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邵維鼎主導”本身,就是巨大的信用背書
字數:5502 加入書籤
演播廳的聚光燈帶著灼人的溫度,打在邵維鼎輪廓分明的臉上,卻未能融化他眼中那層深潭般的寒意。
觀眾席鴉雀無聲,隻有攝影機運作的細微電流聲在空氣中嘶鳴。
所有人都在期待著他的回答,過往太過慘痛,而未來關乎著他們的身家性命。
邵維鼎的雙目,緩緩掃過台下,那些或緊張、或期盼、或帶著創傷後恐懼的臉孔,最終定格在鏡頭深處,仿佛穿透了熒幕,直視著每一個坐在電視機前的港島市民。
他的心中有些好笑,人啊隻有到了最後關頭才會幡然醒悟。
而在此之前,哪怕是明知道答案,也會不顧一切投身下注,賭那一絲萬一的可能。
“李教授,你問這一幕還會不會發生?”邵維鼎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穿透空間的清晰與沉甸甸的質感,每一個字都敲在人心上。“我的答案是:隻要資本主義的經濟體係存在一天,周期性的經濟危機,就像潮汐一樣,不可避免。”
他身體微微前傾,眼神銳利如冰錐:
“翻開曆史,從荷蘭的鬱金香泡沫,到英國的南海騙局,再到美國1929年席卷全球的大蕭條,每一次危機的爆發,形式或有不同,根源卻驚人相似——貪婪驅動下的非理性繁榮,疊加監管的滯後或缺失。 ”
“十年前港島的慘劇,不過是這個古老劇本在港島的又一次上演。”
“1973年的那場史無前例的股災,正是用最慘烈的方式暴露了港島早期金融市場的極度不成熟和監管體係的嚴重缺失。”
“假股票、監管真空、港府袖手、股民狂熱下的非理性投機……這些因素,在未來某個節點,在特定的催化下,依然有可能重現。”
演播廳的空氣仿佛凝固了。
邵維鼎的話語沒有絲毫的煽情,隻有近乎冷酷的陳述,像在宣讀一份關於經濟規律的判決書。
這種坦率的殘酷,反而比任何安慰都更具衝擊力。
“所以,問題不在於它‘會不會’再來,”
邵維鼎的語調沒有絲毫起伏,冷冽異常,“而在於我們——每一個投資者,每一個市場參與者,乃至整個社會——是否真正汲取了教訓,是否能在狂熱中保持一絲清醒,是否懂得在盛宴中給自己‘降溫’,是否具備識別風險、規避風險的能力。”
“這才是未來十年、二十年,港島金融乃至經濟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
李雲飛聽得額頭微微見汗,邵維鼎的論斷直指本質,不留情麵。
他深吸一口氣,想起了此行的另一個重要任務:“邵先生,您剛才提到的曆史教訓和風險意識,令人深省。”
“實際上,剛剛我朗讀的這份稿子,正是鼎峰銀行總裁袁天帆先生署名的一篇分析文章。據我們所知,這篇極具洞見的文章,您也深度參與了構思?”
邵維鼎微微頷首,沒有否認:“天帆是專業的金融家,他的分析鞭辟入裏。我與他有過交流,核心觀點是一致的。”
“那麽,在您看來,”李雲飛抓住機會,將話題引向當下最熱的焦點:“結合袁總的文章以及您對宏觀經濟的判斷,港島能源集團在這次突如其來的資本狂潮中展現出的‘壓艙石’作用,其核心優勢究竟在哪裏?”
“它為何能如此迅速地凝聚起市場的信心,甚至被視作某種‘定海神針’?”
這一次,就連希利也湊近了身子,靠近電視屏幕。
說實話,他也想聽聽邵維鼎的信心從何而來。
“首先,先感謝大家對於港島能源集團,對於我們鼎峰的信任。”
邵維鼎緩和了一下表情,淡淡道:“在我看來,“港島能源”能在如此敏感的時期,獲得市場近乎狂熱的擁抱,並被恒指火速納入並列為成分股之首,原因主要有三個。”
“三個?”
“對。”
邵維鼎的目光掠過台下,聲音依舊平穩:“先說說它本身的優勢,港島能源集團合並中華電力覆蓋九龍新界)、香港電燈覆蓋港島)、中華煤氣全港主要燃氣供應),意味著港島能源集團實質上壟斷了全港超過95的電力供應與核心區域的燃氣命脈。”
“這是關乎全港數百萬市民生存與工商業運轉的絕對剛需。”
“換句話說,隻要港島不沉,隻要社會運轉需要能源,其根基便牢不可破。這種近乎“收租”模式的壟斷性公用事業,在高度不確定的經濟環境中,是資本眼中最堅固的避風港。”
“再者,三大巨頭合並,消除了惡性競爭,實現了發電、輸配電、燃氣管道網絡等基礎設施的全麵整合與優化。龐大的規模帶來了無與倫比的采購議價能力和運營成本攤薄效應。未來在技術升級、新能源探索,如核電、天然氣、石油化工上的投入能力,遠非單一公司可比。”
“這種內生性的成本優勢和抗風險能力,是投資者評估長期價值的核心。”
“再加上,電力、燃氣供應本就屬於高度管製行業,港府頒發的區域壟斷性牌照是無法複製的稀缺資源。新進入者幾乎不可能獲得同等授權。港島能源集團不僅坐擁這些“金礦開采權”,其龐大的體量和係統重要性,更使其成為港府能源政策製定的核心參與者甚至主導者之一,進一步加固了其“大到不能倒”的地位。”
“這其實就已經展示了港島能源集團,不同於其他投資產業的最大優勢。”
邵維鼎攤攤手道:“畢竟經濟周期無論如何起伏,市民總要用電做飯、工廠總要開動機器、寫字樓也一定會照樣亮燈製冷!”
