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五千萬歐先生俱樂部,拜仁重建

字數:19026   加入書籤

A+A-




    有時候,驗貨成功,也是一種苦澀。
    拜仁丟球後,試圖猛打一波,困獸猶鬥。
    第三十五分鍾,薩利連續晃動,挑戰格羅索。
    巴勒莫替補席上的迪馬利亞,因為名字和天使相同,打的又是邊路,所以有球迷叫他天使之翼。
    但這個名字的最開始由來,則是薩利哈米季奇。
    這是初代天使之翼。
    砰!
    薩利看隊友跑到位了,一記回傳。
    薩尼奧爾直接傳中,質量非常高。
    不過足球被莫塔解圍出了底線。
    角球。
    角球開出來後,圖雷又完成了第一點的解圍。
    巴勒莫高個子太多了,防空不成問題。
    然而拉姆在外圍接到了足球,一腳遠射。
    紮卡爾多及時到位,用身體封堵了這次射門。
    比賽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上半場也接近尾聲。
    第四十二分鍾,裏貝裏借助格羅索的套邊,成功過掉薩尼奧爾,但在傳中之前被積極薩利飛鏟放倒。
    這是他唯一能阻止裏貝裏的方式。
    薩利因此吃到了一張黃牌。
    莫德裏奇開出一顆戰術任意球,裏貝裏橫敲,卡拉格直接遠射。
    可惜打的稍微高了點。
    但中後衛有這個射術,也算是不錯了。
    放在其他球隊,這基本上屬於中遊射術。
    但在巴勒莫,這就是墊底的射術,也是有威脅的。
    卡拉格nb!
    很快,上半場比賽結束。
    在更衣室內,何天啟就對拜仁的觀察,對球隊做出了新的要求。
    他發現這支拜仁沒有他想象的強。
    因為他們場上沒有絕對的王。
    甚至……搞不好都不如皇馬十六郎。
    皇馬這個韻非得押是吧?
    皇馬老是老,而且攻守失衡。
    但巨星的底子在那裏,真正進攻的時候,威力還是很強的。
    隻是麵對巴勒莫的高位壓製,他們疲於防守,沒什麽還手的機會。
    而拜仁不同。
    拜仁這幾年不斷引援,盡管不算大手筆,但球員能力、位置方麵是均衡的。
    隻是一直沒能揉捏在一起,產生化學反應。
    很重要一個原因就在於馬加特對邊路戰術的執著。
    前麵說過,拉姆就是在他執教斯圖加特期間被發掘的,攻守全能。
    來到拜仁後,馬加特也對拜仁進行了自己的改造。
    單看邊路配置,拉姆+澤·羅伯托和薩利哈米季奇+薩尼奧爾的兩翼配置絕對豪華。
    可能有些球迷不了解澤·羅伯托,但這位當年和巴拉克一起在藥廠勒沃庫森拿了三亞王,他是當時球隊的中場核心,德甲助攻王。
    踢到四十三歲才退役,也是一位足壇活化石。
    替補席上,這四個位置還有紹爾、代斯勒、施魏因施泰格等等替補球員。
    配置不比巴勒莫這四翼齊飛差。
    但攻勢上,拜仁差了挺遠。
    根源很多人都找不到。
    包括瓜迪奧拉都沒想到拜仁被壓製的這麽慘。
    “中場!”何天啟告訴了瓜迪奧拉正確答案,“我們的中場和拜仁的中場是不一樣的。”
    “拜仁也發現了他們四翼齊飛後,攻勢不夠凶猛,所以他們堅持了雙中鋒的踢法,比我們多一個前鋒。”
    “再加上一個不斷前插創造機會、參與爭頂的巴拉克,他們在進攻端投入的球員很多。”
    “但是……”
    何天啟把瓜迪奧拉的戰術板筆記上的紙折了一下。
    上麵的陣型圖被劃分成了左右兩半。
