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鼎峰地產奠基人,籌謀開始

字數:4110   加入書籤

A+A-


    1982年,10月。
    過去幾月,在鼎峰內最忙碌的不是別人,而是邵維鼎的大哥邵維銘。
    他作為屈臣氏地產的負責人,前不久剛剛從暹羅回來。
    那邊的工廠陸續完工,液晶的產能得到極大提高。
    芭提雅的旅遊城市的打造,在他請了內地的中建過去後,工程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加之有暹羅王室保駕護航,鼎峰地產在芭提雅的工程進展的十分順利。
    他派了一隊監工留在暹羅之後,便先行一步趕回了港島。
    為的就是海港城的開業。
    海港城這座龐大的商業中心,是由鼎峰地產獨自開發的第一個大型商業地產項目。
    他這個主理人,自然不能缺席。
    步履匆匆地穿過光潔明亮的大堂,邵維銘手中緊握著一份重要的文件。
    是關於將“屈臣氏地產”正式更名為“鼎峰地產”的申請與規劃書。
    這份文件承載著他這段時間嘔心瀝血的成果,也標誌著鼎峰集團在商業地產領域將翻開嶄新的一頁。
    回想屈臣氏地產如今的版圖,邵維銘心中亦不免激蕩:
    從李家城手中“虎口奪食”而來的中環黃金地段物業,是港島商業心髒的寶貴資產。
    在新界、九龍擁有的大塊地皮,是未來發展的堅實基礎。
    屈臣氏產業園與寶成產業園的地皮所有權,已從鼎峰控股正式劃撥至屈臣氏地產名下,成為支撐製造業升級的重要載體。
    另外還握有芭提雅半座城市的開發產權及港口開發區地皮,這是鼎峰國際化戰略的關鍵跳板。
    再加上即將盛大開業的海港城及其周邊配套商業樓宇,這是港島乃至亞洲矚目的商業新地標。
    如此龐大的、橫跨港島與東南亞的優質資產組合,早已遠超“屈臣氏”這個零售品牌所能涵蓋的意義。
    它需要一個更響亮、更能代表其核心驅動力的名字——“鼎峰地產”。
    這不僅是一個名稱的變更,更是集團戰略重心和品牌矩陣清晰化的必然之舉。
    邵維銘正思考著如何向弟弟邵維鼎闡述這份計劃的重要性,以及海港城開業的諸多細節,人已走到了直達頂層的專用電梯廳附近。
    就在這時,一陣壓抑著焦急的女聲傳來,打破了電梯廳的寧靜。
    “小姐,拜托您再通傳一次!我真的有非常緊急、非常重要的事情要見邵先生!事關重大,關乎一家港島老廠的生死,也和李家城有關!”
    邵維銘循聲望去,隻見一位穿著利落工裝、約莫二十五六歲的年輕女子,正急切地與前台行政人員交涉。
    她臉色蒼白,眼神卻異常堅定,帶著一種破釜沉舟的懇求。
    正是林亮的女兒,林穎詩。
    前台小姐麵露難色,保持著職業化的禮貌:“林小姐,非常理解您的心情。但邵董今天的日程已經排滿,沒有預約真的無法安排。”
    “您的信息我們已經記錄,會盡快為您……”
    李家城?
    邵維銘聽到這個名字,腳步不由得一頓。
    “等等。”他走了過去,溫和地打斷了前台的話。
    目光落在林穎詩身上,“這位小姐,你剛才提到……李家城?”
    林穎詩看到邵維銘,雖然不認識,但見他氣度不凡,又主動詢問,仿佛抓住了希望,連忙道:“是的!先生!我是永和玩具廠林亮的女兒林穎詩。李家城……李家城為了收購我們廠,聯合匯豐和港府,用不正當手段進行打壓,現在我們的貨被海關無故扣檢,稅務署也突然要查三年舊賬!”
    “我們……我們走投無路了!隻有邵先生能救我們!”
    她的話語急促而清晰,將永和廠麵臨的絕境和李家城的動作直白地說了出來。
    邵維銘眉頭微蹙。
    李家城?這個名字在鼎峰的語境裏,總是帶著一絲特殊的意味。
    蟄伏後這麽快就卷土重來,而且一出手就如此狠辣,目標還是港島本地的實業工廠?
    “永和玩具……小黃鴨?”邵維銘似乎有些印象,那是一個頗有口碑的本地品牌。
    “對!就是我們!”林穎詩眼中燃起希望的火苗。
    邵維銘沉吟片刻,看了一眼腕表,又看了看林穎詩手中緊緊攥著的、明顯是重要文件的牛皮紙袋。
    他轉向前台:“這位林小姐,我帶她上去。維鼎那邊,我去說。”
    “是,邵總!”前台小姐立刻恭敬應道,明顯鬆了口氣。
    “您也姓邵?”林詩穎有些傻眼,不知道眼前之人是誰。
    前台馬上介紹道:“這位是我們的大邵總,是邵董的大哥。”
    林穎詩頓時激動地眼淚都出來了:“謝謝您,太謝謝您了。”
    “跟我來吧。”邵維銘點點頭,帶著林穎詩走進了專用電梯。
    電梯門合上,平穩上升。
    他沒有多問,隻是看著跳動的樓層數字,心中快速梳理著這件事可能帶來的影響。
    而在他身後的林穎詩卻雙手顫抖,心中反複重複著她收集了一晚上的資料,想著等下見到邵維鼎的時候說些什麽。
    頂層,邵維鼎的辦公室。
    巨大的落地窗外,維港景色盡收眼底,海天一色,船影穿梭,繁華盡顯。
    辦公室內部是冷色調的現代簡約風格,線條硬朗,巨大的辦公桌後,邵維鼎正低頭批閱文件,陽光勾勒出他專注而沉靜的側影。
    似乎是批閱時間太久了,他伸了個懶腰,腦子卻還在不停的轉動。
    1982年,還剩下兩個多月。
    臨近海港城開業和購物節當口,整個鼎峰都在為著這兩件事而忙碌。
    這是年尾收官之戰,也是一年之中帶給鼎峰最大營收的時月。
    去年,倉促舉辦的雙十一購物節,就已經將港島擠爆。
    今年,有了準備,有了規劃。
    再加上澳門、灣島的泄壓,今年的成績,超越去年是板上釘釘。
    就是不知道能超越幾成。
    而下個月也是寰宇航空的第一次試運行,是對太古洋行發起的第一次試探攻擊。
    撒切爾離開港島之後,施懷雅這些英國人沉寂了好一陣子。
    但邵維鼎可不會當他們都死了。
    正在這時,敲門聲響起。
    “進。”他頭也未抬。
    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