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

字數:3853   加入書籤

A+A-




    一聽到趙廣說不是自己的身體恢複了,趙拓撲通一聲就跪了下來,豆大的汗珠瞬間就打濕了他的後背。

    “屬下罪該萬死。”

    既然趙廣已經說問題不是出現在他自己的身體上,那隻能說明問題是出在趙拓這邊了。

    正是因為趙拓知道李沛兒懷孕意味著什麽,所以他才會顯得如此緊張。

    可是他在反複思考過後,卻又沒想通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裏。

    “起來吧,朕知道肯定不是天刃出了問題,朕隻是想弄清楚她是如何懷孕的罷了。”

    “皇貴妃娘娘深居簡出,她的寢宮更是幾乎沒有外人進出,除了陛下特許的李嫣以外,外人是不可能進入娘娘的寢宮的。”

    “李嫣?”

    聞言,趙廣低聲喃喃了一句。

    “可是娘娘的妹妹是個女子啊,這怎麽也不該會是她……她吧……”

    說到這裏時,趙拓都被自己的猜測給尷尬的說不下去了。

    “事已至此,想必沛兒懷孕的事情已經瞞不住了,用不了多久,這件事情就會傳到那些有心人的耳朵裏了,這些一生都在鑽研權謀的百官們,恐怕又要生出一些不該有的心思了……”

    說話間,趙廣不住的揉著自己的太陽穴。

    “是屬下辦差不力,請陛下責罰。”

    “好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你就先去幫著朕查清楚這件事情的始末吧。”

    說罷,趙廣在無奈的歎了一口氣後,便擺了擺手,打發走了趙拓。

    其實趙廣找來趙拓詢問也並非是一無所獲,此刻他至少能確定孩子是自己的了,隻是要如何處理這個孩子,就讓趙廣一下子犯了難。

    按理說皇城深宮最是藏汙納垢,宮裏一直都有一些處理女子腹中胎兒的秘法。

    隻不過先不說虎毒尚且不食子,單是這個孩子若是無緣無故的沒了,隴右李家的反應,就不是現在風雲飄搖的帝國能夠應付的了。

    所以此時趙廣不僅不能狠心拿掉這個孩子,還要不遺餘力的去保住這個孩子。

    現在趙廣唯一能破局的方法,可能就是去祖宗靈牌前祈禱,李沛兒腹中的孩子是個女嬰了。

    ……

    李沛兒懷孕的消息正如趙廣所預料的那般,在外界傳播的很快,還未等到宮中的除夕宴徹底散席,這個消息就已經在京城上層圈子裏,擴散的人盡皆知了。

    對於這個消息各方的勢力態度各不相同,其中最不願意見到這個孩子出世的並不是霍皇後的娘家霍家,而是帝國一眾頂級的門閥世家。

    這個其實也很好理解,作為帝國中勢力最為龐大的門閥世家群體,大家的實力都是在伯仲之間的。

    若是此時讓隴右李氏借此上位,扶持出一個傀儡皇帝,那麽原本五姓七望之間的實力平衡,就要被徹底打破了,這就像戰國七雄時期,沒有哪個國家希望秦國一家獨大一樣。

    而此時位於這場風暴正中心的霍家,反而卻並沒有著急做出任何的反應。

    當霍皇後的父親右相霍剛收到這個消息時,他正在與家人吃著年夜飯,得知消息後他僅僅是稍微一愣,隨後便放下了手中碗筷沉默了一會,當他再次拿起碗筷時,他的神情已經恢複如初了。

    最後一個群體便是最讓趙廣頭疼的那群官員了,這些人不出意外的都在李沛兒懷孕之事中動起了歪心思。

    對於這群潛心鑽營的官員們,自然會借助這個機會向隴右李家提前示好,來為自己將來的仕途鋪路,預留出一條後路。

    一時間京城中人心浮動,李沛兒懷孕之事可以說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就連那些早已被趙廣圈禁起來的藩王們,都想著妄圖借助支持李家,來為自己重新贏回封地了。

    ……

    就當京城權貴們人人都懷著自己的小心思,為家族盤算著接下來的計劃時,帝國的西部梁州,也同樣在上演了一場足以影響帝國走勢的變故。

    自從梁州鬧出民變以來,梁州地界就再也沒有太平過。

    當初為了平息梁州叛亂,朝廷不惜派了征南將軍桓溫親自領兵平亂。

    起初朝廷百官都以為,對於帝**來說,平息一場農民叛亂,乃是一件手到擒來的事情。

    很多官員甚至不惜花費重金多方疏通關係,將家族子弟塞進桓溫的大軍之中撈取軍功。

    可是平叛大軍的首戰就在叛軍手下吃了大虧,直到桓溫的大軍接連受挫以後,眾人才後知後覺,這場梁州民變可能並不像表麵上這麽簡單。

    原因無他,因為亂民的大軍中出現了數量不少的鐵騎。

    而對於戰馬稀少的帝國來說,一支亂民隊伍是不可能擁有這麽多騎兵的,換句話說,亂民的身後是有勢力在支持他們的。

    直到秦王趙烈在梁州之西的秦州起兵叛亂以後,朝中百官們才醒悟,梁州叛軍身後居然是秦王在扶持的。

    而這次民亂之所以這麽難以平定,並非都是因為秦王趙烈支持,而是亂民匪首裴慶之趁著梁州民怨四起之際,成立了一個叫做天理教的邪教。

    這個邪教借助梁州饑荒,提出了打鄉紳分土地的教義,一時間蠱惑了無數百姓加入。

    天理教教眾半民半匪就隱藏在普通百姓之中,這才讓平亂大軍有力無處使,遲遲不能將其徹底剿滅。

    可是亂民大軍終究隻是亂民大軍,在桓溫穩住陣腳以後很快就將叛軍主力打得節節敗退。

    桓溫在獲得了益州三萬守軍增兵後,甚至一度差點將亂民大軍主力全殲於劍閣山下。

    隻可惜梁州地形複雜,最終桓溫還是讓這夥亂民逃進了茫茫大山之中。

    ……

    劍閣山深處,亂軍軍營。

    這是一處位於劍閣山腹地的天理教聚集點,自從亂軍敗於桓溫之手後,裴慶之就帶領著嫡係教眾退守到了這裏。

    這處聚集點雖然位置偏僻物資短缺,但是卻生活著不下五六萬的天理教教眾。

    除夕夜即便是身處於大山深處的亂民大軍,依然在張燈結彩的迎接著新年。

    這裏的條件雖然簡陋,但是卻仍然處處都彰顯著新年的喜慶氛圍。(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