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9章 藏海傳39

字數:3160   加入書籤

A+A-


    蕭瑾玥把疑似張滅的煉丹道士交給了藏海和明香暗荼處理,別說,藏海還真有兩把刷子,跟明香暗荼配合得當,從張滅口中問出了不少東西。
    比如張家的由來,再比如張家人的所謂使命。
    不過或許張滅並不是張家核心人物,所以他知道的事情也不多,但他能知道癸璽的用法,以及丹歲山中的隱秘,已經能證明他並不是一個循規蹈矩的張家人,所以藏海提出了跟他合作的想法。
    張滅對藏海還挺佩服的,畢竟張家人血脈特殊,壽命悠長,又有幾千年的積累,能讓每一個張家人一出世幾乎就處於人類各種水平的巔峰。
    可藏海什麽都沒有,他沒有什麽特殊的血脈傳承,壽命也很一般,甚至要精心保養才有可能超過一甲子,可他腦子的確好使,即便家學淵源斷絕,也能憑借過人的天資和後天的努力,跟張家人一較高下。
    但要張滅跟藏海合作,張滅表示,他們張家人隻會屈居於張家人之下。
    蕭瑾玥還能任由不受控的張家人囂張至此?
    她直接對張滅說道:“你是不是搞忘了我是如何擒住你,又困住你的?”
    “張家人或許單獨拉出一個來就有以一敵百的本事,可別說十萬大軍了,我調兵五萬過來,你們張家人一起出馬,又能抵擋到幾時幾刻?”
    “更何況,我還有紅衣大炮。”
    張滅看著這位前無古人恐怕後麵也無來者的女性親王,不禁心生恐懼:“變數,你就是那個變數!”
    藏海緊張地盯著張滅,生怕張滅會對蕭瑾玥不利。
    而蕭瑾玥則實在沒忍住笑出聲來,“變數?你是以什麽標準,斷定我會是你口中那所謂的變數的?”
    “我實在好奇,還請你幫我解惑。”
    張滅知道什麽時候該說真話,什麽時候該有所保留,這個時候,他就選擇對蕭瑾玥說真話。
    “在我們的推算中,貞順帝不該有任何一個後裔的,而你偏偏出現了。”
    藏海隻覺得荒唐,“瑾玥也不是突然從石頭裏蹦出來的,她在父皇上位以前就出生了,後來一路獲封公主,再到如今的親王,你們張家人當真傲慢至此,今日才發現瑾玥的存在嗎?”
    張滅顯然是知道張家人的傲慢的,所以當下多少有些懊悔,沒有在蕭瑾玥獲封親王的時候,就對蕭瑾玥展開調查,不然他也不會淪落到今日階下囚的境地。
    最要緊的是,蕭瑾玥已經察覺到了張家人的存在,她甚至有嚴重威脅到張家的本事!
    張滅無話可說,蕭瑾玥就直接問了:“你們張家到底想要幹什麽呢?就比如當初你們為什麽要派人提醒冬夏女王啟用癸璽呢?我可不信你們隻是簡單的不希望冬夏就此滅國。”
    對於這事兒,張滅沒什麽好隱瞞的,直接答道:“張家剛剛興起之時,各國還隻是圍繞著中原之地互相征伐,可後來春秋戰國過後,大秦一統天下,後世王朝將疆域一路推到了如今的境地,張家在中原王朝並不能極好地隱藏自身,所以多是藏在深山老林等人跡罕至之地。”
    “冬夏不過嗟爾小國,人口有限,素質也極為低下,偏偏冬夏王族與張家頗有淵源,所以不管是從隱藏張家自身的角度,還是從兩族交情的角度來說,張家都不能眼睜睜看著冬夏亡國。”
    聽起來倒是說得過去,可蕭瑾玥卻能根據自己所知的後世曆史,斷定張家真正看重的不是冬夏這個國家或者她的王族,而是看中了這白雲黑水之間,已經逐漸開始冒頭的另外一個比北疆諸部更加擅長征伐的部族。
    這個時候,蕭瑾玥才驚覺自己針對東北那一塊的情報著實缺失不少,也沒打算繼續跟張滅耗下去了,給藏海使了個眼色轉頭就走,準備去找前都城司司主時全,想要借著他的關係,獲取針對東北諸部的詳細情報。
    而張滅雖然看著蕭瑾玥跟藏海的離去沒什麽表情,可他心裏十分清楚,蕭瑾玥恐怕不止盯上了冬夏,還盯上了東北其他地方,東北張家的形勢十分危急。
    藏海也想到了蕭瑾玥會去找時全的關係,拿到關於東北諸部的資料,可沒想到蕭瑾玥在重見天日過後就改了主意。
    蕭瑾玥盯著藏海看了一會兒,咬牙說道:“我覺得關於東北諸部的情報,或許都城司也不會比冬夏更加齊全了,所以……”
    藏海一聽就不太樂意,委屈巴巴地去拉蕭瑾玥的手,“瑾玥,你怎麽能——”
    蕭瑾玥也裝可憐,不過眉頭微皺,嘴角微微下壓,眼神再可憐一點,就讓藏海差點兒破功,好在他堅持住了。
    蕭瑾玥晃了晃藏海的手,說道:“我跟香暗荼關係平平,如果我去找她拿關於東北諸部的情報,必定會付出不少不必要的代價。”
    “當然,我也不是舍不得這些外物,隻是如此一來,拿到手的資料可能就沒那麽齊全了。”
    藏海還能信這些?
    但蕭瑾玥難得示弱,他是真的有些受不住,哪怕對方隻是一個略微可憐的表情而已,他心裏其實早就投降了。
    借助明香暗荼的渠道,確實能拿到不少大雍朝廷拿不到的情報,至少在風俗習慣方麵,大雍派出去的人就無法理解東北諸部的許多做法,而有時候情報就隱藏在這些看似日常的事情當中。
    有藏海出馬,明香暗荼果真沒有多提報酬,順便她也仔細梳理了一遍冬夏周邊一眾部落和小國之間的關係,自然也就看到了冬夏隱藏在平靜水麵之下的巨大危機。
    名義上,東北之地除了冬夏國和北疆遊牧部落以外的地方,都是大雍的疆域,可因為東北之地苦寒,生存條件惡劣,大雍對這裏的掌控實在有限,甚至若不是之前大雍和冬夏之間有過幾次大戰,說不得這東北之地就要迎來一個統一的政權了。
    而跟冬夏一山之隔往南而下的地方就是李氏之國,那是大雍的鐵杆藩屬國,若不是丹歲山常年積雪不好逾越,恐怕李氏十分樂意幫大雍除了冬夏這個芥蘚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