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變化
字數:6655 加入書籤
午後的雪停了,屋簷上垂下的冰淩滴著水,在青石板上敲出清脆的聲響。
包國維站在宅邸門廊下,雙手抄在兜裏,看著陳鬆柏等人陸續走出大門。
十一歲的曹庚像隻小雀兒似的蹦躂著跟出來,手裏攥著一條深灰色的羊毛圍巾,
踮著腳往包國維脖子上掛——盡管他根本沒打算出門。
“哥哥,阿姐說了,外頭風冷,係上!”
她聲音清脆,動作麻利,三兩下就把圍巾纏好,還打了個歪歪扭扭的結。
包國維無奈地低頭看她,伸手揉了揉她紮得亂糟糟的小辮,滿臉笑意:“我又不出門,你倒是積極。”
曹庚一揚下巴,得意道:“那也得係!阿姐現在不能吹風,我得替她看著你!”
包國維低頭任她擺弄,餘光瞥見廊下陰影裏站著的曹宣——那個曹蕊在上滬收留的孤兒,
他卻隻是安靜地站在廊柱旁,手指絞著衣角,眼睛盯著他們。
他嘴唇動了動,似乎想說什麽,最終卻隻是抿緊了嘴,往陰影裏又退了半步。
“今天說的事情,在兩天後的全區工作總結會議上公開。”包國維係緊圍巾,聲音被羊毛濾得有些悶,“團級及以上幹部都得交一份總結報告。”
\"司令!\"張迷龍在院門口跺腳,震得樹梢積雪簌簌落下,\"總結報告能按老規矩交不?我口述,文書代筆?\"
包國維還沒開口,曹庚已經叉腰學舌:\"張叔羞不羞!上次你口述的報告把髒話都寫進去啦!\"
哄笑聲中,曹宣偷偷往包國維身邊挪了半步。他軍裝下擺沾著廚房的麵粉,顯然是幫曹蕊揉餃子皮時蹭的。
\"宣哥兒。\"包國維突然低聲問,\"學堂的功課寫完了嗎,馬上除夕了,我要檢查的哈。\"
曹宣立刻挺胸:\"寫、寫完了!小庚的...\"他突然噎住似的偷瞄包國維,聲音急轉直下,\"我們都寫完了!\"
此時陳鬆柏已經走到汽車旁,司機替他拉開了車門,陳鬆柏回頭笑道:“司令,諸位,我先走了,綏署的報告堆得比山高,今晚怕是睡不了。”
車門關上,引擎聲漸遠。
陳三站在馬旁,正整理韁繩,聞言抬頭笑道:“老張,你就別掙紮了,上次你不還說你現在寫公文一絕嗎?”
張迷龍“嘖”了一聲,轉頭看向王大發:“上我那兒喝兩盅?剛繳的山西老陳醋——呸!老陳釀!”
王大發搖頭,嘴角卻帶著笑:“算了吧,你那酒量,我可不想喝斷片。
再說了,今晚家裏燉了豬肉白菜,陳清特意做的。”
“喲!”張迷龍眼睛一亮,“弟妹還會做東北菜?”
“她會的可多呢。”王大發、陳三、張迷龍等人皆是翻身上馬,朝包國維點了點頭,“司令,我們先回了。”
包國維對著眾人點點頭,
曹庚扶著門框,探出半個身子,朝遠去的幾人揮手:“陳叔!記得下次帶我去打槍啊!”
陳三在馬上回頭,笑著應道:“行!下回帶你去靶場!”
包國維送走了幾人後便轉身往屋裏走。
曹庚蹦蹦跳跳地跟上,嘴裏還念叨著:“哥哥,伯伯今天中午說晚上想吃羊肉暖鍋,我來幫你調蘸料!”
“什麽伯伯說,我看就是你想吃!”
包國維伸手推開後院堂屋的門,暖意混著燉菜的香氣撲麵而來,曹蕊的聲音從裏屋傳來:
“人都送走了?”
“送走了。”包國維解下圍巾,順手掛在衣架上,“你看你又忙,讓你歇一會。”
……
雪後的陽光格外刺眼,照得新住宅區的紅磚牆泛著橘色的暖光。
積雪在屋簷下消融,滴落的水珠在青石路麵上敲出細碎的聲響,
轉眼又凝結成薄冰——化雪的天,反倒比下雪時更冷了。
在一處嶄新寬敞的住宅區門口,不少孩子正跟著母親或祖輩進出院子。
他們穿著講究,毛領呢大衣、小皮靴、手工縫的圍巾——一看就是殷實人家出身。
周圍偶爾路過幾個寒酸打扮的行人,眼神裏難免帶著幾分豔羨。
但沒人敢多看太久,更沒人敢動歪心思。
門口四名配槍警衛筆直站在崗亭下,袖口上的標誌清清楚楚——這裏,是新十一軍軍官家屬的住宅區。
隨著豫東局勢逐漸安定,流民與移民大量湧入,鄭城、商都兩地房價水漲船高,
原本僅供軍政係統使用的土地,也開始緊鑼密鼓地開發起來。
為了緩解民生壓力,第三綏署向豫東地區公開招標,啟動大規模住宅區建設項目。
第二期完工後,部分住房被劃為軍政機關的公資房,專供功勳軍政官員分配使用。
包國維拍板,新編十一軍、警察總隊內營級以上軍官,隻要軍功夠、年資到,就能排號申請一套二居或三居室。
公平公開,按戰功算,誰也別想走後門。
在住宅區外側的鐵欄杆邊,一名穿著筆挺軍裝的青年正來回踱步。他個子高了,站在斜坡上也挺拔如鬆。
是金誌南。
他一身冬款軍大衣,腰帶紮得緊緊的,沒佩槍,靴子卻踩得雪漬斑斑。
走得多了,靴麵上帶了泥水,像是早到了許久。
今年他才十七,可模範軍的夥食供得好,營養跟得上,身高已經飆到一米七二。
再加上那張英氣未褪、稚氣已去的少年臉龐,許多從旁路過的女學生、街坊姑娘都忍不住回頭打量。
他卻毫無所覺,隻顧著踱步,眼神偶爾掃向住宅區的大門口,又迅速收回來,
像是怕自己太冒失,又像是心裏有話,正醞釀著開口的時機。
“哎,是金部長,您這是去哪兒啊?妞妞,快叫人!”
