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國庫的錢都敢騙
字數:4980 加入書籤
對於馬周的心情,王剪並不知曉,他現在所有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手中的奏疏上。
第一封奏疏是滄州刺史薛大鼎寫的,他想對無棣渠進行修治,懇請朝廷撥款5000貫。
奏疏裏麵,薛大鼎還對無棣渠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無棣渠西起運河,貫滄州全境而東入海。
如果把這條大溝渠治理好,便可灌溉兩側的數十萬畝良田,造福兩側的十餘萬百姓。
王剪拿起奏疏朝李承乾問道:“太子殿下,你對滄州刺史薛大鼎向朝廷申請500貫,用來修治無棣渠怎麽看?”
他作為輔國大臣,又是李承乾的老師,目的是培養李承乾處理朝政的能力。
所以王剪第一時間谘詢李承乾的看法。
李承乾皺著眉頭說道:“無棣渠年久失修,裏麵不僅雜草叢生,而且還堆積著大量的淤泥。”
“孤認為修理無棣渠是應該的,對百姓來說是大好事。”
“可孤不知道該撥多少銀子才合適。”
王剪微微地點了點頭。
李承乾畢竟隻有13歲,而且也從未接觸底層的生活,平時更不需要對銀子發愁,所以他對價格沒什麽感覺。
其實不僅李承乾對這種價格不懂,朝中的很多大臣也算不明白。
王剪微微點了點頭,耐心解釋道:“太子殿下,滄州刺史薛大鼎要修治的無棣渠長約150餘裏。”
“如果10個百姓一個月能清理一裏的河渠,治理150裏河渠,則需要支付150名百姓一個月的酬勞。”
“假如每一個百姓每月酬勞200文,則一共需要300貫!”
“這還隻是人工的酬勞。”
王剪停頓了片刻,等李承乾弄明白以後,接著說道。
“修理河渠除了工人的酬勞,某些地方還需要石板和沉木等東西,雜七雜八加起來也要400餘貫。”
“剩下的錢則用於無棣渠的維護。”
“因此得出治理無棣渠,大致需要500貫。”
安靜了半盞茶的時間。
李承乾表情好似有些明悟道:“王大哥,孤好像懂了一些。”
“太子殿下,這些東西急不來,慢慢了解即可。”
“孤明白。”
李承乾微微點了點頭。
他看向王剪的目光充滿了崇拜。
埋頭批閱奏疏的馬周動作停頓了下來,臉上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
以前治理河渠都是雇傭一群百姓,或是給酬勞,或是以工代賑,都是一大群人擠在一塊地方,一點一點向前做。
可如果按照王剪計算銀子的方式,是不是可可以把溝渠分為數十個部分。
讓特定的百姓,負責自己區域內的溝渠治理。
這樣一來,既方便核算銀子,也可避免有人濫竽充數。
馬周在思考的時候,王剪則打開第二封奏疏。
這封奏疏是瀛州刺史賈敦頤寫的,他也想讓朝廷撥款,來治理境內的滹沱河。
根據賈敦頤奏疏所寫,滹沱河每年河水泛濫,毀壞房屋,淹沒窪地數百裏。
賈敦頤想築立一個堤壩,雨季的時候河水不能泛濫,旱季的時候有足夠的儲水灌溉田地。
這個和第一封奏疏沒太大區別,都是治理河渠。
王剪也沒問築河堤需要多少銀子,而是問了另外一個問題。
“太子殿下,為何兩位刺史都在冬季修理溝渠和築堤壩?”
李承乾快速回答道:“因為冬天是枯水期,水量降低,而且也較少小大雨,方便治理。”
王剪笑著說道:“太子殿下說的極對。”
說完以後,王剪拿起了第三封奏疏。
看到奏疏裏麵的內容,王剪的瞳孔一縮,整個人的身子也不由自主地坐直。
因為這封奏疏是洛州刺史楊恭仁寫的,而且是要告禦狀!
根據楊恭仁所說,自從生育補貼政令頒布以來,在短短的幾個月內,洛州竟然有5542對夫婦前來領取生育津貼的獎勵。
因為往年整個洛州,一年也沒有這麽多新生兒。
因此洛州刺史楊恭仁覺得不對勁,於是派下屬官吏去查。
下屬的官吏查了將近半個月的時間,都發現沒有絲毫的問題。
於是楊恭仁就派自己的心腹去秘密查探,發現這背後竟是有人組織來騙取生育補貼。
而且這幕後之人,很可能是太原王氏的嫡係王離殤!
現在洛州上至刺史府,下至地方郡縣,很多都是王氏家族子弟,亦或者攀附王氏的官吏。
楊恭仁特來請求朝廷,派禦史去徹查此案。
“王離殤!”
王剪輕聲念著這個名字。
他的嘴角逐漸露出一抹冷笑。
早兩年,王離殤為了謀劃龍門縣縣令一職,竟然勾結黑山賊和太平縣黃氏,對馬家莊進行襲擊。
因此這場襲擊,馬家莊陣亡了數十人。
這個仇恨,王剪可一直都記著,從未敢忘記。
現在王離殤重新出現在視野內,而且還是涉嫌騙取上萬貫剩餘補貼。
這可是足以殺頭的大案!
王剪把奏疏一邊遞給馬周看,一邊朝李承乾問道。
“太子殿下,你對洛州刺史楊恭仁告禦狀,有什麽想法?”
李承乾笑著說道:“王大哥,孤知道太原王氏的嫡係子弟王離殤,和馬家莊有血海深仇!”
“加上洛州刺史楊恭仁,又狀告他騙取生育補貼。”
“孤打算把這件大案交給禦史台來查探,具體的處置也由王大哥你來決定。”
“如果此案涉及到王離殤,王大哥也可放心處置,有任何問題孤給你擔著!”
聽到李承乾的這番話,王剪的眼裏帶著一番感激。
沒想到李承乾人不大,心思倒是縝密。
王剪站起來朝李承乾抱拳行禮道:“臣謝過太子殿下!”
“王大哥不必客氣。”
李承乾連忙擺手道。
就在他們二人說話間,馬周也把奏疏看完。
他臉色嚴肅朝王剪問道:“王兄,你打算怎麽處理這個案件?”
禦史台監察有沒有人貪墨生育補貼,是當下很長一段時間的頭等大事,而且也是重點整治的對象。
李世民本身也是支持禦史台,打擊這種騙取大唐國庫的人。
王剪輕聲說道:“我打算派程處默、尉遲寶琪、魏大鼻和張麻瓜四人去洛州,徹查這個大案!”
程處默和尉遲寶琪兩人,其身份背景足夠大,他們可以震懾不少官吏和世家的人。
而魏大鼻和張麻瓜兩人,則是具體幹活查探案件的主力。
其實王剪想派馬周過去查探,隻可惜現在一大堆政務需要馬周來處理。
如果把馬周派去洛州,這些活恐怕全都落在王剪的頭上。
馬周點頭說道:“王兄,我支持你這個決定!”(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