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1章 禦駕親征

字數:5130   加入書籤

A+A-


    京中,朝廷,敬儀殿,“夜朝”。
    夜朝,真正的“朝”,永遠隻是大康朝真正核心人物可以參加的“朝會”。
    天子康止戈滿身酒氣,腳步虛浮的坐在了軟墊上。
    三省大佬、六部尚書,軍中幾位實權將領,都在,今夜算是規模最大的一次夜朝。
    所有人都望向了麵龐紅潤的天子,緊張,而又不安。
    “為了灌醉懷武…”老六打了個酒嗝,傲然一笑:“朕,動用八個妃子,足足八個!”
    群臣都快瘋了,他娘的誰問你搭進去幾個後宮老娘們了,問你齊懷武到底幾個意思!
    熊思賢內心忐忑的問道:“陛下,幽王他當真要帶著兵馬去東海?”
    “額…”老六沉吟了片刻:“知不道哇。”
    群臣:“…”
    熊思賢徹底是服了,去就是去,不去就是不去,用了八個妃子,太子都擱大殿外麵吐成那個熊樣了,結果你來句知不道?
    “陛下。”
    開口的是戶部尚書贇乘泰,麵色凝重:“西域疆域遼闊,大漠之外尚有諸國不知凡幾,鎮守者非幽王莫屬,倘若幽王爺去了東海…”
    贇乘泰沒繼續說下去,每個人都懂。
    說白了,貪心不足蛇吞象。
    西域那邊的情況又“刷新”了,西關外麵是大漠,大漠之中有諸國,齊懷武帶領幽騎的足跡可以說是遍布了整個大漠,遇到的國家,甭管大大小小,要麽活著跪下,要麽死了躺下,可以說如今整個大漠都是大康的國土,隻要大康過去接手城池就行。
    結果問題又出現了,大漠之外極為廣闊,也有很多國家,光是齊懷武發現的,人口過十萬的小國就有十來個,過百萬的則是兩三個,那邊也在打,你吞並我,我吞並你。
    按道理來說,大康管不了那麽遠,迅速將大量百姓和軍伍安置過去才是當務之急。
    但是這裏又涉及到了一個問題,許多城池和漢人建造的城池有著極大的區別,並且缺少有效的防禦手段。
    如今君臣定下的是主要建設幾個處於綠洲中的城池,形成補給線。
    原本的計劃是這樣的,計劃的前提是沒有“騷擾”。
    沒有騷擾的前提是什麽呢,幽騎坐鎮,準確的說是幽王坐鎮。
    別人守城,需要城,幽王守城,不需要城,就是這麽簡單。
    幽騎從來不守城,主動出擊。
    如果有幽騎在,大漠外麵將腦漿子打出來也沒關係,誰來,幽騎滅了誰。
    可現在幽王要去東海,肯定要帶一部分幽騎的,剩下一部分,即便太子有著兵符也未必能使喚明白。
    更何況如虎添翼,虎是幽王,而非幽騎,幽騎才是“雙翼”。
    那麽在沒有幽騎的前提下接手西域那些城池,風險很大,畢竟大康要投入太多的錢財與民力,不太敢。
    幽王去東海,西域的事就被延誤,乃至徹底擱置。
    這就是群臣們擔憂的事,問題是人家要去找兒子,於情於理沒法攔,再一個是大家也不敢攔。
    “陛下,容臣疑惑。”
    張瑞山開了口:“陛下您宮中設宴與幽王把酒言歡,足足近兩個時辰,這兩個時辰,絲毫章程都沒有?”
    “這是什麽話。”
    老六哈哈一笑:“朕已是說動懷武了,他可不去東海,隻是朝廷需對齊燁所求聽之任之,以及遣一良將助他。”
    群臣麵露喜色,著實沒想到齊懷武這麽好說話。
    張瑞山沒樂,微微挑眉,覺得哪裏不太對勁。
    如果齊懷武鬆口的話,剛剛大家問老六,老六為什麽還說“知不道”?
    “末將去。”
    孫功一拍胸脯:“末將願趕赴東海,助世子一臂之力!”
    老六搖了搖頭。
    孫功一腦瓜子問號:“陛下是因末將不善水戰?”
    “與朕無關。”
    群臣恍然大悟,終於明白了,誰代替幽王去東海,是人家齊懷武說了算,他覺得誰能打,誰才能去。
    孫功不太確定的問道:“是幽王爺覺著末將,不善海戰?”
