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 沉魚落雁多薄命,閉月羞花命苛責
字數:6301 加入書籤
霓裳見他匆忙辯解的模樣,不禁嗬嗬一笑,隨即湊近他耳邊輕聲說道“既然夫君你心中坦坦蕩蕩,那又何須如此緊張呢,更何況就算夫君你真的再領回家幾名女子,妾身也隻能被迫接受呀,畢竟夫君就是家裏的天,妾身一個弱女子又哪敢埋怨夫君呢”。
隨後,再次麵相二女微笑說道“原來是二公主與十七公主殿下駕到,小女子百花霓裳見過二位公主,二位公主有禮了”。
隨即,就見諸葛婉瑩同樣欠身行禮,言辭溫婉道“霓裳姑娘氣質高雅,身姿如蘭,宛若天仙下凡般貌美無雙,果真是非凡之人。而王爺身邊的女子,果然各個都與眾不同。霓裳姑娘切勿多禮,既然今後大家都是一家人,大家便以姐妹相稱即可,如此也顯得親近些”。
小丫頭諸葛慧蘭則是歡快地跑到霓裳身邊,滿臉羨慕之色,讚歎道“哇~霓裳姐姐你長的好漂亮呀,人家從小到大還從未見過像霓裳姐姐這樣的貌美之人呢。簡直就是沉魚落雁之姿,閉月羞花之貌”。
王春峰聽後,心中得意的同時也有些驚奇,因為小丫頭說的這兩句成語在他之前世界也是有的,並且還都是有典故的。所謂“沉魚”講的是西施浣紗的故事,意思就是說西施在河邊洗衣服的時候,河裏的魚兒見到其美貌後,都忘記了遊動,漸漸沉入水底,所以得名沉魚西施。正所謂
溪水潺潺映玉顏,西施浣紗景若仙。
輕紗曼舞隨風轉,笑語盈盈映日邊。
魚沉雁落驚芳豔,花羞月隱歎嬌嫣。
千秋佳話傳萬古,浣紗美女永流傳。
而“落雁”,則是指的昭君出塞的故事。說的是在西漢時期,曾在漢元帝繼任期間,常年與匈奴交兵,漢朝邊界不得安寧。而漢元帝為安撫北匈奴,讓邊境百姓得以安寧,便選定了王嬙,王昭君與匈奴的一位單於結婚。王昭君名嬙,字昭君。至於她第一任老公到底是哪位單於王春峰自己也記不清楚了。反正其目的就是想要讓兩國罷兵言和,結束戰爭。直到後來她第一任老公死後,她又按照匈奴規矩嫁給了她老公的長子。
而就在王昭君前往匈奴領地,準備成婚的途中,隻見有一排大雁從她上方飛了過去,準備南下過冬。而那領頭的大雁大概是一隻跟王春峰一樣的老色批,原本正在天上飛著呢,卻突然看見了王昭君出塞的隊伍,立刻被王昭君那天人之姿給吸引了,並且看的癡呆入迷了,結果忘記了揮舞翅膀,整個鳥身子失去了空氣動力,導致其從天上掉了下來。而這便是“落雁”一說的由來。正所謂
落雁沉俯美猶誇,昭君出塞走天涯。
黃沙漫漫遮烈日,胡風瑟瑟卷飛沙。
離鄉背井心不悔,為國和番誌可嘉。
青史留名傳萬古,千秋萬代頌芳華。
而“閉月”是講述的貂蟬拜月的故事,隻不過無論是貂蟬,還是閉月的傳說,曆史皆無確切記載,而貂蟬也隻是在元代改編的三國誌中出現的人物而已,並且在原版陳壽三國誌中也並無記錄。所以四大美女中的貂蟬和其傳說大概率是杜撰出來的。而王春峰對於這種並無確切記載的事情一般不怎麽感興趣,所以關於貂蟬也了解不多,而這閉月的說法,根據王春峰的猜想,大概率是因為貂蟬太過貌美,所以在焚香禱告之際就連月亮在其麵前都顯得有些自卑,從而遮住了自己的月光。當然,這隻是王春峰的個人猜想,畢竟這種事原本就是假的,那不論何人都可以二次杜撰一下。至於貂蟬,王春峰也並無詩句附送。
而最後的“羞花”講的則是楊玉環貴妃醉酒的故事。說的是在唐朝玄宗李隆基時期,有一名氏族美貌女子名為楊玉環,初嫁李琩為妻,可後來卻是跟李琩離婚了,並且奉命出家當了尼姑。隻不過這楊玉環出家沒多久就被下令還俗,並且還被李隆基接入宮中一下子成了貴妃。按照王春峰的估計肯定是李隆基那老小子眼見楊玉環貌美,於是便動起了歪心思,想要把自己兒媳婦楊玉環據為己有。於是才導演了所謂的出家還俗的戲碼。