    何天啟指著筆記道“這才是拜仁真正投入到進攻中的人數……一半!無論打左路還是右路,他們都隻有一半的球員能參與其中。”
    “左路最多也就是皮薩羅、巴拉克、澤·羅伯托、拉姆。右路同理。”
    “這樣的邊路再犀利,本質上都是以少打多。”
    “我們同樣是邊路進攻,但在莫德裏奇的串聯下,卻隨時能夠把足球給到右路。一方麵,參與進攻的人更多了。”
    “另一方麵,在左右調整的過程中,就有更多的機會。”
    “拜仁已經走入了邊路進攻的歧途。”
    犯這種錯誤的人,絕對不止馬加特一個人。
    或者說,這不叫犯錯。
    這是足球理念的不同。
    在強調球員個人位置、球隊陣型統一的現階段,邊路的人口是固定的。邊路進攻者雖然隻有一半兵力,但對方的防守者也隻有一半的兵力。
    然而巴勒莫不是,巴勒莫包括穆裏尼奧的防守,在球員位置上都屬於動態防守,進攻時你是邊鋒、防守時你就是邊前衛甚至是邊後衛了,保持以多防少。
    這對現階段的邊路進攻而言,幾乎是無解的。
    即便是在未來,依舊有很多球隊陷入這樣的陷阱,解決不了這樣的麻煩。
    比如2024歐洲杯上的葡萄牙、法國隊、德國隊等等。
    他們掉入陷阱的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走邊路更輕鬆,能夠更容易的把足球交給前場球員、前場球員也能夠更輕鬆的把足球帶到危險區域。
    但實際上,這些球隊在進攻端發揮的都並不好,一球難進。
    一方麵在於,邊路雖然容易把足球帶入危險區域,但往往是十六區和十八區,也就是大禁區左右兩側,靠近角旗區附近。
    這個位置其實是很難把威脅轉化為進球的。
    最有威脅的區域是禁區代表的十七區,弧頂代表的十四區,以及弧頂左右兩側的十三區、十五區。
    而且因為你太靠近邊路了,容易被對方的防守者從球隊整體中切割出去,脫離了和中場的聯係。
    而沒有中場的聯係,伱就無法把足球交給另一側,就注定要以少打多。
    所以無論是姆巴佩還是登貝萊,接球後基本上就要麵對雙人包夾。
    就算過去了,也在邊線附近,隻能傳中,沒辦法內切……即便內切,又要重新麵對一次雙人包夾,本質上等於打了兩次進攻,成功率自然就下去了。
    法國隊在這個問題上找到了解決辦法,那就是長傳球給另一側的右後衛,但你轉移完畢了,人家的球員也完成了轉移,所以效果不算好。
    葡萄牙甚至都沒找到這個方法,偶爾打出幾次有威脅的進攻,還是因為球員出於本能的完成了長傳球轉移,與戰術無關。
    荷蘭隊在中場絕對核心德容傷缺後,進攻端的發揮反而比世界杯上好,原因也在這裏。
    有德容的時候,他們打的是u型戰術,左邊路打,打不通就傳回來,換一路到右邊再打。
    德容負責幫忙梳理,變數全在他一個人身上。
    葡萄牙對維蒂尼亞的使用也參考了這一點。
    但沒有德容之後,荷蘭隊有更多的長傳球轉移找右後衛鄧弗裏斯,也偶爾會直接從中路發起直塞進攻,這就和法國隊長傳球轉移找右後衛孔德類似。
    一定程度上,聯係了雙翼,激活了整體實力。
    但也隻是一定程度上,這依舊不是最優解。
    所以現在巴勒莫麵對的這支拜仁,左右路屬於一加一等於一。
    歐洲杯的葡萄牙、德國差不多都是這樣。
    法國和荷蘭屬於一加一等於一點五,想了辦法,有一定效果。
    但如果有成熟的中場球員和邊路球員相互接應、中前場傳遞的話,那就是一加一等於二了。
    這種接應就是——大量的跑動和紮實的傳球基礎!
    如果這些球員中,還有裏貝裏、莫德裏奇、托尼這些各自位置上的核心球員,能讓戰術升華,那就是一加一等於三、等於五的效果!
