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章 米倉道

字數:4676   加入書籤

A+A-


    由於這荔枝道漢中那頭的入口洋縣被官兵給堵住了,所以鐵營也隻能走荔枝道西邊的米倉道。
    這米倉道的起點就是漢中府治南鄭縣,四川這頭的出口就是巴州,也就是現在的四川巴中市的巴州區。
    這巴州城的西邊有條河名為巴河,這條河一路往南注入長江支流的渠江,這樣一來從巴州坐船可以一路直接坐到成都平原,所以這巴州也和達州一樣是川陝通道的水路樞紐節點處。
    前幾天鐵營收到了漢中方向高迎祥、張獻忠他們的信,這幾人在信中說他們正在圍攻漢中府城,所以這樣一來米倉道在漢中那頭的出頭便沒有被官兵給堵住,鐵營可以從這條路順利進入漢中。
    但在米倉道的中段的一個重要關口南江縣的樗chu)林關有四川的官軍把守大概有一兩千人左右,這也是漢中義軍被堵在米倉道不能入川的原因。
    不過好在這樗林關的防禦麵是對著北麵的漢中,如果四川義軍從南麵進攻樗林關的話則比漢中那邊更容易攻下關城。
    所以這樗林關對在四川的義軍北上問題不是很大。
    ...
    鐵營在達州與搖天動等幾營農民軍商量好後決定在三天之後出發,這搖天動他們八營農民軍分散在巴州、達州以及順慶府境內的各個州縣山溝裏。
    所以這集結起來非常的困難,於是鐵營也沒有等他們,等到三天後收拾好東西就直接出發了,最後這八營農民軍中也隻有“搖天動”、“爭食王”、“敢日王”等三路義軍隨鐵營一道出川。
    原本說好了和鐵營一塊出川的另外五路農民軍首領則是經過一番考慮之後,認為自己的實力實在是太弱小,害怕到了漢中去給官軍送人頭,所以半路上慫了就回來了。
    不過王鐵對此倒也沒有多失望,畢竟王鐵把他們帶出去也沒指望他們能替鐵營分擔軍事壓力,而是想帶著他們土寇給鐵營帶路,以免到時候迷失在這茫茫的四川大山中。
    ...
    這達州的境內的渠江連接的巴州的巴河,不過鐵營倒是沒有坐船從江裏走,因為那四川總兵張爾奇所率的水師就在渠縣,所以為了保險起見甚至都沒有沿河邊上行軍。
    因為在這河邊行軍的話,那鐵營的宿營地點必然會是在河邊,萬一那天晚上張爾奇劃著船突然搞個夜襲,鐵營一旦沒有防住的話那損失可就大了。
    所以鐵營從達州是走山路往巴州去,這巴州在達州的東北方向兩百多裏處,也幸虧有搖天動他們這幫土寇帶路,僅花了三四天的時間就到了巴州。
    當鐵營從巴州這邊剛一行動,在渠縣的張爾奇也跟著動了,那張爾奇預判到了鐵營可能是要走米倉道入陝,所以便開著船直接去巴州,幾乎和各路義軍是在同一天抵達巴州的。
    這本來鐵營打算打下巴州補給一波之後再走米倉道入漢中,可他們前腳一來那張爾奇就領著官兵後腳進城協防,所以鐵營隻能領著另外幾路義軍繼續北上。
    義軍這剛從巴州離開,那張爾奇就像是狗皮膏藥一樣又黏了上來,一路跟著義軍跟到了在巴州以北的南江縣,並且還搶先義軍一步坐船跑進了南江縣城裏。
    這從達州到通江縣這一路過來鐵營曾經擺開陣勢甚至派人去給張爾奇下戰書約戰,但這張爾奇就是不和鐵營打,鐵營進他就退,鐵營一退這張爾奇就黏上來。
    王鐵他們也是拿這塊狗皮膏藥沒辦法,關鍵是這四川山區中鐵營的騾馬機動優勢發揮不出來,再加上那張爾奇又水師,所以跑也跑不贏張爾奇,以至於讓這家夥纏著鐵營沒辦法。
    王鐵他們也是看出來了,這家夥的目的就是想把鐵營趕出四川給攆到漢中去。當鐵營經過通江縣城抵達了米倉山南部的關口樗林關之後,那守關的官兵直接就棄關而逃。
    就這也鐵營領著搖天動他們三營義軍無傷的通過樗林關正式進入米倉道的主幹道米倉山中。
    當鐵營一進入到米倉山之後,那在通江縣的張爾奇以及之前守樗林關的官兵便都趕緊將關城給重新占領,並征發附近的民壯前來關城加固城防。
    ...
    米倉山,棧道。
    這米倉山屬於大巴山山係的山脈之一,其山勢走向為東西走向,橫跨四川省的廣元、通江、南江三個縣,在米倉山的北麵就是屬於陝西省所轄的龍頭山,出了龍頭山那就是漢中盆地了。
