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青衣道人
字數:4735 加入書籤
懶得罵史恭,齊燁懂了。
自己如今這麽多頭銜,這麽多實權,東海那邊得知後,一定會忌憚不已。
不是怕齊燁上桌分蛋糕搶利益,而是他這幽王府世子能掀桌子,讓所有人都吃不成這蛋糕。
東海和南地完全不同,南地那麽多世家,之所以被齊燁欺負成那樣還敢怒不敢言,說來說去就是跑不掉,怎麽都跑不掉,往裏跑,是京中,往外跑,是南關,南軍在那。
誰要是給齊燁弄死了,全族都跑不了。
東海不同,就算朝廷告訴東海所有人,誰也不準動齊燁,誰動齊燁誰死,那又能怎麽樣?
東海靠著海,說跑就跑了,真要是齊燁給那些人逼的感覺沒活路了,權衡利弊之後,做下大逆不道之事上船就跑了,抓都抓不著。
不少小夥伴們走了進來,站在了兩側。
龔信突然提起了一件事,望向史恭:“老道在那山上擒你時,你說已不是首次遇到這事,何意。”
“信候爺您是問到點子上了。”
史恭滿麵堆笑:“當初末將還以為信候爺是…”
龔信沒好氣的說道:“稱老道為道長。”
史恭:“哦,好好,龔道長之前…”
龔信:“罷了,還是叫信候吧。”
史恭:“信候您之前…”
龔信:“爺呢!”
史恭楞了一下,無奈道:“信候爺您之前…”
龔信撫須一笑:“對嘍,食邑萬戶的信候爺,哈哈,月泉。”
“徒兒在。”
“記得一會給你娘親寫信,說老道如今是萬戶侯了,食邑萬戶的萬戶侯,知曉了嗎,還有,記得告知玲瓏…告知月部大薩滿,老道對此是不在意的,都是虛名罷了,虛名白了,哈哈哈哈。”
月泉樂嗬嗬的施了一禮:“恭喜師父,賀喜師父。”
“誒,不可張揚。”龔信皺眉道:“修道之人需穩固道心,不可被外物虛名所影響。”
“是。”
“記得寫信啊。”
一群人開始道喜了,龔信微笑以對,滿麵紅光。
齊燁也是哭笑不得。
以前,龔信根本不在乎這些虛名。
現在吧,情況有些不同,可能會買一贈一,不是弄個媳婦贈個兒子,而是收個徒弟附帶個媳婦,有家有口了,自然就有某些世俗的願望了。
愛情,不也得需要某些物質的保障嗎。
龔信可以不要俸祿清心寡欲,人家媳婦兒子可不成。
對於這種事,齊燁還是鼎力讚成支持的,人嘛,開心就好。
史恭看了看龔信,又瞅了瞅齊燁,不是,到底還讓不讓我說了?
齊燁注意到了史恭的尷尬表情,點了點頭:“繼續說,之前有人刺殺過你,怎麽回事。”
“濟世門。”
“技師們?”齊燁楞了一下:“你白嫖足療了,技師們追殺你…不是,哪個技師,哪三個字啊?”
“濟世門,懸壺濟世中的濟世,濟世門傳言是十餘年前一從北地來的青衣道人所創,這青衣道人名為梁伯鳳,也是厲良玉的心腹謀…”
“慢著!”樂嗬嗬的龔信神色大變:“他叫什麽名字。”
“梁伯風,是一道人,信候爺您出身道門,聽說過這人?”
大家都看向了龔信,倒是幾個記憶力比較好的,比如喻斌,不由開了口。
“道長當初在南地山林是,似是提及過這個名字?”
