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聚焦港島,項目紛紛落地
字數:5105 加入書籤
《邵維鼎另組電訊公司,與怡和針鋒相對》
——《星島日報》
《公布大會時間,多地區響應》
——《信報》
《港島在亞太地區,應該扮演的位置》
——《大公報》
《全球化浪潮席卷而來,這是機遇也是挑戰》
——《明報》
《企業擔當,邵維鼎的“簡單”期許》
——《朝陽日報》
第二天,各家報紙報道的,全都是邵維鼎,內容全都與昨天的發布會相關。
尤其是港島五大報
有些人看了昨天的直播,也有一些人錯過了。
可不管是有沒有看過,通過報紙上學者以及撰稿人對於邵維鼎發布的幾個消息的分析,他們很明顯看到了更多的內容。
而有一個共同點,幾乎所有報紙都提到了。
<港島,因為邵維鼎而更加繁榮>
港燈!
趙瑋琪拿著一份《朝陽日報》走進了電廠。
見到熟人,他立刻問道:“阿勝,你看了昨天邵先生的直播發布會嗎?”
“看了,這麽重要的事情,怎麽可能不看。我老豆還有我阿爺昨晚上手都快拍紅了,他讓我好好留在港燈,跟著邵先生做事。”
“港島會發展的越來越好的,中國也會發展的越來越好的。”
說話的人叫李勝,二十來歲年紀,人高馬大。
他的父親,職業是警察,山東籍貫。
不但是他父親,他的大哥,他的爺爺,全都是警察出身。
甚至可以說在港島,做警察的起碼有三分之一都是山東人或者祖籍在山東。
這裏麵也有曆史原因。
港島開始,魚龍混雜,秩序混亂,急需要治理。
清末時期,英國除了擁有港島這塊殖民地外,還曾經一度占領威海衛。
為了維護港島治安,於是從威海衛征集了一批山東人過去。
這就是早期山東警察的來源。
起初,這些不會英文和粵語的“魯警”,多被派駐交通部、衝鋒隊或是香港島山頂警區以及保衛港督府,很少擔任巡邏工作。
但這支隊伍憑借過硬的實力,在異鄉戰功赫赫,贏得了港島市民的尊重。
當時的港島警察總共有五個組:a組是歐洲及葡國警員,b組是俗稱“大頭綠衣”的印度警員,c組是廣東籍警員,e組是反海盜的白俄羅斯警察,山東魯警則屬於d組,
他們在一次剿滅海盜的行動中,脫穎而出,一戰成名。
再加上當時山東警察因為在當地,沒有複雜的人際關係等原因。
取得的成果遠超英國人的預期。
於是擴大對於山東人的招聘。
直至現在。
比如港島明星任達華他祖籍就是山東,除了他之外,他的哥哥父親全都是警察。
他的大哥任達榮還是港島警務處副處長,誰都要給他麵子。
李勝一家也是類似,他們家也是警察世家,不過到了他這一代,作為家裏的小兒子,他爸托關係,把他安排進了港燈這家公用企業。
也相當於吃上了事業單位的飯。
吃官糧,這可能已經根植在了每一個山東人的血脈裏。
兩人正興高采烈地聊著昨晚上的話題,突然間,廠外突然喧嘩了起來。
有不少人都往外麵跑。
這把兩人嚇了一跳,趙瑋琪連忙抓住一名同事問道:“怎麽了,出什麽事了?”
被抓住的那人,回過頭看了他們一眼,興奮道:“邵先生來了,港燈的領導們全都來了。”
說完他也不顧呆住了的趙瑋琪,掙脫手臂後,直接往外麵跑去。
現在的邵維鼎,稱之為“全民偶像”都不為過。
“邵先生來了?”
趙瑋琪也立刻反應了過來:“邵先生發布會結束的第一天,來的竟然是我們港燈。”
“走,我們快出去看看。”
“看樣子,英國人想通了,邵先生他要坐上港燈董事會主席的位置了。”
此刻,在電廠外。
邵維鼎正在幾名英國人的陪同下,參觀這座位於灣仔星街的電廠。
“邵先生,這裏原先是我們港燈的第一座發電廠,初期發電量僅100千瓦,主要負責向太平山頂的富豪區,以及中環商業街供電。”
那名英國人鼻梁很高,卻一點都不敢在邵維鼎麵前表現出任何趾高氣昂的樣子,指著四周介紹道:“日月星三條街,也正是在這一時期得名,象征電力帶來的光明,與中華文化中《三字經》的“三光”相呼應。”
邵維鼎點點頭:“所以被拆了之後,你們將這裏改造成了電廠總部是嗎?”
“對!”那名英國人點頭道:“1922年灣仔的這家發電廠拆除之後,目前我們港燈主要有兩家發電廠。”
“一家是在1919年啟用,初期發電量達3000千瓦的北角發電廠,一家是於1968年,在鴨脷洲興建的全電腦化的發電廠,采用燃油發電,經過三期,去年才最終落成,發電量達到1061兆瓦。”
從千瓦到兆瓦,指數級上升的發電量,也證明了鴨脷洲這家發電廠規模的龐大。
不過邵維鼎還清楚一點。
在後世他來到港島旅遊的時候,北角已經成了港島另一片繁華的地帶。
而與香港島隔海相望,靠的很近的鴨脷洲,更是成了港島人口最密集的區域之一。
原因嘛,自然是李家成對於這兩塊地區的開發。
所得到的成果,何止百億!
雖然邵維鼎也罵李家成,但不可否認,李家成眼光自有獨到之處。
不管是眼前的日月星三條街,還是北角,鴨脷洲。
都是極其適合開發地產的地帶。
不過他賺的錢已經夠多了,他現在想要的並不是賺錢。
而是謀求更大的收益。
人心,以及創造力。
這兩塊地區,地產肯定是要發展的。
不過並不是高價出售的住宅樓。
而是“居者有其屋”下星加坡模式的“組屋”。
任何鼎峰控股旗下集團員工,都可以進行申請租住。
以此加強集團凝聚力,以及對於人才的吸引力。
前世鴨脷洲的那塊地,被李家成開發成了海怡半島海景房小區。
所有大樓,全都沿海建立,大部分能夠直接看到海景,而且設施齊全。
裏麵不但有高層住宅樓,還有公寓別墅,以及各類生活設施,超級市場,購物廣場等等娛樂設施。
簡直就是一個高級住宅區。
而且鴨脷洲距離香港島很近,兩者之間有鴨脷洲大橋連接,從鴨脷洲到中環也隻需要一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
這裏完全可以打造為邵維鼎產業下的高級人才住所。
“各位董事,想必你們也聽說了,我與內地政府商談的共同建設核電站的事情。”
“這是我從中華電力手裏,搶過來的項目。”
“怎麽做的漂亮,項目落成之後對於我們港燈將帶來多大的收益,想必不需要我在這裏多說了。”
邵維鼎收回思緒,看向一眾港燈的英國人高管緩緩道。
“不過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議題需要和大家商議一下。”
邵維鼎沒有吊他們的胃口,繼續道:“昨晚我收到了暹羅王室的電話,他們也想與我們合作在暹羅南部,建立一座大型發電站。”
“你們有什麽看法?”
第三章送到,求發電、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