而楊玉環被接入宮中封為貴妃後,卻是深得李隆基喜愛。一次,楊貴妃多飲了些酒,整個人更是帶著三分醉意和七分嫵媚遊逛花園,雖然此時正值百花盛開,卻並無一朵能夠與楊玉環媲美。而那院中的花朵一看楊貴妃如此美貌,竟然比自己這正兒八經的花朵還漂亮,自然是鬱悶不已。所以那些花朵盡皆一時自卑,紛紛低頭垂腰,不好意思將花朵顯露出來與楊貴妃相比。所以便有了這“羞花”的說法。意思是鮮豔的花朵見了她的美貌後都羞愧的不敢抬頭。
而這故事傳說雖美,可楊玉環的結局卻是悲慘的,最終在安史之亂時期被李隆基殘忍的勒死在佛堂中,為其不貞付出了代價。正所謂
傾國傾城貌勝仙,楊妃玉環舞翩躚。
霓裳羽衣曲中醉,華清池畔影嬋娟。
君王恩寵夢中迷,紅顏薄命惹人潸。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馬嵬坡下香魂斷,長恨歌中淚漣漣。
而之前世界的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典故便是如此。隻不過這還真應了自古紅顏多薄命這句話,四大美人各個都能流傳千古,隻不過每個人的結局好像都挺悲慘,西施最後被人縛石沉湖而死。而根據小說中來看,貂蟬的結局大概也不好,在呂布死後,貂蟬卻也殉情了,而呂布正妻嚴氏都沒她這樣的真摯的情感。王昭君雖然並未慘死,可終其一生都是在匈奴的土地上度過的,遠離家鄉,並且當初也是被當作和親的犧牲品而送去的,當然了,還有匈奴那跟中原截然不同的民族規矩,這些對王昭君來說都是巨大的挑戰。至於楊玉環的結局大家也都耳熟能詳了。所以四大美女盡皆淒苦。
自古紅顏多薄命,芳華絕代惹人憐。
傾城傾國猶勝玉,花容月貌賽天仙。
奈何世事難料盡,紅顏易斷情難全。
香消玉殞命多舛,空留餘恨負人間。
淚灑紅塵夢已斷,往事如煙化雲蹁。
鏡花水月空杯影,芳華易碎夢不還。
青絲成雪情難續,歲月匆匆映衰顏。
紅顏薄命誰人曉,徒留悲歌駐世間。
玉骨冰肌魂永訣,香魄一縷繞心田。
縱使千秋傳佳話,難掩蒼苒淚漣漣。
想到這裏,王春峰也不由得暗自歎氣,雖然之前世界的四大美女他還略知一二,可當前世界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典故他卻是不知,看來自己得找個機會好好了解一下當前世界的古代曆史了,想來在這個起源世界裏的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同樣也是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傳奇故事吧。雖然他此時心中充滿求知欲,可當下卻是無人可問,畢竟關於美女這種事還是不要詢問自己老婆的好,免得打翻了她們的醋壇子。
而旁邊的霓裳聽對麵兩位公主稱讚之詞,心中同樣歡喜不已,畢竟女子天生愛美,能夠得到其她女子的承認,則是一個女人最自豪的事情,尤其還是以自己男人麵前被人稱讚貌美,更是女子無法拒絕的巨大誘惑,而霓裳同樣是女人,所以也不能免俗。緊接著,就見她滿臉笑意的摸了摸小丫頭諸葛蕙蘭的俏臉,溫柔的說道“慧蘭妹妹同樣生的花容月貌呀,待將來長大了,定然也是個傾國傾城的大美人兒呢”!
待眾人一番客套後,才攜手進入港口。而幾個女人則是立刻吩咐周圍士兵將攜帶的物品搬運上船。康總元卻是來到王春峰身邊拱手道“敢問王爺是否立刻提審仁懷熹和玉薔薇”?
