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鼎峰VS匯豐,全港矚目

字數:4526   加入書籤

A+A-


    【鼎峰銀行成立,是否會打破原有的銀行產業格局?】
    【對匯豐的一次挑戰,港島之王的必經之路】
    【鍾表、零售、實業、金融,邵維鼎還要走多遠?】
    《明報》《朝陽日報》《星島日報》《大公報》幾乎每一個媒體,都對大成銀行的這樁收購案進行了報道。
    看著手上的報紙,沈弼冷笑了一聲。
    但無論匯豐是何態度,沈弼又會不會開心。
    鼎峰銀行,終究還是在港島建立了起來。
    當然,對於邵維鼎而言。
    匯豐銀行是一個長遠目標。
    畢竟作為港島第一大行,它有著太過於悠久的曆史,擁有港幣的發鈔權,隻是它最為表象的權力。
    首先這是一家根正苗紅的英國企業,從上至下都是。
    在英國人的支持下,港島的金融市場,實際上一直都被匯豐銀行所把持。
    清政府時期,匯豐是英國的金融工具,在英國武力打開國門後開始了金融的“掠奪”,賺的盆滿缽滿。
    近代港英時期,匯豐銀行慢慢演變為港府控製本土的工具,掌控權依然在英國手中。
    其次,匯豐是港島的“央行”,是港幣發行的三大銀行之一,是銀行之間結算的最終機構。
    簡而言之,匯豐就是港島金融有實權和實力的話事人。
    其發行了六成的港幣,影響著20萬港島居民的利益。
    在體製內匯豐的影子滲透的更是深厚,幾乎所有港島公務員的工資卡、教師的工資卡皆為匯豐銀行。
    最後,匯豐又是多個財團和資本的背後支持人。
    哪怕是鮑玉港,在七十年代都多次受過匯豐的資助,成為全球船運大王。
    後來的李家城、更是其典型代表。
    而除了李家城外,鄭宇通、李釗基等人又何嚐不是如此。
    在港島這片土地上,最不缺的就是英國人的白手套。
    所以,這場與匯豐的決戰,任重而道遠。
    但,還是那句話,邵維鼎最不缺就是時間。
    哪怕是花上十年,二十年,他都要將匯豐從港島徹底拔除。
    不論匯豐此前做過的肮髒事,就是後世匯豐的下作手段,邵維鼎都覺得自己必須這樣做。
    因為很簡單的道理。
    匯豐一日不從港島清除,英國人就還能對港島擁有影響力。
    而對於匯豐,對於沈弼而言。
    鼎峰銀行的成立,意味著他們與邵維鼎再無任何合作的可能。
    “哼,我倒要看看,你到底有什麽本事。”
    沈弼站在匯豐銀行的頂層,遙望著不遠處的金門大廈,目光深邃:“邵維鼎,匯豐的底蘊不是你能想象的。”
    在他看來,邵維鼎雖然在實業經營上有一些能力,但是實業和金融完全是兩個概念的東西。
    能經營好一家集團,並不意味著能做好一間銀行。
    在他看來,華人銀行大多都具有當鋪思維。
    邵維鼎想要依靠一家收購過來的華資銀行,來挑戰匯豐。
    簡直就是個笑話。
    所以,他並不認為邵維鼎可以威脅到匯豐。
    港島一千多家金融機構,一百多家本地銀行。
    而能夠叫匯豐的隻有一家。
    隻是,一想到邵維鼎也是他曾經看好的對象,並且給予了大力的扶持。
    他就恨得牙癢癢。
    要不然,邵維鼎根本不可能發展的這麽快。
    想到這裏,沈弼冷哼了一聲。
    這年頭,家奴都能弑主?
    沒錯,那些華商,在沈弼看來,就是他們英國人養的家奴。
    不過是替主人,看管家業罷了。
    英資撤退,華資接手。
    對於匯豐而言,不過就是左手倒右手,都是為了讓對岸放心。
    隻是,邵維鼎的發展太過迅速,太過出人意料了。
    深吸一口氣,沈弼轉過身,看向對麵的匯豐高管:“現在外麵都什麽動靜?那些華資對於鼎峰銀行的成立,都有什麽態度?”
    高管是名英國人,或者說匯豐銀行從中層開始,上上下下全都是英國人。
    他笑了笑:“華資銀行的脊梁骨,早就在六十年代就被斬斷了,華人銀行中最大的恒升銀行都在我們手中,他們哪敢有什麽心思。”
    這名高管所說的六十年代的事情,指的就是擠兌風潮。
    當年,英國人預見到了華資銀行的愈漸強大,有銀行試圖對英資銀行發起挑戰。
    可一場擠兌風潮之後。
    創業銀行創始人廖寶山吐血而亡,明德銀號破產,廣東信托商業銀行進而遭到擠兌被港府接管。
    港島無數民眾對於華商銀行信心動搖。
    恒升、廣安、道亨和永隆等華商銀行無一不受到影響。
    尤其是恒升銀行,這塊被匯豐盯上的盤中餐,先後遭大客戶注銷賬戶,在半月之內損失存款兩億多元。
    走投無路之際,隻能出讓51的股權給匯豐銀行,徹底斷送了控股權。
    遠東銀行和有餘銀行也遭受擠兌,繼而被外資銀行入股。
    而這場危機背後的操盤手,不是別人,正是匯豐等一眾外資銀行。
    “不過有一件事很奇怪,大成銀行所有分行今天都沒有開業,聽說所有職員全都進了屈臣氏工業園,進行再培訓再學習階段。”
    沈弼有些奇怪:“培訓,學習?屈臣氏工業園能夠給這些銀行職員,教導什麽?”
    .......
    屈臣氏工業園,工人大學。
    “對,就是微笑。”
    “記住了,在麵對客戶的時候,一定要笑。”
    “誰要是再擺出那種居高臨下的態度,我不保證你們能從我手上拿到畢業證書。”
    一間高仿銀行櫃台的教室內,一名穿著講究,三十來歲上下的職業女性,糾正著每一名大成銀行職員的舉止。
    在窗外,邵維鼎目睹著這一切,看向身邊的袁天帆笑道:“阿帆,這位老師你是從哪找來的,挺有範啊!”
    “邵董,人家可是在美國深造過的高材生,我把你講的那些東西給她講了之後,人家立刻就明白了你的意圖,用服務和其他銀行拉開差距,這個方式她也是頗為認可。”
    “又何止是服務!”邵維鼎笑了笑:“華資銀行,大部分都是從銀號起家,被外國人說句‘當鋪思維’一點都不為過,專業性比不過人家,服務上也差上一個檔次。”
    “記住,做銀行做金融的,可以瞧不起任何人,但是就是不能看不上我們的顧客。”
    “因為他們是來給我們送錢的,要傳遞給他們對於我們銀行的信任和安全感,隻有這樣,他們才願意將錢拿出來,放進我們的銀庫。”
    說完,邵維鼎又問道:“對了,大成銀行那八家分行的改造裝修工作,大概什麽時候可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