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歲月靜好(大結局)

字數:5017   加入書籤

A+A-




    dataadcient="capub452467606"

    dataads97826212">

    第519章  歲月靜好大結局)

    “秦戰,多行不義必自斃,你所做的一切都會反噬自身,但願下輩子你能做個好人!”朱瑾之丟下一句話,不再多說,攜帶著顧竹青轉身離去。

    秦戰卻瘋了般地大吼:“朱瑾之,你回來,你把話給我說清楚,那三個孩子怎麽回事?朱瑾之……啊!!!!”

    朱瑾之和顧竹青不曾回頭,秦戰抓著牢籠撕心裂肺地叫喊,直到麵色一寸寸地灰敗,露出痛苦的神情跌坐在地上。

    他和玉珠竟然有三個孩子!

    那三個孩子是他的,曾經他還想派人弄死他們!

    朱瑾之不喜玉珠,可憐的玉珠卻因護著朱瑾之丟了最後一名,秦戰的心裏再也不能平靜,他忍不住放聲大哭:“救救我,我不想死,我想去見孩子們啊……”

    隻是他的吶喊無人理會,他的痛苦也隻能去地府訴了。

    等出了天牢,顧竹青忍不住看向身旁的人露出一抹戲謔的笑:“你這殺人誅心啊,秦戰知道這些肯定能想到大寶他們是他的孩子,這叫他更不甘願去死了!”

    “再不甘願,也要為他做出的事情付出代價!”

    “如今所有的事情都解決完了,你想好了嗎?”顧竹青扭頭問他。

    朱瑾之笑著點頭:“嗯,已經和太子殿下說完了,等你妹妹他們大婚過後,我們便收拾東西回青陽縣任職!”

    顧竹青頓時笑顏如花,覺得遠離京都這個是非之地也好。

    哪怕朱瑾之有才華,有能力,可伴君如伴虎,誰又知道日後的太子殿下登基後會如何?倒不如尋一處偏隅之地,安心過好自己的小日子。

    翌日,秦戰蕭雲辰等人午時在菜市口外砍頭,整個京都百姓人人叫好。

    秦母和秦婕留下銀錢和書信,以及益智園和回春閣的轉讓契書,日後全權由顧竹青打理後不告而別,顧竹青心裏知道,即便她不介意,瑾之不介意,幹娘和小婕還是介意,畢竟秦戰想弄死瑾之很多次。

    一直到她們不告而別,顧竹青都未曾說出大寶他們的身世,現如今秦戰秦父已死,顧竹青夫婦倆也打算將這身世藏到老,不告訴任何人。

    二個月後,慕容天和南梁公主千玄機在京都大婚,舉國同慶。

    千玄機和慕容天大婚過後,顧竹青也料理完所有京都的事情,賣掉宅院同朱瑾之一起帶著孩子們踏上回鄉之路。

    臨走前,顧淩城慕容天楊朝華他們幾個人騎馬一齊到了城門口相送。

    連太子身邊的內侍元寶也送來一封太子手諭給朱瑾之。

    顧竹青和朱瑾之笑著坐在馬車中揮手與他們告別,等馬車離得遠了,顧竹青才好奇地看向朱瑾之問道:“太子給你說什麽了?”

    朱瑾之淡然一笑:“也沒什麽,太子殿下隻說等我六年,六年後務必回京助他!”

    顧竹青深感無奈,但朱瑾之既然為官,定回再回京城。

    他們離京一個多月剛抵達鎮上時,京都傳來噩耗。

    天德帝駕崩,太子登基稱帝,年號永和,稱武和帝。

    這下好了,六元及第的狀元也不用辦喜事了,直接上任青陽縣令,開始了青陽縣大刀闊斧的改革,推行均田製新政。

    朱瑾之忙得不可開交,顧竹青隻好帶著三個小崽子在青陽縣的府上住下,等朱瑾之忙完年前再回村。

    最為開心的就是十四和小魚兒,兩個人這些時日的相處早已經成了彼此的親人,小魚兒也從當初靦腆的漁家女成為颯爽的女俠。

    十四找到顧竹青想收養小魚兒,顧竹青沒有任何意見,不過她們母女倆隻能在自家留著,十四很是感激遇到顧竹青這麽好的主子。

    不過唯一不巧的是,他們才回來,朱桃花和楊沛便和家裏人告辭,帶著周姨娘上京,新帝登基,正是用人的時候,而楊沛作為庶吉士,得趕回京任職。

    楊沛本家卻因為楊沛的收拾,一個個老老實實地夾起尾巴做人。

    時隔半年,朱家村也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因為種植黃芪,家家戶戶都有了多餘的錢,再加上回春霜作坊和鹵肉作坊擴大招工,讓村裏好多年輕小夥和丫頭都有了事情做,朱瑾之得了六元及第的狀元一事也早就傳回來,人雖未歸,但蔣氏直接做主掏錢請了村民們吃了三天三夜的流水席。