    那種單靠一條邊路就打穿對手的情況,在戰術發達的未來,將會絕跡。
    這也是無論如何,防守更優秀的金元切爾西都沒打過巴勒莫的深層原因。
    中場休息時間結束,何天啟最後拉著莫德裏奇又吩咐了一點“那個德米凱利斯,你注意他一下。”
    “這個球員防守個人能力還是強的,很勇猛,轉身速度比較慢。”
    “但他最大的缺點是喜歡指揮隊友,而他的戰術意識其實並不頂尖。”
    正所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火車頭沒帶對路,後麵所有人都要翻車。
    德米凱利斯愛指揮,敢指揮,這支拜仁又遲遲沒有真正頂級的中後場核心,所以大家也聽他指揮。
    看似協調了後防,強化了整體防守。
    可一旦被高水準的對手盯住,很容易出事。
    表現出來就是球隊後場會出一些低級失誤、一些不該有的傳接球失誤等等。
    莫德裏奇本身就是中場核心,一聽就知道是什麽意思了。
    在巴勒莫,像卡拉格、巴爾紮利、紮卡爾多、格羅索甚至包括圖雷,這些球員都很優秀,但何天啟是堅決不允許他們在球場上指揮隊友的。
    他們可以傳遞信息,可以告訴持球隊友哪裏有人哪裏沒人,或者要球。
    但做決定的球員,隻能是莫德裏奇和莫塔,維迪奇都差了些。
    就是因為他們的戰術高度,就決定了球隊的高度,而他們是很高的。
    莫德裏奇一米七四這麽高!
    其他球員的戰術高度,遠遠達不到這一點,所以按照戰術跑就行了。
    很快,下半場開始。
    第四十八分鍾,薩利送出一腳犀利直塞。
    馬凱體現了自己技術,扣過了卡拉格,來了一腳小角度射門。
    但巴爾紮利飛鏟封堵,將足球解圍。
    過程有些驚險。
    這也是拜仁目前為止最接近破門的一次機會。
    相比起上半場,拜仁的兩個前鋒更靠近邊路,進一步提升了邊路的攻擊力。
    但正如何天啟的判斷一樣,這並不會讓拜仁的進攻出現質變。
    第五十六分鍾,拉姆和澤·羅伯托進行套邊配合。
    然而紮卡爾多也來了一記精彩的放鏟,完成搶斷。
    而且這還是一個鏟留球。
    紮卡爾多隨後出球給莫塔。
    莫塔想要長傳球發起反擊,但德米凱利斯勇猛上搶,將莫塔撞倒,完成搶斷。
    莫塔攤手,認為這是一個犯規。
    瓜迪奧拉也在找第四裁判投訴。
    但德米凱利斯還沒有拿穩球,莫德裏奇就從旁邊鑽出來將足球捅走。
    德米凱利斯氣得立刻撲向莫德裏奇。
    澤·羅伯托也過來包夾。
    莫德裏奇在邊線附近把足球朝後一拉,再撥出去。
    足球打在德米凱利斯身上彈出邊線。
    要了一個手拋球。
    德米凱利斯臉都氣綠了。
    這個小矮子太滑溜了。
    踢球真特麽賤!
    格羅索手拋球給過來接應的裏貝裏,裏貝裏回敲找莫德裏奇,莫德裏奇直接挑傳。
    這是巴勒莫比較常規的邊線球技巧了。
    裏貝裏這邊出球轉身前場,等球過來就行了。
    砰!
    裏貝裏接球後開啟內切,卡住薩尼奧爾回追路線,薩尼奧爾拉扯了幾下,想要戰術犯規。
    但裏貝裏手臂上就像抹了油一樣,根本抓不住。
    格羅索和莫德裏奇紛紛在左路前插,幫裏貝裏分擔了一部分追兵。
    托尼從禁區內撤出來。
    範佩西立刻插到了托尼的位置,吸引了盧西奧。
    另一位中後衛伊斯梅爾看見德米凱利斯跟上了托尼,自己就沒有出禁區,而是在禁區內防止裏貝裏突過來或者直接遠射。
    砰!
