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突發事件上

字數:5443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 就在高衡和葛蕊芳享受著新婚時光,整個諒山府包括周圍的興華軍控製區的士兵和百姓都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的時候,遠在雲南最北部的永寧府,卻發生了一件足以影響全局走向的事件。
    自從昆侖關戰役結束之後,高衡麾下大軍班師,按照成子龍三步走的戰略計劃,其實按照順序應該從消化雲南開始,但因為高衡和宋應升反應迅速,興華軍反而是搶先一步實現了剩下兩個戰略目標,其實從難易程度上來說,消化雲南是最困難的。
    雖然興華軍已經較深介入了雲南地方事務,但一方麵雲南土地廣袤,人口眾多,而且多民族聚集,光是處理這些問題就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試想,沐王府在雲南耕耘了快三百年,這才有了今天的局麵,但是沙定洲一亂,興華軍一進入,沐王府的局麵就土崩瓦解。那反過來說,興華軍作為一股外來新興勢力,現在是靠著兵強馬壯壓製住了各方勢力,再加上有巨大的經濟利益吸引各方勢力合作,這才站穩了腳跟,如果這些都失去的情況下,這些土司又有誰會聽從華軍的調遣呢?
    所以從現階段來看,最重要的就是時刻保持在雲南當地強大的軍事存在,隻要軍事上保證雲南各地不亂,興華軍就能騰出手來逐步消化雲南。
    因此,從五月份之後,興華軍就對雲南開始了梯次增兵的計劃,正好現在興華軍的兵力正在急速擴張,統帥部所有人都已經意識到,隨著興華軍控製區不斷擴大,軍隊的數量必須要跟上,在各個方向上,都需要有足夠的兵力來應對可能出現的威脅。
    目前,按照計劃,興華軍的總兵力已經擴展到近二十五個旅,隨著戰馬數量的不斷增加,第二個騎兵旅在後方受訓已經基本結束,高衡將新編騎兵旅和兩個新編步兵旅全部調入雲南,另外調集一個新編炮兵營在昆明駐防,第一批增兵一萬,連同原本在雲南的兩個旅,以及高平府邊境的一旅和一個炮兵營,光是雲南境內興華軍的兵力就已經增強到一萬七千人,而高平府的一個駐防旅隨時都能北上從孟雄的地界進入雲南。
    如此計算,實際上興華軍在雲南的軍事存在已經達到了兩萬人,五個步兵旅、一個騎兵旅、兩個炮兵營,這已經占到了興華軍總兵力的四分之一,不可謂不強大。
    即便如此,按照統帥部的既定方案,後期還要繼續增兵,至少再增加一萬人,一個騎兵旅、兩個步兵旅和一個炮兵營,但目前,興華軍已經是新兵滿營,除了參加昆侖關戰役的老兵被整編成一個步兵教導旅、一個騎兵教導旅和一個炮兵教導營之外,剩下的老兵全部被打散進入各個新訓旅擔任軍官,充實基層力量,以期在短時間內訓練出一支具備一定戰鬥力的軍隊。
    軍隊的人數增加了,編製就要重新規劃,高衡畢竟是來自後世的我軍精英,在後世,我軍基本上已經完成了師改旅的戰略規劃,師改旅的好處顯而易見,取消師、團兩級編製,使得指揮更加扁平化,命令傳達效率很高,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原先是師、團、營、連,現在直接是旅、營、連,少了一級,在作戰時候就能節省上報時間,使得命令傳遞更加高效,戰場上時間就是生命,所謂兵貴神速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高衡在建立興華軍的初期就製定了旅、營、連三級單位,使得興華軍在戰場上一直能高效作戰,高衡的命令甚至能迅速傳遞至最下方的連排級作戰單位。這也算是後世科學的戰場指揮體係對古代戰場指揮體係的吊打。
