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研究種植方法
字數:2912 加入書籤
這幾天,馮坤天每次下班回到家,都是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他的臉上寫滿了疲倦,仿佛身體裏的每一絲力氣都被抽空了一般。
每天一回家,就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後,他就像被抽走了靈魂一樣,眼神空洞,眉頭緊緊地鎖著,似乎有什麽難題正困擾著他,讓他無法脫身。
李淡有一天剛好碰到下班的馮坤天,注意到了馮坤天的異常,心裏不禁有些擔憂。兩人湊在一起閑聊,李淡終於忍不住開口問道:
“你怎麽了?發生了什麽事情嗎?感覺你特別累,是不是工作上遇到什麽麻煩了?要不要說說看我能不能夠幫你解決”。
馮坤天沉默了一會兒,然後緩緩地歎了口氣,說:“唉,別提了。最近天氣太冷了,那些農作物都很難成活,上麵的領導天天盯著我們逼著我們出主意,我真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
李淡聽了,若有所思地想了想,突然說道:“你要不要試試菌包的方法?”
“菌包的方法?”馮坤天顯然對這個詞感到很陌生,他一臉疑惑地看著李淡,“這是什麽意思?我對種植本來就不太懂,更別說這種聽起來很偏門的方式了。”
李淡沒多解釋,隻是笑了笑說:“你稍微等一等,我回家拿給你看。” 沒過多久,他就捧來一個灰白色的菌包,外麵鬆鬆地裹著一層舊布,摸上去竟然還有點溫溫的。
“我覺得如果常規方法不行,不如就試試這個。”李淡一邊說,一邊把菌包遞到馮坤天手中,“外麵用布或者別的什麽保溫材料包起來,既能維持溫度,又能隔開一部分冷空氣。這樣哪怕室外再冷,裏麵的環境也足夠讓東西長起來。”
他接著解釋道:“現在外麵的溫度實在是太低了,根本不適合種植任何東西。但是在室內就不一樣了,如果我們再給它額外加上一層保護,就好比給它穿上一件衣服一樣,讓土壤的溫度升高一些,說不定它就能成功地生長起來呢。”
這個辦法其實是李淡自己通過不斷摸索和嚐試得出來的。
他在家裏種植的各種作物當中,唯獨這個用舊布包裹著的菌包還在悄悄地生長著,而其他無論是蔬菜還是綠植,都沒有能夠抵擋住這次寒潮的侵襲。
李淡心裏琢磨著,既然這個菌包能夠存活下來,那麽其他的作物如果也采用這種方法的話,或許也會有一線生機呢。
馮坤天低頭凝視著手中那個看起來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菌包,隻見它的外層布料摸起來溫暖而柔軟,就好像是握著一小團正在呼吸的生命一樣。他原本緊緊皺起的眉頭,此刻終於稍稍舒展了一些。
第二天清晨,天剛蒙蒙亮,馮坤天就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急匆匆地將這個重要的發現匯報給了他的直屬領導。
然而,根據李淡的囑咐,李誕說自己洗不行希望被基地的高層關注到,因為一被關注的話就會打破自己平靜的生活。
所以馮坤天在匯報時非常謹慎地隱瞞了這個消息的真實來源,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隻說是自己偶然間的想法。領導聽後神情立刻變得嚴肅,手指在桌麵上敲了敲,當即起身:“這事關重大,我馬上組織專項會議。”
實驗室裏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在資源極度匱乏的當下,每一項實驗都要精打細算。經過激烈討論,專家組最終選定了最有可能在惡劣環境中存活的紅薯和土豆作為首批實驗作物。種子被珍而重之地送入精心調控的培養艙,每個環節都伴隨著研究人員屏息凝神的期待。
整整十五個日夜,培養艙旁的監測儀記錄著微弱卻持續的生命信號。直到第十六天清晨,最早一批被安置的紅薯種塊終於破土而出,探出一株嫩綠的幼芽——緊接著,土豆也相繼萌芽。消息在研究所內部不脛而走,每個人疲憊的臉上都浮現出久違的笑意。
這天傍晚,馮坤天特意用節省下來的積分兌換了額外照明時長,將小屋裏照得透亮。當王喜、王冰海等人都聚集在略顯擁擠的房間裏時,他再也抑製不住激動:“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研究所的紅薯和土豆——幾乎都發芽了!”
王喜像觸電一般,突然從座位上彈了起來,由於動作太過迅猛,他甚至沒有察覺到自己不小心打翻了桌上的水杯,水灑了一地。
“真的嗎?”他瞪大眼睛,滿臉不可置信地問道,聲音因為激動而略微有些顫抖,“那是不是意味著……我們現在就能自己種糧食了?”
馮坤天努力讓自己的語氣保持平靜,但嘴角還是情不自禁地咧開,露出一個大大的笑容:“已經確認能發芽生長了,隻是速度比災變前要慢很多。”
他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產量方麵可能不太理想,專家說第一批結果可能隻有指甲蓋那麽大。不過,這並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紅薯葉和土豆的莖葉都可以食用!”
聽到這裏,王冰海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他緊緊握住拳頭,然後輕輕地砸在自己的掌心,興奮地說道:“如果真的能夠推廣開來,那我們在陽台上都可以種啊!這樣一來,以後食堂的積分就可以省下來,去換取那些更緊要的東西了!”
“就是這個道理!”馮坤天說到“我已經申請到了第一批試種苗,到時我給你們每人兩株紅薯兩株土豆。咱們雖然沒研究所的條件,但多費點心,說不定真能種出點什麽來。”
大家聽到這句話以後,臉上的表情都很高興,雖然李淡的內心還是比較平靜的,但是還是表現的非常的驚喜,不然就顯得自己格格不入了。
幾人又交談了幾句之後就各自道別回各自的家裏了,這一次大家都很興奮,都氣的帶著可以得到作物的時候。
一想到可以繼續在家裏種東西,大家都很高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