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鑄成大錯

字數:5546   加入書籤

A+A-




    而在梁軍大營,敬翔作為欽差、監軍,眼見貝州久攻不下,便去與博王商量起來。

    “博王殿下,皇上有旨,若貝州久攻不下,就應該招安。”

    看了聖旨,朱友文當然服從。

    可是貝州守軍不服從。

    因為現在的貝州守將,已經變成石敬瑭了。而石敬瑭,是晉王的親兵銀槍都指揮使。

    他才不會接受梁朝的招安呢。

    更何況招安的對象也不是他,是李公佺。

    使者回來後稟告了貝州情況,敬翔判斷出來,現在貝州內亂,石敬瑭已經殺死了李公佺,暫領州事。

    來不及請示聖旨,敬翔當機立斷,再派使者前往貝州聯絡。

    這次的使命,就是告訴石敬瑭,隻要你接受招安,那麽你就是新的安**節度使。

    使者還沒有回來,博王來了。告訴了敬翔緊急軍情。

    晉王率軍猛攻洺州,現在洺州已經危在旦夕。

    是繼續攻打貝州,還是馳援洺州?敬翔一時間也拿不定主意,讓張歸厚來談談看法。

    張歸厚的意見很簡單。

    大軍應該馳援洺州。

    道理嘛,洺州是梁國的土地,而貝州是魏博的土地。幫人家忙,自己家裏出事了,當然應該回家裏救援。

    朱友文如夢初醒。

    “德坤將軍所言有理,兵無常勢,咱們就應該立刻馳援洺州,擊敗晉賊!”

    敬翔沒有說話。他有些疑惑:晉軍不是在同州嗎?怎麽會忽然出現在千裏之外的洺州?是長翅膀飛過來的?如果情報沒有問題,那麽晉王,很可能在策動一個驚天陰謀。

    “下官所見,咱們馳援洺州之時,需要立刻上奏,說明軍情如火,隻好便宜處置。如果皇上有新旨意,立刻按照聖旨行事。”

    這也是官僚的常見做法。就算迫不得已先做了事情,但責任,一定不能負。

    敬翔肯同意先斬後奏,已經是膽識過人了。

    緊急軍情迅速送到了朱晃手中,朱晃又驚又怒。

    吃驚,是因為晉王居然出現在河朔,現在,貝州和博州,已經落入了晉王之手!同州還沒有打下來,但是晉王忽然在千裏之外的魏博出現,讓朱晃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

    憤怒,是晉軍在河朔居然集結了重兵集團。博王他們馳援洺州的路上,遭到晉軍數路圍攻、截擊,伏兵四起,梁軍崩潰!若不是廳子都力戰殺敵,他的兒子、重臣,都可能當俘虜了。

    金祥殿上,氣氛沉重。

    葛從周不停地搖頭,思路也越搖越亂。

    “陛下,臣真是沒想到,晉賊居然是聲東擊西,其實要點,卻是河朔!可是他們在佑**搞了那麽大的聲勢,三國同時動手,誰不認為晉賊意在關中呢?現在同州那邊,周德威還在負隅頑抗,幸好金州倒是頂住了蜀軍的進犯。可是貝州這邊,卻被晉賊奪走了兩州,說起來,咱們一共損失了三州地盤。嗯,貝州這兩州,不知算不算咱們的地盤?”

    朱晃苦笑。

    葛通美,說了等於沒說。

    沒說卻又在亂說。

    李振拱手說道:“陛下,晉賊奪了同州之後,並未再向華州進犯,看來其重點,果然在河朔三鎮。臣以為,擊敗晉賊的決戰,即將在河朔展開。”

    朱晃點點頭。

    李振多少說了個判斷。

    這個判斷,也是朱晃的判斷。

    “隻是如今,善戰之師,都由朱珍統領,擺在渭南那邊。臣恐怕博王手下,未必能與晉賊的虎狼之師較量。”

    葛從周也清醒了過來,說了一個客觀困難。

    朱晃一咬牙。

    “葛卿,即刻起草聖旨,命王彥章,率龍驤軍、神威軍、拱宸軍,嗯,這三支精銳之師,夠了。命王彥章率領這三支禁軍,即刻前往魏博,一舉擊潰晉賊,生擒李存勖!”

