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意義莫名

字數:4599   加入書籤

A+A-


    楚王康凜,一個在京中很少有人提及的名字。
    大康天子康老六一共有五個兒子,老大並不是康驍,康驍上麵還有個比他大十二歲的大哥,當年在北關的時候跟著老六出關,戰死沙場了。
    除了太子康驍外,老六還有仨兒子,康驍下麵的就是楚王康凜,比小二小正好十歲,既是王爵,也是北關副帥。
    康凜的封地就在北地,距離北關不遠。
    當年老六帶兵殺向京中的時候,將康凜留在了北關,負責防禦北關外的外族。
    老六造反很突然,事前連京中都沒得到消息,更別說關外異族了。
    之後老六一路莽到了京中,火速登基為帝,第一時間將關內大量折衝府兵力調到了關外。
    等外族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錯過了叩關的最佳時機,因此北關那邊還算太平,三皇子康凜並沒有遇到太大的戰事,北關無恙。
    等老六基本上穩定了朝中的局勢後,讓康驍成為東宮太子後,同時冊封了其他幾個兒子,康凜就是其中之一,楚王。
    火速立太子,朝臣肯定是喜聞樂見的,將其他皇子的封地設在距離京中比較遠的地方,大家同樣支持。
    可讓很多人不解的是,楚王康凜還有個軍職,北關副帥。
    這就令人極為困惑了,從概率學上來講,市麵上常見的造反事件都是由皇子發動的,所以很多皇朝在內部穩定的前提下,鮮少讓皇子擔任軍職,即便擔任了,也不會統領太多的兵馬。
    老六剛登基,讓自己親兒子坐鎮邊關,倒是可以理解,畢竟是自家孩子,信得過。
    問題是老六讓康凜擔任的並不是大帥,而是副帥。
    同樣帶個“帥”字,職位差的可不是一點半點。
    副帥有兵權,隻是這兵權是在大帥之下,所負責的大多是一些“文職”工作,例如軍中管理、操練、後勤等,正常情況下是不負責統兵打仗的,包括城關防衛工作,都需要請示大帥,軍中各大營的主將,肯定是以大帥為主的。
    奇怪就奇怪在這,如果皇帝信任這位楚王殿下,那麽應該讓他當大帥才對。
    如果皇帝不信任這位楚王殿下,讓他在封地當逍遙王爺就是了,何必讓他擔個副帥之職。
    最開始,人們以為老六是信任楚王的,讓楚王在邊關熬資曆,早晚會成大帥。
    結果這都開朝十多年了,楚王也當了十多年副帥了,北關有什麽事,老六讓朝廷問的也是大帥,而非他兒子,更耐人尋味的是,老六似乎在有意無意的在淡化楚王的“存在”。
    “他一個北關副帥,天潢貴胄,楚王殿下…”
    齊燁望著桌子上的信件,眉頭緊皺。
    信件是蔣少鱗留下的,私人信件。
    當年在北關的時候,蔣少鱗和楚王康凜有些交情,前些日子北地突然來了信件,正是康凜所寫,信中詢問的正是齊燁的事。
    問的內容不算突兀,前半段是問呂元嘉身死一事。
    當年呂元嘉也在北關待過一段時間,教授過康凜一些學問,康凜稱對呂元嘉極為敬重。
    看著不算突兀,可信的後半段,問的不止是呂元嘉身死一事,而是多問齊燁其人其行。
    蔣少鱗臨走之前,齊燁還問了幾句關於康凜之事。
    用蔣少鱗的話來說,康凜絕不是有野心之人,至少長的不像,人是挺孤傲的,但不像是大逆不道之人。
    不過蔣少鱗也知道,那時候,康凜隻是康止戈的兒子,現在早已物是人非,康凜不止是康止戈的兒子,而是皇帝的兒子,成了皇子,身份一旦變了,很多事就不好說了。
    蔣少鱗沒說的太深,關於康凜為什麽對齊燁感興趣,大家心裏都明白。
