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譚震同學,你一定要回來呀!
字數:5708 加入書籤
雖然紗田枝子沒有菜子小姐那樣對錢看的太重。
但是金錢的魔力無疑是巨大的。
尤其是在物價高昂的東京都,沒有錢可以說是寸步難行!
再加上她隻有高中文憑,想找一個好的工作比登天還難。
這也是她為什麽要出來做“接待員”工作的原因。
沙田枝子水汪汪的眼睛看著譚震,眼神透露的情意令一旁的菜子小姐心裏酸溜溜的。
這個男人本該屬於她的,可是卻陰差陽錯的找到了自己的妹妹。
這讓她的內心很是失落。
不過,她也知道,譚震打心眼裏是瞧不上她的。
這也是她把自己妹妹推薦給譚震的原因。
沙田菜子的表情被一旁的文智林看在眼裏,雖然他的心裏對譚震有些嫉妒。
不過對風流成性的文智林來說,沙田菜子就是他生命中的一個過客。
說白了,就是各取所需而已!
他更在意的是此次日本之行的收獲,確切的說是股市的收益。
雖然他沒有譚震投入的那麽多,但是公司目前的大股東是他。
他一個人便占了公司將近7成的股份。
按照股份分紅,他這次將從中獲取一個多億美金的收益。
一個多億呀!按1985年內地官方一美元兌換2.93元人民幣的價格,折合人民幣可是四五億。
就這還是官方匯率價,要是按黑市的價格兌換,最少也得是一美元兌換6元人民幣以上,甚至更多…
想想他文智林從十幾歲開始出來闖蕩。
幾十年的拚搏,好不容易才攢下偌大的家業,資產也是堪堪過億,但真正拿的出手的恐怕也不過數千萬。
這次的日本之行,可算是讓他開了眼。
與累死累活的實業相比,股市金融的魅力實在太大了。
怪不得有那麽多人為之瘋狂!
從3月份的布局,到現在的收益,短短幾個月功夫,就實現了他資產翻幾番的夢想。
這可是夠他拚搏一輩子的錢了!
他從心底裏感激譚震,正是這個稚嫩的弱冠少年給了他偌大的信心,實現了他畢生的夢想。
如果說在港島的股市操作他還隻是覺得譚震運氣爆棚的話。
在風雲變幻的東京股市,譚震的運籌帷幄、處變不驚算是徹底把他折服了。
他心裏也暗暗慶幸,要知道當時股市的跌宕起伏也讓他備受煎熬。
看著電子屏幕不斷變綠的數字,好幾次他都動了自己親自上場的念頭。
畢竟他是大股東嘛!
也幸好他最終還是忍住了心中的雜念。
如果真的換成他來操作的話,估計結果就會和外麵那些瘋狂的日本股民一樣,最終一無所獲,慘淡而歸。
這次的股市博弈毫無疑問譚震是個大贏家。
9000萬美元的股票,變成了3.6億美元。
公司的6500萬美元也變成了2.6億美金,加起來就是6.2億美元。
不過因為譚震和文智林不是日本居民,他們在股市的收益除了要收取0.3%的交易稅以外,還要征收20%的高昂個稅。
光個稅就收了譚震1.24億美元,算是給東瀛政府留下的“買路錢”!
這下七算八算的一番折騰,到手的也就不到5億美元的資金了。
譚震和文智林兩個人商量了以後,決定把剩下的這些錢全部轉移到港島。
譚震的2.8億美元他是要在港島開公司用的。
他還是存進了日本住友銀行的賬戶,到時直接去住友銀行港島分行支取就行了。
菜子小姐是住友銀行的對口接待員,這麽一大筆資金的轉入,想必她的業績提成也會不少。
譚震把股票脫手以後,太田地產的股價依然還在上漲。
但是這已經跟譚震他們沒有任何關係了。
股市最忌諱的就是貪婪。
而貪婪最後的結局一般注定不會很好,甚至可能會很悲催。
適可而止是最好的結果!
他們一身輕鬆的走出了證券交易大廳,開始享受屬於他們的歡樂時光。
看看時間,轉眼間來東瀛已經一個多星期了。
他隻請了半個月的假,眼看著馬上就要到期了。
他決定給楊樹打個電話,跟他溝通一下。
畢竟他還要去港島,很可能會超假,還是事先打個招呼比較好。
回到酒店,他用酒店的電話撥打了學校的電話,又經過重重轉接,終於轉到了楊樹的辦公室。
楊樹也是有點納悶,居然有來自東瀛的越洋電話找他。
可是他絞盡腦汁想了半天,都沒有想起到底有哪位親戚和朋友在東瀛。
哎,不管了,還是接了電話,看看到底是何方神聖吧?
“喂…哪位?”他拿起了電話。
“摩西摩西…請問你是燕大的楊樹先生嗎?”
譚震捏著鼻子,強忍住笑,故意對著話筒說道。
“是的,我就是!請問你是…?”
楊樹沒能聽出譚震的聲音,還以為是日本友人,滿肚子的疑惑。
“我有一個朋友叫譚震,是你的學生,現在在東京有事情耽擱了,還需要一個星期的時間解決,所以委托我跟你說一聲,再延續一個星期的假期,請你務必幫忙,拜托了!”
既然楊樹沒有聽出他的聲音,譚震索性裝傻,編了一個日本朋友出來糊弄他。
這樣請假的理由更充分了!
“請你轉告譚震同學,請假不是問題,一定要趕快回來,千萬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楊樹一看是東瀛打來的電話,又涉及到譚震,立馬著急起來。
他顯然以為譚震是偷渡去了東瀛,再也不回來了。
所說的請假也不過是為了掩人耳目罷了。
要知道這可是嚴重的政治事件。
一個燕大的學生,私下偷偷去了國外,這簡直就是給學校丟臉,是給燕大抹黑呀。
他作為譚震的輔導員,毫無疑問是有責任的。
現在已經不是請假的問題了,要是譚震不回來,那事情可就大了去了。
八十年代的中國,正處在改革開放的前期。
經曆過十年動亂的年輕人對國外的花花世界有一種盲目的向往。
也導致了很多人想盡一切辦法去往國外淘金。
那年頭發生這種事情太多了。
很多人到了國外以後,為國外的繁華和優越的物資條件所吸引。
為了留在國外,他們想盡了一切辦法,甚至不惜以難民的身份獲取留下來的資格。
記得九十年代有一部電視劇叫《燕京人在紐約》,說的就是中國留學生在國外的生活經曆。
有一段話說的很經典,至今記憶猶新。
“如果你愛一個人,就把他送到紐約,因為這裏是天堂,如果你恨一個人,也把他送到紐約,因為這裏是地獄…”。
它充分詮釋了那個年代出國的瘋狂。
可以說有些人為了出國,那真的是絞盡了腦子。
它由此引發的社會問題也深深影響著一代人。
八十年代的東瀛是當時除米國以外的第二大經濟體。
當時的東瀛,經濟高速發展,國民的生活水平也相對較高。
它的人均收入甚至已經超越了米國,位居世界前列。
曾一度有“買下米國”的說法,由此可見東瀛當時的富足。
東瀛是大陸的近鄰,隔海相望,坐飛機隻需要3個多小時的時間,坐輪船也不過兩三天的時間。
相比萬裏之遙的米利堅,大陸的學生更喜歡到東瀛留學和打工。
每年都有不少這樣的學生到達東瀛後便“下落不明”,這也是楊樹為之擔心的原因。
“你放心吧,譚震先生會回來的…”,譚震捏著鼻子說完,放下了電話。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