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舉行科舉
字數:3886 加入書籤
“老朱,現在正好是年末,官員也都要回吏部述職的,沒錯吧?”宗彌問道
朱元璋點了點頭,眉頭緊鎖,仿佛能夾住一隻蒼蠅。
他的雙眼透過那扇半開的木窗,遠眺著京城的方向,心中卻早已飄過了千山萬水。
“正是如此。”老朱的聲音低沉而堅定,仿佛在這年末的寒風中多了一分沉穩。
“那不就簡單了,直接讓這些官員都回應天,到了應天,那不就是我們說了算了,直接拿出證據押入錦衣衛大牢就好了啊!”
宗彌的話如一陣疾風,卷過朱元璋心頭。
老朱的目光瞬間銳利起來,仿佛能看穿京城的繁華與陰霾。
他微微側頭,看向宗彌,眼中閃過一絲讚許。
“此言甚善。”老朱沉聲道,手指在桌麵上輕輕敲擊,發出有節奏的聲響。
朱標也在一邊點了點頭,說道:“恩,這樣也算是將所有的問題都處理在萌芽之中,可是這樣處理了之後,那以後還有官員敢回京述職嗎?”
宗彌聞言,微微一笑,眼中閃爍著狡黠的光芒:“小朱,你想想看,此次我們若以雷霆手段整治了這些貪官汙吏,不僅樹立了朝廷的威信,更能向天下官員昭示我等的決心。
再者,人心總是向著公義的,隻要我們行事公正,那些清白的官員自然無需擔憂。”
朱元璋接過話頭,目光如炬:“不錯,咱不僅要嚴懲不貸,更要讓天下人看到,咱朱元璋治下的朝廷,是容不得半點貪腐之風的。
今後回京述職的官員,隻要品行端正,便無需有任何顧慮。”
朱標聽後,心中豁然開朗,他點了點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朝廷的清明與繁榮。
宗彌繼續說道:“還有現在吏部對於官員的選拔與監督都很不到位,或者是同流合汙,這些官員的事吏部的官員能不知道嗎?估計也有人手腳不幹淨了。”
朱元璋聽完之後目光如炬,沉默片刻,手指輕輕敲打著桌麵。
“宗彌所言極是。”朱元璋的聲音在寂靜的夜裏顯得格外清晰,“吏部,作為朝廷的門戶,若是失守,那整個朝廷都將風雨飄搖。
咱也必須徹查吏部,揪出那些與貪官同流合汙的蛀蟲,還朝廷一個清明。”
宗彌擺了擺手說道:“老朱,不要生氣,我之前就跟你說過了,你給的俸祿太低了,這些官員活不下去除了貪還能怎麽辦。
還有現在的官員體係很多都是以前元朝的那些官員,他們都貪的習慣了,不是說改就能改的。
人都有僥幸心理的,刀沒砍到他們的脖子上,他們不會收斂的。”
朱元璋聽後,臉色愈發凝重,他緊握拳頭,仿佛要將所有的不滿和憤怒都捏碎。
他站起身來,走到窗邊,望著遠方燈火闌珊的京城,心中翻動著難以名狀的情緒。
“唉,咱也沒辦法啊,咱是在馬上建立的大明,沒有那麽多的文官啊,隻能用這些前朝的官員了。”
“老朱,此事不可小覷。我們必須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否則即便今日嚴懲了這些貪官,明日又會有新的貪官出現。”宗彌的聲音中充滿了憂慮。
朱標想了一會,也沒有好的辦法,隻能看向宗彌問道:“國師,你有什麽好的建議嗎?”
宗彌深吸一口氣,眉頭緊鎖,仿佛在思索一個重大的問題。
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有力:“小朱,要治理貪腐,非一朝一夕之功。
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改革官員選拔製度,選拔那些真正有才能、有品德的人才進入朝廷。
同時,提高官員的俸祿,讓他們無需為生計而貪腐。再者,設立專門的監察機構,對官員進行嚴格的監督,一旦發現貪腐行為,嚴懲不貸。”
他站起身,走到朱元璋身旁,手指輕輕在窗欞上劃過,仿佛在描繪著未來的藍圖:“另外,我們需要加強教育,讓官員們明白貪腐的危害,讓他們從心底裏產生對貪腐的厭惡。
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貪腐問題,讓大明王朝長治久安。”
朱標聽了宗彌的話,眉頭皺的更深了,說道:“這次肯定要殺一大批官員的,現在朝中的人才儲備也不夠了,大明沒這麽多的人才啊,這可怎麽辦啊?”
朱標的話讓朱元璋和宗彌都陷入了沉思。夜色如水,窗外的燈火在寒風中搖曳,仿佛也在為朝廷的困境而憂慮。
宗彌輕輕歎了口氣,目光堅定地看著朱標,道:“人才,確實是國之重器。
但,小朱,我們不能因為眼前的困難而放棄。大明的新生,需要我們去培養更多的人才。
我們可以從地方開始,選拔那些有才華、有誌向的年輕人,讓他們有機會進入朝廷,為國家效力。”
他轉身看向窗外,手指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仿佛在勾勒出一幅壯麗的藍圖:“我之前就說過教育是重中之重。
在全國各地要設立學堂,讓更多的人有機會接受教育,讓他們明白自己的責任與使命。
同時,我們也需要給予他們足夠的待遇和尊重,讓他們願意為國家付出自己的青春和熱血。
至於現在人才的缺失,這個簡單,上次的科舉還是一年多之前舉行的,現在可以直接進行科舉,篩選出來一批人才。
這次科舉不需那麽勞師動眾,隻要將之前落榜的再召回考一次就好了,這樣人才替補的也快。”
夜色愈發深沉,皇宮內的燈火通明,卻掩不住那沉甸甸的憂慮。
宗彌的話如同一道閃電,劃破了朱元璋心中的迷茫。
他猛地站起身,眼中閃過一絲靈光,仿佛看到了解決問題的曙光。
“宗彌,你說得對!”朱元璋的聲音中充滿了堅定,“科舉,的確是個快速選拔人才的好辦法。
咱這就下旨,命禮部即刻籌備,將那些曾經落榜的士子召回,再進行一次科舉考試。”
他快步走向書桌,提起筆,墨水在宣紙上迅速蔓延。
那字跡遒勁有力,仿佛也在為即將展開的科舉盛事呐喊助威。
朱標的心中也充滿了期待,他仿佛已經看到了那些才華橫溢的年輕人,在科舉的舞台上熠熠生輝,為大明王朝注入新的活力。
喜歡大明國師是個花和尚個花和尚(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