    李振看見皇上把最精銳的三支禁軍都抽調出來,頓感肅然。

    皇上拚命了。

    把家底都給翻出來了。

    與唐朝禁軍不同,梁國的禁軍,都是由百戰餘生的老兵油子組成的精銳之師。

    這樣的精銳部隊,朱晃一共有八支。

    現在就調出了三支。每支禁軍一萬五千人,現在要投入四萬五千人馬,去與李存勖一決雌雄。

    加上博王手上的軍隊,梁軍的總兵力,將達到可怕的十四萬人。

    說傾國之力,也不算太誇張。

    可見朱晃真是急眼了,甚至連底牌都給打出去了。

    但也說明皇上的決心:一定要徹底消滅河朔的晉軍!

    王彥章奉命領兵來到魏博的時候,魏博節帥羅紹威感到一陣陣空虛和緊張。

    梁軍不斷進入魏博,現在的魏博,他已經不知道誰才是主人了。

    連忙請羅隱前來商議。

    雖然羅隱名為梁軍的參讚,但是不論是“親情”(名義叔父)還是人情,他都毫無疑問站在羅紹威一邊。

    現在晉國奪取了魏博的貝州和博州,梁軍又源源不斷增兵魏博。

    兩隻大蟲打架,卻是在自家的院子裏。

    又是恐怖,又是尷尬。

    唉聲歎氣。

    “叔父啊,隻怕他們擊敗晉兵之後,勞苦功高,更是在某的魏博不走了!可憐羅某這廂,就真的為人作嫁衣裳啦。”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秦中明這詩句,使相竟然還記得。”

    羅隱是詩人本色,聽到有人說詩,馬上詩意盎然。

    羅紹威卻是哭笑不得。

    “哎呀,叔父,羅某無意與叔父論詩,隻說目前局麵,實在為難。牙兵反叛,叔父也知道,我這屬下,多與李公佺他們千絲萬縷,如何敢用他去平息牙兵?到時候臨陣倒戈,如何收場?這才請了朝廷官兵,前來彈壓。”

    羅隱也收回了詩緒。

    “使相不必多言,後麵的事,羅隱盡知。所不解者,那李公佺何等凶悍猖狂,怎會被晉王逼得自盡?”

    羅紹威並不想調查李公佺自殺案。

    “叔父還是說目前吧,眼看兩隻大蟲,就要在魏博開戰。叔父以為,誰勝誰敗?”

    羅隱淡淡一笑。

    “我過來的時候,聽說朝廷又派來王子明為將,統帥三大禁軍:龍驤、拱宸、神威三軍,合並援兵五萬!加上原先張德坤的廳子都,就向來是晉軍天敵。晉軍聞廳子都大名,莫不退避三舍!使相以為,誰勝誰敗?”

    羅紹威其實對這場大戰的勝負也不是過多關注。

    他關心的,是他的魏博鎮,是魏博鎮在這番大戰以後,何去何從?

    “如叔父所言,朝廷官兵必勝無疑。隻是那樣一來,羅某還能在魏州留存嗎?”

    這個問題,羅隱也不敢打包票。他上次去幽州,沒有拉來劉守光,倒是把人家夫人拉來了。

    或者說,是劉守光主動送來的。

    目的很明顯:要羅隱督促梁帝盡快用兵河東,他好趁機收複蔚州。

    此番朱晃派他來擔任參軍,目的很明顯,就是要他戴罪立功,把羅紹威拿下,送去洛陽。

    但是羅隱有自己的底線。

    他也看重這個義字。

    所以,他盡量尋找一條既能滿足皇帝的要求,同時又能讓舊主有一條生路。

    本來是想過,讓梁軍奪取貝州和博州,那麽新設立的安**,歸屬朝廷,至於魏州、相州、衛州、滑州這四個州,仍歸於羅紹威。

    羅隱認為這是一個天才的設計,可以基本滿足雙方的訴求。

    但是沒有想到,晉軍憑空而降,一舉奪走了貝博兩州。

    “使相,羅某拙見,可否將洺州與衛州對調,使相的魏博,管轄魏州、洺州、磁州、相州,而將衛州,讓給朝廷?”

    羅紹威卻是滿臉苦澀。

    “叔父告知皇上,我隻要魏州養老,可否?”

    羅隱一驚:“其餘相州、衛州……”

    羅紹威長長歎了口氣。

    “已經不是羅某的啦!羅某怎敢與皇上爭地!唉,合魏博六州四十三縣之鐵,也鑄不了這麽大的的錯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