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港島,財閥崛起

字數:4584   加入書籤

A+A-


    總算是結束了,整整五天。
    謝國民走出了希爾頓酒店,長舒了一口氣。
    人到中年,總有很多事情不勝唏噓。
    這五天中,他雖然隻是一個配角。
    主角是邵維鼎,是各國各地區的官員代表。
    是林紹良、郭和年、鄭宇通這樣的商業巨子展示的舞台。
    他們唇槍舌戰,才是會議的主題。
    但是饒是如此,還是感覺到壓力很大。
    精神上的,身體上的。
    隻有直麵這些人,才知道自己與這些人差距到底有多大。
    不過總結下來,這一趟收獲也是很大。
    聯盟協議的通過,讓他們謝家作為一個新興勢力,進入到了旅遊業開發這個全新的領域。
    引進抓娃娃機,打開了街機市場的一角天地。
    甚至於,因為市場的互相開放,他們謝家的種子,農藥,新生態產品,都可以向南洋各國進行銷售。
    正想著,還不等他緩口氣,一大波記者一窩蜂的衝上了門檻。
    他們的視線首先四處挪轉,毫無疑問是在尋找邵維鼎的影子。
    但看了一圈,別說邵維鼎了,就是鼎峰控股旗下的任何高管都沒有蹤影。
    於是這些記者立刻更換了目標。
    各自撲向了離他們最近的參會人員。
    朝陽日報的李鈺,腳步慢了一點,看著麵前的謝國民,直接伸出了話筒:“謝先生,你怎麽看待這一次南洋各國之間的合作,這次前所未有的合作,將會給亞洲,給世界帶來什麽樣的積極變化?”
    謝國民握住話筒,不由自主想起了邵維鼎曾經說過的話。
    “我想,我與邵先生的看法是一致的,自從步入八十年代以來,世界已經變了,不管是哪個國家還是地區,都不再是單獨的個體。”
    “必須要與其他國家有所合作,才能有所未來。”
    謝國民深吸一口氣,緩緩道:“所以,用邵先生的話來說,未來的時代,將會是一個合作共贏的時代!”
    …………
    站在希爾頓酒店,頂層大套房中。
    邵維鼎透過玻璃,冷漠的注視著腳下如同螞蟻般的人群。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毫無疑問是東亞、南洋經濟大發展的時代。
    這個時期,美國已然進入了戰略收縮,時刻警惕著日本發起的挑戰。
    蘇聯深陷帝國墳場。
    西歐一眾發達國家正在進行步履蹣跚的經濟轉型。
    現在,就是東亞,東南亞最好的時代。
    以日本為領頭羊,出現了四隻龍與四隻虎。
    可以說,這個時期,日本幾乎綁架了整個東亞與南洋的經濟。
    它們進行產業轉移,同時在傾銷自己的產品,然後以這四條龍四條虎為基本盤,回過頭便與歐美爭奪世界市場。
    但最終結果是什麽呢?
    是日本迎來了史無前例的黃金時代,是美國一隻手將日本給拍了下去。
    然後發生了1990日本泡沫崩潰。
    地產,股市,齊齊崩潰。
    由此開始迎來失落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
    而與之同時,華爾街在咀嚼著日本的殘渣剩肉的時候。
    凶殘的目光,瞥見了亞洲其他豐腴肥碩的小豬仔。
    於是,四小虎在歐美資本的踐踏下,成了四隻待宰的肥豬。
    暹羅的泰銖第一個成為了宰割的對象。
    結果就是,暹羅地產崩潰,貨幣體係崩潰。
    在泰銖波動的影響下,呂宋比索、印尼盾、大馬林吉特相繼成為歐美炒家的攻擊對象。
    短短三個月,四小虎死傷殆盡。
    印尼雖是受“傳染”最晚的國家,但受到的衝擊最為嚴重。
    緊接著,這些國際炒家,將目標,對向了四小龍。
    其中韓國損失最為慘重,在12月3日這天被迫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達成協議,接受苛刻條件下的550億美元的貸款。
    這個不平等條約包括什麽呢?
    首先,韓國綜合金融必須強製破產,放開金融市場,強行提高貸款利率。
    其次,撤銷勞動保護法,外資可隨意裁員而不需付出任何代價。
    徹底放開資本市場,允許國外資本大規模投資,且允許外資的惡意並購。
    後果就是出賣了整個國家的利益,將韓國的經濟主權拱手讓人。
    三星成為了華爾街資本的玩物。
    韓國努力了三十年的漢江奇跡,一夜之間,化為了泡影,韓國這個世界排名十一的國家,徹底失去了經濟主權,成為了美國華爾街下的口食。
    這就是金融戰敗的殘酷,國家是沒有主權可言。
    對衝基金開路,後麵各路資本進來予取予奪。
    不趁著這個時候快速的發展,逐步擺脫日本的強影響力,組建一個以港澳台為中心,內地為強外援,團結南洋一眾國家的商業聯盟。
    那麽等日本被美國拍死,蘇聯崩潰,美國全球再無敵手之際。
    港島毫無疑問,還是會重走曆史,甚至,走上前世韓國的老路被當成韭菜收割。
    所以,這條破局之路,實為艱辛!
    雙眼一冷,邵維鼎的目光緩緩收了回來。
    現如今經濟上,是不可能和美國進行碰撞的。
    相反,甚至還需要利用美國對日本的忌憚,以港貨大舉進入美國市場。
    而要和美國進行碰撞的。
    目前這個階段,隻有文化輸出與文化輸出的碰撞。
    也就是好萊塢影視劇與港島影視劇的碰撞。
    這一次會議,最大的成果其實並不是這個旅遊聯盟和統一的移動通信網標準。
    而是電影市場的一體化,港島影視劇可以大量進入南洋市場。
    且能依據票房進行排片。
    減少外界的政治幹擾。
    以及無線衛星台以及港島衛視,能夠更大規模的進入南洋國家,光明正大的被南陽百姓收看。
    潛移默化之下,漢文化圈將再次籠罩整個亞洲。
    港流,將逐步席卷全球!
    ………
    與此同時,讀賣新聞的記者,親眼目睹著各大媒體,對於參會者的瘋狂。
    他的目光不自覺的望向高處。
    “邵維鼎,我知道,你一定在某個地方,高高在上看著這一切。”
    會議開了五天,他在港島待了五天。
    這些天,他整合了所有的見聞,從發布會的被羞辱到現在會議落幕。
    他拿出了筆記本,在上麵寫下了一個標題——港島,財閥崛起!
    求發電 ,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