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年輕人不能懈怠

字數:3732   加入書籤

A+A-


    其實不用引導員說,王爍也看出來了。
    麵前那架飛機龐大且修長的機身,寬闊的翼展已經說明了一切。
    轟炸機的生產線,而且是空軍現役戰略轟炸機的生產線。
    這裏的一切都可以在右上角標上兩個字——絕密。
    “怎麽樣?很震撼吧。”
    鄧司令站在王爍身側,眯著眼道:“我第一次來參觀的時候也深受震撼,那時候這裏還不是這般模樣。”
    正說著,地麵微微震動了一下,王爍看到搭在半成品兩側的腳手架不知道什麽時候向後移動了一下,所有的工作人員已經撤到了內測,龐大的半成品機身緩緩向前挪動,直到來到下一處工位上。
    而一架新的、被完全組裝的成品飛機也在眾人的眼眸中緩緩接近,被周圍的工作人員拖離了生產線,進入了檢測線。
    “嗬嗬,各位領導很幸運,剛剛見證了我們脈動生產線新一輪的生產周期開啟。”
    引導員笑著介紹道:“每一次新的脈動周期開啟,就意味著有一架新的成品誕生。”
    “脈動周期?”
    王爍疑惑。
    引導員訝然的看向王爍,隨即連忙隱藏了神情,解釋道:“這是脈動生產過程中的一個概念,算是半個術語。”
    王爍還是有些迷惑,這不是裝的,他是真不懂。
    引導員看了一眼鄧司令,見他神情正常,於是詳細解釋道:“脈動生產線其實和汽車工業的流水生產線差不多,隻是它沒有汽車生產線那種連續化、不間斷的運行邏輯。每個脈動生產線都會根據生產產品的不同分配裝配邏輯,分設數個乃至數十個裝配站,每個裝配站隻準備自己裝配需要的設備、人員和物料,通過大型移動平台來自動運送裝配主體,每一個裝配站需要在限定時間內完成既定裝配任務,完成後即進行下一個裝配任務,我們將這個固定時間間隔叫一個節拍,全部裝配站完成任務後,即為一個周期。”
    王爍這次聽懂了:“所以……每個周期完成,就意味著生產出了一架成品飛機?”
    “是這樣的。”
    引導員含笑點頭。
    “冒昧問一句。”
    王爍轉頭看向引導員,問道:“咱們這個工廠,每個周期大概多長時間?”
    引導員頓時語塞,額頭直冒冷汗。
    乖乖,你都知道是冒昧了,你就不能不問?生產周期這可是機密中的機密啊!
    看著王爍好奇的眼神,引導員隻能將目光轉向旁邊的鄧司令,鄧司令則看向鄭將軍,見他輕輕點頭,鄧司令說道:“照實說。”
    引導員如蒙大赦,舒了口氣道:“我們這條生產線已經經過了多次優化,現在的生產周期可以做到十五天,如果物資調配人員輪換再頻繁一些,應該能做到十三天。”
    引導員的話語裏藏著深深的驕傲。
    脈動生產線的脈動周期是評判一條脈動生產線先進程度、以及工程人員技能的標準之一,不論是十五天還是十三天,對於一架複雜的大型戰略轟炸機來說,放眼全世界都是十分優異的成績,足以引領行業,由不得他們不驕傲。
    鄧司令和鄭將軍也是聽的直點頭。
    華夏軍工能有現在的局麵,離不開這些工程師們日日夜夜的辛苦操勞。
    “王爍,怎麽樣?”
    鄧司令笑著看向王爍:“用你的專業眼光評判一下?”
    王爍猛猛點頭,誇讚道:“神乎奇技。”
    “哈哈。”
    鄧司令舒暢的笑出了聲,說道:“這裏麵可還有我的功勞,想當初,他們可沒有這般威風,一架飛機造個小半年都出不了廠,真是……”
    似是想起了什麽,鄧司令微微搖頭:“不說也罷,不說也罷。”
    這倒是讓王爍有些好奇了:“鄧叔叔,以前不是這麽造飛機的嗎?”
    “以前?”
    鄧司令笑著搖頭:“王爍,你以為誰都能搞出脈動生產線?不是那麽容易的。”
    鄧司令指了指麵前的生產線,說道:“就這條生產線,王爍你知道把它從人工組裝改成這樣花了多少錢?”
    王爍沒有說話,靜靜聽鄧司令的下文。
    “一億兩千萬!”
    王爍瞪大了眼睛,脫口道:“一億兩千萬?”
    “你沒聽錯。”
    鄧司令歎道:“這還是設備全部國產化後的花費,如果全部進口,這個數字還要再翻上兩番。”
    “鄧司令說的沒錯。”
    引導員也有些感歎道:“這裏麵,最貴的就是埋在地下的大型精密運輸平台,以及頂升平移設備,這兩樣足可以占到硬件成本的百分之五十,剩下的還要再加上智能倉儲分揀管理係統、高精度定位保護係統、裝配工裝及夾具,移動站台,高精密自動機器人集群,自動化監測係統,廠房改建,空間成本,能源,環保等等。”
    “這些都具備了,還得花時間訓練大量的合格工程師,最重要的是,還需要高級工程師來分割整體圖紙,確定裝配站數量和功能,確定節拍間隔。”
    “這些,都需要大量投入。”
    王爍張了張嘴,卻又不知道說什麽,隻能感歎,錢是王八蛋,沒有真不行啊。
    就這麽一個不起眼的廠房,投入了一個多億?
    再聯想了一下自己的計劃,王爍突然一個激靈。
    奶奶的,照這麽算,自己要建設的工廠何止一個億的成本?如果真的要啟動計劃,自己手頭這幾百個億都投進去豈不是隻能打個稍大的水漂?
    更何況,自己這幾百億都已經有了去處,根本不可能全部投進相投的地方。
    為什麽……感覺問題又回到了原點?
    明明已經很努力了,明明已經不是一窮二白了,可為什麽自己繞來繞去總繞不開缺錢這兩個字?
    這該死的緊迫感啊。
    果然,年輕人掙錢的心不能有一日懈怠!
    少年,你今天努力了嗎?
    喜歡黑科技:我繼承了全宇宙科技遺產請大家收藏:()黑科技:我繼承了全宇宙科技遺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