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遠矚

字數:5915   加入書籤

A+A-


    敬儀殿中,又坐下了。
    齊燁原本是坐在繡墩上,見到老六和小二盤腿坐在地上,隻能也跟著坐在冰涼的磚石上。
    三人圍成一圈,老六膝上放著玉璽,愛不釋手:“今日上朝,你又要鬧什麽亂子?”
    “昨夜我給國子監出題的幾個逼人抓了。”
    “為何?”
    別說老六了,連太子和文德的臉上都沒什麽詫異或是意外之色,估計就是齊燁說他一把火將國子監點了,這仨人都不帶心中泛起一絲波瀾的。
    “他們給徐功玩了。”
    提起這事齊燁就來氣:“對外說徐功出題,結果徐功到了國子監後直接被曬在了一旁,說是為了南莊書樓的學子好,免得將來揭榜了,要是書樓學子考的好,外界再說徐功出題的時候偏向他們,說的和舞弊似的,徐功為了書樓學子考慮強忍下這口氣,我忍不了。”
    老六將玉璽貼到眼睛上,心不在焉:“隻是如此?”
    “出題的二十多個人,其中六個人,有五個出的題是之前科考出過的,沒任何變化,還有一個出那題和送分題似的,我去了都能答…額,至少能蒙對。”
    “朕說句公允的話,這科考試題,出來出去就是那些,沒什麽變化也是應有之意,怪不得他們。”
    “怎麽可能。”齊燁反駁道:“別的不知道,就說四書五經,《尚書》兩萬多字,《周禮》四萬多,《禮記》都快十萬了,《左傳》接近二十萬,加上其他的,科考才能出多少題,這都出不了不重複的?”
    老六終於舍得放下玉璽了,拋給文德:“見識見識。”
    文德無語至極,他對這玩意沒有任何興趣,看兩眼新鮮就罷了,而且這玩意都不一定是真的。
    “這科考…”
    老六開了口,看的卻不是齊燁,而是小二。
    “朕問你,這科考是為何。”
    “為朝廷選才。”
    小二不明所以,問的不是廢話嗎。
    “朕,讀過四書五經嗎。”
    “讀過。”小二回憶了一下:“不精通,偶爾讀上一些,還是兒臣年幼時。”
    “不錯,因朕是將軍,讀那四書五經無用,登了基,讀那四書五經也無用,因朕是皇帝。”
    說到這,老六又看向齊燁:“朕問你,為何科考出題要禮部操辦,吏部為輔,而不是戶部、工部、刑部其他衙署。”
    “專業對口啊,科考一直都是禮部負責的,他們負責教育、教化、勸學,至於吏部,科考本來就是為了朝廷選拔人才,吏部從旁輔助不是應該的嘛。”
    “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老六又看向了小二:“驍兒也是這般想的?”
    小二點了點頭:“是。”
    “錯,皆錯,這科考的題…”
    老六頓了頓,朗聲道:“是要看這將來入朝為官的讀書人,是否聽話,是否乖順,是否不敢忤逆宮中,通過這題,通過這科考,可以看出些眉目,朕說句讓天下讀書人寒心的話,哪怕何人是文曲星下凡,他便是四書五經倒背如流,可他若是做了這題,禮部與吏部看到這題,朕看到這題,看到此人縱有天大的本事卻是桀驁不馴,那麽自然,他是無法為官的,便是為官,朕與朝廷也不會叫他身居要職。”
    齊燁麵色大變,小二則是流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莫要失望,這本就是科考的目的。”
    老六自嘲一笑:“天下能人異士不知凡幾,這世道中有大本事的人如過江之鯽,可偏偏叫朕惱怒,叫朝廷愁眉苦臉,叫天下生靈塗炭的,皆是這能人異士,皆是這有大本事的人,科考,不看他的本事,隻看他的心性,他若聽話,他若乖順,他若唯命是從,自會在殿試中拔得頭籌。”
    “可…”
    齊燁頓感呼吸有些困難,他猛然想到了一件事,曆史上,是有很多驚才絕豔之輩總是落榜,並且各個都是桀驁不馴之輩。
    小二擰著眉:“可若是入了官場,朝廷又怎地知他不會變,從乖順變的難以馴服?”
    “馴順,是衙署,是朝廷要做的事,科考,是挑選馴順之人,挑選出可馴順之人,入朝為官後,是否變的難以馴順,尚且不知,可科考之前本就難以馴順,科考入朝為官,衙署,上官,朝廷,必然是無法馴順於他的。”
    老六望著齊燁,繼續說道:“這便是為何這科考題目不好出的緣故,禮部要出題,看心性,吏部從旁輔佐,看脾性,最終到了殿試,問策,宮中要看的…”
    沒有繼續往下說,齊燁懂了,三觀有點崩。
    科考,最看重的不是本事,不是才華,而是能否聽話!
    作為一個上位者,無論是天子還是周介,包括吏部官員,他們寧願一百個沒什麽本事卻極為聽話的官員入朝為官,也不希望一個有著通天本事卻不聽從朝廷之令和宮中之命的桀驁不馴之徒。
    齊燁垂下目光,思索著,最終,露出了一番苦笑。
