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7章 甄嬛加大如171

字數:3253   加入書籤

A+A-


    淑和是先帝第一個出嫁的公主,乾隆又冊封了固倫公主,這出嫁的排場自然要更大了。皇後哪怕腦子有坑,也不敢在淑和公主的婚事或者嫁妝上麵動任何手腳,就怕影響了自己的名聲,進而影響大公主璟瑟的名聲,動搖她自己的地位。
    薑莘莘見皇後拎得清,就徹底放手不管了,隻給那座呂氏置辦的公主府題了字,做了牌匾送過去。
    但淑和雖然從宮中出嫁,卻不會在公主府拜堂,駙馬那邊在京城也置辦了宅子,若是小兩口感情好,日後大多數時候都會住在那邊。
    先帝一共四個公主,如今都已經過了十歲,蒙古各部早早打聽好了公主們的年歲,這一次趁著參加淑和公主婚禮的名義,帶來了一大批年輕人,各路王爺們走的時候也不會帶走,為的就是讓那些小夥子小孩兒們跟京城裏的公主郡主們培養感情。
    蒙古這麽熱切地指望跟大清皇室聯姻,恨不得將大清的公主郡主們全娶回去的架勢,讓宮中嬪妃們好生得意。
    唯一不能得意的就隻有蒙古出身的穎貴人和恪貴人了。
    這倆人一貫以自己蒙古出身為榮,私下裏還想重振孝莊文皇後在位時候的榮光呢,結果看到時移世易的現實,兩人直接抱病不出門了。
    宮中當然少不了落井下石的人,隻是穎貴人跟恪貴人兩個當初隻是眼皮子長在了頭頂上,看不起人罷了,並沒有動手陷害過他人,所以大家也隻是嘴上擠兌兩句就算,根本鬧不起來,更加不會傳到薑莘莘耳朵裏去。
    後宮又添了皇子公主,薑莘莘看得多了,自然就不稀奇了,好在從一開始各種禮單什麽的已經形成了定例,剪秋直接按照薑莘莘定下的例子去庫房裏挑東西就是。
    而後宮嬪妃見薑莘莘這個太後這裏隻稀罕皇後,對其他嬪妃一視同仁地忽視,心裏不舒服也沒辦法。
    隻是蘇嬪實在不甘心,就因為大阿哥永璉的各種待遇遠超她所生的兩個皇子和一個公主,隻是她也不敢對永璉如何,更加不敢對皇後出手,先前她試圖聯合、鼓動陳貴人,結果被陳貴人揭露了她在趕赴京城的路上就給人下了絕嗣藥的事兒,她就再也不敢如何了。
    陳貴人當時到底念著跟蘇嬪同為江南出身的香火情,哪怕被蘇嬪絕嗣,她也隻是暗自痛恨蘇嬪,甚至都沒想過去找乾隆或者皇後揭發蘇嬪,更加看在蘇嬪所生的幾個孩子的麵子上,沒想過將這件事情當做威脅蘇嬪的把柄。
    但蘇嬪本人隻覺得麵對陳貴人的時候再也直不起腰來,整日裏都為陳貴人可能揭發她而擔驚受怕,在皇後跟乾隆眼裏,結合蘇嬪暗地裏所說的不滿她幾個孩子的待遇比不得大阿哥永璉的話,就成了蘇嬪恃寵生嬌、貪心不足的事實。
    蘇嬪原本長相平平,或許在民間已經算得上美人了,但在後宮這個美人匯聚之地,她的容貌真隻能算過得去。
    況且江南選中她,也是看好她容易生養的身體,甚至先帝選中她,也是多為乾隆的子嗣考慮。
    所以蘇嬪本人在乾隆麵前除了幾個資質平平的孩子,真沒別的印象了,甚至隨著二阿哥和三阿哥上學之後表現得越發不如乾隆的期望,他甚至說過二阿哥跟三阿哥被蘇嬪這個生母拖累了的話。
    而殘酷的現實足夠讓蘇嬪絕望,因為除了她自己,後宮嬪妃甚至無人視她跟她所生的幾個阿哥公主為威脅。
    江南原本是大清賦稅重地,曾經甚至還有蘇杭熟天下足的諺語,可隨著羊毛生意逐漸鋪開,隨著先帝將多種高產的作物推廣開來,蒙古人富裕了,大清的子民也逐漸能吃飽了,江南的地位便有了明顯的下降。
    而這一次蒙古王爺們帶著家眷齊聚京城,而不是等到乾隆木蘭圍獵的時候在草原上會盟,本身的意義就很耐人尋味。
    江南作為對政治最為敏感的地方,尤其朝中還有張廷玉這個桐城出身的正經大員,他當然會擔心江南人士的將來。
    可就算江南趕上了海貿的順風車,卻抵不過廣州十三行這個頭號碼頭,西洋傳進來的一應東西都會在廣州跟福建集散,江南哪怕也不缺碼頭,卻也隻能賺給二手錢。
    而食鹽行業也隨著曬鹽之法的傳開,揚州逐漸失去了食鹽集散中心的地位,廣州以南的崖州島就因為最為適合曬鹽而逐漸興盛。
    原本揚州鹽商們控製的北方以及西南、西北之地的廣大市場,也隨著大清徹底收複青海,發現了位於青海的廣袤鹽湖而逐漸收縮,甚至連蒙古市場他們都要失去了。
    如今控製江南的勢力,竟然是在羊毛生意剛剛開啟的時候,就投效了朝廷的幾大巨頭。
    江南的命脈被捏在了朝廷手裏,想要反抗朝廷的人,又幾乎在朝廷推行“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火耗歸公”、“廢除纏足”的政令之時被屠殺殆盡,如今的江南幾乎連白蓮教都銷聲匿跡了。
    但就算如此,張廷玉也極力反對江南士紳將手伸進後宮,所以蘇嬪哪怕暗中傳出不少消息求救,卻也隻得到了一些銀錢上的幫助,二阿哥跟三阿哥的資質,實在讓江南士紳感到沮喪。
    淑和公主開開心心出嫁了,她的駙馬雖然是個典型的蒙古人,但也相貌堂堂,脾氣很好,還早早主動學了漢話,對待她這個公主也是真心恭敬。
    在少了教養嬤嬤的管控之後,淑和公主婚後的生活十分舒暢,畢竟從前在宮中哪怕從未缺少過她的錦衣玉食,可能隨時逛街的自由卻是沒有的。
    等淑和公主七日回門,再過兩年就要考慮婚嫁之事的溫淑公主,直接拉著淑和公主這個大姐不放,恨不得連她的私房事都問出來。
    淑和公主明白這個妹妹的想法,勸道:“如今蒙古跟大清的關係攻守易勢,咱們已經比那些年和親蒙古的姑姑們幸運許多,蒙古可不敢送一個脾氣不好的駙馬來京城,畢竟在他們看來,羊毛生意的份額無比重要。”
    這個道理溫淑公主也不是不懂,但輪到自己身上的時候,人總會覺得再小心也不為過。
    說實話,淑和也憐惜溫淑這個妹妹,當年曹貴人沒了的時候,她已經有些懂事了,後來甚至還特意找她生母欣太嬪詢問過其中的內情,得到的答案自然跟溫淑了解的又有些不同。
    所以她越發希望這個妹妹能過上好日子,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喜歡長生:開局即巔峰請大家收藏:()長生:開局即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