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伐謀

字數:4887   加入書籤

A+A-




    有了皇上的一大篇教誨,朱友文總算明白了。進入魏博以後,他恪守聖旨,與牙兵小規模打了兩仗,就很快對貝州和博州形成包圍之勢。

    然後,就是包圍。

    然後,還是包圍。

    李公佺見梁軍始終沒有猛烈攻城,他的心態,也從起初的緊張焦慮逐漸變成了疑惑不解。

    “梁朝十萬大軍來此,怎麽不發動猛烈的攻城戰呢?”

    疑惑不解的李公佺,當然沒有必要去尋找晉國兵馬來援助自己。

    隻是疑惑不解,又不是危在旦夕,為什麽要尋求外援?

    所以李存勖在冀州城頭天天吹寒風,幾乎都要感冒了,但還是沒有等來牙兵的使者。

    回到冀州府衙裏,郭崇韜報告了細作探聽的情況:梁軍雖然包圍了貝州、博州,但始終是在“圍而不攻”的狀態。

    李存勖有些奇怪了。

    “安時,梁賊搞得什麽名堂啊?他不是來平叛的嗎?明明叛亂的牙兵就在城裏,他不攻!”

    李嗣源父子和元行欽等都紛紛搖頭,搞不清梁賊到底打的什麽主意。

    目光投向郭崇韜,郭崇韜也是滿臉凝重之色。

    “大王,臣覺得,朱梁此番對兩州圍而不攻,深合兵法啊。”

    一道電光閃過李存勖的腦海。

    “孫子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郭崇韜緩緩點頭。

    “大王,臣看朱梁此番用兵,就是伐謀啊。”

    李存勖在想著,朱晃果然是個老狐狸啊。居然用到了兵法中“伐謀”這個最高境界。

    “且說。”

    郭崇韜說道:“魏博相對於朱梁,就是一個桀驁不馴的藩鎮。所以朱梁此番進軍魏博,名義上是平定牙兵之亂,其實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是要借此機會,迫使魏博徹底臣服於朱梁。如果魏博平定,他自然就可以北上,收拾幽州。之後繼續伐謀,迫使二王徹底歸順。那麽,晉國的東麵,盡為梁土。日後他再攻晉,就可兩路夾擊。”

    李存勖緩緩點頭。

    朱晃真是老奸巨猾。這麽深遠的戰略構想都出來了。而現在,貝州和博州,就是這個宏大戰略的觸發點。

    李嗣源開口了。

    “大王,臣請引精兵三千,穿上牙兵服色,偷襲貝州梁軍大營。”

    李存勖覺得,這倒也是個辦法。憑借李橫衝的殺傷力,讓梁軍猝不及防吃個大虧。惱羞成怒的梁軍,就隻能“其下攻城”,把牙兵打得哭爹喊娘,最後李公佺向晉軍求救。

    聽聽郭崇韜的看法。

    “安時,你看源兄這個意見,如何?”

    郭崇韜笑道:“大太保所言,也是個好法子。不過,大王,臣以為,還是不要偏離大王的‘東實西虛’戰略為好。”

    李存勖這才猛然想到自己的戰略。

    就是,隻有朱老狐狸會“伐謀”嗎?寡人早就在“伐謀”了!東實西虛!

    “安時所言有理。咱們且再等數日,看看鎮遠那頭,有無動靜。若是朱賊的佑**被攻擊,且看他在魏博的大軍,是不是還沉得住氣!”

