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柳林車站
字數:5501 加入書籤
青山店前線第39聯隊傷亡已過兩百,仍未完成突破。
自4月27日至5月1日,日軍在青山方向投入了3個步兵大隊、一個山炮中隊、戰車中隊,並召喚陸航多輪空襲,
卻因為春雨導致的山路泥濘,仍陷模範師與13師混合防線中,進展緩慢。
同盟軍隊晝夜輪替、配合山地卡位防禦,日軍數次穿插都被反切包圍。
此刻,第二軍司令官東久邇宮稔彥已經是焦躁不已。長江方麵,崗村寧次正在猛攻長江最為重要的要塞——田家鎮。
田家鎮地勢險要,是武城最後一道屏障。
可以說,崗村寧次距離攻占武城已經不遠了,盡管他的106師團已陷入包圍,據說崗村寧次正在協調陸航部隊準備空降一批軍官。
不甘於落後的東久邇宮稔彥多次催電第3、10師團,要求盡快撕開豫南通道,打破國軍北線防禦,從義陽南下漢口拿下武城首功。
第3師團團長藤田進苦思數日,決定放棄青山正麵突破,轉而執行“後頸刺刀”計劃:
抽調精幹一聯隊第6聯隊),攜攜行迫擊炮與一中隊步兵炮,自隆光寺方向出發,繞行山間小道,從青山北段潛入柳林車站。
5月3日淩晨三點,第3師團派出的第六聯隊在濃霧中穿行山間小道,第二中隊曾根據嚴翊給出的地形圖在這裏布置過哨位,
但是正麵壓力過大,這裏僅留有兩名士兵和一台電報機組成警戒小組,日軍隊伍快速突破模範師北麵哨網,從青山店—螺山—柳林之間的一條舊林道潛行而下。
模範師警戒小組發現敵蹤並上報師部,警戒小組發現日軍也沒有繞襲至模範師側翼的行徑,所以並未形成實質接戰。
日軍於當日清晨六點前,進入柳林站北側丘陵,迅速向站區展開突擊。
柳林車站當時歸屬戰區後勤管轄,未被列為一線要地。日常守備僅為一支地方保安團五百餘人,裝備陳舊,多為站崗輪訓的老弱兵,
精兵壯丁早已經被抽調補入了第一軍。
此外模範師工兵總隊一支通信排也進駐在了車站北側倉庫,負責平漢線至青山、義陽之間的電話線維護,
官兵不足四十人,主要為技術兵種,未設專屬防禦陣地。
淩晨五點三十分,車站北坡出現敵影,模範師哨兵拉響警鈴後,通信排長江堯率人自倉庫南撤,並沿路引爆鐵路軌道,
守備部隊更是倉皇迎戰,絕大多數士兵還沒搞清楚日軍在哪兒就被槍林彈雨收割了生命。
日軍第3師團突擊大隊在攻占站台與調度樓後,開始全線清掃。敵人清楚——隻要能拔掉南倉庫那一頭的電報台,就能徹底切斷信陽與青山之間所有聯絡。
模範師通信排駐地就在南側一棟老式磚倉。排長江堯,武城通信兵幹部訓練所出身,曾是武城郵電局的工程技師,脾氣倔得要命。
日軍來得很快,炮彈在北牆炸出一個豁口。
江堯沒急著讓人射擊,他低聲說:“還來得及發一封電。”
一名報務兵趴在桌上,一邊搖電一邊念:“柳林失守,車站北已淪陷。我排尚守南倉,敵已逼近……預計無法撤退,望全體備戰。”
江堯在報文末尾加上一句:
“我排任務完成,望師部珍重。”
發完那刻,敵人破牆而入。
江堯拔出手槍,和通信排全體人員一起就地設防、據槍而戰。
倉庫狹窄,他們利用貨架、台櫃、沙包堆,與日軍展開巷戰。
第一批衝入的日軍被機槍打了個猝不及防,但第二批日軍隨即丟出三枚香瓜手雷。
爆炸將電路震毀,牆角起火,電台斷電。
江堯隻剩下最後六發子彈。他一手持槍,一手抓起工兵鏟,拉住一名試圖撤退的報務兵,沉聲說,
“往哪兒撤,給鬼子當活靶子?”
