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哀牢王出擊

字數:3423   加入書籤

A+A-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四月二十九。
    百濮部落少族長濮明誌,帶著滿意的結果返回了自己部落,並成功說服自己的父親出兵攻打哀牢縣以西區域。
    王翦則喚來甘寧與張任暗中吩咐他們各自帶領錦帆軍與青羌族人為主的無當飛軍秘密行動,他自己則與趙充國繼續忙活於永昌郡的梯田建設。
    一日後。
    哀牢縣西部的太平江流域,出現了一支三萬人的部隊,為首的將領正是百濮部落少族長濮明誌。
    大盈江流經哀牢縣與盈江縣,由於竹林分割掩映,有所謂江漫竹林,林夾江水的風景奇觀。
    大盈江末段進入虎跳石,在現代流經緬甸北部後,此段又稱太平江。
    此段河流由於河床坡度陡增,水勢洶湧澎湃,飛湍而下,至虎跳峽,河道深邃,巨石橫亙江心,崖泉飛瀑比比皆是,已經不適合船隻航行。
    得到消息的哀牢王族後裔九龍大驚失色,這些年百濮部落在他們的緊逼之下,節節敗退,別說主動進攻了,連被迫防守的情況都很少發生。
    對方見到他們哀牢人的軍隊,基本都是迅速撤退。
    原本占據太平江流域的百濮部落,如今早已經失去這裏的領土,退守到了因道歧湖附近。
    沒想到今日百濮部落竟然主動出擊,進攻他們曾經的領土太平江流域。
    如今的哀牢王名為九龍,乃是當年投靠漢王朝的哀牢王柳貌的直係後裔,哀牢王室沒有姓氏,他們的名字是漢文音譯。
    哀牢國的開國之主乃九隆,如今的哀牢王取名九龍,大有希望成為先祖那般人傑的雄心壯誌。
    為了對先祖表示尊敬,並沒有直接取名九隆,而是取了諧音九龍。
    龍在華夏的意義非凡,有至尊之意。
    永昌郡,哀牢縣,一座並不繁華的宮殿內。
    哀牢王九龍得知百濮部落以兵犯界,立刻召集自己麾下的文臣武將商議對策。
    “百濮部落這些年聞我們哀牢之名而喪膽,今日竟然敢主動出擊,有些不太尋常啊,不知諸位有何看法?”哀牢王九龍目光炯炯的看向眾人道。
    “哈哈哈,百濮部落皆是一群膽小如鼠之輩,大王無須擔憂,給我一萬人馬,必定大破敵軍於太平江邊。”一名皮膚黝黑,高大威猛,身材健碩的男子挺身而出道。
    他名為猛虎,乃哀牢王九龍麾下第一大將。
    哀牢王九龍知道猛虎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勇猛有餘,而不知變通,用漢人的說法,就是“匹夫之勇”而已。
    “事出反常必有妖,猛虎將軍雖然英勇善戰,此事恐怕有些奇怪,不知明鏡先生如何看待此事?”哀牢王九龍並沒有接受猛虎的意見,反而話鋒一轉的問道。
    明鏡是如今哀牢王手下第一謀士,這些年他一直學習漢文化,導致他博學多才,善於謀略,甚至還取了一個類似的漢人的名字。
    “不知大王是否打聽到不韋縣的漢人官吏王翦等人在幹什麽?”明鏡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
    “本王一直擔心可能是漢人的陰謀,或者我們與百濮部落爆發大規模戰爭後,漢人的軍隊乘虛而入,特意向潛伏在不韋縣附近的斥候詢問了消息。
    如今從蜀郡南下的官吏王翦、趙充國正在帶領麾下士兵與當地百姓開墾荒地,建造梯田,並沒有西進的意思。”哀牢王九龍似乎明白謀士明鏡的意思,直截了當的說道。
    “若如此,我們當派遣精銳一鼓作氣的擊潰進入太平江流域的百濮軍隊,以免夜長夢多,漢人得到消息後,對我們形成夾擊之勢。
    如果能直搗黃龍的滅掉百濮部落,解決後顧之憂,那就更完美了。”明鏡沉吟片刻,立即獻計道。
    “明鏡先生之意與本王不謀而合,本王準備親率大軍,以猛虎將軍為先鋒,明鏡先生為參謀,本王之弟風鵬率領後軍,共起兵五萬,前去攻打百濮的軍隊。
    其餘人等,協助本王的長子狻猊守哀牢城!”哀牢王九龍下令道。
    如今的哀牢人有五十餘萬,軍隊有八萬,除去兩萬守在哀牢邊境區域與其他小型城鎮,剩下六萬皆在哀牢城中。
    哀牢王九龍竟然準備出兵五萬攻打犯境的百濮部落軍隊,實際鎮守哀牢城的隻剩下一萬軍隊。
    而且哀牢人雖然有五十餘萬,舉事造反的基本皆是當年的哀牢國王族、貴族後裔,以及不滿現狀的少部分百姓願意跟隨他們造反,大多數百姓還是無動於衷或是選擇冷眼觀望。
    最大的原因還是哀牢百姓不滿本國的王族後裔、貴族後裔超過了漢王朝派遣到哀牢縣的官吏。
    這些漢人官吏即使剝削他們,也會有一定的尺度,並不會明目張膽的剝削,或是不給他們留活路,深知細水長流的重要性。
    而自從哀牢王族、貴族後裔們謀害的漢王朝派遣到哀牢縣的官吏,殺害了當地有名望的漢人,然後起事造反,以哀牢縣為根據地,占據了永昌郡西部的部分區域。
    他們害怕益州牧劉璋派遣大軍前來平叛,收繳了自己境內的百姓十之七八的糧食,僅留給他們二、三成糧食,隻要餓不死就行。
    這遠遠超過了當初大漢官吏的剝削程度,甚至數倍於大漢的官吏,令哀牢百姓憤怒不已。
    除了少部分不事生產,不種莊稼,善於投機的百姓願意追隨哀牢王的起義外,大部分原哀牢人並沒有響應。
    這些年哀牢王一直在蠶食百濮部落,除了想要解決這個後顧之憂,占據因道歧湖附近的肥沃土地外。
    就是想依靠強大的軍威,震懾國內這些不滿他們的百姓。
    …………
    “啟稟大王,隻留下一萬守軍,會不會有些危險?如果漢人突然對我們不韋縣發動襲擊,隻憑這一萬人馬,恐怕很難守住哀牢城。
    而且城內不滿我們的百姓與日俱增,一旦他們發動叛亂,同樣是一件比較棘手的事情。”謀士明鏡鄭重的說道。
    喜歡三國:華夏名將突然降臨請大家收藏:()三國:華夏名將突然降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