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賜服

字數:3964   加入書籤

A+A-


    回錦衣衛衙門述職之後,暫領了個鎮撫使的職位,張麟便空閑下來了。
    錦衣衛當中,鎮撫使這一級數的強者不少。
    大明占據九州之地,光是一府之地就有一位鎮撫使鎮守,算下來這鎮撫使有多少自然不用多說。
    這是任何一個大勢力無法比擬的。
    當然,京城錦衣衛有多少鎮撫使,張麟也不知道。
    反正目前沒有給他指派任務,衙門也不需要一個鎮撫使坐班打卡。
    這樣一來,還比當初當小旗、總旗的時候輕鬆許多。
    所以說,有時候職級越高,工作反而沒有越繁重。
    張麟還抽空去鄒恩明家裏探望了一眼,報了一聲平安,還送了一些安胎養神的丹藥過去,惹得鄒家人感恩戴德。
    本來還說要留他吃飯,但他不願意過多打擾,所以悄無聲息離開了鄒家。
    張麟拜訪鄒家的消息不脛而走,許多沾親帶故的人也紛紛上門攀附。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張麟不清楚,就算知道了也隻是會心一笑。
    憑此能讓鄒家過得滋潤一些。
    畢竟家裏的頂梁柱被他帶去了南疆,鄒父年老體衰,又留有殘疾,難免會讓一大家子人沒有安全感。
    畢竟這個年代,吃絕戶這種東西可不是什麽稀罕事。
    如今張麟回來報了平安,這位鎮撫使大人又惦念著鄒恩明的情誼,鄒家人心裏的石頭也總算落地了。
    梁國公府。
    張家兩兄弟站著,旁邊是國公夫人,對麵的大太監趙讓剛剛宣讀完旨意。
    身後的丫鬟下人黑壓壓跪了一大片。
    張麟被賜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見旨自然不需要跪拜,老娘是一品誥命之身,自然也不需要跪拜接旨。
    隻有張武單膝接旨,剛剛才從地上站起。
    趙讓朝著國公夫人微微欠身,如今梁國公張景泰在朝中炙手可熱,再加上前些日子將蠻子趕出九州。
    挾不世之功,可謂是如日中天。
    當然,最讓人敬畏的還是張景泰那恐怖的實力。
    趙讓可不敢不敬。
    “張公子,接旨吧。”趙讓朝著張麟微微一笑,臉上就如同菊花綻放一般,擠滿了褶皺。
    他跟在天子旁邊,經常聽到錦衣衛匯報關於張麟的情報。
    當然也知道這位未來的駙馬爺,前途不可限量。
    張麟伸手接旨,趙讓一頓,又說道:“聖上讓咱家傳給您一句話。”
    “什麽話?”
    張麟下意識問道。
    趙讓清了清嗓子,學舌道:“聖上說,若是破案了,聖上絕對不會吝惜賞賜,若是破案不成,就別怪聖上追究張公子毆打大明宗室的罪責了!”
    “額...”張麟麵色一苦。
    他也沒有辯駁,寧定是他媳婦,她打的和他打的沒什麽區別。
    隻不過他沒想到,太康帝居然還翻起舊賬來了。
    “張公子您也別覺得糟心,您破案的手段,在京城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哪怕是三歲的兒童,聽到您的名號,那都得豎起大拇指誇一句。”
    趙讓恭維了幾句,寬慰張麟道。
    不得不佩服,這能在宮裏混這麽久的老太監,沒兩把刷子可不行。
    光是這一手誇人的功夫,張麟聽了都有些汗顏。
    趙讓將聖旨遞過去,又擊掌示意,後麵跟隨來的小太監立馬會意,將手上捧著的一件麒麟服呈上。
    “這是聖上賜下的麒麟服,是宮裏煉器宗師煉製的法寶,水火不侵,塵埃難惹,灌注真炁或者法力在其中,還可刀槍不入。”
    朝廷的賜服,可不僅僅是地位和榮耀的象征。
    飛魚服和鬥牛服相當於兵器中的利器層次,頂多是用料非凡,做工講究。
    鬥牛服上以走針紋繡為陣法,塵埃不能沾身,相當於自帶清潔功能。
    而到了麒麟服,則可以稱得上法寶了。
    能禦敵於外,灌注金丹法力或者真炁。
    至於往上的蟒服,自然就是神兵的層次。
    張麟記得自家老爹就有一件蟒服,不過很少見他穿出去。
    不過到了三品的層次,賜服的象征意義還是大於實際意義,又不是神兵或者絕世神兵,哪能真的指望它來禦敵。
    另外一位小太監又捧來一件長方形的檀木盒子。
    趙讓打開蓋子,露出其中一個邊角,笑著解釋道:“聖上知道張公子您武道境界尚在四品,如今肯定需要一卷合適的真意圖參悟,所以特地命人從武庫中挑選了一幅。”
    真意圖!
    張麟身軀一震,這玩意的珍貴性自然不用多說。
    扔到江湖上足以開宗立派。
    梁國公府上自然也有一些。
    張麟的十二品青蓮要補足十二種武道真意,便需要大量的真意圖。
    如今太康帝這一幅不說解了燃眉之急,但也是錦上添花。
    對此,張麟很滿意,臉上笑容綻放。
    因為剛才太康帝的傳話帶來的鬱悶頓時一掃而空。
    隨他怎麽警告,給好處就行。
    看著張麟臉上的笑意,趙讓也更燦爛了,“那行,咱家的任務也算是完成了,就先行回宮中候著張鎮撫使您的好消息。”
    國公夫人見狀,立馬讓下人早就準備好的東西送過去。
    趙讓也沒有推諉,朝著國公夫人說了幾句恭維話,便抬步離開了國公府。
    傳旨收好處早就是不成文的慣例。
    你不拿,我不拿,以後誰還來替天子傳旨?
    所以,趙讓拿的心安理得。
    張武則是拿起聖旨研究了一番,待得確認和佛門扯上關係,頓時眉開眼笑起來,曲肘捅了捅張麟,“大和尚攤上事兒了。”
    “我和你過去一塊看看,好歹和他共患難過一場,看有什麽能幫上的地方?”
    張麟也笑了,知道自家大哥還惦記著大和尚那個金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