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重大國策
字數:5205 加入書籤
彈劾王剪的人,可沒有一個有好下場,沒想到竟然還有人不長記性。
以前王珪和蕭瑀彈劾王剪,還是有理有據。
可現在太仆少卿彈劾王剪,那純屬是沒事找事。
李世民皺著眉頭說道:“僅此一次下不為例,如果還有人故意汙蔑有功之臣,朕決不輕饒!”
“遵命!”
一眾文武大臣紛紛躬身行禮道。
現在貞觀才搞了4年,就出現這種內部不團結的情況。
倘若以後新君主登基,被這些大臣的讒言蠱惑,一旦頭腦不清醒懲罰了有功的大臣。
那麽大唐也會被他們搞亂。
往小的說是汙蔑大臣的小人。
往大的說他們就是禍國殃民的亂臣賊子!
因為這件小插曲,朝會很快就結束了。
李世民離開太極殿前,還特意走到王剪跟前,微笑著說道。
“王愛卿,方才的話不必放在心上,朕不會讓有功之臣受到委屈!”
李世民說的這番話,並沒有刻意壓低聲音,所以太極殿內的所有官吏全都聽到了。
“韓國公真是深受皇恩啊!”
這幫大臣看著王剪,眼裏滿是羨慕。
王剪笑著朝李世民拱手說道:“微臣多謝陛下。”
“嗯。”李世民笑著點了點頭。
他輕輕地拍了拍王剪的肩膀,隨後臉帶微笑離開了太極殿。
而房玄齡、李婧、魏征、高士廉和戴胄等三省六部的主官,他們因為和王剪的關係比較好。
在離開之前,都紛紛朝王剪寬慰一句。
看到一眾宰輔對王剪的態度這麽好,這讓一眾大四五品的臣子,心裏產生了不一樣的想法。
“王剪招惹不得!”
這個想法如同一個警鍾,深深地埋在這幫大臣心底。
從此朝堂之上,除了長孫無忌、房玄齡和魏征三人,又多了一個不能參的大佬。
走出太極殿時,馬周也跟在王剪的身後。
王剪輕聲問道:“馬兄,陛下對你少詹事的任命,已經下達詔書了嗎?”
“昨日已經下達!”
“那行,你隨我一起去詹事府吧,我把你給其餘同僚宣布一下。”
“好。”
雖然馬周和詹事府的一幫官吏已經熟的不能再熟,但是以前都是用詹事府主簿的身份和大家相處。
他現在可是名副其實的少詹事,詹事府的二號人物。
詹事府。
王剪把一幫大小官吏,全都召集起來,並給大家宣布道。
“禦史中丞馬周,自今日起正式擔任少詹事,諸位同僚要多多配合馬少詹事!”
聽到王剪的一番話,詹事府的一眾屬官紛紛說道。
“遵令!”
“詹事大人放心,我等必會聽從馬少詹事的指令!”、
這幫人除了少部分在朝廷掛職,大部分隻是單純在東宮任職。
他們都想得到王剪的提攜,好在朝廷出仕。
“嗯。”王剪微微點了點頭,隨即笑著說道:“中午大家都有空吧?我請大家喝頓酒。”
聽到這個大好消息,眾人毫不猶豫地高聲說道。
“我等有空!”
“多謝詹事大人宴請!”
王大人雖然年少,但是做事頗為老道,這幫詹事府的屬官可不敢把他當做一個少年郎來對待。
接下來一上午的時間,王剪和馬周都待在詹事府裏。
王剪把所有的活,全都交接到馬周手上。
“王兄,求求你做個人吧,你作為統領詹事府的詹事,多少得接點活幹啊!”
“這下把活全都丟到我頭上,你倒好,當起了甩手掌櫃...”
聽到馬周的抱怨,王剪微微一笑,隨後伸出手輕輕地拍在馬周肩膀上。
“馬兄,我這個詹事府主官,主要把控大方向。”
“具體的任務安排,肯定要你這個副官來完成。”
“你要是忙不過來,就趕緊培養一個副手,讓他協助你處理政務。”
聽到王剪的一番話,馬周翻了一個白眼。
有這個才幹的人一點也不好找,能勝任者早已在朝廷中擔任要職,沒有這個才能者,叫過來也幫不了什麽忙。
而且他也沒有王剪一雙善於發掘人才的眼睛。
“哎~”
馬周歎了一口氣。
隻能把詹事府的活,暫時全都接下來做。
他心裏祈禱,希望王剪後續不要再給他找活幹,不然真的要忙不過來了。
中午。
朝廷官吏有一個多時辰的吃飯和休息時間,王剪直接帶著他們前往長安城最大的酒肆裏,點上滿滿的幾大桌菜。
喝酒吃飯間,這幫屬官對王剪的感觀更加好了。
...
吃完飯後。
王剪和馬周則一起去禦史台。
兩人一路往裏走,禦史台的一幫嘍囉則不斷地行禮。
王剪把魏大鼻找了過來,並對他說道。
“魏大鼻,把大門關上。”
“遵命!”魏大鼻應了一聲,隨後轉過身小跑去把大門關上。
原本陽光明媚的房間,也一下變得暗淡起來。
王剪指了指旁邊的凳子說道:“坐吧。”
“多謝王大人。”
魏大鼻受寵若驚地行禮,雖有小心翼翼地坐到椅子上。
他的坐姿非常端正,可見其內心的慌張。
王剪開麽見山道:“魏大鼻交給你一項秘密任務!”
魏大鼻連忙站起來抱拳說道:“王大人請說。”
平時他雖然有些放蕩不羈,但是在正事上,從來不含糊。
王剪點了點頭,隨即壓低著聲音說道:“這段時間,你給我留意新赴任的右禦史中丞權萬紀,一旦有不好的事情,你記得第一時間跟我說!”
聽到王剪要他做的事,魏大鼻毫不猶豫說道:“王大人放心,卑職定會盯著權萬紀的一舉一動!”
他作為王剪最重視的禦史之一,自有自已的監視人的一套辦法。
...
接下來好幾天時間,王剪都在忙碌中度過。
除了詹事府和禦史台的事情需要他來處理,關於吐穀渾劃分州縣,以及吐蕃分的封地情況。
新一天朝會。
李世民忽然頒布了很長的一段詔令,用簡潔的文字概括。
“其一,吐穀渾將改為青海道,下設四個州。”
“其二,吐蕃作為封地,用於分封給皇族子弟,以及賞賜給有功之大臣。”
“其三,鼓勵百姓生育,並製定出一係列的獎勵製度。”
李世民下的這道詔令,讓所有文武大臣全都驚呆了。
特別是第三點,這可是極為重大的國策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