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教育之重
字數:4362 加入書籤
宗彌放下酒杯,目光似乎穿透了周圍的喧囂,落在了遙遠的過去與未來之間。
他輕歎一聲,聲音中帶著幾分沉重與無奈:“你們瞧瞧,那些街頭巷尾的孩子,他們的眼中閃爍著對知識的渴望,卻又被現實的枷鎖束縛。
學堂裏,先生搖頭晃腦地念著古籍,孩子們卻如同聽天書一般,眼神迷茫。
有幾個能真正領會其中的深意呢?他們隻是在為家族的期望、為那一紙功名而學,又有幾個是真心熱愛學問的呢?”
馬皇後靜靜地坐在一旁,她的目光跟隨著宗彌的話語,仿佛也穿越了時空的阻隔,看到了那個遙遠的學堂。
她的眼眸中充滿了深深的憂慮,仿佛能觸摸到那些孩子們心中的掙紮與迷茫。
她微微垂下眼簾,仿佛看到了學堂的木質窗欞在陽光的映照下斑駁陸離,又仿佛聽到了窗外孩子們無憂無慮的歡笑聲。
那些聲音,像是從很遠的地方傳來,又像是近在咫尺,帶著純真的快樂和無憂無慮的輕鬆。
然而,當她再次抬頭時,眼前的一切又變得模糊起來。
她仿佛看到了那些孩子們背負著家族的期望,為了一紙功名而埋頭苦讀的身影。
他們的臉上寫滿了疲憊和無奈,眼中卻閃爍著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期盼。
馬皇後的心中湧起一股難以名狀的滋味,她輕歎一聲,似乎想說什麽,卻又最終沉默了下來。
朱元璋坐在主位,他的眼神堅定而銳利,仿佛能洞察一切。
他望著馬皇後和宗彌,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沒有條件學,那是沒辦法,但如今朝廷重視教育,學堂遍布各地,孩子們有了學習的機會,若還是不願意珍惜,那便是他們自己的問題了。”
他頓了頓,似乎想到了什麽,繼續說道:“這種孩子,即使培養出來,也難以擔當大任。
他們缺乏對學問的熱愛,隻是為了家族的期望和那一紙功名而學,這樣的人,如何能承擔起國家的未來?”
朱元璋的話音剛落,整個院子的氣氛都變得凝重起來。
朱標和馬皇後都默然不語,他們知道朱元璋的話雖然直接,但卻一針見血,直指問題的核心。
宗彌輕撚著酒杯,他的目光似乎穿越了曆史的塵埃,落在了一個更深遠的地方。
他微笑著,緩緩開口,聲音如同春風拂過湖麵,泛起層層漣漪:“教育的本質,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而是點燃孩子們內心的火焰,讓他們自發地去探索、去學習。
真正的教育,應該教會他們如何思考,如何創新,如何麵對未來的挑戰。
你們可以問問雄英,他跟我學習的時候,我給他講過多少四書五經?”
宗彌的話音剛落,眾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坐在角落的朱雄英。
他年紀尚幼,但眼中卻閃爍著與眾不同的光芒。宗彌微笑著,輕輕拍了拍朱雄英的肩膀,示意他站起來。
朱雄英站起身,臉上帶著幾分羞澀,但更多的是堅定。
他望向眾人,聲音雖稚嫩卻清晰:“先生教我時,確實很少提及四書五經。
他更多的是帶我走進自然,觀察風雨、蟲鳥,教導我如何從現象中尋找規律。
他還鼓勵我自己提問,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每當我有新的發現,先生都會為我鼓掌,那種成就感,比背誦任何古籍都要強烈。”
宗彌點了點頭說道:“像雄英這個年紀,你讓他們背書能背得下去嗎?
就算背進去,能理解嗎?他們這個年紀最大的就是對這個世界的好奇,我們需要做的是引導,這才是教育。”
宗彌的話如同明燈照亮了眾人的心。隻見他輕輕踱步,走到院中一棵繁茂的梧桐樹下,抬頭望向那鬱鬱蔥蔥的枝葉,似乎在尋找著什麽。
他轉身對眾人說道:“你們看,這棵樹,它為何能長得如此茂盛?”
眾人隨著他的目光望去,隻見陽光透過層層疊疊的葉片,斑駁地灑在地麵,形成了一幅美麗的光影圖。
宗彌繼續道:“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顆種子,他們需要陽光、雨露和土壤,才能茁壯成長。
而我們,作為教育者,就是要提供這樣的環境,讓他們自由生長,而不是將他們束縛在四書五經的桎梏中。”
朱標還小,年紀小,能接受這些新的觀念,可是朱元璋卻並不能,他直接回道:“不學四書五經學什麽啊,這些都是從古至今的,學的不都是這些嗎?”
朱元璋的話如同一顆重石,落在湖麵上,激起層層漣漪。
他緊鎖著眉頭,眼中透露出幾分固執和不解。
宗彌輕輕一笑,那笑容中充滿了智慧和包容,他緩緩踱步至朱元璋麵前,給他敬酒道:“老朱,四書五經固然是經典,但時代在變,我們的觀念也應隨之更新。
今日的教育,不再是單純的背書應試,而是要培養孩子們的創造力和思考力。
其實很直觀,你看你朝上的那些文官,他們的價值在哪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我參加了幾次早朝,也看你們商議了幾次國家大事,不好意思,恕我不能恭維。
除了官場之爭,派係之爭,我真的沒看到他們有什麽對國對民有益的建議。
現在的這些官員在進入官場之前,他們做的是什麽,學的是什麽?
就舉個簡單的例子,你的工部尚書,他就是個傳話的,你讓他們做什麽,他直接讓工匠去做。
沒有研究,沒有開發,火炮這些不應該是工部的活嗎?可是結果呢?
老朱,這些都是跟他們受到的教育息息相關的,現在這些官員都是當官之後才學怎麽當個官。
就像我今天中午在回來的路上跟小朱說的那樣,我們現在大明的將軍也都是老帶新,一帶一,沒有係統的教育。”
宗彌看向朱元璋,語重心長地繼續說道:“我們需要培養的是有思想、有能力、有擔當的人才,而不是隻會死記硬背的書呆子。”
他稍作停頓,接著說道,“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培養品德和智慧。
隻有這樣,我們的大明才能不斷發展進步。”
朱元璋沉思片刻,似乎在思考宗彌的話。
終於,他微微點頭,“你說得不無道理。但此事事關重大,容咱再考慮考慮。”
馬皇後見狀,輕聲說道:“重八,我也覺得宗彌所言甚是。
孩子們是國家的未來,我們應該給他們更好的教育。”
此時,朱標也表示讚同:“兒臣也認為,應當改革教育製度,讓更多的孩子受益。”
朱元璋看著眼前的眾人,心中暗自思量。
他知道,教育改革並非易事,但他也明白,這是關乎國家未來的大事。
於是,他決定召集大臣們商議此事,共同探討如何推進教育改革。
喜歡大明國師是個花和尚個花和尚(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