“姐姐好!”
熟悉的聲音傳來,金誌南回過頭,看見一個穿著呢子大衣、拎著文件的女子正抱著資料朝門口走來。
她身旁是一位抱孩子的婦人,牽著一個戴兔耳帽的小女孩。那婦人他一眼就認出來了,
是師長王大發的妻子,早先從新安鎮搬到鄭城來的,兩人短暫寒暄後金枝蘭便往外走去。
金誌南見狀連忙收住步子,走了幾步迎上去,嘴角含著一點不自然的笑意:“金姐姐!”
金枝蘭一抬頭,愣了下:“你是——”
她看了兩眼,才從這高出自己一個頭的小夥子臉上辨出熟悉的輪廓,眉梢一揚,語氣驚訝又帶點玩笑意味:
“你是……小南?金誌南?你怎麽長這麽高了?”
“嗬……一年沒見,長了點。”金誌南撓撓後腦勺,臉頰微紅,語氣不自覺地輕了下來,“金姐姐你也……一樣啊,更漂亮了。”
“哈,你居然會說這些話了。”金枝蘭抬手敲了他胳膊一下,沒使勁,但帶著點調侃,“是不是跟那些老兵油子學壞了!”
“沒有沒有!怎麽會呢。”,金誌南臉色更紅,撓了撓後腦勺。
“可以嘛,都升中尉了!”她看了看金誌南領子上的軍銜一挑眉,語氣帶著笑,“就得這樣,我金枝蘭的弟弟怎麽可能不優秀!”。
說著,她又歪頭問道,“你這次出來有事嗎?”
“沒……沒事。”
“哦沒事?那正好!”,金枝蘭將手裏的一遝文件給了金誌南,“幫我拿著,我們去趟軍部政訓處,我把資料交了先。”
“好!”,金誌南有些激動,當即抱著資料與金枝蘭並肩走著。
“對了,再過兩天就過年了,”他試探著開口,“姐你……今年要回渝城過嗎?聽說你家人都還在那邊吧。”
金枝蘭腳下頓了頓,隨即搖頭,語氣有點輕:
“不回去了。家裏還在生我的氣,覺得我瞞著他們跑到前線是大不孝。”
“那……就一個人過年?”
“倒也不算。”她回頭看了他一眼,眼神平靜,“包國維呃……司令讓我除夕當天去他家。”
“哦。”金誌南點點頭,表情不太明朗,本來嘴裏醞釀好的邀請頓時縮了回去,
他知道的,司令包國維與金姐姐是老鄉、老同學,還是早年的老熟人。
“那你呢?在部隊裏過嗎?”,金枝蘭邊走邊問,
“不,”他聲音不大,語氣有點弱弱的,“當天晚上我在家裏,和幾個部隊裏的兄長一起吃飯。”
金枝蘭點點頭,“聽司令說,給你批了一套院子?真不錯嘛。
現在鄭城那邊房價可不低哦,你小子可以啊。”
她語氣中帶著打趣,但緊接著話鋒一轉,頓時變得嚴肅起來:
“不過你也得繼續加強學習和自身修養哈,可不能學那些老兵油子。兜裏一有點錢,就喜歡到那些女學生跟前顯擺。
小南,我得提醒你一句,現在部隊裏的風氣和以前有些不太對。”
她一邊說,語氣越發冰冷:“部隊給官兵的軍餉確實高,還有額外的福利待遇,
可現在好些軍官兜裏有錢了,外麵有名了,就誌得意滿了,就容易飄了。
太太們在攀比家裝、家具、皮草……連孩子們也都開始比誰的爸爸官職大、誰手裏的兵多。”
說到這,她又盯著他看了一眼:“還有好些個像你一樣年輕的軍官,
開始給自己置備西服、皮鞋、頭油這些花裏胡哨的行頭。”
“這些可不是我瞎說的。”她頓了頓,補了一句,“是我宣傳部裏的青年軍學生們親口跟我說的。”
她的語氣很認真,甚至帶了點擔憂,“小南,你可千萬別跟他們學。
如今國家還在危難之中,日軍尚未驅逐,我們不能盲目樂觀,更不能追求享樂!”
金誌南連忙站直了身子,像接受檢閱一樣,點頭如搗蒜:“不會的不會的,金姐姐你放心!我絕不會那樣的!”
他聲音幹淨,語氣裏帶著一點少年人的倔強和真誠。
金枝蘭看著他這副模樣,終於收了話,輕輕“嗯”了一聲,但眼神裏仍帶著一點放不下的審視。
她明白,這個年紀的男孩最容易被外頭的光鮮浮華衝昏頭腦,心思一熱,就跑偏了。
而眼前這個小家夥,年紀不大,軍銜卻已在同齡人中算是拔了尖,
又常年待在部隊,隻要身邊有人捧著、誇著,稍不留神,就很容易在權力和虛榮裏迷失。
他是她在周城時期就認識的,又一起從南京撤退,一路都走在她眼前。
就連金誌南這個名字,還是她當年笑著隨口取的。
不管他現在有沒有記得,她都覺得,自己有義務看著他長大。
不能讓他變成那種人。絕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