    裏貝裏沒有直接攻門,而是傳球給托尼,然後前插。
    伊斯梅爾立刻靠過去,防止托尼給裏貝裏撞牆。
    結果托尼背身靠住德米凱利斯接球後,左腳做出朝給右後方的裏貝裏傳球的動作,然後又拉了回來。
    雖有朝右轉身,右腳撥球,抹過了德米凱利斯。
    並且施加了對抗,以至於德米凱利斯有些趔趄。
    這是非常漂亮的一對一轉身技巧。
    一個背對球門的中鋒,和麵對球門的中鋒,效果截然不同。
    砰!
    托尼直接開炮!
    德米凱利斯還在調整重心。
    盧西奧丟掉範佩西趕回來,伸腿封堵。
    可惜慢了一步。
    托尼這一腳勢大力沉!
    【全能鋒霸】+【重炮手】
    足球直掛網窩!
    “ga!三比零!”
    “又是三比零!巴勒莫錯把拜仁當皇馬啊這是!”
    “托尼梅開二度!德米凱利斯一個人根本防不住他!”
    “這就是歐洲足壇現在的最強支點中鋒!”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盧卡·托尼,正值巔峰!”
    “拜仁,買他買他買他!”
    看台上,居然真的有一些球迷喊出了“買他”。
    他們是積極支持拜仁重建的。
    過去這些年,國內聯賽冠軍不穩也就算了,但歐冠始終未能再有突破,沉淪的真的夠久了。
    別再在德甲內部吸低價血了。
    吃點好的吧!
    巴勒莫這麽多超級球員,拜仁早兩年聽勸買下來現在早就起飛了!
    球迷幫拜仁做出了決定。
    第六十四分鍾,拜仁也開始換人。
    紹爾換下澤·羅伯托,這位活化石在拜仁始終沒有找到當初的感覺,主要是沒有得到合適的位置。
    格雷羅換下馬凱,他的身體更壯,衝擊力比馬凱更強,一看就是準備多傳中爭頂。
    你別說,這一手換人還真能起效。
    因為今天的巴勒莫後場沒有維迪奇,對後場的製空權低於對中場的製空權。
    第六十九分鍾,薩利下底製造角球。
    開出角球後,伊斯梅爾頭球攻門得手。
    一比三!
    拜仁扳回一球。
    安聯球場終於可以為他們歡呼了。
    格雷多積極去球門裏撈球,想要抓緊時間追分。
    第七十二分鍾,何天啟進行換人調整。
    用迪馬利亞換下範佩西。
    阿什利·揚換下格羅索。
    球隊變陣成了一個實際上的352。
    雙前鋒裏貝裏、托尼。
    阿什利·揚、莫德裏奇、莫塔、圖雷、迪馬利亞。
    卡拉格、巴爾紮利、紮卡爾多三中衛。
    這樣一來,新上場的兩個球員就是邊翼衛了。
    而這種五中場、或者說五後衛,是最能把陣型撐開的選擇。
    能最充分的利用球場的寬度。
    巴勒莫需要把陣型撐得這麽寬嗎?
    沒必要。
    相反,由於他們中場接應邊路的踢法,所以陣型本該相對緊湊,減少莫德裏奇的跑動範圍。
    但現在這麽做,不是為了加強攻勢。
    而是為了把拜仁的陣型撐開,讓他們的兩條邊路更靠近邊線。
    繼續分割他們。
    第七十六分鍾,拜仁後場得球,有著“元帥”之稱的德米凱利斯讓伊斯梅爾傳球給邊路的薩利,而不是給右後衛薩尼奧爾,由他來給薩利。
    這樣可以節省一些時間。
    大範圍轉移中,少傳一腳,往往就意味著能搶占先機,在對方還沒有到位之前控製足球,形成共識。
    伊斯梅爾來了一腳地麵長傳。
    然後……
    莫德裏奇出現在了他的傳球路徑中間,將足球攔截。
    “哦!拜仁後場出球失誤,直接把球傳給了莫德裏奇!”