    是啊,做領導的,喜歡聽話的人,哪怕他沒本事,可他聽話,聽話,是最重要的,反而是不聽話的,越有本事卻越不聽話的人,越會鬧出更大的亂子,導致更多的損失。
    真相,往往就是這麽殘酷。
    現實,永遠都是這麽令人無奈。
    吳尚峰在鴻臚寺,為什麽遭受百般打壓,因為他不聽話。
    曹權國為什麽被外放那麽多年無法回京,因為他同樣是異類,入京了也不會聽話。
    太多太多這樣的例子了,有本事,大家都知道他有本事,就是不重用他,原因隻有這麽簡單,不聽話。
    人才,太多太多了,聽話的人,太多太多了,從聽話的人裏麵找幾個有本事的,事,一樣幹,朝廷,一樣運轉,就如周介所說,雖然無法更好,可絕對壞不到哪去。
    “聽話的人,無法在山林,無法在西域大展手腳。”
    經過周介三番兩次的pua,齊燁隻沉默了幾個呼吸的功夫,抬起頭,望著老六雙目灼灼,目光依舊堅定。
    “學生也不聽話,我爹更不聽話…”
    老六連忙出聲打斷:“朕警告你,探討就探討,別帶著懷武啊。”
    看得出來,老六是怕扯上齊懷武。
    他和齊懷武這孽緣,誰聽誰話都說不準呢。
    “哦,那就說學生,學生也不聽話,可學生的不聽話,令四大部落結盟,讓山林成為我大康…”
    “朕哪能能不知曉。”老六第二次打斷了齊燁,笑道:“可你當初卻著實是令宮中費心,令朕惱怒,朕容著你,偏著你,任由你胡來,那是因你爹是懷武,倘若朝堂上再出幾個如你這般的少年人,大展拳腳前先闖出了亂子,大展拳腳時令人心驚肉跳,莫說朕,你齊燁能容他,能忍他?”
    齊燁啞口無言,換位思考的話,無法反駁。
    他也是一步步從被誤解中走來,如果他爹不是齊懷武,他都死多少次了。
    “朕不問用外朝也知道,想拜入你齊燁門下之人,不知凡幾。”
    老六笑的有些輕佻:“前些日子驍兒還與朕提及過,北地、南地,來了許多學子,想要入學書樓,隻為拜入你的門下,這些學子皆是可造之材,皆是少年俊傑,是有此事吧。”
    齊燁點了點頭:“是有這麽個事,徐功之前提過一嘴,說親自考校過了,的確是可造之材,我沒當回事。”
    “那為何不讓他們拜入你的門下,就連你南莊的書樓都進不去?”
    “這…”
    “因你信不過他們,因你不知他們是否會聽話。”
    老六話鋒一轉:“喻文州之子喻斌、嵐山侯公輸甲、季伯昌之子季元思,就連朕的卓娃子也都追隨與你,你齊燁為何信得過他們,隻是因他們有本事?”
    不等齊燁回答,老六又道:“你莊中有個商賈叫…對,叫餘大貴,這餘大貴,也有本事嗎,想來不是,可為何沒本事也能為你做事,還有那水雲閣的管事語棠,這些人當真有本事嗎,沒有,莫說比之朝堂諸臣各部大員,便是想要拜入你齊燁門下的學子也多有不如,可為何你信任他們,為何重用他們,告訴朕,為何。”
    齊燁歎了口氣:“因為聽話。”
    “不錯。”老六問了下文德時辰後,笑吟吟的望著齊燁:“你夜闖國子監,又捉了人,周介必然會尋你,與你理論,今日朝堂,你定要與周介針鋒相對一番。”
    緩緩站起身,老六輕輕拍了拍齊燁的肩膀,低頭望著垂頭喪氣的齊燁,笑意漸濃。
    “朕,信得過你,想要如何做,去做吧,朕信不過那些學子、那些讀書人,可朕信你,日後他們闖了禍,你要為朕收拾收尾,應了朕,朕便助你。”
    齊燁抬起頭,雙眼有些茫然,足足過了許久,觸電一般站起身。
    千言萬語,又不知如何開口。
    這一刻,齊燁感到無比的幸運,也為大康子民感到幸運。
    老六揮了揮手:“去吧,待朝去吧,上朝前,總要尋個幫襯。”
    “是。”
    齊燁施了一禮,恭敬的後退著離開了敬儀殿,他是得先談談口風,看看其他各部的態度。
    待齊燁走了,康驍欲言又止。
    眼看老六都換好衣服了,康驍說道:“兒臣雖是認同齊燁,隻是倘若這幾年當真叫大量百姓之子入朝為官,不說其他讀書人如何作想,若是這些百姓之子多是本就對朝廷不滿,怕是…”
    “怕是什麽,有什麽可怕的。”
    老六將玉璽在手裏拋了拋,哈哈一笑:“出了岔子,朕不用開口,齊燁便去抓了,叫他抓就是,亂子出的再多,再快,還能比齊燁抓的快,抓的多不成,科考之前,這京兆府地牢中關押的貪官汙吏還少了不成。”
    小二張了張嘴,滿麵佩服之色,有道理,太他娘的有道理了。
    “幽王,鎮守著我大康的國門。”
    老六望向大殿之外,幽幽的說道:“齊燁,守的是朝廷的大門,宮中的顏麵,昔如此,今如此,明日亦如此,可記下了。”
    “兒臣謹記。”
    康驍重重的點了點頭,這句話,他很認同,登基之後,也會繼續維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