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車隊入境

字數:3725   加入書籤

A+A-




    王炳文雖然不太了解陸離在朝廷中的具體背景,但是僅從陸離平時的一些行事作風中,他也能猜出陸離的背景不淺,所以他並不覺朝廷會為陸離帶來多大的麻煩。
    可是當他翻閱完手中的公文後,他的表情頓時就呆住了,隨著他的眼皮抖動了幾下後,這才漸漸的回過神來。
    “朝廷要來兗州調查咱們與兗州軍衝突一事?這……這……”
    王炳文想說的是,這是不是大人在朝廷的背景倒台了,可是話到了嘴邊,他卻沒敢說出口。
    “這就怕了?”
    說實話王炳文確實是為陸離有一些擔心的,可是在他看到陸離正拿著一根滋滋冒油的烤肉胡吃海塞時,他又覺得事情可能並沒有自己想的那麽糟糕。
    “咱們與兗州軍的那一次衝突可大可小啊,若是朝廷當真下定決心追究下來,咱們濟陰軍可並不占理啊。”
    “你知道何為道理嗎?”
    “新軍北上畢竟沒有兵部的調令啊。”
    “我的王大人啊,在廟堂之爭裏,道理可並不是寫在聖賢書中的那些內容,更不是靠著紅口白牙去據理力爭的,何為道理?在我濟陰郡鋼刀快馬是道理,強弓硬弩是道理,高牆堅壁同樣也是道理,那麽你說他們現在憑什麽和本官講道理?!”
    “這……”
    “朋友來了有好酒,惡人來了有強弓,通知城門守軍,咱們開門迎客!”
    隨著陸離的手令被送到了城門處後,城門軍便立刻派出去哨騎搜索起了這隊人馬。
    由於濟陰郡的商道被兗州刺史府從外圍封鎖住了,所以每日濟陰郡往來的車馬並不算多。
    就在陸離的手令送至城門軍的次日清晨,朝廷的車馬就已經浩浩蕩蕩的出現在了濟陰郡城郊的驛站了。
    在前文書中說過,由於濟陰郡已經不受兗州刺史府的節製了,所以這一次朝廷派往兗州查案的隊伍一共分成了兩撥。
    一撥是由兵部尚書項充親自帶隊的人馬,他們去的是兗州刺史府。
    而另一撥人就是由刑部左侍郎遊宏遠帶領的隊伍了,也正是出現在濟陰城外的這一隊車馬。
    ……
    當哨騎將朝廷車隊入境的消息,送回到郡守府的時候,陸離正在小青竹的伺候下享用著自己的早飯。
    對於朝廷車隊入境一事,他隻是回答了一句“知道了”,便再也沒有下文了。
    直到聽到哨騎說出了朝廷車馬的數量不下二三十輛後,陸離這才微微皺起了眉頭,不過他仍然沒有做出過多的安排。
    “公子,按照時間推算,用不了兩個時辰朝廷的車馬就將入城了,您不安派人去城外迎接一下嗎?他們畢竟是朝廷派來的欽差啊。”
    見到陸離這一臉無所謂的樣子後,小青竹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聞言,陸離放下碗筷,瞥了一眼自己的小丫鬟後,才慵懶的說道,“不錯,有長進,現在都學會官場這套人情世故了嘛。”
    “嘿嘿,都是公子教的好。”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青竹跟著陸離身邊久了以後,就連臉皮也都學著陸離開始變厚了。
    “他們可不是本公子請來做客的,而是來調查本公子的,你覺得你家公子難道還要親自出城迎接他們一番嗎?”
    “這倒也是,隻是他們萬一覺得在濟陰郡受到了怠慢,回到京城說公子的壞話怎麽辦?”
    “放心吧,就算本公子對他們卑躬屈膝,他們返京以後照樣不會為我說好話的。”
    “這……”
    在看到陸離這副理所當然的模樣後,小青竹頓時不知道該說些什麽了。
    “哦對了,悟善那邊弄得怎麽樣了?”
    就在濟陰郡因為新稅法之事鬧得沸沸揚揚之際,悟善也已經將小川河的墨家工坊,逐步的遷移到了濟陰郡。
    除了那台墨家神器是青銅所鑄導致自身太重,運輸起來不太方便以外,其餘的物品幾乎已經全部遷移來的濟陰城。
    為了這些東西能夠順利穿過兗州的轄地進入到濟陰,陸離甚至還讓濟陰軍在濟陰郡邊境鬧出了不小的動靜,來牽扯了一波兗州刺史府的注意力。
    “公子您就放心吧,這次要建造的工坊雖然有很多,但是現在咱們濟陰郡最不缺的就是青壯勞工了,王大人已經從築城的勞工中,抽調了一批最好的勞工送過去了,估計用不了幾天時間,那些工坊便能全部建造完成了。”
    “一會你去通知張二河一聲,讓他多增派一些人手過去盯著,工坊修建之事不能出現半點差錯。”
    ……
    濟陰城外。
    當濟陰城的輪廓出現在這群朝廷官員們的視野中時,隊伍裏的所有人全都被眼前的景象所震驚到了。
    此時他們的車馬雖然還離著城門有一段距離,但是他們已經能看清楚遠處濟陰城的壯觀景象了。
    濟陰城外搭建滿了密密麻麻的帳篷,有無數老幼的身影穿梭其中。
    而遠處的城牆上,更有著數不清的青壯勞工在喊著號子熱火朝天的築城。
    在這群朝廷官員們的眼中,麵前的整個濟陰城就像是一個熱鬧的巨大工地。
    “這……這是什麽情況?”
    一名兵部主事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後,一臉不可置信的詢問著身旁的同僚。
    “他們這是在修築城池吧?”
    若他們眼前的景象隻是單純的修繕城池,他們興許還不會如此的震驚。
    問題是濟陰城的城牆高度,目測都已經超過了朝歌城了。
    要知道朝歌城可是帝國內的第一雄城,單是為修築這座巨城,就前後用了不下五十年的時間。
    而眼前的濟陰城牆居然修築得比朝歌城的還要高大,不說這是一項多麽浩大的工程,隻是這築城的花費就將是一筆天文數字了。
    “哇,這是在修建新城嗎?”
    就在這群刑部官員們還在為眼前的景象驚歎時,一個悅耳的女聲突然從他們身後傳了過來。
    說話之人,正是與刑部官員們同行的李家二小姐李嫣了。
    喜歡從邊軍走出來的悍卒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從邊軍走出來的悍卒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