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亂世之中,想自在是沒門兒

字數:4152   加入書籤

A+A-


    鄯善城的喧囂隨著秋意漸深緩緩沉澱,各方賓客陸續踏上歸程,帶著西域的見聞與那幅《瀚海棉雲圖》的摹本,將塞上江南的名聲傳遍四方。老張這狗東西果真留了下來,他說他要在這裏住到年後開春,還說他自己辛苦了這些年了,享受享受怎麽了?
    於是這廝整日不是背著畫架在棉田水渠間寫生,便是窩在月氏樓頂層的靜室裏,對著那套西域礦物顏料琢磨他的《西域風物誌》。
    夏林自然是樂得有此免費宣傳大使,撥了兩個伶俐的親兵給他當向導,自己則與徐世績、王卓恒一頭紮進了第二條水渠安西渠的勘測定線工作中。
    這條渠要引且末河水,穿行數百裏,連通七八個大小綠洲,工程遠比通濟渠浩大,地形也更複雜,但一旦建成,剩下統一西域也不過就是時間問題了。
    這日夏林剛從安西渠規劃的線路上返回帥府,滿身塵土還未不及拍打,孫九真便麵色凝重地遞上一封密報。
    “大帥,長安急件。李唐監國秦王李建成病重。”
    夏林展開信箋,快速掃過,眉頭漸漸鎖緊。
    信是潛伏在長安的風花雪月暗樁所發,內容詳實:李建成於一月前染病,起初隻是風寒,太醫院用藥後卻不見好轉,反日漸沉重,近幾日已無法處理監國事務。朝政暫由長孫無忌與幾位宰相共同署理。長安城內流言四起,有說秦王是憂勞成疾,也有說是被人下了慢毒。
    “病得真是時候。“夏林將密報遞給旁邊的徐世績:“李建成這監國要是倒了,長安那攤子事怕是要全落到他們保守派手裏了。“
    徐世績細細看完,沉吟道:“李唐內政本與我大魏無關,但秦王畢竟是三娘陛下親指監國,他若長久不能視事,長孫無忌便可借輔政之名,大肆攬權。此人一向敵視我大魏,若讓他完全掌控李唐朝局,隻怕西域這邊的合作……“
    “合作個屁。“夏林冷笑一聲:“那吊毛怕是巴不得借此機會把水攪渾,最好能逼得三娘回京呢。隻要皇帝回京了他就好更進一步,他打的什麽算盤,我隔著兩千裏都能聽見響動。”
    他走到西域沙盤前,手指點向安西都護府的位置:“三娘那邊有什麽動靜?“
    “李唐陛下已下令封鎖消息,對外隻稱秦王偶感風寒需靜養。但據我們在安西的人觀察,陛下近幾日頻繁接見軍中將領,安西都護府的防務也有所調整。“孫九真答道。
    夏林嗯了一聲,滿意的點點頭:“不錯,現在也從猛將大姐變成了合格的政治家了,她是怕長安那邊有人狗急跳牆,或者北漢、吐蕃之流趁機搞事。全力查探秦王病情的真相,重點是太醫院和長孫無忌府上的動靜。記住,隻探查,不介入,這是李唐的內政,這個點不能讓他們抓我們的把柄。”
    “明白。”
    孫九真領命而去。
    徐世績輕歎一聲:“樹欲靜而風不止。若是李唐內亂,西域難得的大好局麵,恐怕又要起波瀾了。”
    “亂不了。”夏林語氣篤定,眼中卻寒光閃爍:“老子好不容易把西域經營到這一步,誰敢伸手,我就把誰的爪子剁了!三哥,安西渠的進度不能停,還得加快,不然人心得散。”
    他頓了頓,又道:“以我私人名義,繞過李唐陛下,寫信慰問一下李建成。然後我們以西域建設兵團的名義向他派遣幾名醫學院的大夫過去。”
    徐世績點頭:“此舉甚善,既是故交之誼,又不失國體。我這就去擬信。”
    徐世績剛離開,老張便頂著一頭亂發,興衝衝地闖了進來,手裏揮舞著一幅剛完成的水墨草圖。
    “道生!快看,《坎兒井溯源圖》!我琢磨了好幾天,總算是把那股子地脈潛行的氣韻給畫出來了!”
    夏林接過草圖,隻見畫中以枯筆淡墨勾勒出地下暗渠的蜿蜒走向,地上部分則是工匠們開鑿井口的忙碌景象,虛實相生,意境深遠。他雖不懂畫,卻也覺得一股蓬勃的生命力撲麵而來。