    當時來南地的可不止一個齊燁,還有當朝太子,也就是康凜的二哥,大康皇帝順位第一繼承人,akk東宮小霸王,素有賢太子之稱的康驍康小二。
    “四日前送到的。”
    齊燁輕輕嗦了著大拇指:“信是從北地來的,而不是北關來的?”
    “是如此。”
    旺仔在北關待過,信是北地崇縣驛馬送來的,如果是從北關的話,不應該走崇縣,而是軍驛,崇縣是在楚王的封地旁邊,通的是前往京中的官道。
    “這是什麽意思,他不在北關當副帥,跑回封地裏當王爺去了?”
    旺仔也想不明白:“楚王是不是要入京?”
    “封地的王爺沒天子傳召,是不能隨便入京的吧?”
    旺仔搖了搖頭,他沒當過王爺,不知道是不是有這規矩。
    “有先例嗎。”
    齊燁的目光愈發變的莫名:“開朝以後,有沒有哪個王爺膽敢不經和宮中與朝廷的允許入京。”
    旺仔想了想:“倒是有,不過隻有那麽一次。”
    “誰特麽膽子那麽大,膽夠肥的。”
    “老爺。”
    齊燁:“…”
    “老爺去西關擔任大帥第二年,您剛入京,老爺怕您在京中居住的不習慣,放心不下,帶著五千精騎未通稟朝廷與宮中就私自回了京。”
    齊燁張大了嘴巴:“咱爹回來就回來,怎麽還帶著五千騎兵呢?”
    “說怕有哪家府邸的紈絝子弟欺負您。”
    齊燁服了,回想了半天,死活找不出哪家府邸的紈絝子弟得五千騎兵才能製服。
    旺仔樂道:“待老爺到了西城門的時候,京中的人們都嚇壞了。”
    “那也不對啊。”
    齊燁麵色有些古怪:“就算咱爹沒告知朝廷,五千騎兵,不是五千個大腸杆菌,肯定要走官道,朝廷怎麽能一點消息都沒聽到呢?”
    “所以京中的人們才嚇壞了。”
    “原來如此。”
    齊燁哭笑不得,聽明白了。
    聽明白怎麽回事後,齊燁樂道:“我爹都能神不知鬼不覺的帶著五千騎兵來到京城城門下,那怎麽前幾年還有那麽多紈絝子弟不把我當回事,那麽多官員覺得我好欺負呢?”
    旺仔張了張嘴,不知該怎麽說。
    人們總是好了傷疤忘了疼,而且還沒有傷疤,也沒疼上。
    那都是十多年前發生的事了,這幾年國朝早就安穩下來了,軍中也經曆了數次清洗和換血,加上西關那邊一直沒什麽戰事,原本十八萬的兵馬也被不斷消減,十六營如今隻剩下了五大營,朝廷又派了好多武將去西關那邊擔任要職。
    最主要的是人們總是認為一朝天子一朝臣,去年這時候,也就是夏中開始,都說太子羽翼漸豐,天子快要讓位了,不少人以為太子登基後要削藩,提前敲打敲打幽王府,這才有那麽多不開眼想要討好東宮,真以為幽王府是人是狗都能招惹招惹。
    “行吧。”
    齊燁將信件撕了個粉碎:“等阿卓他們來後,問問阿卓吧,這個什麽楚王,他最好,最好最好別憋著什麽壞水!”
    說到最後一個字的時候,齊燁已經眯起了眼睛。
    王朝,是天下人的王朝,是百姓的王朝,皇帝愛民如子,太子善待百姓,給你們父子麵子叫你們一聲老六、小二,真要是敢不當人,該吵一樣吵,該罵一樣罵,更別說你康凜一個皇子而已。
    這話,一點都不狂。
    齊家父子,都為國朝立下了無數汗馬功勞。
    沒有齊懷武,老六未必能順利稱帝登基。
    沒有齊燁,南關說不定已經破了,南地也陷入了戰火之中。
    不說齊懷武,就說齊燁,付出了這麽多,犧牲了這麽多,他帶著小夥伴們打生打死,是為了奔著盛世去的,要是有人讓大家的心血付之東流,自然是他齊燁的生死大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