    不用等幾天。下午的時候,軍書就到了。

    周德威的三萬大軍,已經攻占了同州!與此同時,秦軍和蜀軍,也都對佑**的邠州和金州發動進攻,反梁聯盟雖然還沒有正式成立,但已經開始並肩作戰了。

    史建瑭有自己的看法。

    “大王,臣倒是覺得,秦王如此用心,恐怕是想著在未來的反梁聯盟中擔綱領銜。”

    李存勖和郭崇韜一齊把眼光投向史建瑭。

    李存勖笑了。

    “安時,連國寶都看出來了。這個李茂貞,其誌不小啊。”

    郭崇韜對史建瑭也是另眼相看了。這種殿堂級的戰略思維,居然由一個小將提了出來,令他大為感慨。

    “不過大王,隻要他肯出力殺賊,將來的聯盟中,肯定有他一席之地。”

    李存勖淡淡一笑。

    “從他此番承製給楊隆演做中書令做吳王來看,他的確有承繼大唐的野心。寡人,哎,這件事是疏忽了。”

    那段時間,他正忙著考慮是娶真如月還是娶王玉嫻,哪裏來得及去考慮吳王的事情。

    沒想到被秦王撿了便宜。

    洛陽的朱晃,聽說佑**的同州失守,第一感覺是愕然。

    梁晉之間雖然是敵對關係,但晉軍敢於率先亮劍,而且還攻占了同州!那可是他發跡的地方!迎娶張夫人張惠的地方!

    秦國和蜀國,向來對強大的梁朝都是一種逢迎的態度,現在居然也敢向佑**動手。

    朱晃覺得,這裏麵一定有問題。

    可是想不清楚,究竟是什麽問題?

    葛從周、李振、氏叔琮,還有曾經擔任說降李存孝任務的敬翔,都被皇上召來,商討這個新的變局。

    葛從周早就不敢再稱皇帝為“三郎”了。

    “陛下,臣以為,秦蜀兩國,該當是受了晉賊蠱惑,所以才發兵侵擾邊郡。故此,臣敢請陛下發兵,奪回同州,痛擊晉賊。若晉賊遭受重創,則秦蜀兩國,必望風而遁,不足多慮。”

    不愧是宿將,馬上看出了三家來犯的重點。抓住了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朱晃也同意葛從周的觀點,但他更想知道,為什麽晉賊會選擇隆冬時節來動手?

    “晉賊於冬季用兵,有何玄機?”

    氏叔琮有些好笑。啥玄機啊,晉賊不懂兵法唄。不過皇上這麽問,肯定不能這麽說。

    皇上也沒看他,而是把目光投向李振。

    這種疑難問題,還是讓李振來回答吧。

    “陛下,臣以為,一者,今冬並非天氣嚴寒,若是晉賊孤注一擲,不顧士馬勞累,也可強行用兵。二者,冬季不出兵,此乃慣例,晉賊反其道而行之,就是要打官軍一個措手不及。如今同州失陷,其詭計已經得逞。”

    原來是為了出其不意啊。朱晃想了想,問敬翔。

    “敬卿也是同州人嘛。如今家鄉陷落敵手,不知敬卿有何想法?”

    敬翔連忙整衣拱手而言。

    “陛下,臣雖然故園蒙難,心痛不已。然金殿論政,固當先以天下言之。”

    朱晃點了點頭。本來也隻是一句客套話。朕難道跟著你一起哭向故園?

    敬翔接著說道:“陛下,若以天下事論之,臣恐晉賊此番用兵,其實有不得已之原因。”

    朱晃來了興趣。

    “敬卿且言。”

    他也很想得知,究竟是什麽不得已的原因,迫使晉賊不顧用兵常規,冬季興兵侵犯?

    敬翔趕緊回答:“臣雖不知晉賊君臣如何部署,但若要尋其不得已的原因,當從如今天下大事著眼,臣所知今年大事者,有燕王劉守光攻破滄州,自領義昌軍。有秦王李茂貞謬托前朝皇叔,承製以楊隆演為嗣吳王兼中書令,淮南氣焰大漲。我朝頒行《律令格式》,軍民鹹感天恩,國勢欣欣向榮。最後一樁,乃是魏博牙軍兵變,朝廷令博王領兵十萬前往彈壓。”

    李振忍不住問:“子振所見,這些事,哪件才是晉賊冒寒動兵的不得已原因?”

    朱晃沉吟著說道:“朕知道了。”

    群臣都把目光投向皇帝。

    朱晃從容說道:“李茂貞。”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