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最便利的搶錢方式

字數:4675   加入書籤

A+A-


    這支怯薛軍渡江,到底要去哪,日月島軍準備把他們送去哪,沒人告訴曹知府,他也沒有心思去弄明白。
    他必須開始集中所有的精力,以應付可能到來的危機。
    然而……
    有危機不可怕,曹知府當了十餘年的官,一路勤懇謹慎,行無差錯。
    可怕的是,他根本不知道危機到底在哪!
    為此,曹知府不得不以最恭敬的口氣,向姚燧去信請教,希望他可以指點一二。
    回信隻有四個字“看緊杭州”。
    看緊杭州的什麽?
    是杭州的蒙古人全都被趕出轄區?
    可是揚州以北可沒了天險阻隔,自己也指使不到邊上的駐軍,敢對蒙古人動手。
    是杭州上下官員心甘情願地交出行省的管轄權?
    可是河南江北行省,統有十二路、七府、三十四州,自己這揚州府在整個行省裏,連屁都算不上!
    還是要與日月島進行深入合作,發展對南洋的貿易?
    這事曹知府倒是有些興趣,不過即便不發展海洋貿易,又能給揚州帶來什麽危機?
    這些當世大儒,之所以名聲顯赫,就因為他們不管遇上什麽事,話都隻說三分。然後無論結果如何,總能發現他們說得對的地方。
    莫測高深卻又令人切齒腐心!
    曹知府隻好將府衙主官以及一眾幕僚聚集起來,尋找這個隱藏的危機。
    眾說紛紜,但是所有人都覺得不以為然。
    首先是,知府大人始終不肯將情報來源說清楚。
    其次遍查揚州府,今年既不是災年,江北諸州府也沒聽說有流民暴動。
    沒有出現特大冤案,也沒聽說有人想要告官上訪。
    周邊諸縣,更沒有任何亂黨活動的跡象。
    那還能怎麽亂?
    曹知府相信以姚燧的身份,不會閑著無聊故意戲弄自己。因此依然發動所有的衙役,在整個州府之內排查了三天三夜。
    依然一無所獲。
    隻有千日當賊,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更何況,這賊有沒有還是個問題。
    於是,連曹知府自己都準備開始懈怠。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
    揚州是一個因鹽而興起的城市,鹽商之富,自唐代時便天下聞名。
    滅宋之戰中,作為攻防前線的揚州城,幾乎被夷為平地。然而不過十多年的時間,揚州城又以富饒之姿,昂然立於長江北岸。
    當揚州的長官,是件很幸福的事,因為根本不用為稅賦發愁。
    遍地的有錢人,迅速地推進本地商業的發展,也讓老百姓的基本利益得以保障。大多數的居民,起碼不會為了吃不上飯而發愁。
    鹽商有了錢,便會將自己的產業向外延伸。比如煙花之地,酒樓茶肆,絲綢棉織,筆墨紙硯,乃至軍中所需的各項物資。
    以及與老百姓密切相關的衣食住行。
    其中最重要的一項,自然便是糧食。
    財富的高度集中,帶來最大的好處,便是糧價的穩定。
    但是,一旦有風吹草動,最容易讓百姓恐慌的,也是糧食的價格。
    十年來,揚州的糧價一直很穩定,直到這個莫名其妙的早上。
    “糧價漲了!而且是飛漲啊!”
    “快,快去屯點!”
    “來不及了,最大的黃氏糧店,今日關門!”
    “盧家糧店也沒有開張!”
    “走走,叫上一批人去搶些糧食去……”
    “別砸人店啊……除非人很多!”
    “跟著就好,快點快點!”
    街上四麵八方傳來的叫喊聲,讓正準備安心處理公務的曹知府不由眉頭大皺。
    “怎麽回事?”
    一個小吏嗵嗵地跑進來,臉色帶著些許的慌亂,“不好了,全城糧價同時狂漲!”
    “怎麽可能!”
    那些糧商即便是想漲價,也得提前通報下府衙。這是自己與那些人早已達成的默契。
    不是不讓他們賺錢,但是曹知府絕對不允許在賺錢的時候引發百姓的恐慌。
    “是的,現在糧食幾乎每一刻都在漲。前兩天每石糧價還是兩貫,早上已經漲到二十貫了,而且說還會繼續漲……”
    曹知府看著案上堆積了三天的公文,搖搖頭換上便服,帶上幾個手下,匆匆往外而去。
    逛了一圈,曹知府與所有的幕僚都生出一絲的茫然。
    糧價說漲確實在狂漲,說沒漲其實也不算漲。
    或者換個說法,糧價其實沒漲,是紙鈔的價格在如水銀泄地般地狂跌。
    用現銀購買,原來每石糧現銀一兩一錢,漲了不過一成。
    但是若用紙鈔買糧,才半個早上過去,便已經漲到了三十貫每石糧,而且還在漲!
    可以預見的是,到了明天,一麻袋的紙鈔差不多隻能買到一麻袋的糧食。
    沒良心的糧商,如黃氏與盧家,已經直接關門不賣糧。
    有良心的,按這趨勢最多還能再撐一天。
    而且,不僅僅是糧食,所有的商品,包括油鹽醬醋在內,全都應勢狂漲。
    無論是發行了許多的中統鈔,還是剛剛上市沒兩年的至元鈔,馬上就要成為廢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誰也不知道是怎麽發生的,也不知道為何如此,更沒人知道應當怎麽應付。
    這便是姚燧提醒自己的揚州府危機嗎?
    算上蒙古國時期,一直到現在,蒙元總共就發行過三次銅錢。
    其一是窩闊台汗時的“大朝通寶”,其二是在忽必烈上台初期時發行的“中統元寶”,其三是隨著至元寶鈔一起發行的“至元通寶”。
    無論哪一次發行的銅錢,數量都極為稀少。
    因為銅錢的鑄造,對於任何一個朝廷來說,都是巨大的壓力。
    尤其是在紙幣出現之後,朝廷便更不願意發行銅錢。
    是以一直到現在為止,民間所用的銅錢,絕大多數還是故宋以及金朝時所遺留。
    銅錢質量再差,其中也是有銅存在。紙鈔質量再好,也不過是一張紙。當朝廷宣布作廢時,它甚至比紙還賤。
    若論最便利的搶錢方式,隻有發行紙幣。而且隻要是朝廷高興,想發行多少就可以發行多少。想什麽時候廢,就可以什麽時候作廢。
    比如中統交鈔。
    早些年還必須以現銀作為本金,戶部收到一兩現銀才能發行出兩貫的紙鈔。當戶部錢花光時,誰會想起“本金”是什麽東西?
    是以新鈔一發行,就開始隱隱有下跌的趨勢。對於有錢人來說,這點損失不算什麽。因為他們絕大多數的資產,都已屯成白銀,乃至赤金。
    但是對於普通的百姓而言,哪有多餘的錢去存成現銀?
    手中不多的紙鈔,便是他們的一切。
    一旦貶為廢紙,這揚州城,不亂也得亂!
    喜歡滅元1399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滅元1399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