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棋盤
字數:3671 加入書籤
卻說趙元朗離了靈山,朝著南贍部洲飛去,一路上魑魅魍魎,趙元朗邊走邊殺。
最後上了天宮,卻發現天庭的眾人對他避之不及,等到了他的東天散遊大帝府,發現已經改成了司法天神府,楊戩正坐在大殿上處理事務。
好你個昊天!趙元朗直接調轉身影,下了天庭,落入了人間。
“還是朕棋差一招啊!沒想到這個執棋手又回來了,可能又要出變數了。”天帝拿著棋子,無奈的搖了搖頭。
老君樂嗬嗬的笑了笑:“陛下雖然執掌天下,代天牧守,然大道五十,天衍四九,誰也不知道遁去的一會怎麽樣。老臣還有丹沒有煉成,就先告退了。”
天帝看著離去的老君,毫不在意的笑了笑,揮手收走了棋盤,也消失不見了。
........
卻說人間經過了大概三百五十多年,此世已經到了大宋,宋真宗在位,趙元朗邪魅一笑,化作一個道士入了開封府。
東京汴梁城,大宋的首都、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軍事首府,趙元朗緩步走在繁華的街道上,來來往往的車馬人群,街邊的小攤以及周圍繁華的商鋪無不顯示著這個城市的興旺。
此時的宋朝雖然簽訂了檀淵之盟,但是說實話壓根對非常富有的大宋來說,那些歲幣不過是毛毛雨,甚至在互市貿易中,大宋掙的錢每年都是所需要輸送歲幣的好幾倍,壓根沒有影響到大宋還有百姓的生活。
正巧趙元朗看到了一個官轎在幾個仆人的開路上,在街上橫行而過。
其中一名讀書人狠狠的啐了一口:“呸,真晦氣,出門就遇到了癭相。”
趙元朗不由得一頓,轉過身看著那名書生,問道:“官人這話何意,難道轎子裏的人是個奸臣麽?”
這名書生恨恨的看著遠去的轎子,盯了趙元朗兩眼這才說道:“沽名釣譽、投機取巧、奸邪顯偽之徒吧。”
“啊?官人這話嚴重了吧。我看當今執政還算挺不錯的,雖然前兩年檀淵之盟略被人那個啥,但是當今減免賦稅,大赦一匹犯人,身邊不應該有奸臣啊!”
這名書生無奈的歎了一口氣,不想說話,有些落寞。
“官人,看來你有難處,不如講給道士我聽聽,我初來乍到,正想做幾件善事。”
“你?”這名書生皺著眉頭看著趙元朗。
“沒錯。貧道有舉手摘星辰的本事。不妨講給貧道聽一下,說不準貧道能幫到你。”趙元朗自信的甩了甩手中的拂塵,周圍景色瞬間變化,他們竟然來到了一處荒無人煙的小山坡上。
書生驚呆了,立刻跪倒在地上:“真人救我!”
“你且起來,有什麽冤屈可告知與我。”
“早些年家父為度支判官毋濱古,那轎子裏的不是別人,正是家父當時上官王欽若,家父有次告知他全國老百姓因逃亡拖欠下的錢糧,自五代起到如今,雖政府一直在催繳,但始終上繳不了。因老百姓實在是太貧困了,負擔不起。家父要疏請皇上,將這筆錢糧減免。然而他竟然假意幫家父,取走了家父核算的賬目,還連夜讓人查對這筆拖欠錢糧的總數和減免成數。第二天他就以個人名義上奏給了陛下。得到陛下賞識,加官進爵,可憐家父因此急火攻心,一病不起。”
“好一個奸臣偽君子。你這事貧道接了,不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放心吧。”趙元朗手一揮他們就回到了城裏。
這名書生趕緊的對趙元朗行了一禮,然後匆匆的離開了。
王欽若麽,記得宋真宗封禪的事情裏麵就有你。
.........
很快,宮中就傳出皇帝陛下要建造道場,眾大臣也都不以為意,宋家就是喜歡修道,這沒辦法。
但是很快,在新年過後的第一次大朝會上,宋真宗穿著一身類似道袍的皇袍甚是高興的坐在皇帝寶座上,閉著眼睛搖頭晃腦了一番。
眾大臣甚是驚異,不知道這位皇帝這是怎麽了。但是朝會該進行的還得進行,於是王旦其使臣匯報各種事情,然而宋真宗都不以為意。
這個時候,有司來報,稱“有黃帛曳左承天門南鴟尾上”,趙恒這才睜開雙眼,臉上露出笑容說道:“召群臣拜迎於朝元殿啟封,號稱天書”。
眾大臣詫異,你個皇帝修道無所謂,你們家太祖老人家說是霹靂大仙下凡也就罷了,你這突然說有天書,你這是鬧啥?
宋真宗知道眾大臣不信,於是這才緩緩說道:“眾位愛卿是不是不信,其實朕半夜剛要睡,忽然臥室滿堂皆亮,朕大吃一驚,見到一個神人忽然出現,此人星冠絳袍,對我說:‘一月三日,應在正殿建黃籙道場,到時會降天書《大中祥符》三篇,勿泄天機!’我悚然,起身正要答話,神人忽然消失,我馬上用筆把此事記了下來。從十二月底,我便蔬食齋戒,在朝元殿建道場,恭敬等待,終於盼來了天書。”
眾大臣麵麵相覷,這話沒法接,雖然眾人都知曉有天庭存在,但是神人久不下凡,你這又不是唐宗宋祖的,他們下凡找你幹啥。
但是宋真宗不以為意,繼續說道:“適才城皇司來奏稱在左承天門南發現有帛布懸於屋脊上,即遣中使去察看,回報說帛布還包有類似天書的東西,封口隱然有字。原來正是神人說的天書啊!”
王旦不明所以,但是想到了前幾天王欽若找自己隱晦說的事情,這下王旦明白了,看著高興地宋真宗,王旦沒法說啥,你都準備好了,我要是反對,是不是不敬天神,觸怒陛下。於是王旦硬咬著牙率領群臣再拜稱賀。
宋真宗趙恒於是率百官步行到承天門,誠惶誠恐地把“天書”迎奉到道場,當眾開了封口。隻見帛布上寫的是:“封受命。興於宋,付於慎,居其器,守於正,世三百,九九定。”
王欽若一臉懵逼,他偽造的天書不是這樣的啊,這是怎麽回事,但是他看著宋真宗高興地臉龐隻能捏著鼻子認了。
宋真宗趙恒於是命知樞密院事陳堯叟宣讀後,依舊包起,鄭重盛入預先準備好的金櫃中,另派官員祭告天地、宗廟和社稷。即在崇政殿設齋宴,接受百官朝賀。
趙恒趁熱打鐵,接連下了幾道詔令:大赦、改元、改左承天門為承天祥符、群臣加恩、特允京師聚飲三日以示慶祝等。又授意大臣陳堯叟、丁謂等加以經義附和。
除了王旦等一眾官員有些悶悶不樂外,真可謂是皆大歡喜。
:..cc0
..cc。..cc(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