    “人的名樹的影,莫德裏奇偷上癮!”
    “莫德裏奇出球,阿什利·揚套邊插上,薩尼奧爾疲於奔命。”
    “下底……回傳!”
    “莫德裏奇傳中球……伊斯梅爾拯救了自己,他把足球頂了出來。托尼剛剛就在他身後,一旦漏過去,大概率是一顆進球。”
    莫德裏奇在外圍準備停球,但發現巴拉克衝著自己來了,於是調整身位做好迎接撞擊的準備,然後被巴拉克撞倒在地。
    主裁判本來要響哨的,這是一個很有威脅的任意球位置。
    不過裏貝裏從一旁竄出來把足球帶入了禁區內,所以主裁判示意進攻有利。
    薩利跟著裏貝裏。
    裏貝裏突然變內切為下底。
    薩利再跟,但大腿一痛,倒在地上。
    砰!
    裏貝裏禁區內橫掃。
    球速太快了。
    倫辛根本不敢出來。
    足球滾到禁區後半截,托尼在盧西奧的糾纏下倒地,但依然不忘攻門。
    最終足球打在托尼大腿上彈入球門。
    “ga!四比一!”
    “盧卡·托尼搶點得手,完成帽子戲法!”
    “太強勢了!”
    “巴勒莫讓安聯球場成為了寂靜嶺!拜仁球迷發不出任何聲音來!”
    “裏貝裏和托尼聯手把拜仁球門打得稀碎!”
    “伊斯梅爾最終還是沒能彌補自己的失誤,他今天的表現很糟糕。”
    對此,伊斯梅爾隻想說p!
    他就覺得當時莫德裏奇的站位有些怪,但德米凱利斯非要讓他這麽傳。
    尼瑪!
    更加不幸的是,為了防守裏貝裏,薩利哈米季奇大腿拉傷,無法繼續比賽,傷退離場。
    而替補登場的則是近年來飽受傷病困擾的曾經的德國超新星代斯勒。
    後來人們用盤帶很像卡卡、傳球很像貝克漢姆來形容他。
    可惜他遭遇的不僅是身體上的傷病,還有抑鬱症,他也因此在2007年初早早宣布退役。
    第八十四分鍾,老道的紹爾為球隊贏得了一個位置不錯的任意球。
    他和巴拉克都站在足球旁邊,他們都是任意球高手。
    然而足球最終由代斯勒踢了出去,任意球直接破門。
    這是一個不錯的掩護。
    二比四!
    拜仁輸的總算不是那麽難看。
    兩顆球,下一場比賽也還有的追。
    第八十八分鍾,紹爾獲得遠射機會,打出一腳高質量世界波。
    而範德薩也終於體現了自己的價值,極限撲救,力保球門不失。
    第八十九分鍾,何天啟用馬斯切拉諾換下莫塔,拖延時間。
    安聯球場一片噓聲。
    馬加特也在場邊和瓜迪奧拉發生了衝突。
    考慮到瓜迪奧拉有朝別人吐口水的習慣,拜仁替補席上的球員不敢靠近。
    補時第二分鍾,拜仁獲得了一顆角球。
    馬加特專門把伊斯梅爾叫到了前麵去爭頂,如果能再拿下一顆進球,拜仁之後翻盤的機會就大了。
    砰!
    巴爾紮利頭球解圍。
    他的個頭沒有絕對優勢,但他也是勇猛這一卦的,彈跳也很不錯。
    迪馬利亞帶球推進,發起反擊,前麵一覽無餘。
    裏貝裏在左側呼應,且有意識的朝中路靠近。
    阿什利·揚緊隨其後。
    砰!
    迪馬利亞一腳弧線球橫傳,連線裏貝裏。
    這傳球質量很高,不是一般前鋒可以比的。
    範佩西要不你還是報我身份證號算了。
    裏貝裏單刀,降速。
    倫辛坐不住了,選擇早早出擊。
    結果裏貝裏直接一個撥球爆趟將他過掉,推射空門。
    “ga!五比二!”
