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英國人,在國際上孤立無援
字數:3807 加入書籤
撒切爾要在港督府宴請港島社會名流的消息,轉瞬就被傳了出去。
其中最激動的當屬太古洋行這些英資企業,對他們而言,撒切爾到了,那就是靠山來了。
而且他們也很想知道,首相在燕京到底談出了什麽成果。
這個最終答案,關乎著他們對於港島的投資判斷。
畢竟這裏是他們經營了將近百年的地盤,要是全部撤出去,不說難度有多大,就是論損失那都是一個天價。
而華商之中,態度就各異了。
有的人驚喜莫名,感覺自己的身份地位得到了認可。
有的人則是心事重重,擔心這場宴會,會是一場大風暴的碰撞。
邵毅府就在此列。
1977年他被沈弼力薦,強調他「穩定港島社會」之功,獲得了英女王的爵士勳章。
再加上他手握港島最大的媒體發聲通道,所以英國人一向對他籠絡有加。
這次他們父子兩人都被邀請,他心中一直惴惴不安。
昨天晚上,他的兒子出盡了風頭,擺明了是為港島站台,為內地站台。
現在撒切爾抵港,第二天,就邀請全港的社會名流。
明顯就是衝著他這個兒子去的。
到時候,針尖對上麥芒,該如何收場?
處於過來人的謹慎,他勸道:“阿鼎,下午的宴會,我們該低調就低調,不該我們說的話千萬別說。”
“現在港島還是英國人的地盤,人在屋簷下該低頭就得低頭。”
邵維鼎灑然一笑:“老豆,你當英國首相是封建君主呢,看不順眼的人就幹掉?”
“放心吧,撒切爾辦這場宴會,目的不過就是在燕京受阻了,想著探探我們這些港島人的態度。”
“當然,我肯定是集火的頭一個。”
“但是你也放心,我分得清楚輕重,咱們邵家在港島,在英國都有產業,我不會自絕商路的。”
英國是屈臣氏和斯沃琪的商品登陸歐洲的避稅港,每年他光是靠著這個稅務減免,都能省下一大筆錢,他是閑得蛋疼會在這種公開場合和英國首相懟起來。
而除了這些商品之外,沃達豐的總部就在倫敦,這家企業可是他對全球電信產業布局的關鍵。
所以,他是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和英國首相鬧翻的。
邵毅府見邵維鼎如此說,心裏的大石頭總算放下,“你心裏清楚就好,我剛剛打電話聯係過了,撒切爾這次邀請了港島各界名流,幾乎每一個有頭有臉的人物,都在受邀名單之中。”
邵維鼎撫了撫眼鏡,眼中閃過一絲精芒:“這麽大的陣仗,不加以利用,實在有些可惜。”
.......
正午剛過,港督府已經車水馬龍,無數輛豪車停在周邊。
一名名社會名流相繼走進。
記者們被嚴格限製在遠處,長槍短炮早已架設完畢,他們翹首以盼,捕捉著每一個進入宴會大廳的人物。
在宴會廳中心。
水晶吊燈早已點亮,光芒刻意明亮得有些刺眼。
撒切爾夫人端坐長桌主位,她的目光掃過長桌兩側堪稱囊括了港島權力與財富金字塔頂端的“社會名流”:匯豐主席沈弼沉靜如淵,渣打包偉士眼神閃爍,太古施懷雅掛著標準的商業微笑,怡和紐璧堅神情略顯倨傲。
而另一側,是一眾華資代表——霍正英、鮑玉港、李釗基、鄭宇通、曹文錦、周文軒,邵毅府以及角落裏的李家城。
他看似謙恭地坐著,眼神卻不時瞥向坐在撒切爾夫人斜對麵的那個身影——邵維鼎。
此時的邵維鼎一身剪裁完美的深色西裝,姿態鬆弛,仿佛這港督府的森嚴與周遭大佬們的審視不過是尋常茶餐廳的背景。
他正微微側首,與旁邊的鮑玉港低聲交談,嘴角掛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似乎昨夜攪動風雲、今朝點石成金的主角並非是他本人。
寒暄與例行致辭很快結束,撒切爾夫人直接切入了主題。
她端起骨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目光如手術刀般精準地投向邵維鼎。
“邵先生,”她的聲音不高,卻讓整個大廳瞬間安靜下來,“昨夜亞視的訪談十分精彩。你對港島未來的‘信心’,以及對所謂‘黃金時代’的勾勒,不僅感染了普通市民,就連我也有所觸動。”
“這種力量,令人印象深刻。”
她的聲音抑揚頓挫,標準的倫敦腔,隻是話鋒一轉,“然而,這份‘信心’的基石是什麽?港島的未來,從來不僅僅取決於市場和資本,更取決於它與外部世界的關係。”
她身體微微前傾,如同鷹隼鎖定了獵物:“尤其……是它與對岸那片廣袤土地的關係。”
“我很想知道,以邵先生的洞見,你認為燕京,會如何看待九七?他們對港島的真實意圖是什麽?這些,恐怕是決定你所謂的‘黃金時代’能否實現的關鍵。”
“我…很想聽聽你的高見。”
問題尖銳、直接,瞬間將所有人都帶到了那個最核心、也最敏感的漩渦中心——九七歸屬。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邵維鼎身上,屏息凝神。
沈弼眉頭微蹙,紐璧堅目光閃爍,李家城如同老僧入定,仿佛一切都事不關己。
邵維鼎放下手中的酒杯,淡淡一笑。
“首相閣下,港島的歸屬,是曆史形成的事實,也是國際社會普遍認可的共識。”
邵維鼎並不接招,反而直言道:“在這個問題上,您在國際上,沒有真正的盟友,是真正的孤立無援。”
“沒有?”撒切爾夫人嘴角閃過淡淡譏諷,“美國呢?歐洲呢?我們共同的價值……”
“美國?是的,他們在口頭上或許會表達關切,甚至私下會給予一些模棱兩可的安慰。”
“但他們的核心利益在哪裏?是全球戰略平衡。”
“中國這個龐大而關鍵的地緣勢力的份量,與港島這一隅之地相比,孰輕孰重,不言而喻。”
邵維鼎目光洞見,不加掩飾道:“關乎於美國人在亞太乃至於全球的戰略布局,華府的決策者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後者。”
“而美國人的‘支持’,絕不會延續到實際行動層麵,更不可能為了英國的利益,去觸碰眾所周知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