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對於世界的衝擊,港島要用兩條腿走路

字數:4846   加入書籤

A+A-


    邵維鼎很清楚,一家集團並不是越龐大越好。
    尤其是這種民生相關的產業。
    他需要低調,將這些企業“藏起來”。
    他非但不會將這兩家企業合並,甚至還會進行進一步的分拆。
    港燈隻負責發電,中華煤氣隻負責供氣。
    其餘產業全部剝離,或吞並,或單獨成立一家企業,然後推上市。
    如此,目標不會很大,而且對於他自身的利益也能最大化。
    前世李家城從怡和手中拿到港燈之後,首先便想方設法將電廠從香港島遷到了南丫島。
    運籌帷幄之下,獲得了兩處可用於發展大型屋邨的地盤。
    緊接著,便直接對港燈進行重組。
    趁著股市大好的時機,以拓展公司業務為名。
    李家城將港燈一分為二,一為港燈,主營電力業務。二為嘉宏,主營地產、酒店、石油等投資業務。
    重組三個月後,嘉宏便以獨立的身份進行上市,市值高達100億港幣。
    第二年,也就是1988年1月,長實、和黃、港燈與嘉宏李家城控製所屬的四家公司,向聯合船塢公司購入茶果嶺油庫,並以原先電廠的地皮基礎,向外界宣布興建兩座大型邨屋。
    而後更以8億港幣收購了太古在該項計劃的所有收益聯合船塢是太古船塢與和記船塢合並的產物)。
    這兩大邨屋,最後盈利100億港幣。
    1987年與1988年,是港島經濟發展最快的兩年,
    也是李家城發展最快的兩年。
    但如今,這一切隻屬於邵維鼎。
    “邵先生,您提到並不會將港島電燈與中華煤氣進行合並。那您知道,怡和已經收購了港島電訊,並且快速完成了產業重組的消息嗎?”
    “對此你有什麽看法?”
    邵維鼎看了一眼他的記者牌,是明報的記者。
    “這個消息我知道,並沒有什麽看法。”
    邵維鼎臉上掛著淡淡的笑容,轉瞬話鋒一變:“不過鼎峰控股目前已經在籌備建立一家電訊相關的企業,有英國瑞貝卡集團的技術支持,我相信可以給港島帶來更好的電訊服務,推進港島電訊產業的發展。”
    什麽?
    邵維鼎要建立一家新的電訊公司?
    這隨口說出的消息,頓時激起了千層浪。
    本來臉色已經十分難看的鈕壁堅,此刻都鐵青了。
    “這擺明了就是針對著我們來的啊!”
    港島電訊的背後是大東電報局,在固話通訊上,占有一定的優勢。
    但他卻也清楚,這家瑞貝卡集團可不是什麽無名之輩。
    邵維鼎在倫敦最大的收獲之一,就是收購了這家公司。
    而且這家公司,在移動通訊領域的技術儲備,目前不但超過了大東電報局,甚至超越了英國絕大多數電訊公司。
    冷靜,必須冷靜。
    現在唯一的好消息,可能就是邵維鼎成立的這家電訊公司,並不是衝著固話通訊市場來的,而是直接劍指移動通訊。
    可現如今,移動通訊的標準也才剛剛建立,移動通訊設備也還在實驗室階段。
    目前也就貝爾實驗室,摩托羅拉傳出了一些消息。
    而且,港島電訊目前還是港島唯一一家擁有電訊牌照的企業。
    這些都是我可以操作的空間。
    盡管已經這樣安慰自己了。
    但他仍然清楚,明天股市一開盤,港島電訊的股票必然會迎來一波下跌。
    無他,隻因為邵維鼎這個名字,以及他要進入這個行業的可怕威懾力。
    股民們可不敢賭。
    李鈺在台下,深吸了好幾口氣,已經蓄勢待發了。
    她高舉起話筒,趁著大家還沉浸在剛剛震撼的消息,立刻問道:“邵先生,你之前提到產業升級的問題,在您看來,港島的產業升級應該在哪個方向呢?”
    李鈺已經是老熟人了。
    邵維鼎看了她一眼,緩緩開口道:“就像我剛剛說的電訊,這就是一種產業升級的方向。”
    “港島是一個港口城市,人口隻有五百萬。”
    “勞動密集型產業,必然是撐不起這座城市的未來。”
    “但是,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座城市,可以完全擺脫製造業,用一隻腳走路。”
    “所以,未來港島產業升級,應該會有兩個方向,一個是科技技術導向性產業,另一個是品牌規模性產業。”
    此刻,在電視機前。
    有無數人在觀看著這場直播。
    邵維鼎的這番話落下,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
    港督麥理浩,轉過頭說道:“把這句話記下來,我走後你也將這句話轉告給下一任港督。”
    他看向的人是布政司司長夏鼎基,雖然是名英國人,但是也是個中國通。
    在任職布政司司長之前,他在港島當了十年的財政司司長,可以說港島的金融體係就是此人一手打造。
    麥理浩離職之後,他將會擔任一段時間的署任總督。
    直到下一任港島總督上任。
    與此同時,廣東各級官員,此刻也都聚精會神,看著眼前的電視機。
    這裏也可以收到tvb的信號。
    任忠義側耳對著身邊人低聲道:“港島的發展如此開誠布公,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你們要做好產業承接的準備,這對於我們廣東而言是一次大發展。”
    梁向點點頭,問道:“關於外資建廠的相關法律條文,還有合資的框架,上麵是不是要盡快出台了?”
    其他人也問道:“是啊,現在港島的很多產業都向我們這邊轉移過來了,可是還是有些地方畏手畏腳,我覺得上麵的政策要進一步明朗化才更為妥當。”
    任忠義點點頭:“我已經向上級請示了,這些都需要時間,不過相信很快就會有結果了。”
    說完,他看向其中一名戴著軍帽的人,問道:“小關,港島那邊要建立一家航空公司,我們內地也會有一些股份,以便加強港島與內地的往來聯係,他們現在急需要一批飛行員。”
    “你們這邊有沒有退役的人選?”
    “飛行員?”那名軍人沉吟了一會兒,點頭道:“既然是有助於港島與內地往來的事情,行,飛行員我來幫他們找。”
    “現役的就算了,全國範圍內征集退役飛行員就行。”任忠義道:“邵維鼎向我承諾過,薪資待遇會與港島相同,而且每年都會幫我們解決退伍人員的就業問題。”
    聽到這句話,那名軍人雙眼頓時亮起,拍著胸脯道:“任總,您放心,要多少飛行員我都給你找來。”
    任忠義伸出四根手指:“不多,也就是40名。”
    四十名還不多啊?
    這可是飛行員,不是什麽阿貓阿狗。
    40名飛行員,就算是20名機長,20名副機長。
    至少也得有十架乃至於二十架飛機,才可以滿負荷運營。
    這樣的規模,哪裏是什麽新建立的航空公司。
    軍人深吸了一口氣道:“任總,這家航司的規模到底有多大啊?”
    任忠義搖頭道:“說實話,我也不知道,但那位小邵同誌和我說他打算去美國買十架波音飛機。”
    嘶!
    十架波音?
    軍人再次看向電視,目光凝聚在屏幕中那張年輕俊朗的臉上時,滿目的震驚。
    今天一點就發了,提前了一些,求催更、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