    “巴勒莫在最後時刻再進一球!”
    “太可怕了!麵對皇馬和拜仁這樣的豪門接連打入五顆進球,全歐洲有比巴勒莫更猛烈的火力嗎?”
    “比賽結束!巴勒莫半隻腳踏入了歐冠四強!”
    “這年頭的意甲球隊,真的太強了,我相信很多人都想起了意甲的小世界杯時代……這是何其的相似!”
    ……
    《踢球者》“驗貨成功!托尼和裏貝裏聯手打入五顆進球,拜仁又喜又悲!”
    《圖片報》“三球一助,托尼無所不能,榮膺全場最佳!兩球兩助,裏貝裏大殺四方,征服安聯球場!”
    《德轉》“裏貝裏和盧卡·托尼的身價超越舍甫琴科和亨利,躋身五千萬歐先生!”
    《法國足球》“裏貝裏成為法國現役球員中身價最高球員!”
    《羅馬體育報》“盧卡·托尼成為意大利現役球員中身價最高球員!”
    德國媒體簡直快要瘋了。
    他們已經不在乎拜仁的歐冠成績到底如何了。
    因為一旦拜仁完成重建,那拿的可就不是一個兩個歐冠了!
    不是一個,不是兩個,不是三個,不是四個,不是五個……
    詹姆斯???
    現在的五千萬歐先生,放在十年後就是億元先生,放在二十年後就是兩億歐元先生。
    是足壇最頂級的身價。
    目前為止,當前身價仍然處在五千萬歐俱樂部的成員有且僅有羅納爾迪尼奧、舍甫琴科跟亨利。
    接下來就是三千八百萬至三千五百萬歐左右的蘭帕德、托蒂、埃辛、埃托奧、範尼、魯尼、巴拉克等人。
    但巴勒莫這邊,五千萬歐頂級身價的有托尼、裏貝裏。
    維迪奇估計也差的不遠。
    莫德裏奇雖然沒人要,可一旦發生交易,價格比四千萬歐隻高不低。
    屬於那種別人舍不得買、何天啟也舍不得賣的雙向奔赴。
    另外德轉身價和實際交易價格還有相當大的出入。
    這和球員的年齡、所剩合同長度、薪資等都有關係。
    巴勒莫的球員,交易價格幾乎會高於身價。
    而德轉上其他身價排名前十的球員,交易價格普遍會低於身價。
    但德國媒體可管不了這麽多了,他們現在對拜仁就一個要求,買他買他買他!
    “我從未見過像托尼這麽完美的中鋒!”
    “拜仁一定要得到他,一個頂尖中鋒,比十個皮薩羅、馬凱這樣的優秀前鋒都更加重要!”
    “以前不知道拜仁這幾年為什麽總是差了一點。現在發現,原來在配置上真的還不夠頂尖!”
    “皮薩羅和馬凱上限也就是歐冠八強、四強了。拿下托尼,我們才真正有冠軍級別的競爭力。”
    “而且搞不好在托尼的激活下,皮薩羅和馬凱反而能發揮的更好。大中鋒是有升華隊友的作用的。”
    在拜仁的論壇,人們瘋狂討論引進托尼和裏貝裏的可能。
    甚至把配套的陣型、戰術都想好了。
    “澤·羅伯托一直沒打出來,裏貝裏來了正好可以把左路打造成拜仁專屬走廊!”
    “拜仁可以借鑒何天啟對左路的打造,拉姆本身也具備極強的進攻能力,和裏貝裏相輔相成。”
    “巴拉克不是一直拒絕和球隊續約,想要去切爾西嗎?如果他真的去了,那托尼和裏貝裏就一定要拿下!”