龔信默不作聲,麵色陰晴不定。
梁伯風,龔信的確提過這個名字,在南關山林之中。
那時大家也是隨意聊天,龔信說旺仔悟性奇高,這輩子隻見過一人與旺仔的悟性不相上下,也是出身道家,正是梁伯風,按輩分,這人要管龔信叫師兄。
梁伯風下山入世,見了太多的民間疾苦,之後就去了北地,並且出了關,去了草原,最終下落不明,反正龔信再未聽到過關於這人的消息。
龔信沒有過多解釋,緊緊皺著眉,叫史恭繼續說。
“開朝沒多久,東海那邊亂的和什麽似的。”
史恭搖了搖頭,那時東海的確亂,和現在的亂不同。
老六剛登基,國朝剛經曆了與北關草原人的大戰,兩敗俱傷,傷筋動骨,都可以形容這次大戰。
有一說一,要不是齊懷武帶著幽騎深入草原斬殺了金狼王,這一戰不知要打多久,並且很有可能北關陷落。
別看仗是在北關打的,其他地方也不太平,人心惶惶,外敵伺機而動,東海也是如此。
那時東海的世家、官員,包括舟師,都在觀望,想著如果北關陷落,北地陷入戰火之中,國朝不保,那麽東海就是“自立”的絕佳機會。
也就是在這個特殊的階段,一個叫做梁伯風的青衣道人來到了東海,並且開辦了濟世堂,是“堂”,而非門,是開辦,而非創建。
這個濟世堂,其實就是醫館,懸壺濟世。
各方勢力預測北關會失守,國朝會陷入內亂,因此不同的勢力相互傾軋,整個東海如同亂世一樣,很多大城的城門緊閉不開,無數世家修建塢堡,私掠船瀛賊橫行,不知多少百姓流離失所。
按理來說這時候舟師應該調集各大營枕戈待旦的,將所有有野心者統統控製住。
不過在舟師已經有了絕對話語權的厲良玉,則做了這輩子的唯一一次正確決定,所有船隻前往深海區域,一旦瀛賊戰船來了就要玉石俱焚。
厲良玉的智慧也體現在了這裏,封鎖海岸線,不管東海三道的世家、官員,各種勢力在怎麽鬧,如果北關戰事結束,朝廷騰出手了,誰也別想跑,不可謂不是一場豪賭。
也正是因為如此,東海那時的“亂”,也隻是亂,並沒有任何人大張旗鼓的說要自立或是造反。
海岸線是被封鎖了,可東海三道還有很多瀛賊,包括投靠瀛賊的勢力,瀛島戰船進不來,東海三道的瀛賊出不去。
這也就導致了在東海三道的瀛賊勢力狗急跳牆,燒殺掠奪無惡不作,想要令舟師首尾難顧。
當地官府也是慫的一逼,尤其是靠近海岸線的位置,瀛賊最為猖獗,連當地的官員都跑進塢堡之中,對城內百姓不聞不問。
濟世堂就在慶城,青衣道人梁伯風整日為百姓診病,對外界之事不聞不問,凡是百姓問診、治病,分文不收,名聲極廣,醫術超凡。
直到有一日數百瀛賊從私掠船中走了下來,趁著夜色想要混進慶城中掠奪一番,青衣道人帶著一群徒弟手持道劍聚於城門外欲護城抵禦外敵。
城中百姓也是頭一次空前團結,在沒有官府的組織下站在了青衣道人的身後。
一群道人的身手很強,與瀛賊鏖戰,百姓也紛紛加入戰團,最終擊潰瀛賊,斬殺了百餘敵。
恰好,過了沒幾日,北關戰事結束的消息傳回來了,東海各方勢力也消停了下來,瀛島也放棄了興兵來犯的想法。
東海的亂,亂在了內部,這種亂,亂在了朝廷能夠接受的程度。
那時宮中和朝廷對舟師的表現極為滿意,肯定要論功行賞,厲良玉也就是這時擔任了舟師大帥,還有很多官員被嘉獎。
其中就包括了慶城的知府,朝廷大書特書,慶城知府帶領百姓抗敵如何如何的,實際上那時慶城知府早就跑回家族地堡之中了,帶領百姓抗敵的濟世堂的道人們,功勞卻被知府給領了。
這位知府也是破格提升,成為了知州。
結果當了知州後,慶城附近的百姓都讚揚濟世堂的道士,知州這逼樣的心裏肯定不舒服,也怕傳到朝廷,就以濟世堂怪力亂神等莫須有的罪名捉拿了起來,並且派遣了整整一營的折衝府將士,下府,八百人,騎馬,帶著弓去的。
十多名道人被抓了,隻有一人跑脫了,正是開辦濟世堂的青衣道人梁伯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