王春峰想了想之後,擺手道“先去把仁懷熹帶過來”。
不一會,隻見兩名親衛一左一右的架著一名頭發淩亂,衣衫也是多處破損的中年漢子來到廳中,而對方雖然身為階下囚,可身上那股倔強的氣勢卻是絲毫不減。畢竟對方曾經也是統領數百萬兵馬的大人物,若是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來說,對方就是周國三大戰區之一的西北戰區總司令員,統領整個西北地區不論是城防軍還是邊境軍亦或者是後勤後備軍,這上千萬的兵卒盡皆在其麾下任職,而其曾經曆過的戰爭自然也是數不勝數,所以身上有此氣勢倒也不奇怪。就好比此時的王春峰自己,若是讓尋常人來看的話,他身上的氣勢卻要比這仁懷熹更加威嚴。隻不過王春峰因為尚且年輕的關係,所以在麵相上還帶著三分稚氣,不夠唬人罷了。
而對方倒是也坦然的很,滿臉平靜的拱手道“敗軍之將仁懷熹拜見鎮海王”。
旁邊親衛見他身為階下囚竟還如此不卑不亢,卻是有些不滿意了,怒哼道“大膽賊子,麵見王爺還不下跪,真是找打”。
而對方卻是不理會那親衛,依然挺胸抬頭的傲立當場,直視王春峰,仿佛他就是來此做客的使節一般,完全沒有身為階下囚的覺悟。
王春峰卻也並不在乎,擺擺手道“不得無禮,仁統帥乃是統領百萬大軍的人中龍鳳,又豈能被爾等威脅”。
隨後,緩步上前親手打開對方雙手的鎖鏈笑道“仁統帥,若是不棄,咱們坐下聊聊喝杯茶可好”。
對方卻是不為所動,依然負手而立,直言道“鎮海王文采天下無雙,口才更是無人能敵,在下也明白鎮海王心中做何盤算。不過在下世受國恩,萬萬不敢做出任何背叛周國之事,若是鎮海王想要讓在下歸降海濱國,那在下勸鎮海王還是不要多費唇舌了。無論如何,在下絕不可能背叛周國。所以鎮海王要殺要剮就請盡管來吧,在下既然技不如人,那也無怨無悔。能為了周國而死,在下也此生無憾了”。
王春峰聽後,頓時明白這家夥是個死硬的守舊派,普通方法估計絕對難以勸服他。隨後,微微一笑道“仁統帥這話就見外了,本王與仁統帥一見如故,心中自是歡喜的緊,若是仁統帥不願歸降海濱國,那本王自然也不會強求。正所謂千金易得,知音難覓,本王也隻是想要跟仁統帥交個朋友而已,也請仁統帥能夠暫時放下國家爭端,畢竟大家為國效力皆屬無奈,可能夠覓的一知音才是人生之幸事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對方聽他這麽說,點點頭道“承蒙鎮海王不棄,那在下就恭敬不如從命了。不過咱們先說好,王爺若是想要以此為據來勸降在下,那就請恕在下無禮告辭了”。
王春峰聽後不由得一愣。說老實話,他還真是這麽打算的,卻不想對方則是率先打預防針了。隻能無奈拱手,笑道“好!那本王就隻談國事家事天下事,絕不再提勸降之事。仁統帥請”。
待二人坐定後,王春峰率先說道“本王與仁統帥雖然之前在戰場上數次交鋒,卻從未會麵,而仁統帥能夠運籌於帷幄之中,掌控全局,本王欽佩不已。咱們雖然未見,卻也神交已久。若是仁統帥不棄,咱們便以兄弟相稱可好,仁統帥年長我幾歲,我便稱呼一聲仁兄吧”。
“謝王爺抬愛了,在下身為階下囚又豈敢高攀王爺萬盛之尊”。隻聽仁懷熹拱手說道。
王春峰則是搖了搖頭,擺手道“仁兄可莫要如此說話,正所謂勝敗乃兵家常事,一時的失敗也並不能說明什麽,或許將來有一天在下也會成為仁兄的階下囚呢。而仁兄如此推諉莫不是覺得在下乃是化外蠻夷之人,從而看不上在下”?
對方聽他都這麽說了,隻得拱手道“王爺如此抬愛,在下不勝惶恐。承蒙王爺不棄,那在下就卻之不恭了”。
王春峰聽後哈哈笑道“如此甚好,今日結識仁兄實乃人生之幸事,待晚間本王定然要與仁兄痛飲三百杯,不醉不歸。對了仁兄,本王心裏一直有幾個疑惑,若是可以的話,還望仁兄替本王解惑。還記得當初我海濱國部隊最初進入車國境內之時卻是被仁兄你壓製的節節後退,隻不過當我軍退守車國邊界後卻是不知仁兄為何沒有再繼續進攻,而是選擇隔城對峙起來了呢。相信憑借仁兄當時的情報能力,也能夠獲知我軍兵力不足的劣勢,若是仁兄他日選擇全軍猛攻的話,那我軍定然難以堅守,恐怕隻能選擇退回北洲了”。
對方聽後,卻是無奈歎了口氣,也不著急回答,而是反問道“在下心中也有一個疑惑,還請王爺如實告知。當時海濱國部隊初入車國之時,王爺是不是並未身臨前線,而是等到海濱國部隊頹勢明顯,然後選擇偷襲我軍花鎮之時,王爺才來到的前線戰場”。
王春峰聽後倒也不瞞他,畢竟現在這種時候勝負已定,就是大家坐下來討論往昔戰局,尋找自身不足的時候。點點頭道“仁兄說的不錯,本王之前確實因為一些事情耽擱了一段時間,直到後來聽說我軍節節敗退後才匆忙趕回”。
對方聽後卻是無奈搖頭道“哎,天意啊。隻可惜當初太過保守,如若不然我軍也不會敗的如此狼狽”。
喜歡春風玉露請大家收藏:()春風玉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