    “有托尼和裏貝裏,就完全不需要中場了,換了能給直塞球的就行。你看莫德裏奇都能在巴勒莫混的風生水起,不懂球的還以為他和巴拉克、蘭帕德是同一檔的球員呢。”
    “隻要有這兩個前場核心,拜仁的重建搞不好能在一年之內完成。最多兩年,就能衝擊歐冠冠軍!”
    一時間,大家幫拜仁安排好了一切,你仁隻管給錢就是了。
    按理說,拜仁應該對這種謠言進行製止,畢竟賽季還沒結束,他們歐冠也還沒有徹底出局。
    然而貝肯鮑爾卻在公開場合表示球隊確實有認真考慮過網友的意見,並稱讚托尼和裏貝裏是現階段同位置最優秀的球員。
    這其實是在給巴拉克施壓,或者說誘惑他。
    你說在球隊看不到拿歐冠的希望,看不到雄心壯誌,那球隊就引進世界上最好的中鋒和左邊鋒,強化陣容。
    如果這都留不住你,是否能說明這一切不過是你的說辭,你之所以鐵了心要去切爾西,這隻是因為他們給你開出的天價薪資?
    這就有點把巴拉克架在火上烤的意思了。
    因為如果拜仁真的引進托尼和裏貝裏,巴拉克又要考慮新的問題,那就是……戰術地位!
    現在的巴拉克,戰術地位隊內第一,球權、射門權、指揮權、點球權應有盡有。
    但裏貝裏和托尼……看看他們在巴勒莫的待遇就知道了。
    兩人是第一二點球手,裏貝裏還可以開角球和任意球。
    在中前場的戰術地位也高居一二。
    托尼頻繁回撤,拿走的不就是中場的控球權嗎?
    裏貝裏更是擁有絕對的球權。
    巴勒莫的中場核心莫德裏奇本質上就是個打下手的,根據兩位大佬的需要端茶倒水,而且還需要參與到防守中去,場均跑動也非常高,妥妥的藍領球員。
    巴拉克怎麽會允許自己下賤到那個程度?
    莫德裏奇???
    隨著巴拉克持續拒絕續約,拜仁高層魯梅尼格公開表示球隊不會再和巴拉克談續約了。
    負責續約的赫內斯並未澄清。
    這樣意味著巴拉克的拜仁生涯進入了倒計時。
    要是換成一個月前,拜仁球迷肯定意見很大,甚至要怒噴高層。
    但現在,球迷的意見被分流了。
    大家居然認為隻要裏貝裏和托尼能來,巴拉克走了似乎也可以!
    這樣的態度,顯然有利於拜仁內部已經開展的“光速重建企劃”。
    ……
    三月二十六日、四月二日,巴勒莫分別迎來了兩場意甲。
    對手是特雷維索和阿斯科利。
    一平一勝。
    在瓜迪奧拉帶隊迎來一波輸球後,回到了何天啟手中的巴勒莫已經拿下了意甲九連勝以及十一場聯賽不敗。
    四月五日,歐冠四分之一決賽次回合。
    拜仁做客西西裏島,挑戰巴勒莫。
    相比起上一場比賽,拜仁調整了左右邊前衛和左後衛
    皮薩羅、馬凱
    施魏因施泰格、巴拉克、代斯勒
    德米凱利斯
    利紮拉祖、盧西奧、伊斯梅爾、薩尼奧爾
    倫辛
    ——
    而巴勒莫這邊,也有較大變動
    裏貝裏、米多、維亞納
    莫德裏奇、莫塔、馬斯切拉諾
    格羅索、維迪奇、巴爾紮利、瓦倫西亞
    範德薩
    ——
    這套陣容的主要目的就是,上半場讓米多和維亞納盡情表演。
    這段時間,拜仁對翻盤還心存幻想,有可能會動用比較激進的防守與拚搶。
    容易導致球員受傷。
    而隨著時間流逝,隻要比分沒有太大的變動,下半場他們估計也就認命了,那時候再回歸球隊常規戰術。
    米多所以我們
    維亞納隻是耗材?
    【p提前預言,九子奪嫡的英格蘭是真正的金牌得主,簡稱“九英真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