    “不錯不錯,有點意思。“夏林隨口讚道,將圖遞還給他:“不過老張,你先別光顧著畫畫了。長安那邊可能要有變故。”
    張朔臉上的興奮瞬間褪去,他放下畫稿,神色嚴肅起來:“李唐的秦王?”
    “你也知道了?“
    “猜的。“張朔走到桌邊,自己倒了杯水一飲而盡:“前幾日我看李唐的使團本還有多逗留幾日的打算,甚至我還跟他們約好了一同去天山腳下看看,但誰知第二日他們便與你家三娘匆匆返回安西,我大概便知道肯定是他們那出了什麽事。”
    他看向夏林:“你打算怎麽辦?“
    “靜觀其變。“夏林揉了揉眉心,“李唐的內政,咱們不好插手。不過……”
    他沒有說下去,但眼神裏的擔憂顯而易見。
    張朔沉默片刻,忽然道:“我去長安一趟。”
    夏林挑眉:“你回去能幹什麽?給李建成畫像衝喜?別忘了你現在是大魏的尚書令!“
    “放屁!”張朔罵了一句,正色道:“我請休沐,以私人身份回去訪友不行嗎?我在長安洛陽故舊不少,回去至少能幫你看清楚他們朝堂上的風向,總比你那些探子隔著牆聽聲要強。”
    夏林看著他,知道這老友看似放浪形骸,實則心思縝密。他沉吟片刻,點了點頭:“也好。但你記住,你是大魏的官,此去隻是私訪,絕不能介入李唐朝政。若是被人拿住把柄,你就撒潑。若有人為難你,你就死那,然後我去把長安給燒了。”
    “唉,你媽的……“張朔指著夏林罵道:“你狗日的就盼不得我好呢,我家孩子才那麽點屁大,再說到了長安,我就是個訪友作畫的閑人。他長孫無忌什麽能耐?說破大天跟我平級的玩意,他殺我?他腦子有包都不敢殺我。”
    “路上小心。我會讓九真安排人沿途護衛。“夏林湊上前低聲道:“見了故人,代我問個好。”
    張朔重重點頭,兩人心照不宣。
    送走老張,夏林獨自站在帥府院中,望著東南方向。晚風帶著戈壁的涼意,長安的風雨似乎隔著千山萬水吹到了西域,讓他心頭蒙上一層陰霾。
    他當然知道三娘此刻必然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監國病重,朝局不穩,內有長孫無忌虎視眈眈,外有北漢吐蕃伺機而動,而如果真出了什麽大變故,夏林的長子李治也定然是危險的,雖然孩子還在大本營,但他總不可能一輩子不回長安吧。
    “傳令給王將軍。”夏林對身後的親兵吩咐道:“從明日開始,西域全軍進入二級戰備狀態。各關隘哨卡,加強警戒。對外就說例行秋操。“
    “是!”
    夜色漸深,鄯善城燈火零星。夏林的書房內,燭火卻亮至深夜。他對著西域與中原的地圖,反複推演著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手指仍是無意識地敲打著桌麵。
    “無忌啊無忌……“他低聲自語:“你最好安分些,別逼我在最快樂的時候抽你啊。少惹事你還有個善終。”
    想到這裏,他突然想起來為啥無忌兄這麽恨他了,那廝是高士廉的外甥……而高士廉的失勢落馬,所以的線索都指向的是夏林。
    “哦……難怪了難怪。你媽的,這根因果線這麽長呢。”
    與此同時,遠在安西都護府的三娘也正對著一封密報出神。燭光下,她眉宇間帶著化不開的憂色。李建成病得蹊蹺,長安局勢紛亂,而她已經收到風聲,長孫無忌正在暗中串聯,意圖讓她返回長安。
    “想逼我回去?“三娘冷笑一聲,將密報湊到燭火上點燃:“我偏要在這西域,看你們能掀起什麽風浪。”
    她走到窗前,望向鄯善城的方向。此時此刻,她突然格外想念那個總是沒個正形,卻總能在這亂局中給她一絲心安的人。
    “狗東西……“她輕聲道:“你可莫要讓朕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