又是幾顆手雷扔了進來,爆炸之後,大批日軍破門而入。
倉庫內槍聲斷斷續續,後陷入長久的寂靜。
整整三十八人,全部戰死,無一逃脫。
同一時刻,青山店指揮所接收到了那條電報。
包國維看完後沒有說話,點了一支煙,火點燃了三次才著。
五分鍾後,他下令:
“即刻向第五戰區和第十七集團軍通報,柳林方向敵軍穿插成功,柳林失守!”
“第一團——全線向柳林西口集結接敵,機動總隊做好轉移準備!”
“給何副旅長發電——第一旅出動。”
駐駐紮在義陽北部汝南鐵路節點的模範師主力,始終沉默未動,以第一旅為核心,合編有工兵總隊主力、裝甲總隊半數兵力、直屬特別支隊,
在羅山激戰時,包國維寧願青山店一線打得吃緊,也沒有啟用這支預備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
5月3日上午十時,柳林車站戰鬥結束。
日軍第6聯隊在增援工兵與步炮協同下,全麵控製柳林站南北兩側、道岔樞紐、信號房與機車庫。
通信排所在的南倉庫早已化為灰燼,柳林車站徹底失守。
鐵路中斷、補給線斷——整個義陽戰區的中樞動脈,就這樣被切開了。
包國維電告第五戰區,請第十七軍團配合從西側夾擊日軍背脊,以減輕模範師正麵壓力。
電報副本也送至胡宗南本人。
中午十二時,胡棕楠在義陽指揮所接電,讀完第一遍,他沒有說話。
再看第二遍,他站起來,滿額是汗。
他終於明白——包國維要他纏住敵人不是為了讓自己進攻,而是要求他站住別動,給模範師在柳林方向贏得幾小時喘息時間。
可那一刻,胡棕楠沒膽量賭。
他心裏隻有一句話:“柳林斷了,十七集團軍後路就沒了。”
此刻的胡棕楠,坐在司令部內,身邊不是戰鼓,而是地圖——密密麻麻的紅線圈住他自己所有退路。
他的第十七集團軍,此刻在整個第五戰區中是編製最完整、裝備最精良的中央軍部隊。
麾下有最為精銳的第一軍,以及唯一一支的重炮部隊,還有從鄂北調回的少量原德械殘部;
所部軍官多為中央軍黃埔、保定等出身,是北線親信中最核心的一塊。
而且更要命的是——這些兵力此刻正全部集中在義陽南側的羅山至義陽一線。
一旦背後失聯,被日軍從柳林或義陽切斷,整個第十七軍團將陷入與三年前南都保衛戰極度相似的態勢,
上無聯絡、下無後撤、四周皆敵、糧彈難繼。
胡棕楠望著第五戰區發來的電報:“柳林已斷,模範師請求西線配合。”
他沉默許久,腦中閃回的不止是柳林,還有南都,還有他在報紙上看到的下關江邊看到的那一夜火光。
那一次,他的許多同學活下來了,也有許多學弟留在了那裏,
這一次,他不想賭。
他的命令幾乎在沒有爭議的情況下拍板:
“十七集團軍全線收縮至義陽後方二線陣地,預備調防。”
然而就在命令發出不到一個小時,第五戰區的再次電報打了進來。
是李縱任親自簽署的密電,直達胡棕楠手中:
“十七軍團固守義陽一線,至少一月,一月後方可撤向桐柏山、平靖關。
此乃決策大計,為長江沿線主力西撤之唯一屏障,不得擅動。”
電文末尾一句話冷得像鐵:
“若義陽陷,田家鎮側腹皆危。若義陽崩,則武城全線斷。”
此時的武城長江戰線,局勢已趨崩解。
富池口陣地在連續數日的攻防後,守軍彈藥匱乏,援軍不至。
第五十四軍第十八師全線動搖,師長李芳郴失去指揮意誌,於第四日晚擅離指揮所,單騎西逃。
翌日拂曉,富池口要塞陣地被日軍突破,占領。
日軍第二混成旅團自長江南岸北上,配合海軍水陸聯動,在雨夜中穿插推進,正麵逼近田家鎮西防線。
與此同時,金村支隊沿大別山以南山麓地帶推進,自玉屏山以北切入,已抵達田家鎮北側三公裏處高地。
田家鎮守軍,麵臨南北兩路夾擊之態勢。
從地圖上看,這是一場合圍正在閉合的戰術動作,
從戰略角度看,這是整個武城戰線在最後一塊支點上發生的斷裂。
喜歡民國:黃埔棄子的將官之路請大家收藏:()民國:黃埔棄子的將官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