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字數:4456 加入書籤
護國攝政王的目光突然變得冷冽,甚是銳利。“你以為本王真的看不出你的野心嗎?
你以為,本王真的看不出來是有人用心的嗎?“
黃得莊一愣,他的臉上露出了迷茫和恐懼,連忙跪下。“殿下,奴才愚鈍,不知何事讓殿下不悅,還請殿下明示。“
“你不必再裝了!“護國攝政王冷笑一聲,勃然大怒,“本王早就看出,你的出現並非偶然,是有人故意把你送到本王麵前的。“
黃得莊心中一驚,他從未想到自己的行為會引起這樣的懷疑,“殿下,奴才對殿下的忠心,天地可鑒,絕無二心。“
“忠心?“護國攝政王冷哼一聲,她緩緩走向一名禁軍,伸手抽出他腰間的佩劍,劍光一閃,指向黃得莊,“你的忠心,本王已經看得夠多了。
戲,做多了,太假!“
黃得莊感覺到劍尖的寒意,他的心沉到了穀底,“殿下,奴才......“
但護國攝政王沒有給他解釋的機會,劍尖輕輕一劃,黃得莊的臉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血痕。“來人,將人送去宗人府,毒啞他的嗓子,砍斷他的四肢,將他放到本王喜歡的花瓶裏,以後放在書房裏。
從今以後,你將成為本王書房裏的藏品,滿足你陪著本王的願望。“
黃得莊大驚失色,他沒想到自己的結局會是這樣,嚇得驚慌失措,“殿下!奴才真的沒有故意害您啊殿下!殿下饒命!“
護國攝政王隨手丟了劍,麵上風輕雲淡,似乎下了這樣殘忍旨意的人不是她,毫不猶豫轉身離去。
黃得莊的臉上帶著那道血痕,心中卻是一片茫然和恐懼,不知道自己哪一步出錯了。
元應嗣入黎王府過了些日子,便站穩了腳跟。
王府裏的下人們都不知道這元側妃做了什麽事,怎麽就讓王爺回心轉意了,待她變得極好。
“就算是鎮北將軍府教養出來的,到底還是那窮鄉僻壤裏的貨色!指不定私下裏就什麽樣兒呢!”
“王爺多好那起子低聲下氣的!你說如何?嘿嘿”
“莫言語這般多!怎得說這側妃要是沒些個手段!怎麽攏得住王爺?仔細你們的皮!”
府裏欺負過元應嗣的下人們這時都趕緊縮了起來,生怕元應嗣找他們麻煩。
下人們自己做過什麽心裏都有數,當時是看元應嗣沒了鎮北將軍府這般有力的娘家,又沒有幾抬嫁妝,無權無勢,自覺得她好欺負,因而沒有顧忌後果,一個比一個狠,都給了元應嗣不少好看。
就這些事,是個正常人都得報複。
令人意外的是,元應嗣跟沒事人兒似的,和煦又溫婉,當什麽事都沒有發生過,隻偶爾在院子裏繡繡花,或者去另一個側妃院子裏轉轉。
元應嗣本在燕都頗有賢名,為此嚴氏本打算給她早早說個婆家的,隻是元應嗣一直以在膝下孝順為由拖著,最終才攀上了黎王的高枝。
元應嗣在燕都貴族圈裏,自然是不夠看的。
但是如果有元振和嚴氏的疼愛,那就不同了。
之前上門去鎮北將軍府向嚴氏求親的人家不少,都奔著嚴氏的錢財和元振的兵權去的。
元應嗣生以為是自己賢名在外,因而有這麽多媒人上門。
如今入了黎王府,腦子就清醒多了。
杜鵑扶著元應嗣在花園裏轉悠著,黎王府的花園不大,勝在種的花兒不少。
隻是寒冷的冬天,花兒盡數都謝了。
下人們掃幹淨了小徑上的雪,賞一賞幾株臘梅倒是可以的。
但是黎王就不怎麽愛這隻有紅色的花兒,整個花園裏也不過就四五棵罷了。
“小姐,這花兒真好看,又紅又豔,跟爆竹似的!”
杜鵑討趣說著,扶著元應嗣慢慢踱著步,繞著幾棵紅梅走著。
薑氏帶著元應嗣的嫁妝和聘禮,在天寒地凍的十二月裏想要趕回北疆,豈料途中遇到了劫匪,錢財盡數都被搶走了,半個銅板都沒剩。
而薑氏本人,也下落不明,生死不知了。
“這紅梅,看著倒喜慶。”
元應嗣新婚,看著紅色便心下滿意的。
一道尖銳的聲音卻劃破幹燥冰寒的空氣,尖利地紮入元應嗣耳中:“這不是我們元側妃嗎?幾日裏把持著府裏的爺們兒,今日倒空了閑兒了出來賞花兒了?又沒有爺們兒在看,你風花雪月做給誰看!”
“哦?這不是茱萸妹妹嗎?不好好待在院子裏養胎,雪天路滑的怎麽出來了?仔細肚子裏王爺的骨肉血親。”
元應嗣隻是一笑,手下用力便將手中的梅花枝拗斷。
那鮮紅如血的梅花枝被反彈回去,震落了一地花瓣。
侍妾茱萸手搭在自己高聳的肚皮上,一雙眼睛瞪著元應嗣,生要瞪得元應嗣怕來。
可是元應嗣隻是巧笑著看著她,也不理會她的挑釁,倏然轉身便要走了。
“我於你說話呢!你甩臉子給誰看!”
茱萸心裏一急,腳下追了幾步踩上了元應嗣的裙擺。
元應嗣沒想到她會動手,裙擺被一踩腳下便失了平衡,整個人往後倒去,正好壓在了侍妾茱萸高高的腹部上。
“小姐!”
“姨娘!”
下人們大驚,連忙衝過去扶人,後又各自叫起了府醫。
“吳叔,你要當祖父了,可歡心?”
元清正見吳祥貴那張黢黑透著質樸忠正的臉,腦海裏都是在北疆時吳祥貴和元振的舊事。
曾幾何時,她也很喜歡這個跟在父親身邊的忠心下屬,一直拿他當一個和藹爽朗的伯伯看待。
誰又知道,這般一個人,也會犯下大錯,將整個元家推向懸崖峭壁,成為鎮北將軍府覆滅的關鍵人物。
元清正也是沒想到,吳祥貴一個兵營裏的大老粗,會將吳東藏得如此之好。
如果不是陳以絕帶人細細盤問了,調查了數月,還真不知道吳祥貴有個這般大的兒子。
“爹?爹你如何在這裏啊!你不見了許多日,兒報了官府也無人尋!我還以為你不要我了!爹你做了什麽讓人家尋仇了!”
吳祥貴的兒子吳東,從小便被拐子拐走了,尋了多年。
吳東說的這話吳祥貴自然不信,他這個兒子,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更是無利不起早,怎麽會去報官尋他。
隻是這是他的兒子,他和亡妻唯一的孩子,他自是舍不得責備的。
當年吳祥貴的妻子也為此對自己丟失的兒子日思夜想,因而最後鬱鬱而終。
吳祥貴膝下隻有這一個兒子,在他腿上的胎記被認出來以後,吳祥貴就把這個兒子捧在心尖上,一句話都怕說重了。
元清正調查深入後,才了解到吳祥貴認回兒子是個意外。
吳祥貴當時送信回京,在賭坊門口看到了沒錢還要硬闖賭坊的吳東,見他被幾個打手打得渾身是傷好不狼狽,便出手救了他。(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