    但是隨著興華軍的不斷擴大,最上層的旅級作戰單位已經不能囊括整個戰場的作戰需要,就比如這次昆侖關戰役,算上後續到達的各路援軍,實際上高衡基本上是指揮兩萬多人作戰,這在後世幾乎就相當於一個軍,所以在旅級作戰單位之上,有必要再設立一級作戰單位進行指揮,這個單位就是軍。
    高衡的構想是先集中設立,後分散使用。道理很簡單,古代戰爭,兵力集中,本質上,人類在二戰之後才拋棄了大兵團對戰的作戰思維,比如高衡在進入軍隊的時候就不止一次聽軍中老將們說過,當年沙漠風暴行動對全世界來了一次極大震撼,誰都沒想到戰爭還能以這樣的方式進行。再也不是二戰那種大兵團、大集群硬碰硬的正麵對決,甚至已經發展到誰組織大兵團行動,誰就會被占據優勢海空力量的一波帶走。
    第(1/3)頁
    第(2/3)頁
    但是在明代,依然還是大兵團對戰盛行。隻是高衡不知道的是,在他穿越之後,世界上又發生了一場大戰,交戰雙方作為紅色巨人的老大老二,在後世那種極其發達的科技條件下,其作戰方式竟然退化到了一戰時期的塹壕戰,真是讓人大跌眼鏡。這也充分證明了,當全麵戰爭開啟的時候,什麽先進的戰略戰術都沒用,本質上還是比誰的填線部隊多,誰的槍多。
    因此,興華軍不能墨守成規,還是要在旅級作戰單位上設立軍級作戰單位,保證大兵團作戰時候的統一指揮。
    經過研究,統帥部基本確立了五旅為一軍的思維,吳榮是炮兵軍長,阿木擔任騎兵軍長,景衝、張超、宋誌、王奇擔任步兵軍長,陸濤擔任情報軍軍長,還有水師,目前是蒲德曼暫時管代,但水師的發展較為緩慢,暫時還不可能設置軍級編製,隻能先擺出個架子,等到後麵船隻越來越多才能考慮。
    如此一來,除了陸濤的情報軍之外,剩下六個軍都在一線作戰,未來,興華軍要先將這幾個軍給填充起來,這樣才能保證各個方向上的用兵需求。
    而進入雲南的一萬人馬,當然也是由老將帶領,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發揮戰鬥力,同時在可能的衝突中不斷磨煉,最終成長起來。
    九月初的永寧府,天氣已經開始有了涼意,永寧府這個名字後世的人可能不熟悉,但若是提到稻城亞丁和瀘沽湖,恐怕就是無人不曉了。這是後世著名的旅遊景點,不管是稻城亞丁還是瀘沽湖,都是風景優美的地方,而永寧府的府城,實際上就設立在後世的瀘沽湖畔,也就是永寧鎮所在地。
    明代的永寧府,是雲南邊陲一個非常小的地方,雖然說起來叫府,但實際上,算上幾個土司部落,整個永寧府境內的人口也不過十數萬,大約就相當於中原一個大縣城。而且永寧府緊貼著高原,早晚溫差大,現在是九月,如果用後世的標準衡量,氣溫也就在十度上下,若是到了十月份,晚上很有可能會到零下。
    雖然天氣涼了,但是永寧府的生產活動倒是熱火朝天,永寧府有目前興華軍的重要戰略資源,永寧銅礦,這裏生產的銅,不僅僅質量好,而且儲量大,以明清時代的開采手段,這個銅礦可以保證興華軍使用很長時間。
    銅的戰略意義重大,不僅僅鑄造銅錢需要用到銅,在武器裝備製造方麵,銅更是戰略級物資,比如,後世除了我軍用鋼製子彈之外,絕大部分國家使用的都是銅製子彈。火炮、火銃、造船都會涉及到銅,所以興華軍對銅的需求量很大。
    好在,永寧銅礦已經牢牢掌握在興華軍手裏。當然,開采和運輸是一項大工程,永寧銅礦也不是興華軍一方就能玩得轉的,比如,開采,就是興華軍和土司通力合作,永寧府當地有四大土司,分別是瓦魯之司、剌次和司、香羅甸司和革甸司,這幾個土司都是彝人部落,在當地已經存在了數百年時間,可謂是地頭蛇。