    黃鎮守親自帶著人來在朱家村立了六元及第的狀元牌坊,這大大調動朱家村孩子們的讀書興頭,家家戶戶都送著孩子去啓蒙,有天賦的砸鍋賣鐵的都供著讀書,整個精神麵貌都與以前不同。

    但凡朱家村適婚的男丁和姑娘都被方圓十裏的村落一搶而空,而顧家村那頭也因顧竹青被封為惠恭人,也自發地立了一個功德牌坊。

    朱大強這個族長見狀,自發地讓大家夥修繕房屋,修村裏的土路,省得朱瑾之回鄉省錢的時候叫外人看他們朱家村破落的讓人笑話。

    等到了年關,顧竹青提前讓人傳話給婆婆,告訴她們明後日便返程回村,等過完年再回青陽縣。

    蔣氏立即叫人裏外的收拾房屋,將院落打擾得一塵不染。

    一大清早,蔣氏便讓朱老頭去買魚買肉,兒子兒媳和孫子們要回來,總不好吃得太寒酸。

    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蔣氏走路帶風地去鹵肉作坊喊朱杏花,順便叫顧大年回家一趟喊顧大柱和張氏來過年。

    這一吆喝,全村人幾乎都知道當上縣太爺的朱狀元要回村了,大家夥自發地開始灑掃路麵,準備隆重迎接朱家一族的驕傲回村。

    顧竹青和朱瑾之坐在寬大舒適的馬車上,大寶還算淡定,二寶三寶時不時就探頭往外麵看,著急的問車夫李四:“到哪兒了?”

    “還有多久能到家?”

    “到村子了嗎?”

    李四被問得煩不勝煩,卻一遍遍耐心的回答。

    直到傍晚時分,殘陽似血,整個朱家村一片平靜安逸,所有人聚在村頭翹首以待。

    一架馬車緩緩駛來,蔣氏遠遠地就看清楚李四,立即笑著大喊:“我兒子兒媳婦回來啦……”

    大家夥紛紛一擁而上,朱大強讓舞獅隊鑼鼓隊紛紛跳動起來,馬車剛進村的那一刻,鞭炮劈裏啪啦的炸響起來,白狼領著小花花和小灰第一個沖上前,還未看清楚誰先下來,就沖上去瘋狂舔舐。

    顧竹青瞧著這幫淳樸又熱情的鄉親們,不僅感嘆,還是回家好啊!

    她又看著被衆人擁簇的朱瑾之,笑得默默的牽好孩子們下馬車。

    彼時,歲月靜好,源遠流長。

    顧竹青寧願一輩子過這麽平平淡淡的小日子,不愁銀錢,不論喜怒,隻有安逸舒適,朝夕的幸福相伴!

    三年後,朱瑾之因治理青陽縣有功,整個青陽成為種植黃芪大戶,實現全縣百姓們富裕被特調回京,而回京一年後便誕下雙胎女兒,朱瑾之開心的合不攏嘴。

    永和八年,朱瑾之因屢立其功被封為當朝最年輕的首輔,而顧竹青也被封為一品誥命夫人,同時她的益智園和回春閣幾乎成為各個府城標配,生意遍布大江南北,無形之中成為全武朝最有錢的誥命夫人。

    永和十一年,大寶六元及第成為狀元。

    永和十三年,二寶同楊家軍鎮守西境有功,封為護軍參領將軍。

    永和十四年,三寶成為武朝最大皇商,所開布行遍布全皇朝。

    永和三十三年,朱首輔辭官,帶著夫人和兩個小女兒突然離京去遊歷山川美景,好不恣意。

    而朱家村也成了遠近聞名的狀元村,三十三年間出了七位六元及第的狀元,朱瑾之一家成為族譜上都有記載的名孫子弟,傳了一代又一代,朱氏一族每每提及這個老祖宗都會狠狠誇贊一番。

    <101nove.ous">

    (adsbygooge = indo.adsbygoog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