    雖然這從大巴山以南的南江縣到大巴山以北的南鄭縣直線距離不過一百五十裏左右,但是這大巴山中的米倉道長度差不多快有五百裏地,其中的棧道的長度差不多有一百多裏。
    不過這米倉道中的棧道不像褒斜道那樣是連貫的,米倉道的棧道在則是斷斷續續。
    目前鐵營與搖天動等幾營義軍已經進入米倉山有五六天了,也虧得搖天動他們這幫土寇帶路,所以這一路過來沒有走過冤枉路。
    別看這米倉道已經走就幾千年了,但是這年頭可沒有路標牌也沒有指示燈更沒有衛星導航,沒人帶路的話肯定會走一些錯路死路的最後無功而返。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因為這米倉道這幾千年因為各種自然災害以及戰爭等各種人為因素的影響,所以這米倉道中除了那幾個主要節點沒有變之外,連接這些節點道路則是變化了很多次。
    如果沒有熟悉地形的土著帶路的話,那鐵營很有可能就走了前朝或者是更久遠時期的舊路,最後發現此路不通隻能原地返回。
    鐵營派去漢中探路和打聽消息的細作就碰到過很多次這種情況,所以這也是為什麽鐵營這麽長時間以來沒有和漢中義軍取得聯係的原因。
    ...
    此時的王鐵他們就在米倉山中一處棧道旁邊的涼亭處,在這涼亭的東側就是米倉山的崖壁,在西側那就是萬丈的深淵,。
    而這個涼亭那也是破舊不堪,那亭頂的瓦片早已經是全部都掉完了,而這亭子的木護欄也已經腐朽掉,現在這亭子的護欄則是鐵營的弟兄重新給裝上去的,以防止王鐵他們不小心墜落山崖。
    此時這涼亭中有王鐵、趙勝、李子健還有“搖天動”姚三才等幾名義軍首領,這幾人正在這涼亭裏麵搬著板凳坐著喝水聊天,然後那各營的義軍弟兄們則是在這棧道上行軍。
    王鐵看著那懸崖下的萬丈深淵再看看那四處的懸崖絕壁以及那沿途的亮麗風光,於是王鐵不禁借用一句古人的話感歎道:“這到了四川我才知道什麽叫做蜀道難,難以上青天啊!”
    一旁的李子健看著附近的險要地形也不禁感慨道:“是啊!這蜀地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若能派精兵強將守住這些要道,那在這四川稱王稱霸也沒人能管的了。”
    這一旁的搖天動聽到李子健這話後笑著對他說道:“李兄,那諸葛亮、薑維何等英雄人物,可不照樣沒有守住四川叫魏國給滅了?!”
    “我是四川人我不護這個短,別在我們這四川古稱‘天府之國’且地勢險要,但自古以來我就沒聽說有誰能從四川這裏打出去得天下的,所以在下認為如果窩在四川稱王稱霸最後肯定是自取滅亡!”
    雖然這搖天動讀的書不多,但是他也知道在四川混肯定是沒前途的,所以才打算跟著王鐵一塊出川去闖蕩一番。
    那李子健聽到搖天動這話後仔細一想好像也是這麽回事,於是點了點頭沒有反駁搖天動這話。然後那一旁王鐵來了興趣,於是便問趙勝道:“先生,您這是讀書人,您來說說看為什麽在四川混的到最後都沒混出什麽名堂來?!”
    大夥們聽到王鐵問的這話後也都看向趙勝,想聽聽這位秀才老爺有什麽高論。
    趙勝聽到王鐵問的話之後放了下手中的水杯,然後略作思考了一會便開始闡述他的看法。
    “這巴蜀之地成都平原沃野千裏,豐年成熟的話產的糧食足夠幾個省吃的,即使是災年也基本上能夠自給自足,所以古來便有‘川蜀熟,天下足’的諺語,說的就是這四川土地肥沃是一塊大糧倉。”
    “這四川之地,西邊是雪山高原,南邊是雲貴高地,東邊、北麵則是秦嶺、大巴山及其支脈,可以說這巴蜀之地也是一個四塞之地。”
    “這巴蜀雖為四塞之地利於防守,外麵的敵人難以攻進來,但同時又因為道路崎嶇難走後勤供應困難,所以這也巴蜀之軍難以打出去,這也是諸葛亮、薑維北伐無功的原因。”
    “再則,雖然這巴蜀之地土地肥沃基本上沒有缺糧的問題,但也正是因為沒有這缺糧的後顧之憂,所以曆代占據這裏的梟雄便貪圖於安逸消磨了進取之心,以至於荒廢武備無心再戰。”
    “所以到了外敵入侵之際,占據蜀地之人便都隻能任人宰割毫無還手之力,季漢之劉禪後蜀之孟昶,其敗亡便來源於此!”
    喜歡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