    “懷武說,並非是因你不善海戰。”
    “那是…”
    “因你不善戰。”
    孫功:“…”
    群臣並沒有嘲笑孫功,反而開始好奇了,能在齊懷武眼中算是“能打”的,到底是誰。
    不過轉念一想,大家終於明白老六剛剛為何說“知不道”了。
    估計在齊懷武眼裏,全國朝沒一個能打的,所以說宮中和朝廷根本滿足不了人家的要求,沒人能代替幽王前往東海。
    想到這,群臣又開始垮著一張逼臉了。
    熊思賢歎了口氣:“這便是說,無適宜之人可替幽王趕赴東海助世子一臂之力了。”
    “倒也不是。”老六嗬嗬一笑:“京中,尚有一人入了懷武法眼。”
    熊思賢雙眼一亮:“趙國公宇文檀?”
    正好,宇文檀今天也來了,一聽這話,愣住了,就一瞬間,老臉滿是紅光。
    “幽王竟如此抬舉老夫?”
    “不是宇文愛卿。”
    老六搖了搖頭,不賣關子了:“此人,正是朕。”
    話音落,敬儀殿中,沉默和不沉默的,都沉默了。
    非是從龍之臣的老臣們,齊齊看向老六,不說你是皇帝,就你康老六這人,不是出了名的戰場倒黴催嗎,幽王啥意思啊,怕他親兒子活的時間太長了?
    倒是有數的幾位從龍之臣,包括宇文檀,麵露思索之色。
    老六的確是出了名的戰場倒黴催,甭管什麽仗,什麽順風、優勢、敵寡我眾、天時地利人和全占的,統統沒有,必須打成逆風局,相當的邪性了。
    但是,這並不代表老六不能打,事實上老六十分能打,他隻是運氣不好。
    從各種相當邪性的逆風局中尚且苟活於人世並且登基稱帝了,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最重要的是,齊懷武如今可稱得上是大康公認的戰神,軍神,人家老齊和老六是老夥計了,相互之間極為了解,如今涉及到人家親兒子,如果老六真的那麽廢,齊懷武不可能讓老六代替他去東海。
    老六開了口,通紅的麵龐依舊滿是嘴硬,可雙目卻無比的清明。
    “如今東海三道的舟師可謂名存實亡,亂,倒是平了,賊,也擊潰了,可民心不穩,各營需再建,亦要防患高句麗三國,加之與瀛賊開戰,這東海如巨浪孤舟,稍有差池,後果不堪設想。”
    老六的目光掃過群臣:“朕,欲與幾位朝中重臣帶齊京衛趕赴東海,親自籌備戰船與舟師之事,若來敵來犯,朕便禦駕親征,這京中,交由太子監國,諸卿以為如何。”
    熊思賢等老臣,麵色劇變,剛要開口,老六突然咳嗽了一聲,麵龐紅潤了幾分,有些氣喘。
    本想說的話,全都咽了回去。
    群臣下意識看向殿外,看向太子,看向還擱那哇哇吐的太子殿下。
    就在這時,張瑞山開了口:“陛下若禦駕親征,朝中誰可伴駕?”
    老六深深看了一眼張瑞山,殿中這麽多老臣重臣,隻有張瑞山問到點子上了。
    “熊愛卿既通內政也知戰事,必是要伴駕的,三道初定,百業待興,贇愛卿你這國庫大管與朕同往吧,周愛卿,如今三道初定,民心渙散,還需你這禮部尚書前去坐鎮…”
    老六連思考都沒思考,直接念出了十來個名字,而且給出的理由很好,很強大,哪裏有半分臨時起意的模樣,又哪裏有半分醉酒的模樣。
    群臣麵色各異。
    老六念出的這些人,有三個共同點。
    一,權柄極重,多是老臣。
    二,東宮從未主動交好過。
    三,這些人,隻有一個和齊燁派係私交極好,最近總是念叨想要告老還鄉的戶部尚書贇乘泰。
    通過這些名字,通過這些名字背後的含義,所有人都聽明白了,沒法攔,尤其是被點到名字的這些人,別說攔,哪怕是流露出半點不情願的模樣,下場堪憂。
    事情,定下來了,好巧不巧的,殿外狂吐的太子殿下也走了進來,一臉發生什麽事了的很傻很天真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