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 全球落子,漢顯的野望
字數:3747 加入書籤
林樹鑫帶來的消息,確實給了邵維鼎一個不小的驚喜。
夏普拿下漢顯傳呼機在日本的獨家代理權,這在邵維鼎的意料之中。
眼下液晶電視技術尚未成熟,夏普縱然技術領先,也難以將其轉化為實際收益。
深度綁定搭載液晶屏的漢顯傳呼機,無疑是最佳選擇。
傳呼機賣得越火,就越能向市場證明液晶顯示技術的未來競爭力,從而吸引更多資本和企業投入研發,為未來的液晶電視機市場奠定信心基礎。
至於蘋果代理的美國市場,這是意外之喜。
倒是給了他接洽蘋果以及喬布斯的機會,至於漢顯傳呼機能否打開美國的市場。
這他並不擔心,蘋果擁有自己的渠道銷售,營銷方麵,喬布斯堪稱大師。
歐洲方麵的代理權,邵維鼎心中也早有定數——沃達豐。
這家如今是浪潮科技最重要的通訊技術合作夥伴,同時也是邵維鼎控股的企業,正在英國、港島和暹羅緊鑼密鼓地鋪設移動通訊基站網絡。
要快速提升沃達豐的用戶基數,在通訊終端產品上下功夫是必然之選。
從傳呼機開始,未來必然延伸到移動電話。
因此,沃達豐拿下歐洲代理權,順理成章。
這也說明,即便沒有他插手參與,他旗下的各大公司仍然具有極大的主觀能動性,能對目前出現的機遇進行極快的反應。
與林樹鑫的交談中,也證實了這一點。
所以,漢顯傳呼機正式上市的時間,就更為重要了。
“具體上市時間,就定在11月11日,海港城開業當天。”邵維鼎拍板道,“我會把最顯眼的展台留給浪潮,到時候,你親自上台做一場新品發布會。”
“新品發布會?”林樹鑫對這個名詞感到陌生。
“對,”邵維鼎解釋道,“就是將漢顯這款產品正式推向市場前的展示和介紹。核心目的是突出產品的核心賣點與品牌調性。”
他簡略勾勒了後世發布會的流程框架:“現場布置要充滿科技感,事先找人拍一段精煉的宣傳視頻,在大型屏幕上播放。”
“核心隻有一個:將硬核的技術參數轉化為直觀可視的體驗,用故事化的敘事方式打動參會者,引發情感共鳴和自發的傳播裂變,最終精準傳達我們浪潮產品的核心價值。”
喬布斯用一場發布會改變了世界。
之後手機新品發布,汽車新品發布,一切與科技電子掛鉤的產品,每逢新品發布,廠商都必須開一個新品發布會。
雖然現在是1982年,但這套方法的價值毋庸置疑。
林樹鑫雖是理工科出身,卻並非沒有傳播思維。
邵維鼎的話如同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用可視化的圖像、用硬核參數進行直觀對比,清晰展示漢顯傳呼機與市麵上其他產品的巨大差異——這無疑是一條極具說服力的全新營銷路徑!
廣告或許有誇大之嫌,但實打實的數據和親眼所見的震撼影像,卻是最具說服力的武器。
他眼睛一亮,靈光閃現:“邵董,您在媒體資源豐富,能否安排tvb或亞視到現場進行直播報道?”
邵維鼎沉吟片刻,搖了搖頭:“浪潮目前的品牌知名度還不足以支撐在港島主流電視台進行新聞直播。而且,單單一款產品發布,在新聞時段直播,容易讓觀眾感到信息混亂,效果未必好。”
他略作思考,提出方案:“這樣,我安排tvb衛星台進行直播。衛星台的信號覆蓋整個亞洲,對於發生在港島的新品發布會,亞洲其他地區的觀眾反而可能更有興趣。到時候,你用英文進行介紹,減少語言障礙。”
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其傳播廣度遠超粵語。
林樹鑫對此並無異議。邵維鼎這一整套從發布形式到傳播渠道的規劃,已經足夠他消化吸收了。
至於產能如何滿足四個市場的需求,解決方案早已確定——饑餓營銷。
這是邵維鼎和林樹鑫之前就商定好的策略,其邏輯林樹鑫也深以為然:通過刻意控製初期出貨量,製造“供不應求”的市場假象,精準觸發消費者“物以稀為貴”的心理。
發布後持續的缺貨狀態,必然催生黑市加價倒賣的現象,這不僅能進一步刺激消費者的搶購衝動,更能提升用戶對浪潮產品的期待值和身份認同感。
在邵維鼎看來,塑造品牌價值、提升消費者心中的品牌認可度,遠比推出一款熱銷產品更為重要。
在這個市場規則尚顯粗放的八十年代,饑餓營銷無疑是樹立高端品牌形象的一柄利器。
林樹鑫帶著滿心的振奮離開了辦公室。隨著人員散去,偌大的空間安靜下來。邵維鼎揉了揉有些發脹的太陽穴,意識到一個迫切的需求:他需要擴充助理團隊了。
瑪格麗特現在常駐北美,作為他的代言人處理日益龐雜的環球事務。
隨著一個集影視製作、音樂發行、主題娛樂、ip開發於一體的傳媒帝國雛形初現,北美那邊已經離不開她。
而在港島,鼎峰體係內部,隨著各大集團、分公司和事業群的不斷增多,需要他審閱、了解乃至決斷的業務量呈幾何級數增長。
這些業務橫跨多個領域,雖然不必事事親力親為,但作為掌舵者,他必須清晰地掌握全局脈絡。
一個助理顯然已無法應對這種需求,他需要一支專業團隊,分別對接不同的業務板塊。
他拿起電話,通知行政部著手篩選一批候選人供他挑選。
放下電話,另一件需要深思熟慮的事情浮上心頭。
他此次回港,雖然暫時平息了港島的風波,但暗流並未真正止息。
原因有二:其一,英國人絕不會就此偃旗息鼓,而中英關於港島前途的談判注定不會一帆風順,其後續的震蕩波遠未結束。
這一點,他比任何人都看得清楚。
其二,撒切爾夫人在燕京的行程不會持續太久,僅憑兩次高層會談,難以取得實質性成果。
最大的可能,是雙方轉入更長期、更複雜的外交渠道繼續談判,而那時,英方的主談代表就不會是撒切爾本人了。這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若按曆史軌跡發展,還將持續數年。
而即將離開燕京的撒切爾,第一站必然會是港島。
唉,命運多舛。內容十幾章被標記,停止分發推薦,已經提交申請,明天等審核上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