這裏的官員不亂來,民間的經濟活力一定可以完成產業升級。
蘇希接下來也會和濘江區的常建新,以及省政府的馮永豐進行長談。
如果真的是丁震來這裏,蘇希相信江東一定會比記憶中的那個江東更好更富足。
蘇希睡了一覺。
生物鍾將他叫醒,他洗漱之後。李新天打來電話,蘇希坐上李新天的車往政府大院走。來到市紀委的樓層,沈明波已經在等候。
沈明波現在儼然是市紀委的大紅人。
他自從當了蘇書記的秘書,而且蘇書記連夜抓了‘言語打壓’他的喬定偉之後。大家都明白,沈明波已經是蘇希同誌的身外化身。
不僅是市紀委的同誌很尊重沈秘書。
就連市委辦、市政府辦的人見到他都是主動打招呼。
秘書的麵子,是‘老板’給的。
蘇希強勢,沈明波就跟著沾光。
“蘇書記。蕭恩侯蕭懷遠等人被抓,在天南官場造成了不小轟動。有不少人將電話打到市紀委來,說要檢舉揭發,還有來自首的。”
沈明波說:“蕭家根深蒂固。”
蘇希點點頭,從他手裏接過材料。對他說:“你去跟許誌波對接,業務方麵一定要抓緊時間熟練起來。”
“是。”
沈明波連忙去了。
蘇希進了辦公室,沒一會兒郭聰來了。
郭聰仍然是滿臉笑容、憨態可掬的模樣。他一進來,空氣裏都活躍著一股清新的味道。“蘇書記。我說剛剛怎麽忽然有一股紫氣東來,您辦公室這邊的窗戶裏,折射出來一道璀璨明亮而且溫暖人心的光芒。原來是蘇書記來了。”
蘇希說:“郭主任。我這辦公室靠著東邊,你看到的是太陽…。”
“蘇書記,您就是我的太陽。您就是照耀在江東大地的太陽。所有人都知道,太陽一出來,那些魑魅魍魎就無處藏身,那些妖魔鬼怪都會現出原形。蘇書記,您知道老百姓怎麽說您的嗎?說您是青天啊。您一來,江東就晴朗了,您一來,江東就清澈了。”
郭聰語氣昂揚的說:“就好比昨天,您親自帶隊抓了盤踞在江東多年的蕭家犯罪團夥。多少人拍手叫好!多少人彈冠相慶!為什麽蕭家父子能危害這麽多年?就是因為江東之前沒有您坐鎮!”
“現在好了,您來了!”
郭聰簡直是在表演一段詩朗誦。
蘇希說:“老郭啊,你這張嘴可不簡單。說吧,來找我有什麽事情?”
“蘇書記,我是來向您匯報工作的。我這段時間一直在學習您的工作方式,受益匪淺。尤其是您當年在中南省星城市長青區擔任政法委書記時整頓政法工作的條款,我認為咱們市紀委應該進行專項的倒查工作,另外對於辦公室的冗雜環節應該進行大刀闊斧的精簡。”
蘇希一聽郭聰這話,頓時耳目一新。
郭聰不提清河不提東明,反而是提到長青區的工作。這說明他對自己下了很多功夫研究,他是真正用了心的。
而且,搞專項倒查工作,這也是蘇希心中所想。
不錯。
這個郭聰是個人才。
蘇書記很滿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