    雖然是四大土司,但是實際上,大家都以革甸司為老大,革甸司的寨主叫木乃,大約三十多歲,生得五大三粗,而且力大無窮,是遠近聞名的勇士,在彝人部落當中,生產生活方式還比較原始,想要成為頭人,很簡單,要不你聰明絕頂,要不你武藝過人。木乃就屬於後者,這樣的勇士要想成為部落頭人還是比較簡單的,隻要稍微有點腦子,就能坐上第一把交椅。
    隨著興華軍的進駐和永寧銅礦的開采,這些土司不合作也不行,合作,大家都有錢掙,不合作,興華軍的雷霆手段已經有很多不開眼的土司領教過了。木乃不是傻子,當然是以和為貴,有錢大家掙他不香嗎,打打殺殺多不好。
    秉承這個原則,四大土司跟興華軍都選擇了合作,在銅礦的開采上,大約有三四千人同時在礦山作業,銅礦開采基本上是晝夜不停,所以不管是工人還是管理人員,基本上都是三班倒,每四個時辰換班,一個班次近千人進行作業。
    第(2/3)頁
    第(3/3)頁
    永寧銅礦因為規模大,所以還分成露天和下井作業兩部分,這三千礦工之中,大約有一千人是來自興華軍的戰俘,有安南人,也有漢人、少量滿蒙人,這些戰俘主要從事比較危險的井下作業,至於露天作業,基本上是由土司派來的人和當地招募的礦工一同進行。
    至於管理人員,大部分都是由興華軍來委派的,混合一些土司的長老,土司的人不懂生產管理,主要就是用來約束礦工的,防止他們鬧事。
    除了礦上的人之外,當地還需要駐軍,原先的規模僅有兩個連,畢竟進入雲南的興華軍主要兵力都分布在西部的茶馬古道周圍,對於礦山,隻能是重點駐紮,能有兩個連就算是很好了。
    但隨著一萬生力軍的到來,大量興華軍戰士進入,永寧銅礦的駐防兵力也增加了不少,現在已經有一個營的規模,不僅如此,這一個營連帶周圍的麗江、鶴慶、北勝州等都屬於同一個步兵旅的防區,這個步兵旅的旅長不是別人,正是郭俊良。
    當年郭俊良跟隨高衡出海回來之後,就變成了營長,一直在諒山府負責訓練新兵,經過他手上的新兵,沒有一萬也有五千了,所以郭俊良也算是新兵的老軍頭,這一次,興華軍擴軍,像是郭俊良這樣的營長,但凡有戰功的,基本上都是官升一級,進入旅級作戰序列,還有一些人進入了統帥部,從事管理工作。
    郭俊良主動要求去一線帶兵,而且還點名就要去雲南北部,到興華軍最邊陲的地方去。統帥部滿足了他的要求,他帶著一個新兵旅進入雲南之後,立刻跟原先的駐軍換防,他的旅分散在永寧、北勝州、鶴慶、麗江等地,尤其是以永寧銅礦的兵力最多,足足一個營,並且這裏也是郭俊良的指揮部。
    到了永寧銅礦之後,郭俊良才發現,這裏不僅僅有興華軍和土司的力量在,甚至固始汗的力量在永寧銅礦也不小。主要是因為銅礦除了開采之外還需要運輸,運輸就需要大量畜力,正好,茶馬古道在麗江也有分支,本來這條道路就已經成了固始汗和興華軍發生聯係的生命線,固始汗以及甘丹頗章都頗為重視,自然派出了兵力跟興華軍一起保護茶馬古道的運轉。
    這永寧銅礦的運輸,也就落到了固始汗的頭上,還是那句話,有錢大家掙,高原勢力來分一杯羹也正常。交給他們運輸,也省得興華軍費心了。這裏的高原代表是達延鄂齊爾的心腹大將,叫做巴山,除了運輸隊之外,還有數百和碩特騎兵在此護衛,他們的任務就是將開采出來的銅礦從這裏運輸到茶馬古道上去,再通過茶馬古道往興華軍核心區運輸。
    所以實際上,永寧三巨頭就是郭俊良、巴山和木乃,三人相處很和諧,畢竟利益當頭,誰都不願意把目前賺錢的大好局麵給破壞了。
    
    第(3/3)頁
    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