“這就決定了港島能源集團的現金流,具有極強的可預測性和穩定性。”
“這種特質,在經曆了股災洗禮、對“概念泡沫”心有餘悸的投資者眼中,比任何天花亂墜的故事都更具吸引力。”
李雲飛鼓掌道:“邵先生,您說的太讓人心動了,連我都想成為港島能源集團的股東,隻是可惜我還沒來得及動手,市麵上的股票就已經被搶售一空。”
“我聽說北美、歐洲都有資本來港股搶購這些股票是嗎?”
“李教授的消息確實靈通。”邵維鼎點點頭:“確實有海量資金進入了港島股市,尤其是來自華爾街、波士頓、東京、南洋的長線資本——對港島能源集團進行了瘋狂搶籌,形成了強大的買方力量。”
“可以說,在某種意義上間接對衝了此前股民低迷所產生的拋售潮,避免了市場因流動性枯竭而陷入惡性循環。”
“所以這也是您選擇在這個時機,推動港島能源集團整合上市的原因嗎?”
“是,這是原因之一。”
李雲飛立刻抓住問題的核心:“邵先生,此前港島因為中英談判,很多人都對港島的未來產生了不確定性,以至於股市房市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波動。”
“在燕京塵埃落定之前,有相當部分的資金仍然處於觀望甚至疑慮狀態。”
“您怎麽看待這個現象,有什麽話要說的嗎?”
“你這個問題很有趣。”邵維鼎淡淡一笑:“九七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懸在頭頂上的達摩克斯之劍,關於未來的猜測,在港島也從未停止,這點都毋庸諱言。”
“但此刻,我想告訴大家的是......”
邵維鼎的目光直視著鏡頭,鄭重道:“來自全球最精明、最注重長期風險回報的機構投資者——尤其是那些以穩健著稱的北美資本,對港島能源集團的大舉買入。”
“這本身就是一份最有力、最昂貴的背書。”
“資本是最敏銳的生物!”
“他們用真金白銀投票,表達了對港島長遠未來的信心,對當下港島經濟活力的認可。”
“這份信心,在我看來,比任何空洞的口號都更具說服力。”
邵維鼎頓了頓,“當然,如果硬要我再補充幾句的話,我.....‘邵維鼎主導’,這五個字就是巨大的信用背書和未來想象空間。”
此刻他身上的傲氣與自信,展現的一覽無餘。
“你們可以質疑港島的未來,但是可以相信我,相信鼎峰!”
他的話音落下,霎時間,演播廳內陷入一片短暫的沉寂。
沒有掌聲,隻有沉重的呼吸聲和攝影機鏡頭轉動的聲音。
他描繪的景象宏大而清晰,帶著冰冷的理性光芒,既指出了潛藏的危機暗流,又點明了港島能源集團所代表的堅韌希望。
這劑“金融強心針”,不僅注入了市場,似乎也注入了無數電視機前觀眾的心頭。
李雲飛不自覺的吞咽著口水,喉嚨滾動。
雙目緊緊盯著眼前這位年輕卻仿佛掌控著整個城市經濟脈搏的巨人,他清醒的知道,今晚的對話,每一個字都將刻入港島的曆史。
而邵維鼎平靜外表下那份洞悉一切、掌控全局的冷冽,讓他感到一種近乎敬畏的寒意。
也正因為如此,此刻在電視機前的所有人,都形成了一個極為清醒的認知。
港島背後站著邵維鼎,和他一手打造的鼎峰帝國。
斯沃琪橫掃全球、屈臣氏零售網絡深入骨髓、鼎銀資本縱橫捭闔、以及現在壓艙石一般的港島能源集團……
邵維鼎過往每一次看似不可能的並購整合,最終都化為了巨大的價值創造。
市場對他的執行力、戰略眼光和資源整合能力,近乎迷信。
正如他所說,“邵維鼎主導”這五個字本身,就是巨大的信用背書和未來想象空間。
深水灣79號。
李家城看著電視中定格的畫麵,他的心中竟然升不起一絲對抗的想法。
服氣,佩服的五體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